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赜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huasong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仍旧停留在发展阶段,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公共管理教学的有效开展。文章从高校“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高校“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高校“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高校“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避免的误区四方面进行探讨,以促进高校“公共管理”课程更好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关键词:高校;公共管理;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6-0061-03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正式掀起了一场以“社会化”“市场化”和“地方化”为主要特征的公共管理学改革运动,这也对我国高校公共管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各高校在公共管理教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高校对公共管理教学进行改革和优化,提高公共管理教学的质量,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下面,本文对高校“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高校“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1.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公共管理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心理学等有很大的联系,而且内容也比较宽泛,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并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公共管理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进行公共管理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主线,将其始终贯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而更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2.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改革
   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开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校公共管理教学也有了更多的新要求。这就需要高校结合社会发展对公共管理人才的实际需求,遵循和彰显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在教材、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建设方面,加大改革和研究的力度,为社会培养更多公共管理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高校“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缺少衔接。任何一门专业课程都应该构建有机的整体,形成高效的运转系统,这样才能使课程教学有序开展。在这个有机的整体内,公共管理的相关课程内容也应该凸显内在的联系性以及知识的层次性。但是部分高校在公共管理课程设置上却忽视学科内部的逻辑和联系,相关课程之间的协调性不足,缺少有效的衔接,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2)教学课时的安排不合理。一般来说,公共管理教学安排在入学的前两年,但是在这个时间段,学生还没有完成基础性课程的学习,无法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公共管理问题。这样,不仅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而且会破坏整个公共管理教学的系统性。
   (3)忽视实践。在公共管理教学方面,一些教师更注重围绕教材中的理论、原理等内容展开,并没有认识到实践内容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部分教师实践教学不足,会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存在认识不足以及消化难度大等问题的產生。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当前,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缺乏精准的定位。这种不明确的教学目标会导致教师的教学出现一定的盲目性,并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忽视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3.班级设置和教学硬件设施有待完善
   随着部分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教学班级的设置也应该进行改变,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但是实际上,在开展公共管理教学时,一些高校依旧让教师使用大班授课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听课人数多、教室拥挤、环境差等,不仅给教师的教学管理增加了难度,而且影响了学生的听课质量。再加上教学硬件设施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公共管理教学的有效开展产生了影响。
   4.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公共管理教学中,多数教师都是围绕课本进行教学,这会让整个公共管理教学受到较大的限制,学生只能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很少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导致课程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另外,部分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也给公共管理教学的有效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高校“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设置,突出学科优势和特点
   高校要有效促进公共管理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进和优化,打破学科壁垒,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形成学科合力。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对现有的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进行整合,促进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保证课程体系设置更加科学。主要措施如下:第一,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对政治学类内容进行适当压缩,并适当增加其他学科的比重,以完善和充实公共管理课程体系;第二,整合交叉学科,合并重复课程,将有重复内容的课程进行合理整合,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第三,合理设置和安排开课的顺序,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第四,明确学科定位,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整合教学资源,突出高校公共管理教学的学科特点。
   2.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公共管理教学的目标是为相关机构培养更多公共管理方面的人才。所以,高校在教学目标的定位方面,应以通才教育为主,注重传授学生多学科的知识,并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具体来说,就是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中。教学内容也是十分关键的内容,由于公共管理教学在教材内容设置方面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需要高校及时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    3.完善软硬件设施
   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需要学生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教学的软硬件设备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普通教室仍旧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需求,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实验室建设,如电子政务室、案例教学室等,完善基本的软硬件设施。高校应重视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增设校外实践的环节,为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提供重要的保证,以确保实践教学得到有效的落实。
   4.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要培养更多的公共管理人才,还需要高校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由于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并不长,高校公共管理学的专任教师数量少,缺乏学术骨干,整体结构不合理。针对这种情况,高校需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以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高校还要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政府工作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为公共管理教学注入新的师资,切实提高公共管理教學的质量和效率。
   5.创新课程教学方法
   对于所有的学科教学来说,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在开展公共管理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借助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让学生融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质量。教师要不断创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助力公共管理教学,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6.完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公共管理教学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除了重视理论教学外,还要完善实践教学。首先,教师要将理论教学合理地融入实践教学中,并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其次,教师要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优化和改进,并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知识结构,以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为原则,对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有效提升实践教学效率,进而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7.改进考核方式
   传统的公共管理教学,更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考核方面主要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当前,这种考核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公共管理的实际需求,需要教师对考核方式进行改进。首先,需要对考试方法进行创新。如可以实施开卷考试,并允许学生携带课本和笔记等进入考场;还可以增加论文设计、案例分析等新的考试内容来转变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对考试内容进行改进,适当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设计一些具有探讨性的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高校“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避免的误区
   1.避免过度重视形式,频繁更换教学方法
   实际上,在公共管理教学中,教师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能够起到活跃教学氛围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但是在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避免频繁地更换教学方法,减少教学方法使用的盲目性。因为一旦出现频繁更换教学方法的情况,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还会让学生的思维出现混乱的情况,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公共管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避免盲目选择和更换教学方法情况的出现,为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重要保证。
   2.避免滥用教学媒体
   公共管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在公共管理教学中使用教学媒体,对于教师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合理地运用教学媒体,可以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公共管理教学中,也有部分教师滥用教学媒体,不仅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散,而且会浪费教学时间,甚至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要合理使用教学媒体,让教学媒体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3.避免违背学生认知规律,随意编排教学内容
   在公共管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切记不要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随意设置和编排。教师要摒弃急于求成的心理,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出发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避免随意编排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校公共管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公共管理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所以加强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要重视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优化措施,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软硬件设施,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教学,改进考核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公共管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公共管理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冷涛.混合式教学法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以《公共管理学》教学改革为例[J].中国农村教育,2019(24).
  [2]马爱慧,何亚亚.“土地法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01).
  [3]冉敏.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以“组织行为学”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9(35).
  [4]杨逢银,杨颜澧.公共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探究——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5]郭春甫,赵琴.基于能力培养的公共管理研究生课程“课程引领—团队指导—案例互动”改革模式研究——以西南政法大学为例[J].教育研究,2020(04).   [6]朱思佳,范夏雨,魏敏.大数据时代下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3).
  [7]刘文光.公共管理类课程辩论式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0(01).
  [8]姚贱苟.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广西师范大学的调研[J].文教资料,2019(16).
  [9]邓崧,洪润琴,马桑.基于方法论教学提升公共管理学研究生综合能力的路径研究[J].秘书,2020(01).
  [10]陈丽彬.高校公共事業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6(12).
  [11]周伟,卢颖.有效教学理论视阈下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12]张家智.关于应用型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以滁州学院为例[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5).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ublic Management"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u Lingling
  (Zhengzhou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As a new subject, public management is still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and some problems affect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public management teach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ublic management"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public management"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of "public management"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misunderstandings that need to be avoided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ublic management"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promote the "public management"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better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education reform; talent cultivate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知网已有文献从“课程思政”的概述、“课程思政”融入高职公共英语线上教学的特殊背景、重要性、路径与策略、对教师的要求、育人效果考量、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文章综述中国知网上相关文章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现有研究的思考,提出广泛关注高职公共英语线上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借鉴但不照抄国外德育经验等三方面建议,以期对后续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主要手段,要充分发挥好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文章分析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涵,探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指出要确定教育主题,把握教育重点,形成教育合力,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
期刊
摘 要:文章论述采用建档立卡这一方式对贫困生进行精准资助的重要意义,解析这一工作机制的深刻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在贫困生评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新兴的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积极主动作为,准确判定贫困生;创新技术应用,完善管理机制;健全评价引导机制;完善保障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档立卡;贫困生;精准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7;G717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受手机游戏设备的便携性、易操作性以及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群体比其他群体更容易对手机游戏产生沉迷性反应。目前,手机游戏沉迷领域的研究较少,且与手机游戏相关的大多数研究集中于手机成瘾和网络游戏成瘾两个领域。文章将基于手机游戏沉迷领域作为前期的研究理论基础,探讨大学生群体产生手机游戏沉迷现象的成因、手机游戏沉迷的影响现状,以及无聊倾向、孤独感、生命意义感与手机游戏沉迷现状的关系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文章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几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进行探讨。 
期刊
摘 要: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文章立足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阐述实践导向下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完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打造科学高效的实践课程教育平台、创设学前教育专业实训教学模块、倡导实践教育课程精品化、探寻建设共修课程教学等方面,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立体化实践课程体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
期刊
摘 要: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在深化“三圈三全十育人”理念的基础上,审视自身发展定位,积极改革创新育人方式,科学构建艺术教育体系以服务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发展培养一批兼具人文和艺术综合素养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从教育资源、专业建设成果、思政品牌等方面出发,进行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方法、课程设计、实践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在公共艺术教育与高职高专院校
期刊
摘 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从课程设计和活动实践等方面加强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去应对变化,以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文章分析高中思政课的教学现状,探讨高中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势,指出高中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策略:注重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结合新媒体进行小组实践教学,加强校外实践体验活动的创设,加强校园实践活动设计,加强实践教学活动设计。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课堂作为德育的主阵地,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文化素养。文章分析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探讨当前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指出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渗透策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鼓励学生评价社会现象,构建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课堂,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提升高中政治教师综合素
期刊
摘 要:中职学校担负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教师在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非常重要。文章分析新时代中职学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特征,探讨新时代培养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指出新时代培养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要打造工匠文化,提升责任意识;创新育人模式,培育工匠精神;改进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素质;在实训课程中强调工匠精神的融入;塑造工匠品质,坚持正向激励。  关键词:中职学生;工匠精神;新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