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打断了中国人的富强梦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y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数千年农业文明长时期独占鳌头,引领世界。然而自从西方新社会生产力出现后,中国就面临一个选择,即怎样将传统的农业文明与现代的工业、商业文明有机结合起来。
  觉醒
  中国接纳西方近代工业和商业文明,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其实都不是问题。但是明清两代政府确实没有主动接纳西方,重构文明。中国在犹豫中徘徊,错过了很多时机,直至经受了两次鸦片战争打击,中国方才痛定思痛,学习西方,寻求富强,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发展国防,从而兴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梦,是两千年农业文明的最初觉醒。
  从世界现代化史这个角度进行观察,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觉醒,无疑是世界现代化盛宴上的迟到者,因而中国自现代化起步后,就没有常态国家的从容潇洒,处处显得焦虑,显得恐慌。为了尽早实现富国强兵战略目标,中国在那几十年,集中一切资源,建造坚船利炮,提升国家力量。应该承认,中国在那个时候的发展速度确实很快。
  洋务新政涉及内容非常庞杂,从军事起步,追求强军、强兵,这是因为中国在与英法两国达成和解之后,所面对的困境就是持续十几年的太平天国起义。权衡利弊后的清廷统治者在1861年初拒绝了列强的援手,下决心亲自动手剿灭。这是一个历史性契机,有此需要方才有后来的坚船利炮和洋务新政。
  太平天国为曾国藩、李鸿章提供了机会,他们根据朝廷的指示,接受外国人赠送的新式武器,接纳自愿效力的外国人组成“洋枪队”,更重要的是,他们与外国人、外国武器亲密接触过程中,慢慢发现了洋枪洋炮的威力和好处。
  此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在向西方购买洋枪洋炮等新式武器的同时,也尝试着模仿西方,不仅制造出了自己的洋枪洋炮,还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轮船、第一台蒸汽机。
  寻求富强
  清政府在自主制造新式武器的同时,也意识到海洋对中国未来的重要性,于是创制出一支近代化的海军。这不仅为中国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军种,而且对中国政治边疆的扩展意义重大。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广东水师和福建水师相继成军入列,极大改变了中国在远东和世界的地位,提升了中国的政治影响力。
  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现代海军的建设,让清政府尝到了现代化的好处,渐渐地,洋务新政由先前一味强军强兵向求富转型,“寻求富强”渐渐具有完全不一样的解读。
  在求富主题下,洋务新政集中国家力量创办了开平煤矿、汉阳钢铁厂、轮船招商局。应该说,这些主导型产业为中国打下了工业化的基础,规范了后世中国经济地图,也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关键。
  应该说洋务新政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三十年,中国构建了一个新的经济体系,现代银行、现代金融、现代邮政、现代教育、现代军队、现代交通、现代工业等,或者是全新闪亮登场,带来变化、惊喜,或者彻底改造了旧的经济体系,取代了旧的钱庄、旧的驿站等。中国在那个时代与世界距离渐渐拉近,许多成就甚至影响到了今天。
  甲午战争之后的反思
  然而,让后世中国人感到不解的是,如此有生气的“洋务新政”,为什么却在甲午战争中不敌东邻岛国日本,而当时日本的人口、资源、文化积淀,无论哪一方面都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洋务三十年的成就黯然失色呢?
  如前所述,洋务新政三十多年确实改变了中国,近代化工业基础确实逐渐成型,一个新的社会阶级即中国资产阶级也在缓慢成长,中国的政治架构尤其是法律制度经过三十年调适,也在向世界靠拢。应该说,一个全新的中国可期,世界各国以平等身份待我,也不再是遥不可及。
  但是,就在中国按照自己的规则按部就班前行时,士大夫阶层渐渐觉得中国已经了不起,认为三十年前各国列强都欺负中国,而现在正是复仇之时,于是他们发誓要像列祖列宗那样开疆拓土,弘扬国威。从此,洋务运动改变了韬光养晦稳步发展的既定政策,为了朝鲜的前途而与日本大打出手。短短几个月,清军原形毕露,大清国“同光中兴”的神话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洋务新政”期间,中国的高速发展却依然不敌同期的日本,战争结束后中国人痛定思痛,以为都是先前“中体西用”惹的祸。因为中国没有像日本那样转身向西,脱亚入欧,没有像日本那样追慕西方,没有在远东建设一个“西方强国”的企图和勇气。于是,中国在1895年不期然改变先前几十年发展方略,转身向东,追随日本,进入“维新时代”。此后,维新、新政、君宪、宪政、再君宪,不一而足,其实都是亦步亦趋模仿日本。
  根据清廷在1860年代确定“中体西用”路径时的看法,中国之所以不必像日本那样转身向西,全盘西化,脱亚入欧,并不是中国不愿学习西方,而是因为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有自己的政治架构,中国所缺在近代科学技术,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后中国没有适时跟上。所以,中国不需要在政治架构上大动干戈,中国的未来发展只需要做加法,不需要或者说很少需要做减法。中国应该增加自己文明形态中所不具有的西方元素,但中国没有必要像日本那样与传统诀别,从头开始。
  中体西用的理由在那时是充足的,中国人在整个洋务运动时期充满自信,所以当日本使者1870年代向中国传递明治维新的思路和做法时,中国人并不认为日本的做法值得仿效。
  然而,为什么经过一场并非毁灭性的甲午战争,中国人就不再认同先前道路、理论和体制呢?大致说来,原因在于清廷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释清楚洋务新政的真正内涵。
  洋务新政不论具有怎样的中国特色,就其根本目标而言,就是回应西方,与世界一致。中国没有从一开始就转身向西,没有“休克疗法”,没有先进行政治改革,重建制度,再发展经济和科技,而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用加法,迅速增加中国的物质财富,用国家资本主义力量迅速拉近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早在1880年代,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崛起之时,他们已经认识世界,知道西方富强的根本在体制,知道民主制度、议院制度,知道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当此时,清廷如果有意识释放对社会的管控,有意识释放言论空间,有意识释放对资本的管制,有意识在国家资本主义之外培植更多的非国家资本主义。换言之,1895年走向维新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方面的创新举措,如果在洋务时期都能得到尝试和自由发展,那么可以相信,由清廷主导的洋务新政才有真正意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因此,当三十年洋务没有经得起甲午战争考验之后,人们不是对先前道路给予理性反省、善意同情,肯定其成功与意义,找到不足,设法弥补,而是弃之若敝屣,一切归零,重新开始。这是非常可惜的。
  从现在的眼光看,洋务新政确立的中体西用富强道路并不错,清廷如果在那个时候明白告诉知识分子,中国的事情必须一步一步走,中国不会拒绝一切好东西,中国不会不接受西方的体制、思想和道路。中国从黄河一隅走到今天的四至,就是因为包容,因为吸纳,因为不拒绝外来文明。
  其实,清廷当年已经这样做了。清廷在宣布中体西用后,并没有画地为牢,固步自封,并没有真的只变其末不变其本。中国自1870年代开始,也吸收了不少西方思想,乃至法律、体制,西学之用的范围有无限度扩大的趋势。只是清廷统治者不愿这样说,以为只有坚守祖宗老路才是中国正路,于是等到甲午战争结束,没有人旧话重提,继续进行,而是用最简单的办法弃旧图新,从头开始。这是中国历史发展中最大的不经济,是对国家不负责。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其他文献
“我说你还要看多久报纸?能不能过来让你的宝贝女儿将她的饭吃了?”我妻子喊道。
高考好像昨天刚刚结束,未来的大学生活好像很遥远。我还在回味着高三:如果在高三伊始我便解决了负面情绪,那么这一年定会充满学习带来的欢声笑语,高考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全市第三的骄傲    高二的下半期,我经历了一个平庸的时期,主要是因为文综的疲软,我并没有获得突出的名次。后来又经历了会考和期末考试,成绩有所回升,回到了全校十二三名。  高三进来就是零诊,不给你任何喘息与适应的机会。尽管懵懵懂懂
四年级:用“质疑”、“议疑”、“释疑”引路,组织学生阅读课本,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地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心理学家罗素曾经指出:“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我
张某是我们班的后进生.老师和家长多次配合教育收效甚微.如何才能促其转变呢?真成了使我大伤脑筋的问题. 一次,我去市里参加教研活动,途中发现许多人在购买新产品“特效青年
说话重复罗唆,是儿童常犯的毛病,这说明他们还不善于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在训练学生简洁明白地说话的同时,也训练了他们有条理地、清晰地进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dgkin/Reed Sternberg (H/R S) cells found in patients with various types of Hodgkin’s disease (HD) Met
在近日召开的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省劳动保障厅和省总工会联合举行隆重的表彰仪式,102名省再就业先进个人到会代表披红戴花,兴高采烈地登上领奖台,接受劳动保障部王东进
学生学习这则寓言的关键是要弄清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为什么回答不出别人的问话。而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抓住那个叫卖人向人夸口的两句话进行分析,从中学生可以受到逻辑思维
知识卡名称:巴克球英文:Bucky Balls作用:提高几何及数学方面的直觉感知能力适合年龄:8岁以上的儿童巴克球由216颗直径5毫米的磁性小金属球组成。理论上它能有数亿种组合变化
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邱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何者?周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