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的雨(散文)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是如此之藍,蓝得透腑,蓝得令人迷惑,仿佛这是高原的天空,而不是福利镇。此刻,风隐匿了身段,几朵可爱的云,在空中俯瞰大地,领略壮丽多姿的山水神韵。
  忽然间,天空,大地,远峰,江河,渐次呈现出多重色调。色调两字,多出现摄影家之口,没想到,此刻却现身于福利镇上空。
  任何物因光的作用,会展现不同色彩、色泽反应,比如,绿色反映到黄色板上,黄色反映到红色板上,蓝色反射到白色板上等等,均会出现迂异效果。即便一叶细小柔光叶面,也会与投射物形成色泽间的相互折射与吸收。自然,雨水也一样,雨也有反射,具有映衬它物功能,只要有光,均如此。
  古诗说:山雨欲来风满楼。天,骤然间灰黯下来,我却不管不顾,兴致颇浓地搜寻,浏览,拍摄。这时,暴风骤雨迹象已现身于远峰地区,而眼前的一切却似凝住,树不动,花无语,江水凝波,舟楫懒于动弹,连知鸟都憋闷得了无声息。一切的一切严重地考验着人的心肺承受力与忍耐力。
  我来福利,意在拍、写漓江沿岸民俗,风情,绝没想到,会遭遇一场即将降临的极罕见的暴风骤雨。
  雨,我应当是见过的,包括极度干旱地区,那些地方渴望雨,如同渴望甘露。
  我家在漓江边,伫立窗前,叠彩山,七星山,木龙湖,以及塔山日日在望。因为漫不经心,一直没好好观察雨时情状,尤其暴风骤雨,应当有着极为丰富的视觉冲击力,有关这些,一次次地被我的粗心无端地忽略和漠视了,常常,当暴雨来临,我不是及时关上窗子避雨,就是忙别的什么去了。
  这会,我捂着喜悦,一面沿江边搜寻拍摄对象,一面享受江山胜迹。山峰是我喜爱的,江流是我喜爱的,小桥流水,人文,古街,古建筑,妈祖庙,朝天码头,傍岸有序,颇具休闲意味的甜竹也是我所喜爱的。还有榕树的奇形异状,等等,浏览群书一般地于眼前一一流淌。
  极度闷热带来的强烈反应是干渴,想喝杯冷饮,身旁适时地出现一位卖冰棍的女孩。女孩身着红军衣裳,头戴红军帽子,我不知道她缘何如此装束,但夺人眼光的目的达到了。女孩闪闪发亮的眼神里,略带丝儿求助意味,还有那么一点坚韧意味。女孩盛冰棍的箱子乃军绿色,冰箱边沿勾勒着红线条,作为装饰,倒也不失亮点。女孩不远处有位五大三粗,透出纯正北方口音的满脸胡汉子,与单薄清秀的小女孩形成鲜明比照。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为同一组织,或各干各的,可以确信的是,她们脸上没写有竞争两字。
  女孩身后长着一棵十分抢眼,形状怪异的榕树,榕树长出五根柱子一般的粗腿,深深吸入平台下肥沃土壤。兜售冰棍的女孩面容可心,嗓音甜美发亮,说话声像歌唱:卖的是冰棍,吃的是回忆,买的是开心,卖的也是开心……女孩真诚的笑容给人信任感。那时,天空正急剧起着变化,有句古诗叫什么来着:“黑云压城城欲摧……”,我感觉,黑云压山山欲泣似乎更恰当。
  我毫不迟疑地买了一根冰棍,我不允许发烫的嗓子遭遇燃烧之祸。
  天空中出现浅灰,浅灰转而深灰,深灰转而墨绿黑,此番转换只在瞬间发生。
  我发现横跨小河的远方半空中隐约露出几座云端里的山峰,峰顶上的浓厚云彩被划开一道缝隙,一道耀眼光芒,投射在峰上,煞是精彩。我迅速支好三脚架,正待摁快门时,暴雨骤然而至,小指般粗暴的雨点噼噼啪啪地击打在头脸上,既疼痛又兴奋,又有几分懊丧。
  我竭力搜寻妻子,想让她帮撑撑伞,可巧,伞已撑在头上。不期一阵狂风横扫过来,伞经不住暴雨狂风的恶搞被吹翻,只得疾步往江边的遮阳伞下扑去。
  暴雨,狂风,淋漓尽致地展现其好冲动的禀性。是的,我们知道,这是暴风雨的本性,没有冲动则没有激情,没有激情,一切都黯然失色。暴雨横身冲刷扫过来,巨型遮阳伞挡不住风雨交加的轮番袭击,开始剧烈摇晃,仿佛遭遇利剑似的,兀地被撕开一道血口,口子迅疾被拉大,如不及时仓惶溃逃,会遭遇怎样情形,至少,人与相机会被包裹,进而被风卷起抛向江中。我感到遮阳棚被风撕裂时的那种嘶心裂肺的呐喊声,凄凉,绞心。同时,我感到江水被暴雨击打到头痛,头顶上的榕树感觉到痛,荡漾在江中的一排排游船被雨水击打得到痛。我冲出遮阳棚,飞越一段江堤,合身钻进一道拱门里,拱门上面是座亭子,拱门门头悬挂着若许藤蔓,藤蔓如发丝,任凭狂风暴雨肆虐。目力所及,延伸向漓江而去的级级下行的江中游船随狂风起伏,碰撞声如鞭炮声噼啪炸响,设若是皮肉之躯,只怕早已磕脱了皮,磕裂了嘴,磕掉了牙。可藤蔓不会说话,它们宁可将痛苦隐藏于内心世界。
  横空而来的暴雨不会因为一道拱门挡住其威力,它们好像会选择路径,哪里有空隙,便往哪里钻。拱门里的避雨者,既无法打开手中雨伞,即使撑开,也不够狂风作早餐。
  大雨倾盆,黑天旋地,小手指粗的雨点击打在船蓬顶上,浅起的水雾为暗灰色,江水亦暗灰色。山黑了,树木黑了,道路黑了。暴雨成瀑,瀑亦黑色。
  街道,码头,低洼路面处处洪流翻滚,仿佛聚齐了往拱门里扑来。卖冰棍的女孩不知打哪弄来一块木板,试图用它挡住劈头盖脸的风雨,不期,一阵狂风骤至,沿台阶而下的洪流凶猛扑来,小女孩显些被卷走。
  暴雨中的树木花草仿佛感到了末日的来临,树仿佛抽筋一般极为痛楚地摇晃着头,花草们则被压得抬不起头。事物往往这样,此物不喜欢的,彼物却喜欢;人也一样,比如丑和美,丑的出现仿佛为美的出现而出现,美受厚待追捧,丑却多遭冷遇;树木花草难禁重压,可是山石之类则兴奋得发狂。
  这是最好的抓拍机遇,我合身往雨中扑去,拍摄被暴雨击打得抬不起头的花草树木,拍摄江面,拍摄船只,拍摄江亭。此刻的江面急剧地起着变化,忽高忽低,狂躁不安,山石则感到了雨水浇灌的淋漓酣畅,江水感到自身更为丰满的快感。大粒大粒的雨点击打在江面上,江面上呈现出一粒粒耸立如山的尖峰,这不是痛,而是欢悦,因为有了新的能量的汇入。雨点对它们来说,亦仿佛按摩。雨点撞击江流的神经,江流一根根神经因为雨点的按摩而喜悦难禁。暴雨粒粒击落在坚石上,坚石只感觉到挠痒痒。对于坚硬者来说,暴雨只属抚摸,对于柔软者说是参与般的快乐;对于长在干旱的屋脊上的寄生草们来说是生命的渴望,是救命稻草。


  虽然暴雨敲击着山的神经,水的神经,树木的们神经,可是一切生命物神经,有沉凝者,有郁闷者,有兴奋者。尤其伫立江边的几尊怪石———它们正欣喜若狂。
  完全暴露在雨中的我的相机,变得像雨一样疯狂,我不惧怕暴雨,相机也不怕,我调整焦距,闪电般构图,发疯一般地摁动快门……
  我来到一丛甜竹下,素面朝天地让相机在暴雨中闪动快门,让镜头在雨中畅想和歌唱。我拍摄眼前的亭子,亭子于雨中畅想些什么,难理头序。扭头发现,江对岸,一位农人于暴雨中背着犁耙走过草滩,农人前面赶着两头水牛,不徐不疾,不紧不慢,那份恬静,潇洒,稳健,仿若闲庭信步,颇为引人心生敬意。
  江边,几尊形状怪异的,名叫三姑石的,仿佛蹲守什么,凝望什么,任凭黑色暴雨使劲冲刷淋浴,兀自威严不动,武术中有句话叫静若处子,指的正是它们。
  突然间,我嗅到多重腥味,它们有来自江上的山体气息味,这种味道如人体味相若。还嗅到江流中混杂的泥沙味,腥味,从街道上漫溢下来的青草味,树木叶味,以及垃圾产生的腐臭味。
  暴雨积聚着力量,细密而粗壮,摆出凶恶面孔,仿佛不下个够绝不罢休。其实,雨是天地间吉祥物,无论暴雨,无论润物细无声的霏霏细雨,都属天赐恩泽。
  忽然间,我听到了暴雨的歌声,歌声从天而降,高吭且具暴发力,渗透力,庄严感,暴雨高唱的是英雄之歌,张扬个性之歌,狂放是暴雨对世界的竭力呐喊,与春日里的绵绵雨丝不同,它们仿佛小夜曲,歌声细腻柔和,仿佛微风刮过草地,拽着竹林手臂轻轻摇拽,它们逸过刚刚翻耕的田垅,寻找并唤醒土层下酣睡的眠虫。对于枯燥心灵,是激动情绪时的缓冲。那种柔丝般细雨的到来,不是叩击,是按摩般的享受。其实,雨水对大地本身是一首动人的情歌,是一曲温馨般的男女恋曲,是雨水对山的依恋与奉献,对大地的依恋与奉献。雨水声音清新悦耳而朦朧,有放纵之味,亦有收敛之味,可暴雨却与其相反,敢想敢下,敢作敢当,狂放、坚硬不知收敛,这是其特性。突然间,风雨过去了,天空放晴了,一切的朦胧与梦幻,激越与张扬,以及雨打花残,雨击石坚,一消一涨,一念一弃,一生一死之间,晴空出现。这是我奇遇到的漓江暴雨淋浴的滋味与畅快感受———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呼吸略显沉重而内心酣畅的桥,卧波于漓江心房,画面如此纯净诱人,尤其晚上,于旁侧看,无论如何你都不会认为这是人间塑造的一道耀眼的彩虹———  幽幽漓江穿桥而过,多彩的游船,多姿的江,喧染、哄托着桥的精神气质与氛围,让人感到桥的凸显力量。  我们知道桥的实质内涵在于它的承载力,在于它的忍耐力。然而,桥也有轻松欢快的时候,每当夜深人静,驶过桥上的车流已经罕至,获得片刻轻松的桥会情不自禁地唱上一两句,这是
期刊
那天,兴奋的雨水声滴答了整个晚上,隔日清晨仰见山头薄雾披肩,心立即汪亮如流。随后,一辆四轮电动车把我带到黄布滩前。  山头仙雾缠绕,山前人家,炊烟四起,不知是风裹挟炊烟,还是炊烟喜悦风的裹挟。太阳渐渐升起,透出缕缕暖洋洋氛围,一團团温馨气韵在天地间迂回缠绕。  漓江是如此宁静。远远地,一领红帆驻泊江心,在微风中摇弋着仙姿幻影。一时间,红波涌动,光艳灿烂,光打在红帆上,红帆化为天地精灵。  山被光涂
期刊
你是一头金象,银象,或圣象———沿着远古蛮荒走来,你的耐疲劳与耐干渴,以千里辨识水声的,无可比拟的嗅觉与智慧,及长途跋涉之精神力量,最终到达地球———漓江之滨驻扎下来。因为漓江惊心动魄的炫丽多姿,深深地吸引住你,以至千万年光阴悄然逝去,你依然驻守在此。  ……  多少个世纪之后我来到你身旁,爱你,抚摸你,顽童一般,肆无忌惮地爬上你的身子,感受来自你内心的澎湃热情,你的品质是如此温和多智,性格是如此
期刊
记忆深处,兴坪两字,与广西现代著名作家三剑客之一———鬼子有着某种内涵上联系。那是多年前的事了,他的一部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名篇即于此完成创作。我和鬼子有师生之宜,以致,说到兴坪,总免不了心升一股暖意。  这天,我前往古镇采访,镇前雄峰环峙,漓江悠悠,游船如织,腑仰之间,眼睛突然被称之为老寨山雄峰刷亮。在风光摄影家眼里,这是座圣山,神山,地理位置奇佳,尤以大雨过后,或遭遇南风天,湿度大,温差大,
期刊
初冬的雨,寒微,浸润,少了春夏间的激烈,也不像秋雨,来时乌云翻滚,去时留下一份依恋与茫然。初冬的天,辽阔如高秋,仰之易生发一腔志高气远之气概。  再次来福利镇,又逢雨天,似乎,福利镇与雨有着某种内在联系。前次来,雨下的昏天黑地,这会却有一种被抚摸的感觉。  三姑石,享受着雨水赐予的情调,静静地伫立于小河边望着悠悠漓江,望着高耸遥远的峰峦。  三姑石从前不叫三姑石,叫三姐妹。为何改名,无从查考。但其
期刊
到达杨堤镇这天,正逢光西斜,光照使人亲切温暖。在镇里,遇见一群刚放学的孩子。孩子们春天般的欢声笑语,将我带入一片洋溢着幸福色彩的境地,好几位园丁细心呵护着奔跑的孩子,给人以温馨与信任。  此刻,夏日景色写在冬天的脸上。适才间,车在百八十度急转弯中盘旋,就如鹰在空中盘旋一樣,令人心悸。崎岖道旁,好动的树,歌吟的草,在风中坦露微笑。远处,老成持重的山在威严中透出慈祥。  似乎看见了江,偶露一角的漓江,
期刊
清晨登临猫儿山,归程来到溶江镇。  溶江———极富时空想象力的字眼,交融,渗透,兼收并蓄,融汇贯通。溶江三花酒,盛名在外,不知为多少人享用过;镇前广阔的葡萄园农庄,夺人眼球的粒粒如水晶般的串串葡萄果,不知饱览过多少眼福……  此前,南来北往,多少次穿梭镇前,多少次张望,而今终于来到镇上。  猫儿山源流至此已成气势,源自灵渠的湘江支流,至此也已成势,两江并驾齐驱,穿胸而过!镇子为此激动而欢颜。溶江镇
期刊
从平乐县城出发,山重水复,仿如行走在绿涛碧浪间,驶上普益大桥时,我的目光被清澈明丽,碧绿到令人心颤的漓江深深锁住。  天异常炎热,街上空空荡荡,泊好车,往一户敞开大门的人家走去,好几位男女正在屋里打牌,我上前问他们情况,比如风土民情什么的,他们微笑着让我上对面人家看看。  刚峻工的簇新房前,身着朴素的大嫂正在打扫卫生。  大嫂,你的新房好漂亮呀?  或许,大嫂没听清楚我的問话,仍然自顾自地扫地。我
期刊
王诚林小说创作成绩斐然,近些年散文创作也不遑多让。当代艺术创作林苑,文体学的边界不断被突破和消解,文体要素之间的贯通与相互借用成为新常态。于此语境之下,小说散文化与散文叙事性几乎就成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而对于王诚林而言,在小说和散文领域各自烹江煮海之余,如何直寻创新,塑造艺术美学新质就成了其创作的首要,乃至唯一性诉求。何谓散文,学术界难有明确、直陈的定论。中国古代文论中,以和韵文相对来界定散文。
期刊
人间四月芳菲日,阳光刚露头,我搭乘春天的风轮,登上猫儿山,享受春意盎然,享受森林海洋般的宏大气韵,感受林海洋流的温润气息。感受天与地、自然与梦幻交织之繁盛。森林绿浪阵阵席卷,我的身心难以承受这面巨浪冲撞般的考验。我的心胸,我的体魄,我的鼻息,我的毛细管,我的一切嗅觉与触觉,快慰到惊心动魄般的呐喊状态。  这望而生趣,望而生惧,望而生津的無边无际的森林之海,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波浪涛天的大海,却有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