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济以及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21世纪以来,我国在教育领域进行了多次改革,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在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中,我国的声乐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等问题,为声乐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声乐教学;改革;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体系中,声乐教学是主要的课程之一,是高等学校学生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一门必修课程。在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中,对声乐教学创新、改革进行研究是培养现代综合型人才的必然措施。在目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有关声乐教学的工作者应当从学生未来的发展出发,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声乐教学理念、教学实施方式、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寻找声乐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概述
声乐是一门伴随着人类起源以及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体现人类精神生活以及物质生活的一种声音与律动的艺术。在我国长期的声乐发展中,有关于声乐的起源、消费、传播、以及文化传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我国的声乐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多年的两河流域,该流域位于亚洲西部,此时的声乐艺术主要是依靠口口相传进行传播。在经过圣咏、世俗演唱、以及歌剧发展后,声乐逐渐发展出一套美声唱法,因而人们开始对发声、呼吸、音区、姿势、以及口型等技術进行分析,形成了一系列声乐演唱技巧。18世纪,在西方的声乐教学发展中,声乐教学逐渐规范化以及系统化,在19世纪时,欧洲就形成了四大著名声乐学派。我国声乐教学主要是从20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国内爱国人士沈心工、李叔同等人通过东渡日本将其音乐的教学经验以及学堂乐歌等带回中国,从这时开始,国内才逐渐开展了音乐课,成为了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历史上新的里程碑[1]。到1950年,天津成立了首个中央音乐学院,并通过几十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9所音乐学院,并专门成立了声乐演唱专业,通过对声乐教学的大量学习、整理、以及经验总结,国内在声乐在教学实践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拥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声乐教学理论知识以及完善的教学体系,至此,声乐教学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今天,声乐教学的工作者仍然要坚持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工作,解决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在民族声乐演唱方面,要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声乐演唱能力。
二、我国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
在国内高校的声乐教学中,课程的设置是声乐教学活动实施的核心和前提基础,而在课程设置中,教学模式是完成设置内容的重要手段和途径[2]。新形势下,随着新课改的推动和发展,国内的声乐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在课程的定位上仍然存在缺陷,很多学校对高校和专业的音乐院校差异认识不够充分,在声乐教学模式的选用上仍然采用“一对一”的小班形式对声乐技能及技巧进行传授,或沿用“大合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声乐的理论知识传授。从授课形式来看,这种授课形式符合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模式,看似合理,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小班授课不能惠及全体学生,而大班授课很难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学成效不突出。
(二)师资力量有限
现阶段,国内声乐教学的授课教师多在专业的声乐院校毕业,都接受过专业的声乐演唱、弹奏、以及表演等相关培训,但是在舞台演奏、知识表演经验、以及民族声乐等方面缺乏一定的教育经验,因此很难培养出好学生。此外,学校缺乏严格的评教制度,教师对教学任务的重视程度低,功利心过重也对声乐教学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声乐教学的有效改革措施
(一)改革教学模式
学校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开展,因此在声乐教学改革中应首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注重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社会需要创建高效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单独教学、班级教学、以及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引导式和激发式教学,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声乐素养。在对实践性和技术性强的声乐内容进行讲授时,可以采用分组教学,这样可以确保教学进度,也方面进行单独教学,还可以结合班级授课模式,有效节约了大量的授课时间。
(二)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自己分析数据,并通过沟通协作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声乐艺术素养。其次,教师还要将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完善教学的实践体系,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举办声乐表演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舞台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方面的发展。
(三)对课程进行优化设置
学校在对声乐教学进行课程设置时,要采用多元化的原则,不能盲目照搬,要根据学生以及学校发展要求,在教学中融入学生特色[3]。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开设具有当地文化、名族特色的声乐课程,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一定的声乐理论知识,还让学生对传统的声乐文化有所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声乐文化素养和实践技能。
四、总结
当前,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国内的声乐教学中,通过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在声乐教学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声乐教学还要继续进行改革、创新与探索,完善声音教学方式,才能培养个性化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丽艳.探索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民族声乐教学今日的改革与创新[J].音乐生活,2016(01):82-83.
[2]刘新义.以就业为导向谈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J].当代音乐,2017(06):17-18.
[3]李娜.民族聲乐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探索[J].当代音乐, 2015(21):36-39.
作者简介:庞娜(1980—),女,汉族,山东泰安人,博士,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教学理论。
【关键词】声乐教学;改革;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体系中,声乐教学是主要的课程之一,是高等学校学生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一门必修课程。在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中,对声乐教学创新、改革进行研究是培养现代综合型人才的必然措施。在目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有关声乐教学的工作者应当从学生未来的发展出发,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声乐教学理念、教学实施方式、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寻找声乐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概述
声乐是一门伴随着人类起源以及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体现人类精神生活以及物质生活的一种声音与律动的艺术。在我国长期的声乐发展中,有关于声乐的起源、消费、传播、以及文化传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我国的声乐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多年的两河流域,该流域位于亚洲西部,此时的声乐艺术主要是依靠口口相传进行传播。在经过圣咏、世俗演唱、以及歌剧发展后,声乐逐渐发展出一套美声唱法,因而人们开始对发声、呼吸、音区、姿势、以及口型等技術进行分析,形成了一系列声乐演唱技巧。18世纪,在西方的声乐教学发展中,声乐教学逐渐规范化以及系统化,在19世纪时,欧洲就形成了四大著名声乐学派。我国声乐教学主要是从20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国内爱国人士沈心工、李叔同等人通过东渡日本将其音乐的教学经验以及学堂乐歌等带回中国,从这时开始,国内才逐渐开展了音乐课,成为了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历史上新的里程碑[1]。到1950年,天津成立了首个中央音乐学院,并通过几十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9所音乐学院,并专门成立了声乐演唱专业,通过对声乐教学的大量学习、整理、以及经验总结,国内在声乐在教学实践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拥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声乐教学理论知识以及完善的教学体系,至此,声乐教学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今天,声乐教学的工作者仍然要坚持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工作,解决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在民族声乐演唱方面,要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声乐演唱能力。
二、我国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
在国内高校的声乐教学中,课程的设置是声乐教学活动实施的核心和前提基础,而在课程设置中,教学模式是完成设置内容的重要手段和途径[2]。新形势下,随着新课改的推动和发展,国内的声乐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在课程的定位上仍然存在缺陷,很多学校对高校和专业的音乐院校差异认识不够充分,在声乐教学模式的选用上仍然采用“一对一”的小班形式对声乐技能及技巧进行传授,或沿用“大合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声乐的理论知识传授。从授课形式来看,这种授课形式符合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模式,看似合理,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小班授课不能惠及全体学生,而大班授课很难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学成效不突出。
(二)师资力量有限
现阶段,国内声乐教学的授课教师多在专业的声乐院校毕业,都接受过专业的声乐演唱、弹奏、以及表演等相关培训,但是在舞台演奏、知识表演经验、以及民族声乐等方面缺乏一定的教育经验,因此很难培养出好学生。此外,学校缺乏严格的评教制度,教师对教学任务的重视程度低,功利心过重也对声乐教学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声乐教学的有效改革措施
(一)改革教学模式
学校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开展,因此在声乐教学改革中应首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注重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社会需要创建高效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单独教学、班级教学、以及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引导式和激发式教学,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声乐素养。在对实践性和技术性强的声乐内容进行讲授时,可以采用分组教学,这样可以确保教学进度,也方面进行单独教学,还可以结合班级授课模式,有效节约了大量的授课时间。
(二)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自己分析数据,并通过沟通协作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声乐艺术素养。其次,教师还要将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完善教学的实践体系,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举办声乐表演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舞台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方面的发展。
(三)对课程进行优化设置
学校在对声乐教学进行课程设置时,要采用多元化的原则,不能盲目照搬,要根据学生以及学校发展要求,在教学中融入学生特色[3]。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开设具有当地文化、名族特色的声乐课程,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一定的声乐理论知识,还让学生对传统的声乐文化有所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声乐文化素养和实践技能。
四、总结
当前,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国内的声乐教学中,通过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在声乐教学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声乐教学还要继续进行改革、创新与探索,完善声音教学方式,才能培养个性化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丽艳.探索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民族声乐教学今日的改革与创新[J].音乐生活,2016(01):82-83.
[2]刘新义.以就业为导向谈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J].当代音乐,2017(06):17-18.
[3]李娜.民族聲乐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探索[J].当代音乐, 2015(21):36-39.
作者简介:庞娜(1980—),女,汉族,山东泰安人,博士,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教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