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2013亚太医学真菌学大会、2013国际皮肤病遗传学论坛、2013国际表观遗传学与自身免疫病研讨会联合征文通知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zhi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办,四川省医学会、四川省医学会皮肤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定于2013年6月19-23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届时“2013亚太医学真菌学大会”、“2013国际皮肤病遗传学论坛”、“2013国际表观遗传学与自身免疫病研讨会”也将同时召开。本次会议属中华医学会一类学术会议,会议既有国际性学术交流,也有皮肤性病全国年会等跨学科的综合学术会议;会议将继续以“以人为本的学术促进”为宗旨,全面推动中国皮肤性病学事业进一步发展。目前会议的筹备工作已经开展,学术内容将采用全国征集和定向约稿两种方式。

其他文献
患者男,36岁,水族,已婚.因发热伴左肘部肿块、疼痛1个月余,右肘部肿块、疼痛5d于2011年9月28日来本院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达39.7℃,经抗生素治疗高热不退,注射地塞米松后体温恢复正常,但左肘部出现一蚕豆大肿块,进行性增大,伴红肿热痛,肿痛剧烈,有发热,无皮肤破溃.在多家医院拟诊为发热伴皮下肿块待查,皮肤软组织感染?肿瘤?败血症?予抗生素、地塞米松、双氯芬酸钠片等治疗
期刊
患者女,26岁,因左乳头及乳晕黑色斑块9个月于2012年3月在我科就诊.患者于2010年6月,无意中发现左乳头、乳晕甲盖大小黑褐色斑块,表面略粗糙,无瘙痒、疼痛.此后皮疹无明显增大,未在院外行检查及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乳头无凹陷,双侧乳腺未触及明显肿块,双侧腋窝及锁骨上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皮肤科检查:左乳头及下方乳晕可见约1 cm×1 cm黑褐色斑
期刊
患者男,37岁,入院前7个月无明显诱因右大腿出现一鹅蛋大小肿物,无明显不适,肿物逐渐增大,右大腿、臀部出现弥漫性、非凹陷性肿胀,入院前2个月全身皮肤出现暗红色丘疹、结节、斑块,部分斑块渐出现大小不一的糜烂、溃疡.实验室检查:白蛋白降低,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B超示浅表淋巴结肿大、融合,彩色多普勒示淋巴结内部较丰富的树枝样血流信号.CT显示右大腿及会阴部广泛淋巴结肿大伴软组织水肿,上腹部广泛淋巴结肿大
期刊
为了推动我国皮肤科变态反应方面的研究,欧蒙(中国)公司特联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举办“欧蒙过敏原产品临床应用有奖征文”活动。凡是2013--2014年内使用欧蒙过敏原诊断试剂,参加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组织的“中国皮炎湿疹患者常见过敏原的检测和监测研究”的单位均可以参加本次活动。已发表于中华皮肤科杂志等国家级期刊或至少获得文章接受函的科学论文,经过
期刊
目的 观察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对浮游表皮葡萄球菌的影响,探讨ALA最适浓度和最佳孵育时间.方法 实验分3组,第1组,50 mmol/L ALA与细菌37℃避光孵育3、5、8、12、16、18、20、24h;第2组,不同浓度ALA(10、20、30、40、50 mmol/L)与细菌37℃避光孵育16h;第3组,单纯胰蛋白陈大豆肉汤培养基(TSB)(不加ALA)与细菌37℃避光孵育2
第二届苏鲁皮肤性病学学术会议定于2012年9月13-15日在济南市舜和国际酒店召开。会议由山东省医学会和江苏省医学会联合举办。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皮肤性病学专家就本专业近年来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技术作专题报告,同时进行继续教育讲座、临床病例讨论、典型及少见病例展示等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
期刊
患者男,41岁,阴茎菜花样增生伴溃疡7年,加重半年伴消瘦乏力.患者自幼包茎,7年前发现龟头上出现红斑、丘疹,无自觉症状,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局部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明显疗效.此后患者羞于从医,皮损逐渐扩大,并出现破溃,近2年来皮损迅速增大,外生殖器官严重损毁,近半年患者明显消瘦、乏力,外阴和大腿明显灼痛感,平卧或走路时加重,排尿不畅,且排尿时引起局部的烧灼感,遂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系
期刊
临床上,甲银屑病容易与甲真菌病相混淆,也是目前最难治的银屑病损害之一.约有10%~78%的银屑病患者伴有指(趾)甲损害[1],发病无性别差异.甲银屑病与关节型银屑病密切相关,至少70%的银屑病关节炎患者存在甲病损[2].Lavaroni等[3]发现52例关节型银屑病患者的甲损害率甚至可达86.5%.许多因素可以诱发甲银屑病.Tham等[4]发现,病情中度至重度、病期5年以上、年龄50岁以上、伴关节
期刊
目的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前后照射区浅表角质层细胞中黑素颗粒的变化.方法 使用胶带粘贴法对接受NB-UVB治疗的白癜风皮损进行浅表角质层细胞取样,银氨染色后观察细胞中黑素颗粒形态、分布、颜色的变化,使用Image-Pro Plus6.0显微图像分析软件计算细胞内黑素颗粒面积百分比,使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前白斑区仍残存少量含黑素颗粒的浅表角质层细胞.治疗
白种人的皮肤癌发病率已经高于过去的40年,主要原因是人们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外出度假而将自己过度暴露于日光下.现已确定,非黑素瘤皮肤癌发生的首要、而且是主要步骤为紫外线诱导的突变.UVB辐射(290~320 nm)在诱导环丁烷嘧啶二聚体和6-4光产物中影响显著,这两种损害均具有高突变性.目前已有相关的人类基因突变的研究报道,特别是着色性干皮病,由于紫外线诱导DNA损伤的修复障碍而使该病患者发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