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提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引导儿童克服畏惧习作心理,乐于习作;同时,也能够利用生活平台对习作方法进行浸润,提高习作水平,善于习作。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激发兴趣;提高水平
一、 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一斑。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儿童对于作文的兴趣并不浓厚,有甚者谈作文色变。学生的作文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 虚情假意主旨功利化
没有真情实感,主旨功利、内容虚假、缺乏童真童趣是很多学生作文的通病。比如在《我为自己喝彩》的文章中,很多人写的是“助人为乐”的主题。一个孩子写道“在路上我去帮助一些老人过马路,每帮助一位老人,他们就会说:‘你真懂事、真乖。’我发现这样帮助别人自己很快乐,别人也很快乐。”另一个孩子写道“上了公交车,车里坐满了人。就在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上车了。车摇摇晃晃,老奶奶也跟着乱晃,差一点摔倒。但没有一个人给老奶奶让座,于是我走下座位,有礼貌地对老奶奶说:‘您一直站着不安全,我扶您到我的位子上坐吧。’老奶奶满怀谢意地说:‘谢谢你啊,小朋友。’坐在一旁的爸爸也高兴地说:‘儿子,你真棒!’”由于这样的例子缺乏真情实感,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也让我们怀疑它的真实性。
(二) 形式呆板结构公式化
作文教学的程式化使学生作文的公式化现象比较严重:开篇点题—中间展开—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深化主题。作文教学时注重理论的灌输、方法的指导,很多老师在作文教学时总是先读范文,再讲理论。写作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固然重要,殊不知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想要使孩子内化理论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还需要在生活中进行长时间的浸润、练习和体会。由于我们的作文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生活,所以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是对范文形式的简单模仿,模仿范文的结构,模仿范文的语言形式。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八册习作三《我的发现》时,我发现很多孩子是无话可说,只是简单地对范文进行照搬照抄,有的仅仅是将范文中的“黄豆”改成了“绿豆”。
二、 回归生活,改善作文教学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个鸟放在林子里面。”“‘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一) 联系生活起航
生活是作文的唯一来源,只有来源于真实生活体验的作文才是饱含真情实感的,才会打动人心;只有聯系儿童生活进行作文教学,才能激发写作兴趣,打破他们无话可说、照搬照抄的僵局。
在一堂《有特点的人》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伊始设置了一个“认识别号”的教学环节,并与孩子们进行了如下的谈话:“同学们,课前我们聊了书中人物的别号。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身边的人。不知你们班是否有这样一号人物——有的人,你这一秒刚说,我告诉你个秘密,别告诉别人哦,下一秒全班都知道了;班级里江湖大乱,老师刚在拐角处出现,他就会大喊:老师来啦!顿时,教室里就变得跟你们现在这样。有这样的人吗?”这样的谈话在不知不觉中就将孩子们由作文课堂带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接着问:“你会给他起个什么别称?”学生思维活跃,纷纷举手。接着老师又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同学,他是老师的专属跑腿员工,我东西落在办公室,派他去帮我拿来。他能秒回哦!当然呢,他在体育赛场上也绝不逊色,60米赛跑夺冠。连他的作业速度也是杠杠的。哦?你们班也有这样的人吗?你会给他取什么别号?”此时的学生们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沉浸在生活的趣事中,早已忘了这是一节令人头疼的作文课。在孩子们理解了别称以后,教师进一步深挖;“聊着聊着,你发现别号里藏着什么秘密?”孩子们自然能够总结出——别号包含着人物的特点,别号还会让我们想起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从学生实实在在的生活起航,能够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习作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找到习作的切入点。写作的素材的广泛挖掘也使作文表达的情感更加真实自然。
(二) 围绕生活展开
在完成“认识别号”的教学后,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围绕身边的人进行了片段创作。教师又设置了“交流”环节。一个学生写道:“午饭时,他看到桌上有他爱吃的菜,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嘴边沾满了饭粒也顾不得擦一擦,边吃边不时向周围看看,仿佛有人要跟他抢食。吃完了他自己的,他又问身边人吃不吃得下。我猜他心里巴不得别人吃不下去,都留给他吃。”老师问:“听了这段故事,你会给这个孩子取个什么别号?”孩子们纷纷发言:“大胃王、小馋猫……”老师接着问:“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他的哪些描写让你觉得应该取这样的别号呢?”学生总结出“狼吞虎咽”“不顾自己形象”“自己吃完还要吃别人的东西”等多处描写。教师进行总结:“大家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关注到了人物的动作、眼神,甚至猜测了他的心理,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他的特点。”在学生的讨论中通过学生的口总结出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最后,要求大家对自己创作的片段进行补充,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不知不觉地就诞生了。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文教学生活化是激发儿童习作兴趣,拓宽儿童创作思维,提高儿童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生活即教育——答操震球问》[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2]王笑梅.《儿童作文的本义——嬉乐作文让儿童乐并成长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3]袁齐彬.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初探[J].语文教研,2016,5.
作者简介:
李明,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小学。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激发兴趣;提高水平
一、 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一斑。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儿童对于作文的兴趣并不浓厚,有甚者谈作文色变。学生的作文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 虚情假意主旨功利化
没有真情实感,主旨功利、内容虚假、缺乏童真童趣是很多学生作文的通病。比如在《我为自己喝彩》的文章中,很多人写的是“助人为乐”的主题。一个孩子写道“在路上我去帮助一些老人过马路,每帮助一位老人,他们就会说:‘你真懂事、真乖。’我发现这样帮助别人自己很快乐,别人也很快乐。”另一个孩子写道“上了公交车,车里坐满了人。就在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上车了。车摇摇晃晃,老奶奶也跟着乱晃,差一点摔倒。但没有一个人给老奶奶让座,于是我走下座位,有礼貌地对老奶奶说:‘您一直站着不安全,我扶您到我的位子上坐吧。’老奶奶满怀谢意地说:‘谢谢你啊,小朋友。’坐在一旁的爸爸也高兴地说:‘儿子,你真棒!’”由于这样的例子缺乏真情实感,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也让我们怀疑它的真实性。
(二) 形式呆板结构公式化
作文教学的程式化使学生作文的公式化现象比较严重:开篇点题—中间展开—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深化主题。作文教学时注重理论的灌输、方法的指导,很多老师在作文教学时总是先读范文,再讲理论。写作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固然重要,殊不知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想要使孩子内化理论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还需要在生活中进行长时间的浸润、练习和体会。由于我们的作文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生活,所以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是对范文形式的简单模仿,模仿范文的结构,模仿范文的语言形式。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八册习作三《我的发现》时,我发现很多孩子是无话可说,只是简单地对范文进行照搬照抄,有的仅仅是将范文中的“黄豆”改成了“绿豆”。
二、 回归生活,改善作文教学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同一个鸟放在林子里面。”“‘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一) 联系生活起航
生活是作文的唯一来源,只有来源于真实生活体验的作文才是饱含真情实感的,才会打动人心;只有聯系儿童生活进行作文教学,才能激发写作兴趣,打破他们无话可说、照搬照抄的僵局。
在一堂《有特点的人》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伊始设置了一个“认识别号”的教学环节,并与孩子们进行了如下的谈话:“同学们,课前我们聊了书中人物的别号。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身边的人。不知你们班是否有这样一号人物——有的人,你这一秒刚说,我告诉你个秘密,别告诉别人哦,下一秒全班都知道了;班级里江湖大乱,老师刚在拐角处出现,他就会大喊:老师来啦!顿时,教室里就变得跟你们现在这样。有这样的人吗?”这样的谈话在不知不觉中就将孩子们由作文课堂带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接着问:“你会给他起个什么别称?”学生思维活跃,纷纷举手。接着老师又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同学,他是老师的专属跑腿员工,我东西落在办公室,派他去帮我拿来。他能秒回哦!当然呢,他在体育赛场上也绝不逊色,60米赛跑夺冠。连他的作业速度也是杠杠的。哦?你们班也有这样的人吗?你会给他取什么别号?”此时的学生们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沉浸在生活的趣事中,早已忘了这是一节令人头疼的作文课。在孩子们理解了别称以后,教师进一步深挖;“聊着聊着,你发现别号里藏着什么秘密?”孩子们自然能够总结出——别号包含着人物的特点,别号还会让我们想起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从学生实实在在的生活起航,能够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激发习作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找到习作的切入点。写作的素材的广泛挖掘也使作文表达的情感更加真实自然。
(二) 围绕生活展开
在完成“认识别号”的教学后,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围绕身边的人进行了片段创作。教师又设置了“交流”环节。一个学生写道:“午饭时,他看到桌上有他爱吃的菜,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嘴边沾满了饭粒也顾不得擦一擦,边吃边不时向周围看看,仿佛有人要跟他抢食。吃完了他自己的,他又问身边人吃不吃得下。我猜他心里巴不得别人吃不下去,都留给他吃。”老师问:“听了这段故事,你会给这个孩子取个什么别号?”孩子们纷纷发言:“大胃王、小馋猫……”老师接着问:“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他的哪些描写让你觉得应该取这样的别号呢?”学生总结出“狼吞虎咽”“不顾自己形象”“自己吃完还要吃别人的东西”等多处描写。教师进行总结:“大家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关注到了人物的动作、眼神,甚至猜测了他的心理,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他的特点。”在学生的讨论中通过学生的口总结出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最后,要求大家对自己创作的片段进行补充,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不知不觉地就诞生了。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文教学生活化是激发儿童习作兴趣,拓宽儿童创作思维,提高儿童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生活即教育——答操震球问》[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2]王笑梅.《儿童作文的本义——嬉乐作文让儿童乐并成长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3]袁齐彬.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初探[J].语文教研,2016,5.
作者简介:
李明,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