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域建构中的困境及其反思——立足于近代华北区域史研究的考察

来源 :近代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ko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华北区域史研究取得了超越性发展,并以主题性研究和范围性研究为主导取向.这一取向产生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区域史学理或学科建构上的困境,它使得"华北区域史"的学术追求最终湮没在以"华北"命名的各类主题性研究或范围性研究中,一定意义上影响和决定着未来华北区域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日趋泛化的"区域化取向"遮蔽了真正的区域史学术诉求;一方面又造成近代史研究走向"碎化"的境地.突破既往的主题性研究和范围性研究在区域史学理建构上的困境,是华北区域史研究能否成功再出发的关键.
其他文献
作为中西交汇的国际大都市,近代上海的城市治理始终交织着华洋关系,噪音治理即为典型,并以人口密集、工商业繁盛的公共租界最为显著.上海公共租界噪音治理起步伊始,就参照了欧洲的城市治理模式,但也面临本土化的困境.租界内华洋居民因文化传统不同,对噪音的认知也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外侨对华人的行为逐渐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而华人对城市噪音的认知也逐渐由不解演变为理解,并深化为对都市文明的探讨,主动参与治理.华洋双方认知的趋同,促进了噪音治理共识的形成.同时,华洋问题的背后也有利益博弈,1938年上海殡葬业噪音问题的处
2021年12月31日,市委召开2021年度区县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市委书记陈敏尔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常抓不懈、常抓常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不断开创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期刊
今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时间刻度到达两周年.rn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自此开启.rn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2021年10月,《规划纲要》公开发布,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迈上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2021年12月,《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出炉”,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的路线图更加明晰.
期刊
梁启超刊发于《清议报》的大量文、论,清楚展现了他提出近代国家思想的内在逻辑.戊戌政变发生后,梁启超被迫流亡日本,"效申包胥之哭",乞师日英,终以失败告终.以此为契机,梁启超开始关注日英对华政策,充分认识到保全即瓜分的本质.而后,他以西方的近代国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果断提出依靠国民实现国家独立的全新命题,《清议报》遂成为梁启超输入并阐发近代国家思想的园地.但作为"康党"的"机关报",《清议报》同时并存着保皇尊王与依靠国民两条不无紧张的独立路径,这既是其"党报"性质使然,也显示出该报的过渡特征.
1月6日,市委书记陈敏尔,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胡衡华前往两江新区调研.陈敏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稳定经济大盘、稳住社会大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期刊
我国提出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愿景,并将其纳入了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碳中和”目标是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世界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长期以来的能源消耗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中国来说,面临着比欧美发达国家更多的挑战,存在着更多的困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居民消费已成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绿色低碳已成为人心所向,需要能源、生产、消费等要素在更高
庄文亚的《无逸窝日记》等史料中有关丁文江1902—1911年留学生活的记录,证实了丁文江于1902年3月到东京法学院留学,后在千叶医学专门学校学医.然而,日本文明的拿来主义,以及编辑刊物的困境和日俄战争的爆发,使丁文江决定前往德国学习陆军,但终未成功.1904年3月,丁文江离开日本前往英国留学,其间,曾机缘巧合拜会了康有为和孙中山,并由剑桥大学希普利爵士引向科学之路,同时,由于自身的嗅觉问题而放弃军事和医学报国之念.留学期间,丁文江转向自然科学,并深受进化论影响,拥护渐进改良,反对激进革命.留学时期形成的
无人机爬升,天际线起伏.空中俯瞰,碧水环绕的广阳岛,犹如一只望向苍穹的巨大眼睛.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广阳岛正以蓝天白云、清水绿岸、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描绘着重庆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生态和谐画卷.rn依江而建、因江而兴.重庆,这座城市触摸着长江的脉搏,宛若一艘巨轮,乘风破浪、通江达海.
期刊
62岁的李富芳搬回南岸区铜元局长江村一年了.这里是原长江电工厂职工家属区,房屋大多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因长期缺乏管理,居住环境十分糟糕.长江村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后,不仅开展了保护性修缮加固和环境设施改造,还深入挖掘长江电工厂的百年历史,改造成了一个环境整洁、有温度的生活空间.随着长江村“焕然一新”,不少和李富芳一样搬出去的老居民又搬了回来,将自家房屋重新装修,栽上花草,过上了舒适的生活.
期刊
2021年11月中下旬,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21重庆英才大会以及重庆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在短短几天内相继召开,“人才”两字成为密集出现的关键词.rn“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突出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引领,持续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打造各类人才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统筹推进各领域人才培养,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大展其才”……如何围绕这些目标要求,做好人才工作,让人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