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要照顾者与我国老年人对社区服务需求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er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的数据,探讨了家庭主要照顾者对我国城乡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的影响。主要照顾者被分为五类,即配偶、儿子、女儿、儿媳和其他人。配偶和儿子在我国城乡老年人照顾者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儿媳在农村老年人主要照顾者中占的比例较高。对各种社区服务有需求的农村老人的比例高于城市老人;城乡老年人对上门看病和上门护理服务需求最高。回归结果表明,被配偶和女儿照顾的城市老人对社区服务有需求的可能性较小;被女儿照顾的农村老人对社区服务有需求的可能性较低。这说明被不同照顾者照料的老年人对社区服
其他文献
墨子的法律价值观主要体现为:尚法法天的法律至上观、为仁兼爱的良法善治观、义正尚同的法律正义观、兴利利民的法律权益观和谈辩中效的法律商谈观。墨子的法律价值观以中国法律文化的“小传统”彰显了中国现代法律文化的“大传统”,映射着现代法律价值观的法律至上、仁爱兼爱、公平正义、义利相容和辨明析理等内涵。弘扬“尚法法天”,促进法治意识的养成;光大“仁法”“治法”,助推良法善治;传承“义正尚同”,树立公平平等的法律正义观;倡导“兴天下利”的权益观,确保法治为民和保障民权;借鉴“谈辩明理”的法律商谈,完善中国特色的民主法
当前网络游戏全面入侵了儿童的生活世界,对其身心成长和学业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儿童网络游戏伤害已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受资本逐利的驱动,网络游戏趋向于单向度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彰显其“原罪”,但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情境中,基于儿童拥有网络游戏权利的理念,取缔网络游戏产业或简单禁止儿童接触网络游戏都不应是治理选项。社会应提供坚实保护以使儿童免于网络游戏伤害。我国已颁布实施多项儿童网络游戏保护政策,但政策理念上重在事后惩罚,且没能有效区隔出儿童网络游戏空间,实践相关保护政策法律效力不足。基于已有保护政策和教
我国《海商法》仅第235条规定了违反保证条款时,被保险人要承担书面通知义务,保险人享有解除或变更合同的权利。保证法律概念的缺失和法律规则构建的不足,导致法律适用的困难。通过全面梳理英国海上保险保证制度的规则演进和法律变革,对比我国《海商法》及《海商法(修改建议稿)》的规定,进而提出《海商法》修改时,应当构建海上保险保证制度。在立法上将“保证”定义为被保险人对与保险标的有关的特定行为、事件或状态的确认和承诺;明确保证需由被保险人与保险人约定,保证的种类应限于明示保证,而保证的形式不应限于书面形式;构建保证的
新时代背景下,应更加注重法的价值对于规范社会主体实现利益的作用。若沿循中西方法律思想将法的价值与利益相互联系的思考进路,视法为规范社会主体实现利益的工具,则其关键价值在于正义、自由与秩序。正义作为社会主体实现利益的“可能性”,不仅维护了其既有利益,同时也保障了其继续拥有实现利益的机会。自由作为社会主体实现利益的“可行性”,既确认了社会主体的生存资格,赋予了社会主体的发展动力,又提供了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与交换的行动方式。秩序作为社会主体实现利益的“可得性”,能确保社会主体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中国古典美学意象范畴研究是当代意象美学研究的学术基础.《周易》作为意象范畴的思想源头,其意象观从词源和思想层面奠基了意象范畴.《周易》的哲学思想在其实质上会通于西
“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是宪法对监察工作与刑事诉讼的共同要求,《刑事诉讼法》将其确立为基本原则,监察法立法和学理却没有明示。“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应当是《监察法》的基本原则,这是法律开放性特征的体现,也是监察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遵循宪法规范和监察工作规律的必然要求。承认国家权力的平等性是合理展开配合与制约原则的理论前提,在具体策略上,应当淡化监察权运作的特殊性,尽量在既有立法和理论框架内解决监察机关融入刑事诉讼的程序问题。立法应当细化配合条款,同时适当扩张解释公诉权的影响力,增加制约措施,探索打破对
优质旅游是新时代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采用三阶段DEA模型等方法,从支撑因素、产业发展及消费需求三个维度构建优质旅游有效供给的环境变量,并采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优质旅游有效供给因素对我国旅游产业效率的影响与区域发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优质旅游有效供给环境变量对我国旅游产业效率影响显著,其中支撑因素水平和旅游消费水平促进效率提升,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效率增长;目前我国优质旅游有效供给总体水平不高,且不同区域及省份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因此,应通过进一步优化支撑要素水平、建立旅游投资总量调控及质量
贿赂犯罪罪名体系与治理结构的构建,是“中国式”腐败治理理念、智慧、资源与立法技术的结晶。中国特色贿赂犯罪体系的发展,始终围绕扩张犯罪主体类型而展开,由此创立形成的“分体式”发展模式,忽视了对行为类型的重新识别、拓展以及规制对象的有效性等问题。在“分体式”罪名体系中,贿赂犯罪的治理结构以对价关系为基础设定罪名结构;以结果本位为基础设定评价基准;以差异化治理策略为基础设定配刑原则。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对罪名体系建设原理的代际更新提出了全新要求:在体系建构基础上,应当实现由单一“分体式”立法向“分体+分层
汉唐经学并不太注意“忠恕”和“一以贯之”的关系问题。北宋道德性命之学兴起后,宋儒多将一贯的“一”等同为道,而“忠恕”并非一贯之道也就成为一种流行见解,曾子也因此而被认为并未明道,这集中体现在王安石和陈祥道的新学解释之中。为了回应这些问题,二苏和不少程门后学都将忠恕视为曾子训导门人的转语,但二程则通过繁复的理论建构来肯定忠恕可以诠释一贯。朱熹批判性地兼采了这两种思路,他既借鉴二程以体用来理解“一贯”和“忠恕”,但又极力强调《中庸》之“忠恕”的实践力度,创造性地为曾子的一唯之对铺垫了《大学》格物致知苦学积累的
以习近平的相关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依据是:它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是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是新时代的国家治理面临的许多新任务新要求。其战略意涵包括: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即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要着力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坚持辩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