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等院校实施学分制的探讨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i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实施学分制的条件、原则、模式与思路等提出了建议。实施学分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高等院校应探索、完善适合自己国情的学分制。
  [关键词]高等院校 教学管理 学分制
  [作者简介]杨强(1974- ),男,河南洛阳人,上海市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上海20005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0-0039-02
  
  一、学分制的产生及其发展
  
  学分制是学校内部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是以学分作为测算课程教学和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是课程内容深浅难易的量化表示,也是学生修读课程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反映。它也称为学分累积制,学生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为毕业标准。
  据有关资料研究,学分制1872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率先实行,随后在世界各国许多大学相继采用。我国是蔡元培先生于1917年在北京大学首先实行,1929年,当时的教育部明确规定我国大学普遍实行学分制,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1952年,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和院系调整,并按照前苏联的教育模式,高校一律采用学年制。1978年,在我国的科学大会报告中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以实行学分制。”同年教育部有关文件也做出相应规定,此后我国不少高校开始探索和实施学分制。1985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又把高等教育的改革推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行列。有不少高等院校在探索与实施学分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有一些学校收效甚微,又回到学年制的老路上来。另有一些学校将学分制与学年制有机结合在一起,仍在继续探索。据有关方面对我国100所高等院校抽样调查表明,大部分重点理工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实行学分制,并正在启动新一轮学分制的改革。在一般理工科院校中,有55%的学校实行学分制,40%的学校实行学年制,5%的学校是两种制度并存,在调查的专科学校(含高职)和医学院校中,则绝大部分实施学年制。
  
  二、学分制与学年制的比较研究
  
  1.学分制。美国高校实行学分制历史久远,其先进性、科学性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美国高等教育本科学制为四年,一般定为120~130学分。一门课程学分的多少,根据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时数与该门课程的实验、实习、课外作业、自学等量的大小而定。美国多数高等院校一年设三学期,一门课程每周课堂教学1学时为1学分。本科四年设定总学分并不要求四年学完,其教学计划、教学安排较灵活。学生可自行确定自己的学习进度,修完规定的总学分即可毕业,学生安排学习进程并不是随意的,须修满基础学分课,方可修读专业学分课和选修课程。学习内容的要求是:基础课50%,选修课25%,专业课25%。这样安排课程被美国称之为高校本科阶段的“通才教育”。其注重学生的知识面,并不强调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学生的成绩评定以课堂测验、课堂讨论、作业、期末考试相结合评定。计分方式为A,B,C,D,F五个等级,每个等级有一定系数,A为4,B为3,C为2,D为1,F为0。本科生修满总学分,平均成绩在C以上,研究生在B以上才准予毕业。运用等级系数来判断总学分的平均成绩,计算公式为:平均成绩=各门课程考试等级系数相加÷课程门数。有的学校采取对毕业生考试,考试成绩在C以上就可毕业,如果成绩在C以下,可允许重修,但只能重修两次。如果学生在一个学校学习出现困难,则可转入另一个学校学习,转入学校对学生转出学校所修的学分予以承认。
  2.学年制。学年制又称学时制,它是以学年作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达到规定的年限,且各门课程成绩合格即可毕业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制将一门课程确定为100分,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考试成绩达到60分以上即算合格,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若干门课程在及格以上才能毕业,不合格者留级或退学。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采用的是前苏联学年制的教学管理模式,因它与这一时期我国的建设需要是相适应的,曾取得了高等教育的巨大成就。
  3.学分制与学年制的比较。(1)学分制的优缺点。学分制的优点是:学习时限具有灵活性,学习内容具有选择性,能充分调动师生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因材施教,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在相同时间里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多一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但它也存在以下缺点:容易导致对知识的割裂,容易忽视扎扎实实地研究学问,容易产生重形式轻效果的弊端,学生即使拥有文凭但其质量也会千差万别。(2)学年制的优缺点。学年制的优点是:教学组织严谨,知识学习系统,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学生整体水平齐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在相同的时间里培养的合格毕业生会更多一些;但它也存在以下缺点:教学计划统得太死,教学方法满堂灌,教学过程模式单一,易忽视学生的志趣与个性,学习知识面狭窄不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要求。
  
  三、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是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学分制作为一种能兼容多种规格人才培养,并具有一定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利于早出人才,多出人才,比学年制在满足社会和学生多样化要求方面有更多的优越性。实行学分制可以从教育思想、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它能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有利于调动教师执教的积极性,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开设更多高质量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学分制板块的教学计划、规范化的课程体系、严格的教考分离及考试制度、系统高效的信息管理等,可以克服现有教育体制和教学机制的弊端,有利于形成新的科学的运行机制。经我国有些文理科院校的多年探索,学分制的优越性已被证实,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可借鉴兄弟院校的实践经验,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实施。这也是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体制、创新教学管理机制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实施学分制的基本条件
  
  实施学分制是一项全局性的重大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绝不是把课程的学时换算成学分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在指导思想、培养计划、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都要重新设计,它是一项要求高、难度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学分制的实施需要彻底转变思想,完善有关条件,采取配套措施。
  1.要认识到学分制的优越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统一认识才能步调一致。必须宣传工作到位,组织领导工作到位,改革方案设计到位。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这是实施学分制的前提。
  2.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管理人员是实施学分制直接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培养一支精干的教学管理队伍,这是顺利实施学分制的重要条件。如他们对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的设置、学分的计算、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等都需要较高的素质,这为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实施学分制要增加选课的比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允许学生自由修读课程的同时,必须有足够数量的课程供学生选择。这就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为学生开出更多高质量的课程。这是实施学分制的关键。
  4.要做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与优化配置。实施学分制开的课程越多,需要的场地器材、教室与实验室也越多,此外还需要更多的图书资料,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并根据发展需要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推进各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如文、理、工科院校之间,促使教育资源共享。这是实施学分制的重要基础。
  
  五、在我国高等院校实施学分制的构想
  
  1.实施学分制基本原则。实施学分制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执行教育部的有关精神;(2)体现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增强办学效益;(3)遵循教育规律,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4)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既要积极又要稳妥;(5)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6)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造良好的育才环境。
  2.实施学分制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与教育思想的关系。一种教学制度,是一种教育思想的体现,实施学分制更新教育思想是首要问题。我们以往的教学计划突出了传统的“施教”思想。而学分制则强调“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必须由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学生的“学”为中心,从强调知识的单向灌输,转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转向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系统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转向终身教育,从知识质量观向能力质量观转变。(2)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实施学分制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制约。比较理想的学分制模式应该是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学科和专业,比较自由地选择课程和任课教师,选择学习进度。但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做不到这种程度,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肯定会受到影响,随着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的进展,有些困难可逐步解决,而自由地选择学科和专业则较难解决,这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用人机制。(3)与教育资源的关系。实施学分制是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教育资源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学分制的完善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分制应采用分阶段实施的方案,循序渐进。如先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再过渡到优化配置。切忌不顾条件,把目标定得过高。
  3.实施学分制的几种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目前全世界出现了多样化的学分制模式,如学年学分制、计划学分制、复合学分制、全面加权学分制、整合学分制、绩点学分制、学分互通制等,也有的学校把以上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称之为完全学分制。借鉴国外实施学分制的经验和我国探索学分制的成果,介绍三种学分制的模式:(1)学年学分制。教学计划规定了学习的标准年限,不允许提前毕业,它鼓励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多修读课程,尽量扩大知识面,加深专业知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2)混合学分制。教学计划一般规定必修课与选修课,其中必修课按学年制管理,选修课按学分制管理,两种学制结合起来。(3)完全学分制。自由度较大,学生可以按照指导性教学计划自由修读课程。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多修读课程,以便早日达到毕业规定的总学分,提前毕业;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少修读课程,适当延长学习年限来取得毕业规定的总学分,推迟毕业。
  4.实施学分制的基本思路。以实施学分制为契机,形成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一般以弹性学制为前提,以选课制为核心,以竞争机制为动力,以教师挂牌上课为内涵,以学分绩点计算为学生对课程学习、毕业和取得学位的标准,并辅之以导师制的一种系统性的设计与实践思路。实施学分制是一项难度大、要求高的工作,必须认真研究,精心设计,主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一是收集研究国外有关实施学分制的资料;二是了解我国其他院校探索学分制的经验;三是研究社会环境;四是全面了解本校情况;五是转变观念统一认识。(2)实施阶段。一是学校形成实施学分制的决议;二是成立实施学分制的领导小组;三是制定实施学分制的总体方案及各项制度;四是调整教学与学生管理机构;五是各系编制新的教学计划、选课流程等;六是开发学分制管理信息系统及网络;七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3)完善阶段。一是增强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三是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四是不断总结,注重创新,办出特色;五是评价毕业生的质量。
  
  六、结论
  
  从学分制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来看,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和政治的发展,随着高等教育自身条件以及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变化的,各国都有其自身的形式与内涵,使之与本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我国实行学分制首先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高等院校学年制的实际情况,肯定学年制的优点,承认其存在的弊端,将学年制的优点与学分制的长处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学分制。
  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强调基础,重视教育质量。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日本等一些国家都在进一步扩大学分制的灵活性,而美国一些高校则开始减少学分制的灵活性,在教学管理制度上东西方有趋同的倾向。因此,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外国的经验,不要盲目照搬。所以,各高等院校应结合国情、校情,因地制宜,选择、探索行之有效的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分制,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校改革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0(3):21-23.
  [2]张浩明.建立符合中国高校实际的学分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0(17):35-37.
  [3]姬宇.实行学分制的条件思路与对策[J].当代教育,2001(5):38-39.
  [4]李志宏.实施学分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0(17):38-40.
  [5]母国光.我对大学教育的理解[J].高等教育研究,2000(4):7-12.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采用GHBladed对风力发电机组进行仿真,深入分析风力发电机组偏航误差与风力发电机组功率及风力发电机组偏航轴承载荷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功率与载荷协同控制的风力发电机组偏航
一所学校的特色和个性,首先体现在校本文化上。经过快速发展期的高职院校,目前有必要在内涵提升过程中,打造特色高职校本文化,培育软性竞争力。
在传统实验、实训已无法满足人们对实践技能需求的今天,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来弥补传统实践手段的不足,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针对电子电工课程,从纯虚拟实验室、虚
自1955年通用电气公司建立“克劳维尔学院”开创办企业商学院先河以来,自办商学院已成为全球企业的一个热潮。摩托罗拉、惠普、爱立信、西门子等一批跨国公司的商学院,早已在
[摘要]本文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应对策略:提升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完善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造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开展高校校园活动文化,强化高校校园管理文化。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尤建国(1955- ),男,江苏淮安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教育研究。(江苏南京210048)  [中图分类号]
以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为载体树脂制备纳米蒙脱土母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制备了硅烷交联聚乙烯/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研究了有机蒙脱土含量对硅烷交联聚乙烯接枝料力学性能、热
<正> 2002年是“校校通”工程建设的高潮,教育服务器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设备在校园网、城域网中站立前台,其应用也日趋普遍。在过去的校园网建设中,许多学校把配置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