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辅助改良经转子间弧形内翻截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f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解剖和临床研究探讨改良经转子间弧形内翻截骨术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可行性及有效性,阐明手术要点,进而探究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辅助改良经转子间弧形内翻截骨术治疗ONFH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未经甲醛固定的70岁女性尸体标本1具,通过解剖研究及模拟手术证实改良经转子间弧形内翻截骨术适用于日本骨坏死调查委员会(JIC)分型为C1型(即股骨头外侧柱受累但部分完整)的患者.2018年10月-2020年8月采用改良经转子间弧形内翻截骨术治疗符合选择标准的11例(17髋)ONFH患者.术前采用VR技术模拟内翻截骨,预测术中下肢外翻与股骨头旋前的角度;术中参考术前规划结果进行截骨、外翻与前旋.术后采用X线片评估VR技术辅助下内翻效果以及颈干角变化,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2d复查骨盆正位X线片,其中3髋与VR术前规划内翻角度一致,余14髋内翻角度差值为1°~4°;颈干角术后2d与术前规划差值为6°~16°.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 ~28个月,平均19.2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期间,1例(1髋)术后2个月出现大转子骨折,予以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1例(1髋)术后4个月出现截骨处延迟愈合,局部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并口服补肾活血汤3个月后愈合.末次随访时17髋截骨处均已愈合.Harris评分为(84.0±5.6)分,与术前(57.2±5.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07,P=0.000);髋关节功能获优2髋、良13髋、中2髋.结论 改良经转子间弧形内翻截骨术治疗ONFH可行,临床结合VR技术可获得满意短期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采用多孔钽金属胫骨平台假体(tantalum monoblock tibial component,TMT)以及骨水泥型胫骨平台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9年5月行初次TKA且符合选择标准的248例(392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4例(98膝),女194例(294膝).年龄≤65岁的122例(183膝)患者中,采用TMT假体52例(75膝,A1组)、骨水泥型胫骨平台假体70例
目的 探讨空心螺钉加内侧支撑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伴后内侧粉碎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7月-2020年3月采用空心螺钉加内侧支撑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的18例伴后内侧粉碎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2例,女6例;年龄22~64岁,中位年龄43岁.致伤原因:摔伤11例,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坠落伤4例.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为Ⅲ型3例、Ⅳ型15例,Pauwels分型均为Ⅲ型.受伤至手术时间1~5 d,平均2.3d.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即刻
目的 探讨Pacman皮瓣修复眼睑及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4月-2020年9月,收治12例眼睑及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18~87岁,中位年龄63岁.病程6个月~50年,中位病程3年.缺损位于眼睑外侧5例,眼睑下方3例,眼睑下内侧2例,眼睑下外侧1例,眉外侧1例.病理诊断:皮肤基底细胞癌4例,皮肤鳞状细胞癌4例,皮肤交界痣1例,皮肤皮内痣1例,脂溢性角化症1例,皮肤角化棘皮瘤1例.术中切除肿物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4 cmx1.2 cm~ 5.5 cm×5.
目的 通过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比较,探讨采用弯角弥散导针行单侧穿刺PVP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行PVP治疗的9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7例采用弯角弥散导针行单侧穿刺PVP(单侧组),46例行双侧穿刺PVP(双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骨密度T值、骨折
目的 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矫形术中机器人辅助植钉的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6月-2019年12月采用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6例AI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2例术中采用机器人辅助植钉(机器人组),24例徒手植钉(徒手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Lenke分型以及术前主弯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 探讨组合股前外侧穿支(an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or,ALTP)皮瓣与不同皮瓣瓦合修复肢体大面积环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0月-2019年6月收治脱套伤致肢体大面积环形缺损患者9例,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32~ 65岁,中位年龄42岁.致伤原因:机器绞伤5例,交通事故伤2例,高压电击伤2例.创面部位:左前臂2例,右前臂3例,左足3例,右足1例.创面污染严重,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肌腱及骨、关节外露.缺损范围为25 cm×20 cm~40 cm×28 cm.
目的 探讨应用膝上外侧动脉(superior lateral genicular artery,SLGA)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3年10月-2019年5月,应用SLGA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6~66岁,中位年龄34.5岁.病因:肿瘤根治性切除4例,烧伤后瘢痕挛缩3例,烧伤后瘢痕增生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组织坏死假体外露1例.部位:膝关节外侧6例,小腿近端外侧2例,胭窝1例,髌骨下方1例.软组织缺损范围6 cm×4
目的 探讨腕关节镜下解剖修复Atzei-EWAS 2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损伤的疗效.方法 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16例Atzei-EWAS 2型TFCC损伤患者,于腕关节镜下采用带线锚钉三维立体缝合解剖修复TFCC.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22~54岁,平均40.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9个月,平均6.4个月.术前患肢握力(20.06±3.38) kg,腕关节屈伸活动度(117.19±7.74)°、尺桡偏活动度
Ilizarov技术是国际公认的肢体矫形临床治疗方法,但外固定相关的并发症较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Ilizarov技术基础上形成了第2代肢体矫形技术——体外控制全植入性髓内延长钉.自20世纪80年代首个体外控制全植入性髓内延长钉出现,经过4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有超过3种延长机制的体外控制全植入性髓内延长钉,而且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已经形成了成熟稳定的临床治疗模式,如德国Peter H.Thaller教授提出的End-Point-First (EPF)方案.与Ilizarov技术相比,体外控制
目的 比较分析无症状人群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人群的髋臼三维朝向,为髋部疾病的鉴别诊断、手术规划、植入器械设计及术后评估等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符合选择标准的无症状人群骨盆CT 84例(无症状组)和DDH患者骨盆CT 47例(DDH组).两组人群性别构成及年龄(包括男女亚组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半自动测量软件MaxTHA测量3种定义下的前倾角和外展角,包括手术学外展角(operative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