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人说语文是一片百花盛开的园地,语文课堂处处都是美,那么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才能带着学生去欣赏美,走入美的圣地。语文教师是美的使者,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和课堂的美,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教材之美,课堂之美。
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与年龄、性别、性格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谈谈语文教学的审美。
审美与年龄
教师是值得一生去做的事业。每个年龄阶段的教师都有自己的魅力,一个年轻教师可能没有太渊博的学术知识,但是年轻人有充沛的活力、张扬的个性、争强好胜的魄力和新颖的思路。年轻教师善于思考,勇于挑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让他们的天性得以舒展。如果能够做到在课堂上用自己的创造力感染学生的创造力,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源源活水的课堂,才是可以开放出各色花朵的课堂。
对于中年教师来说,他们与学生的关系好比父母子女的感情,这个阶段的教师是容易受学生崇拜的阶段。有了这样的定位,才能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倾注到学生身上。从而在学生心目中矗立起一个高大、和蔼、慈祥而又严谨的形象。同时,中年教师经历了与学生的磨合阶段,更能理解学生的心里,明白他们想做什么,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和蔼可亲而又不落俗套,严格认真而又文质彬彬,这就要求中年教师只有加强个人修养才能在学生面前有一个美的气度,才能更富有魅力。
老年教师脸上的皱纹、额头的白发本身就代表一种阅历,一种沧桑。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育人方法,他们对于学生有更多的宽容与关爱。他们对于每一类学生都有了一套自己的处理方法,他们能做到循循善诱,他们心中有很多的实例可供学生去参考。他们讲课时会融入自己的感触,但是要注意与时俱进,每一个时代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切忌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问题。
审美与性别
审美与性别也有很大的关系。女教师有女教师的感性美,男教师有男教师的理性美。女人爱联想,可以将学生引入课文的画面当中。例如讲《荷塘月色》就可以伴着悠扬的音乐旋律,緩缓地去读,把学生带到浓浓的氛围里,诱发学生的联想,使他们从中获得愉悦的享受,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样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融洽的交织在一起,师生都沉醉其间,感受画面的意境美,感知作者的情感美,领略课堂的和谐美。
男人则比较理性,善于挖掘情感更深处的理性的东西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比如在讲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女教师更多的投入的是感情,让学生感受到诗歌所描述的画面美、意境美,而男教师就会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对海子其人的解读来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不只停留在诗歌外在的美的感情,更从理性方面帮助学生捕捉诗歌的内在美,使学生不仅领略到“美”而且领悟到“美”所蕴含的高尚情操,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审美与性格
内向的人感情深沉,待人接物谨小慎微善于思考,有威严感。外向型的人性格爽朗大方,遇到问题反应较快,容易接触,有亲和力。这两种人在语文教学中会有不同的风格。内向的人讲课可以点到为止,给学生“留白”,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学生自己体味到课文的余韵,感觉到文章的含蓄美。而外向型的人则更容易动感情,让学生感觉到你的真诚,用你的热情点燃学生的激情。例如在讲述《再别康桥》时,内向的老师读得可能要深沉些,而外向型的老师读得可能要奔放些,这是两种不同的美,一种是含蓄美,一种是情感美。一种让人感觉到诗中的无穷韵味,让学生随老师一起走入诗歌优美的境界当中,一种则让人感受到诗歌情感的无限张力。这就是性格的魅力。
总之,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审美情感,才能挖掘文章的意蕴美、情感美。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审美走进语文教学天地,走进教学课堂,用教师的审美带动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免在极度繁华的现代社会中迷失自我。
既然语文教师是美的使者,那就让课堂上的每一朵花儿都美丽绽放!
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与年龄、性别、性格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谈谈语文教学的审美。
审美与年龄
教师是值得一生去做的事业。每个年龄阶段的教师都有自己的魅力,一个年轻教师可能没有太渊博的学术知识,但是年轻人有充沛的活力、张扬的个性、争强好胜的魄力和新颖的思路。年轻教师善于思考,勇于挑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让他们的天性得以舒展。如果能够做到在课堂上用自己的创造力感染学生的创造力,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源源活水的课堂,才是可以开放出各色花朵的课堂。
对于中年教师来说,他们与学生的关系好比父母子女的感情,这个阶段的教师是容易受学生崇拜的阶段。有了这样的定位,才能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倾注到学生身上。从而在学生心目中矗立起一个高大、和蔼、慈祥而又严谨的形象。同时,中年教师经历了与学生的磨合阶段,更能理解学生的心里,明白他们想做什么,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和蔼可亲而又不落俗套,严格认真而又文质彬彬,这就要求中年教师只有加强个人修养才能在学生面前有一个美的气度,才能更富有魅力。
老年教师脸上的皱纹、额头的白发本身就代表一种阅历,一种沧桑。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育人方法,他们对于学生有更多的宽容与关爱。他们对于每一类学生都有了一套自己的处理方法,他们能做到循循善诱,他们心中有很多的实例可供学生去参考。他们讲课时会融入自己的感触,但是要注意与时俱进,每一个时代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切忌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问题。
审美与性别
审美与性别也有很大的关系。女教师有女教师的感性美,男教师有男教师的理性美。女人爱联想,可以将学生引入课文的画面当中。例如讲《荷塘月色》就可以伴着悠扬的音乐旋律,緩缓地去读,把学生带到浓浓的氛围里,诱发学生的联想,使他们从中获得愉悦的享受,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样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融洽的交织在一起,师生都沉醉其间,感受画面的意境美,感知作者的情感美,领略课堂的和谐美。
男人则比较理性,善于挖掘情感更深处的理性的东西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比如在讲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女教师更多的投入的是感情,让学生感受到诗歌所描述的画面美、意境美,而男教师就会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对海子其人的解读来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不只停留在诗歌外在的美的感情,更从理性方面帮助学生捕捉诗歌的内在美,使学生不仅领略到“美”而且领悟到“美”所蕴含的高尚情操,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审美与性格
内向的人感情深沉,待人接物谨小慎微善于思考,有威严感。外向型的人性格爽朗大方,遇到问题反应较快,容易接触,有亲和力。这两种人在语文教学中会有不同的风格。内向的人讲课可以点到为止,给学生“留白”,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学生自己体味到课文的余韵,感觉到文章的含蓄美。而外向型的人则更容易动感情,让学生感觉到你的真诚,用你的热情点燃学生的激情。例如在讲述《再别康桥》时,内向的老师读得可能要深沉些,而外向型的老师读得可能要奔放些,这是两种不同的美,一种是含蓄美,一种是情感美。一种让人感觉到诗中的无穷韵味,让学生随老师一起走入诗歌优美的境界当中,一种则让人感受到诗歌情感的无限张力。这就是性格的魅力。
总之,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审美情感,才能挖掘文章的意蕴美、情感美。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审美走进语文教学天地,走进教学课堂,用教师的审美带动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免在极度繁华的现代社会中迷失自我。
既然语文教师是美的使者,那就让课堂上的每一朵花儿都美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