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分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ato20099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使用注射用兰索拉唑,对照组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两组病例随机分配且平行对照。结果:100例患者均符合条件并顺利完成试验,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在抑制胃酸分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方面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且不良反应较轻,高效、安全,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兰索拉唑;十二指肠溃疡;奥美拉唑;出血
  作者简介:胡敏(1965-),女,汉族,本科,内蒙古磴口县人,工作单位:磴口县妇幼保健院,主要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
  【中图分类号】R5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130-02
  局部表现为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的十二指肠溃疡是当下极为常见的疾病。十二指肠溃疡有上腹部疼痛的表现,疼痛与饮食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经实验研究十二指肠溃疡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很大联系。质子泵抑制药本身无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但当药物进入壁细胞分泌小管在酸性环境中生成磺胺类物质,在胃酸刺激下使质子泵失活,会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均属于此类药物范畴。奥美拉唑临床应用最早,但近年来,临床实验发现兰索拉唑生物利用度更高,起效更快,有效抑酸时间更长,不良反应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由此我们对兰索拉唑做了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来我院就诊并经胃镜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溃疡病例100例,依照随机等同的原则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0-60岁,病程2-20年,平均6.3年,伴随症状上腹疼痛11例,嗳气9例,出血27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9-65岁,病程3-19年,平均6.7年,伴随症状上腹疼痛9例,嗳气13例,出血19例,上述患者病历均根据随机数字表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根据医学统计学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本实验采用注射用兰索拉唑30mg溶解于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注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12小时一次,5天为一个疗程
  1.2.2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钠40mg,溶解于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注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12小时一次,5天一个疗程
  1.3疗效标准及显效判断
  3天内无出血症状,无黑便、呕血、嗳气、上腹疼痛、生命体征平稳判定为显效,4-5天内无出血症状,无黑便、呕血、嗳气、上腹疼痛、生命体征平稳为有效,5天内未达到上述标准则判定为无效。
  1.4统计方法
  本实验以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两组率比用百分比表示,以P<0.05为有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4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显效33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由此可见,治疗组兰索拉唑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奥美拉唑
  2.2不良反应
  对照组多数病例有轻微头昏、头痛、口干、恶心、腹胀、失眠症状,但在治疗组中较少见;治疗组中有一例有轻微皮疹、外周神经炎症状。根据医学统计学原理,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症状比较中,P>0.05,没有显著意义。
  3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疾病反复发生,只能靠进食和服药缓解。它和胃溃疡并列成为全球性的慢性消化性系统疾病,发病率几近10%,而它的发生概率又是胃溃疡的三倍,不可不说它是目前消化系统疾病最难攻克的难题。通过病理学研究我们发现,导致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胃粘膜、肠粘膜的攻击因子(如胃酸、胃蛋白酶)增强和防御因子(如胃黏液等)减弱。从缓解的角度选用的抗酸药推行最早,抗酸药物大多为无机弱碱性物质。常用药物如氢氧化镁、三硅酸镁、氧化镁、氢氧化铝、碳酸钙等。药物中尤以氢氧化镁抗酸强度最强,显效时间较快,持续时间持久。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缓解的另一种办法就是加强对胃肠黏膜的保护使黏膜保护药应运而生。黏膜保护药可分为前列腺素衍生物和其他黏膜保护药。如果不选择缓解的话,就要抑制细菌繁殖,替代胃酸作用,从而减轻胃酸、胃蛋白酶对胃肠道刺激。抗幽门螺旋杆菌药正是有这样的临床作用,实验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是革兰阴性厌氧菌,在胃上皮表面生长,是慢性胃窦炎的主要病原体,能产生有害物质如酶和细胞毒素,能损伤粘膜层、上皮细胞、胃血流功能。
  但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和大量实验研究真正能彻底解决十二指肠溃疡还是要用抑制胃酸分泌药。抑制胃酸分泌药是一类能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胃液酸度、缓解溃疡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的药物。包括M受体阻断药、H受体阻断药类药物。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及其合成代用品可减少胃酸分泌、解除胃肠痉
  挛,但一般治疗剂量对胃酸分泌抑制作用较弱,增大剂量不良反应较多。现在已彻底退出消化性溃疡疾病治疗的舞台。H受体阻断药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较M受体阻断药强而持久,治疗消化性溃疡疗程短,溃疡愈合率高,不良反应较少。此外,促胃液素受体阻断药也应用于临床治疗。
  如摘要及正文所述,质子泵抑制药虽然不能直接抑制胃酸分泌,但是药效快且持久,自1988年奥美拉唑进入临床应用以来一直受到患者和医生的推崇。最常见的三种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比较,口服生物利用度兰索拉唑远高于奥美拉唑,奥美拉唑在起效时间和峰值时间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大,波动较大,而兰索拉唑有效抑制胃酸时间稳定在24小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3.8%平均低于奥美拉唑的1.1%-2.8%,且不良反应较奥美拉唑更轻。
  经本次实验明确显现出兰索拉唑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方面的巨大优势,应该投入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伏莲,杨桂彬.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现代概念消化系统疾病(4)待续[J].新医学,2001.
  [2]张惠彬,等.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J].中国新药杂志,1997.
  [3]王杨.兰索拉唑的安全性[J].现代应用药学,199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比较"组织胶水"与传统缝合闭合伤口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颌面部皮肤裂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清创缝合术)和观察组(50例,采用Histoacryl组织胶水闭合伤口)。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组织胶水是非常理想的皮肤伤口闭合材料。此次临床试验的结果很好的展示了在外伤患者缝合中组织胶水优于传统缝线缝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的效果。方法:将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共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保护神经、脱水、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胶囊20mg,早餐后口服,每日1次,连用6周,观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抗抑郁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抗抑郁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  1.2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新形势下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的护理临床疗效和满意度。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因"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住院治疗的14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总结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为97.9%,无效率为2.1%;总有效率与无效率之间的差异(P<0.05)。总满意率为99.3%,不满意率为0.7%;总满意率与不满意率之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大黄、芒硝、厚朴膏结合多穴位外敷治疗骨折初期便秘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脊柱和下肢骨折住院患者随机抽取60例作为干预组、60例作为第一对照组、60例作为第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大黄、芒硝、厚朴膏对多穴位外敷。第一对照组采用揉、推、按等手法在腹部顺时针推拿。第二对照组采用生大黄粉3克加适量温开水调成糊状,清洁脐部后将药糊均匀敷于脐部。对三组患者排便排气、腹胀缓解时间及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病在社区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医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分别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90.0%VS83.3%),P>0.05;但是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0VS20.0%),且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0例本院救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其中对照组18例,HP组2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H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愈情况(治愈率)和恢复时间(恢复清醒时间、ChE活性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HP组治愈率为95.5%,对照组为66.7%,两组治愈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7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患者(>70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护理,确保手术安全。方法:30例老年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经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及术后ICU的治疗。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期刊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量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或坏死所致。本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且病死率高,不仅对病人躯体组织器官损害严重,而且造成心理上的重大负担。因此,为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护理人员在观察病情时,应争取及早发现,及时抢救,提高心肌梗死的治愈率。  关键词:心肌梗死;护理;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艾司洛尔在无痛胃镜中镇静麻醉和麻醉复苏中的效果。方法:100例择期在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药物均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观察组给予O.5mg/kg的艾司洛尔;对照组为1.Omg/kg的艾司洛尔。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总量、HR、MAP的变化、不良反应;检查后5min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6-0134-01  随着心血管诊断和治疗学的飞速发展,以及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正在成为导致老年心脏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人类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也正经历着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整体的深刻转变。近年来,重组人脑钠肽(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