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旅游时代”远没到来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_mosquit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众旅游时代”或“大众休闲时代”,这是时下常提到的一个话题。“大众旅游”应包括居民在国内旅游与出国旅游两个方面。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统计资料,2009年中国(确切地说,是“中国大陆”或“中国内地”)国内旅游19.02亿人次,出境旅游4766万人次,合计约19.5亿人次。单以规模而言,全世界只有我国才能出现如此规模的旅游“大众”。说我们己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似乎也顺理成章。
  但对一个13.3亿人口的国家而言,国内旅游人均1.4次,出境旅游人均0.035次,与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差距有多大呢?2009年我国台湾居民岛内旅游16585.4万人次、人均旅游7.2次,出岛旅游841.59万人次,人均出境旅游0.37次。韩国早在1978年国内旅游就达2.09亿人次、人均出游2次,2005年出境旅游1037.2万人次,人均出游0.2次。新加坡2003年出境旅游422.1万人次,人均出游1.2次。马来西亚2004年出境旅游3076.1万人次,人均出游1.2次。且不说欧亚日发达国家年普遍人均出游5次以上,旅游已成为多数人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要进一步探讨的是,实现大众旅游的社会基础是什么?
  无须讳言,在我国社会财富总量快速增长下,同时出现了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少数豪富群体与多数民众之间的巨大落差。“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警戒线。2009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是3.33倍,最富裕的地区和最穷的地区之间的差距是2.68倍,行业之间最高和最低的收入相差11倍;在不同群体之间,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群体相差23倍,而且这种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抑制。”(高尚全,2010年9月6日《南方日报》)。
  时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国民旅游会如何如何;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国民旅游又会如何如何。不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每年以美元为单位发布各国人均GDP的数据并排出位次,以衡量各国的经济发展的水平。但该指标不能反映某国、某地区国民收入的实际分配状况。在“橄榄型”社会结构下,它能反映大多数国民的生活水平;在“金字塔型”社会结构下,它不能反映国民生活水平的悬殊状况。比如,一个国家20%的人占有了80%的财富,80%的人只占有20%的财富;或者一个国家政府拿走了GDP的70%,国民只分配到GDP的30%,它的人均GDP能说明全体国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吗?
  这种状况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国民旅游的规模、水平、地区与群体结构。目前能出境旅游的只能是社会总人口的百分之几,一年之内能多次国内旅游的也只是大中城市人口中的一部分人,大多数小城镇居民和农民依然没有能力外出旅游,特别是国内远程旅游和出境旅游。从区域分布而言,国内和出境旅游主要集中在东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能外出旅游的在总人口中是少数,那里的农民出去打工的不少,但出去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的能有多少?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十分之一的富人就等于一个日本、或两个英国或法国的人口;外出旅游又大多集中在节假公休日,由此出现了 “黄金周”期间部分景区景点人头涌动的现象,出现了大城市周末自驾车集中出游的现象;出现了只占全民人口3.5%的出境游客中的一小部分人(决不是大多数出境游客)在香港、东京、巴黎宽绰购物,以这些局部现象断言我们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就如一个外国人到上海参观世博会后就误以为上海就是中国一样。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虽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在世界百位之后。温家宝总理最近再次提醒我们,中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改革分配制度,“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橄榄型”社会结构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社会基础。
  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日,即“橄榄型”社会结构基本形成之日,才是大众旅游时代真正到来之时。如果有一天,全民人均国内旅游3次,国内旅游将达到40亿人次;十分之一的国民出境旅游一次,出境旅游将达到1.3亿人次。如此,中国就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大众旅游之国了,世界旅游强国也才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作者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其他文献
2018年上海国际童书展,上万童书爱好者齐聚上海。蒲蒲兰今年的新品发布会让人耳目一新。  一首现代教育寓言诗抑或“暗黑故事集”?  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能发掘生活有趣的一面,而这些发现将成为他做事的灵感基础,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从小让孩子培养幽默处事的人生态度尤为重要,这是蒲蒲兰新品发布会推荐的第一本新书《生蛋快乐》传递给孩子的其中一点。  这部作品以寓言童话的形式,揭露了人人热切参与的教育
儿科医生每天都要被问到无数问题,  有些问题很有代表性,是父母关心的焦点。有着丰富儿科急诊医治经验的陈英医生,提前将这些问题的答案告诉您,希望当这个秋冬季宝宝再生病时,  爸爸妈妈不必再为这些问题慌张,而是把注意力放在真正值得关注的事情上。  (北京新世纪妇儿医院儿科门急诊主任,知名医生)  最近热播的《延禧攻略》里总有这样的小细节:只要皇家的孩子一生病,上至皇上、嫔妃下至宫女、太监都非常紧张,并
要感恩我们的家庭,任何一个家庭能发展到今天,都是祖辈几代人不断努力和奋斗的成果积累,是良好家风传承的结果。但同时也要看到,工业化社会给家庭成长带来的必然改变,要在重视家庭教育和家风的基础上,更多地承认社会的影响。  重视家庭、家教、家风,是我们对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和符合人性需求的一次很好的回归,是对家庭作用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这是因为家庭的作用曾一度被忽视了。  心理学角度的家风诠释  张侃院士对
为人父母,是相伴一生的职业。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被赋予“父母”的神圣职责,与孩子一起成长,用温暖的力量,有远见的格局观,爱的陪伴,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的好父母。  如果把父母当作一个职业的话,你会为这份职业付出什么?在职场上,大多数人有明确的目标,并为此努力提升自己。然而,父母这份需要干很多年的职业,却有太多人舍不得付出更多时间去学习。  为人父母,不仅是一场与子携手的过程,更是需要终身学习
从小热爱运动,对宝宝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坚毅乐观的品格非常有益处。如何培养爱运动的习惯?听听资深园长怎么说。  幼儿园的榜样宝宝依依  在我们幼儿园里,有一个特别喜欢运动的小朋友依依,别看她是个女孩子,但跑跳起来一点儿也不比男孩差,特别是平衡木练习和坐位体前屈,依依都能很轻松地完成。她还会给小伙伴们打气:“不怕不怕,我帮你练习!”  大多数宝宝天生活泼好动、喜欢蹦蹦跳跳。可是偏偏有些宝宝就比较“宅
北京市民政局在网上公示了“孝星”事迹,让网民投票。阿兵说:“谁都别给我投票了!”原来他看到有人留言,说他作弊。阿兵摆摆手:“算了,第几名不重要,能让更多人关注敬老、爱老的事业就行。”      初次见到叶伟兵,是在8月份北京市民政局、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孝星”评比的新闻发布会上。那时,他刚从玉树回来,背着一个布质斜挎包。这个在北京拥有4家美容美发店的老板,和人打招呼时,总是带着温暖的微笑。叶伟
2018年7月3日,由门头沟区教委与父母必读杂志社及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携手举办的“家园共育提升项目二期”中期评估座谈会成功召开。门头沟区教委学前科科长冯艳飞、《父母必读》杂志社主编恽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唐洪等出与全区幼儿园教师代表20余人一同参加了座谈会。  本次中期座谈会召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全面地促进项目的开展,总结前期经验,梳理后期工作。  座谈会开始,父母必读杂志社品牌部总监
老妈半辈子节俭成性,退休后却增添了购物的大嗜好,每次出门都是大包小包拎回家。但她买东西爱反悔,刚买回来的崭新的床单,说花色太艳;新的旅游鞋,觉得尺码偏小,穿着不舒服。老爸对此颇有怨言。  日子久了,我和姐姐也常常议论,老妈的思想怎么解放这么快呀,虽说有退休金,但也不必如此奢侈呀。  我和姐姐决定召开一个家庭辩论会,讨论一下老妈的购物癖。  反方老爸:“咱老两口都是从苦日子中过来的,以前一个月挣二十
解读生长发育曲线4项指标  1.体重  体重是反映宝宝生长发育最重要、最灵敏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出宝宝近期的营养状况。当然,除了营养因素,体重还会受到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2.身高(或身长)  身高也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但它主要反映的是长期的营养状况。短期内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比如营养、疾病等,对身高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它主要受遗传、种族和环境的影响比较明显。  3.头围  头围是反映宝宝脑发育
随时逝去的情感特征,才是组成孩子童年最真实而且珍贵的部分。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通过镜头追随一个标志着孩子长大的派对,是幸福的事,也是能留下很多让人感动的细节和意境的好机会。  在宝贝成长的过程中,总有很多值得留下美好回忆的日子,比如每年的生日、各种纪念日、入园日、幼儿园毕业典礼等。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瞬间,捕捉到那些有趣、可爱又让人深深感动的场面,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的成长礼物。  那么如何能在孩子们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