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在顾恺之身上的体现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3160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绘画史上,比王羲之年代略晚的顾恺之,是一个偶像式人物,他与陆探微、张僧繇一起并称“六朝三杰”,享有如此评价:“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顾恺之的艺术成就在当时深受谢安的赞赏,谓“有苍生以来所无”。然而,顾的真迹没有一件能流传下来,现仅存若干流传已久的摹本。幸而他所著画论——《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经张彦远的收录保存下来了。此三篇虽“自古相传脱错,未得妙本勘校”,但聊胜于无,对今日研究顾恺之其人、其艺皆有价值。笔者读顾恺之不深,对他仅有些许浅薄见解。这里,从顾恺之的名字谈起,试论道家思想与顾恺之的关系。以期对后来者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家族成长环境中道家思想对顾恺之的熏陶
  人之名,乃长辈给予孩子的第一份具有文化意义的礼物。而关于取名,历代各有讲究,比方说,商周两代人好用天干、地支为名,汉末三国时期单字名盛行,等等。至魏晋南北朝时,名中带“之”字,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如王羲之、王献之、祖冲之、刘牢之、颜延之、杨衔之、裴松之,还包括画家顾恺之及其父顾悦之。
  至于,为何魏晋时以“之”字入人名成为一时风尚?“之”字与道家是否存在着某种关联?陈寅恪先生在《崔浩与寇谦之》一文中作过考证:“六朝天师道信徒,以‘之’字为名字者颇多,‘之’在其名字中,乃代表其宗教信仰之意,如佛教徒之以‘曇’或‘法’为名者相类。六朝礼法士族,最重家讳,如琅琊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同以‘之’字为名,而不以为嫌犯,是最显著之例证也。” 又如朱自清先生1933年11月29日日记:“读陈寅恪先生《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极有胜义:1.天师道与两晋关系极巨,王、谢等大姓皆信之;2.六朝人重家传,然父子可同名“之”,此道名也……”
  同王氏父子一样,顾悦之与顾恺之的名字亦同含有“之”字,笔者在此大胆地猜测:他们二者之父皆为天师道的信徒,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故而愿為子取“道名”,以“之”字入名。可以说,顾恺之的“之”字承载了父辈(顾悦之)的信仰与期望。事实上,两晋上层社会道家思想盛行,常出现几代人的名字皆含“之”字(如王氏家族)。当时士族门阀制度形成,家族观念颇重,顾恺之身处于顾氏家族中极有可能受到家族宗教观的熏陶。从这一意义上解读,我们有理由猜测:顾恺之,在他出生之时就注定了与当时上层社会风起的道家发生某种关系,而后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家族信仰——道家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氛围中道家思想对顾恺之的影响
  顾恺之主要活动在4世纪后期和5世纪初期。此时,贵族没落、军阀专横、士族掌权,社会动荡,以王、谢两家为首的士族门阀制度已经形成,其子弟如晋简文帝司马昱、谢安和王羲之等人,在上层社会中引人注目。顾恺之的父亲顾悦之是他们的同游。出身于上层社会家庭的顾恺之,一生与世家大族相投,先后投靠桓温、殷仲堪、桓玄,担任大司马参军等职,以散骑常侍终其一生。
  在当时的上层社会中,弥漫着一种清高玄妙的虚无思想,对于汉代以来的礼法思想,给予怀疑,他们继承了嵇康、阮籍的崇尚真性情、重视文化修养,追求思想的超脱。举例来说,与顾恺之同时代的高僧慧远,早年博通六经,尤善老庄,后从道安出家,精般若性空之学,后倡弥勒净土法门。慧远能画,且与当时的画家有交往(他与顾是否有交往,尚不得而知)。很自然的,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之中,顾恺之接触到一些当时上层社会人物的思想,同时也沾染一些生活风尚。温肇桐先生认为:“他(顾恺之)除了参加天师道之外,为了阔气而‘服食’, 因为‘服食’会变得痴呆。鲁迅说过:‘但在晋朝更有以痴为好的,这大概也是服药的缘故。’从初恺之在桓温府,常云恺之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的‘痴绝’也可以证实的。”所谓“服食”即为“五石散”,西晋何晏开其端,实质是没落地主贵族祈求长生不老的一种幻想。顾恺之与当时文人、高僧、贵族的交游现难以通过文献考证了。温氏将顾恺之的“痴绝”联系到五服散的猜想或许有一定的道理。顾恺之曾在桓玄那寄存了一橱绘画作品,桓玄竟从橱后将画全部窃走,对此,他以“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一笑了之,其通达的人生观,又何尝不是画家内心道家旷然思想的体现?或许可以这样说,在社会大的文化氛围下,这种清高玄妙、旷达虚无的道家思想对顾恺之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三、道家思想在顾恺之画论著作中的显露
  顾恺之“善丹青,图写特妙”。相传东晋兴宁年间,金陵修建瓦棺寺,他认捐了百万钱。主事人开始以为是戏言,结果顾以一个月时间,在该寺闭户绘制了维摩诘像;最后要点眸子时,才向主事人提出要求:第一天来参拜者须施舍十万钱,第二天要五万,第三天随意。到开光的一刻,维摩诘像竟“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百万钱。可惜顾所画的维摩诘像,我们后人只能任凭想象了。但从顾恺之的画论著作,仍可窥见他的些许思想。
  顾恺之《论画》一文是写他读画所得,这篇文章对我们了解顾恺之的道家思想提供了很多帮助。《论画》开篇即:“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这里的“迁想妙得”是一很关键的绘画品评术语,我们可以同下文对照着读。在论及《伏羲神农图》时,顾恺之这样评价:“虽不似今世人,有奇骨而兼美好。神属冥芒,居然有得一之想。”关于“迁想妙得”,毕斐老师认为“得”即评《伏羲神农图》所云“得一”,“一”即“太一”,或老子所云“道”——这个世界万物的本源。顾在这篇《论画》中,两次提到“得”,运用道家的词语来解释、品评画作,说明他的思想深处潜藏着道家哲学的因素。
  有关顾恺之的艺术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关系,温肇桐先生早有研究,他在《顾恺之<画云台山记>试论》一文中写道:“我们不应该和不能够当这篇文章纯粹是山水画的设计,而必须作为宗教画的设计来看待的”,并阐述了以下论点:第一,如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所说:“魏晋以降,……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那么,顾的这幅山水画里,张天师和他的两个弟子,必然是“人大于山”,因此,应把《画云台山记》说成是人物画设计;第二,顾选择了与道教发生过关系的云台山,且把张天师七试弟子的故事作了突出的描绘,可见《画云台山记》不是山水画的设计;第三,当时山水画艺术发展的条件不成熟,水平绝不会单独提高到《游春图》的水平,因而,把《画云台山记》当作山水画的设计,不合山水画艺术发展规律。此外,温氏还提及顾受到了上流社会人物的道教玄学思想的影响,受道教人物葛洪思想的影响。
  四、结语
  绘画史上的顾虎头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画家、画论家,他“天才杰出,独立无偶”,是一传奇人物。他的画论迄今仍然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研究。这里,笔者从顾恺之的家族成长环境、当时社会大的思想文化氛围以及顾的画论中解读了顾恺之,得到了一点对顾的模糊认识,这种认识恰如赫伊津哈所言的“历史感”,它是一种复合的、模糊的“印象”,它不以重生的方式向我们展示自己,而是一种理解,与对音乐或音乐表达的世界的理解非常近似。即:自出生之日起,道家思想便对顾恺之有着一定的影响,并且,这一思想在顾恺之身上得到了自然的体现和流露。
  作者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史论系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王建,鲁东大学艺术学院2014级在读油画硕士研究生。2016年9月舉办个人画展《鲁东恋影》 10月获得一等奖学金。
期刊
艺术  是智者的游戏  是仁者的人生  十余年前  我没认识德会时  认识了他的作品  我以年青评委  稚嫩执著坚定的勇气  力排众议  给了他公正的机会  从此我认识了这个  身材如修竹般的年轻人  我的眼光告诉我  他灿烂的书法未来  传统而经典  现代而流行  他的作品告诉我  他流淌的书法才情  清逸而稳健  华丽而扎实  让我想起他的网名  老迂  对于创作而言  德会也许缺少  老辣 
期刊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的这句话,一语道破历史真相。  唐末,黄巢起义失败后,藩镇割据的形势更加严重。唐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其实质是藩镇割据的再延续和再发展,只是换了个“称呼”。五代十国的实际情况是:在中原地区,以开封为都城(曾一度在洛阳)先后出现了五个朝代(梁、唐、晋、汉、周),史称“五代”,历时53年,先后更换了14个皇帝;同它们并在
期刊
作者简介:  金鹏,宁夏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陶娜,西北师范大学,国画专硕。  白杨,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  黃保华,西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美术中国画。
期刊
作者简介:  张凯然,遼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油画专业。  王英英,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国画专业。  荆亚晓,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国画专业。  张艺嘉,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国画专业。
期刊
摘 要:阐述民间美术与美术教育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延及对农村美术教育的相关思考。为此,主要围绕民间美术所涉及的内容、方法、思想三个层面进行剖析、探讨,并结合农村教育的整体现状,从民间美术的粗略论述中提取有效的价值信息,以期弥补当前农村美术教育的短板与不足。  关鍵词:民间美术;资源;技艺;思想;农村美术;审美教育  所谓的“民间美术,从历史看是相对于宫廷和文人大夫的美术而言;在现代则相对于专业美术
期刊
作者简介:  王宁,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4级美术学。研究方向:装饰绘画。  苏日娜,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4级美术学。研究方向:版画。  孙悦怡,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4级美术学。研究方向:装饰绘画。  韓欢,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4级美术学。研究方向:装饰绘画。
期刊
作者簡介:  冀星屹,吉林艺术学院 油画教育教学研究。  张雨,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学国画专业。  赵婉彤,吉林艺术学院 西方油画教育教学研究。  朱虹,云南大学 MFA油画。
期刊
作者简介:  李安琪(1988.09),女,汉族,广东茂名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首飾藝术与设计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期刊
作者簡介:  王永红,男,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油画。  王永清,女,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峨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扎染代表性传承人。研究方向:旅游产品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