韩国辉 心境好,美景自成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w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奔跑的姿势离理想最近”曾是韩国辉在MSN上的签名。当时他32岁,刚被提拔为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公共频道副总监,他说,生命短暂,需要用奔跑的速度追赶理想”。
  
  做电视人,是一辈子的追寻
  祖籍黑龙江省大庆市的韩国辉,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父母就是普通工人,家里人和电视圈,八竿子都打不着。
  2000年,已在家乡工作了一段时间的韩国辉,无意间看到海南广播电视台的招聘广告,便不顾父母反对,一个人从祖国的最北端来到海南岛。虽说并非电视专业出身,但凭着一股拼劲和努力,他成为了那最优秀的二十分之一,从几百人中脱颖而出,被海南广播电视台录取。
  回忆自己的职业历程,韩国辉说,自己对电视这个行业曾有过抱怨,也经历过特别困难的时刻,之所以没有退缩,没有气馁,是因为他相信只要自己“保持奔跑”,梦想终究会实现,“一切有利的产生和不利的转变往往在进一步的坚持中”。的确,从播音员、记者、制片人到如今的旅游卫视总裁,他在这个过程中,不骄不躁,始终坚持用勤奋和努力扮演好这过程中的每一个角色,并从中发现了快乐、收获了感动、最终找到了梦想的方向。
  
  从机械式旅行到逍遥达人
  “出去玩,不要对景区有太高的预期和太多的诉求,如果有了心理落差,只会给自己带来‘未完成’的沮丧感。”
  谈到旅游,韩国辉笑称虽然自己在旅游卫视工作,却根本没时间旅游,已经成了一个“不出门的行者”。“虽然也会到各地出差,但那都是工作,根本没有时间领略周围的风景”。现在只能回忆当年曾有过的“疯狂”行为。
  2006年,还在海南工作的他,曾经进行了一次“穿越中国”的活动,历时48天从海南出发至新疆的红旗拉甫,完成了海南电视历史上第一次穿越中国的电视行动。去之前,他们做了很详细的攻略,设计好了每天的路程,甚至计算好每天开多少公里。“但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比方说遇到修路,遇到限行限速,遇到极端天气……总之你会遇到很多你没有想到的事情。” 到甘肃六盘山的那天,原本预计当晚就能到达,但是途中走错了路,再加上路况不好,一直开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才到达目的地。虽然辛苦,同伴们却都十分兴奋。“其实如果你只以一个享受的心态而不是抱持某种目的去玩,路上的一切都能成为美好的回忆。”
  韩国辉坦言,他刚开始有能力出去旅游的时候,也是只顾追求旅游的量,追求去过多少地方、到过多少景点。到某个地方去了,所有知名景区就都要转一圈,结果回来以后更加疲惫,也想不起旅途中有什么美好的事情。
  如今,他再不会为了出游而出游。今年“十一”,他去了“十年来一直想去的地方”——西藏。7天时间,他只是待在拉萨,上午去寺庙等地方看看,下午就在街上闲逛、吃东西,去当地人爱去的地方,和当地人谈天说地。
   “某个地方好不好玩,其实在于旅途中遇到了什么样的人和事,没有绝对的好和坏。每个人的体验都是不同的。出门之前,如果在网上看到大家对某地的评价,心里便有了期待或是定论,到了那里感受很可能完全不同。”
  在驴友们晒的照片中,新疆魔鬼城非常漂亮,但是韩国辉他们去的那天正好是雨天,到处都是泥疙瘩,全部是阴沉沉、黑乎乎的,所以回来之后对那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美的记忆。不过他说“不是人家那地方不美,是我们去的时间有问题”。
  而另一处,新疆罗布人村寨,网上也颇多负面评价说没什么好玩的。但是韩国辉和朋友们到那里的时候恰是傍晚,大漠里的落日金灿灿的,周围尽是千年的胡杨林,很美。在当地遇到的一位罗布人老大爷还邀请他们到家里去吃烤鱼、唱歌。“因为这位老人,现在想起那个地方来,心里仍是很温暖。”
  
  旅游让心灵回归
  “到一个地方去旅游,千万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判断当地人的生活,也不要试图改变什么,你只需要去看,去感受,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四川黄河第一湾一个很偏僻的喇嘛庙里,韩国辉认识了一位叫图丹的喇嘛。图丹的生活重心就是宗教,他只关心答辩能否通过,什么时候可以学习下一门课程。房子、车子都不在他的未来规划中,工作和收入,他也没什么兴趣。这些物质上的条件并不能给他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在拉萨,他认识了一位台湾来的年轻人小管,十几年前到西藏旅行时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那里,最终放弃了原本的事业和生活,留在了西藏。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画唐卡,“那他以什么为生?”“他把唐卡卖到台湾去。”
  “有些地方,交通不便,经济发展也一般,你觉得当地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很可怜?才不会呢!人家唱着歌就来了,他们的幸福指数可能远高于我们。但是如果让我们住到那里,过一两个月没有灯红酒绿、没有网络、没有汽车的日子,恐怕就没那么淡定了。”旅途中如此的感悟和历练,使韩国辉在生活和事业中更多了一份淡定和从容。“其实人生和旅途都一样,有好心境,美景自成。”
其他文献
世界在变  世界经济变得很有趣,美国不再危机了,可是欧洲却要崩溃。等等,这是怎么回事儿?不是危机来自于美国吗,怎么行凶的和受罚的不是一个人了?是的,这就是“公平的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在此我们不谈公平只谈结果。对于投资者而言,现在世界上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拯救。应该没有人再会谴责美国的大量印刷货币,没有人再会对发达国家制造的过度流动性对发展中国家的伤害而愤慨,因为我们都在为拯救这个找不到平衡的世界
期刊
陈思进  某国际金融财团全球投资部风险管理资深顾问,现定居多伦多。  曾任瑞信证券投资部助理副总裁、美银证券公司副总裁、宏利金融财团资深顾问等职。    去年回国一次,我发现国内电视的财经频道,出现最多的两个词儿,就是“投资”和“投资者”,好像只要买入任何资产或者证券什么的,就是投资;而只要涉足金融市场,就是投资者。   记得我初进华尔街时,最常听到的也是两个词儿, “Investment”和“S
期刊
吴霁  诺润理财首席顾问,曾任职于第一创业证券理财中心、康宏理财等公司。在实践中结合了国外成熟的理财理念和国内现有的理财市场状况,成功辅导众多理财者对金钱的驾御能力,帮助数百个家庭建立了良好的理财习惯和正确的投资理念。    前些天和同事开玩笑说,今天的城市人,几乎不可能忘记自己的生日。才进生日当月就会开始不断地有商家的短信过来问候,银行的积分双倍短信、消费打折短信无数。这么密集的提醒,谁能忘得掉
期刊
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话题,但在《钱经》杂志的选题会上,却演绎成了足以上升到价值观的激烈争论。  为了这次的封面策划,我们与新浪财经合作,在网络上发布了一系列关于“赚多少钱才够花”的小调查。在“您认为有多少钱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的投票中,参与投票的9533名网友在低至300万以下高至5000万以上的六档选项里,分布的比例竟惊人的均衡,500万1000万和1000万5000万这两个选项各占20%以上
期刊
《钱经》10月刊曾谈及可转债的投资机会,10月可转债指数上涨7.35%,跑赢上证指数同期涨幅。市场的好坏、企业调整转股价、转股时机选择和套利操作,都会影响到可转债投资的成败,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较为复杂,而投资可转债基金更为简单。    中等风险的可转债基金  可转债基金与股票型基金不同,股票型基金波动性大,特别是熊市的时候,如果出现如果投资者急需资金的情况,就容易造成较大的直接损失。  对于不满足
期刊
黄凡  CFA、CFP、CGA,德意志银行(中国)私人投资管理部副总裁、投资总监,曾供职于汇丰银行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从事私人投资。他从1995年起开始在金融投资界任职,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代的投资经理。    对于投资者来说,追求投资成功的过程中,平和的心态是关键。只有如此,才可能摒弃急功近利的追涨杀跌,才能真正做到着眼长远的“价值投资”。  我们很常见的一个投资误区是猜测短期的市场走势,然后希
期刊
李京红  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MBA,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拥有20年以上国内外金融财务投资经验。精通商品投资,尤其是贵金属领域。  先后任职于五矿洛杉矶分公司、固定收益投资公司等处。2005年起带领自己的团队为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跨国金融类公司提供中国战略咨询服务。    前一段时间去参加国内的一个金融博览会,感触颇深。在基金公司和券商集体遭冷遇的情况下,黄金投资公司受到众多个人投资
期刊
底部论战:“低”还是底    2011年10月24日沪指跌破去年2319点低点下探至2307点后展开强烈反弹,十个交易日内大涨229点,一举跃过压制了半年之久的60日均线。赚钱的行情让饱受亏损的投资者看到了希望,纷纷加码入市。但2011年11月16日起的三个交易日内,大幅下挫逾百点的沪指,又一棒子打蒙了还在喜悦之中的投资者。“底究竟到了么?”成为所有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本期特邀深圳合赢投资总经
期刊
有谁的生活能离开电视剧?《新水浒传》、《新还珠格格》、《步步惊心》、《倾世皇妃》火热的电视剧一部接着一部,如果你不谈论这些,很多人会说你已经out了。43年前,北京电视台播放了第一部国产电视剧《一口菜饼子》,自此,之后的几代中国人养成了一个习惯——晚上8点钟开始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电视剧。甚至有人说,抓住8点档,也就抓住了中国人的心。  看电视剧的人多了,吃电视剧这碗饭的人也多了。但这碗饭里,却多是硬
期刊
《人民日报》9月13日发表文章,大侃中美物价。物价高低我们决定不了,不过我觉得比较一下中国人美国人的消费习惯可能对我们更有借鉴。  《华尔街日报》11月1日引用了麦肯锡的调查结论:中国人消费时更爱寻求他人意见。一位服装零售商抱怨在中国更衣室外面总是排着长队。原因是:女人们总是在更衣室磨蹭,换不同的衣服然后拍照,还将这些快照发给朋友并等着他们的回应。他说:“这种情况只在中国有,是根深蒂固的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