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来,全社会和教育部门一直都在开展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工作。一开始,广大师生皆欢欣鼓舞。可好景不长,学生的书包渐渐又满了,一些学校在双休日、节假日则恢复了补课。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些社会深层的原因渐渐被揭示出来,主要问题集中在适龄的孩子多,大学相对少,就业更困难,社会竞争力的压力继续在加大等热点上。而在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各种渠道知道,即使考上好高中,考上好大学,也不一定找到好工作。既然如此,孩子们就又产生了新的困惑:我们为什么还要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来学这些看起来没有什么意义的知识呢?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放松心情,做自己喜欢的事呢?我们原来以为,为了明天的面包,可以牺牲今天的快乐。现在呢,明天有没有面包还是未知数,我们还有必要牺牲现在的快乐吗……
总之,现实告诉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异常艰巨的工作。我们不仅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更要分析为什么对学生、老师和家长都有利的教育思想却在实践环节难以落实。我拟在此谈谈中小学贯彻终身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与让学生快乐成长的关系问题。
一、只有把“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点纳入基础教育的范畴,实施素质教育才有保证,学生才会快乐
如今,人类的知识总量以空前的速度增长着,任何一个想要跟上时代发展的人,都感觉到了一种“补课”的需求,都认识到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才不会被淘汰。其实这就是终身教育。我们要把这种思想传递给学生——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学习不仅仅是这一阶段的事,更是一辈子的事。
现在的家长,无论自身的知识水平发展程度如何,都懂得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并竭力为子女争取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但他们对自己的继续教育往往表现得相当冷漠。家长常常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陪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补课班上,以期孩子能实现自己的夙愿,而极少想过自己去接受再教育。这恐怕也是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不下来的重要原因。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我们现在的教育却不是这样,基础教育阶段拼命地“张”,而之后则又彻底地、无限地“弛”,这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我们的学生如果有了“终身教育”的观念,摈除其他因素,他们自身首先就会对学习有一种新的认识和需求。因为在信息时代,知识以难以置信的速度更新着,学生没有必要为马上就没用的东西而“孜孜以求”,而且以后还必须学习对工作更有用的知识。由此可见,学习的阶段性一旦打破,终身教育就会变成一种内在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生涯将不再只是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往复,他们将有更加丰富的生活。
二、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重新定位基础教育的目标
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长远利益,以连续性、整体性的眼光对待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使这个时期的教育真正成为终身教育的基础。我们要让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掌握一些知识,获得基本技能,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灵活的思维能力、创造性的智能,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审美情趣,使他们拥有足以承受得住未来学习和生活变化所需要的强健体魄、健康心理以及良好的个性品德。这样,也会避免现在由于负担过重所造成的情感淡漠、体质弱化、个性泯灭等不良后果。现在我们经常用到“情商”这个概念,有人分析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大多是靠“三分智商 七分情商”取得成功的。让孩子快乐成长,拥有最佳的情商,这该是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其获得终身受益的、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有言道: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话并不过分。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和无数的新信息,如果不会学习,就难以胜任未来的学习。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除了致力于知识的传递和帮助学生学会储存知识外,更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中国青年报》上有这么一篇报道:一位美国的数学博士计算能力很差,很多常识都没有记住,中国学者对此很奇怪,而那个美国人这样解释,他只做计算机不会做的事。他这句话虽然有点极端,但却反映了美国人对学习方法的重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们正是要寻求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老师要培养学生对知识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学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寻找、调整、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一旦形成,将使学生受益无穷。这该是基础教育的第二个目标。
培养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形成继续学习的动力,这也是终身教育所需要的。目前在过重的课业负担压力下,我们的学生把学习当成了一件苦差事。如果在痛苦中继续接受教育,那也违背教育的初衷。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被否定的次数、失败的次数太多。现在,当“终身教育”的理念深入其内心时,这类学生一定渴望新的评价方式,从而使他们的兴趣专注于学业上。这就呼唤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建构一套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切实为学生提供获取成功与幸福体验的机会。这该是基础教育的第三个目标。
(责 编 流 水)
总之,现实告诉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异常艰巨的工作。我们不仅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更要分析为什么对学生、老师和家长都有利的教育思想却在实践环节难以落实。我拟在此谈谈中小学贯彻终身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与让学生快乐成长的关系问题。
一、只有把“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点纳入基础教育的范畴,实施素质教育才有保证,学生才会快乐
如今,人类的知识总量以空前的速度增长着,任何一个想要跟上时代发展的人,都感觉到了一种“补课”的需求,都认识到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才不会被淘汰。其实这就是终身教育。我们要把这种思想传递给学生——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学习不仅仅是这一阶段的事,更是一辈子的事。
现在的家长,无论自身的知识水平发展程度如何,都懂得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并竭力为子女争取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但他们对自己的继续教育往往表现得相当冷漠。家长常常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陪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补课班上,以期孩子能实现自己的夙愿,而极少想过自己去接受再教育。这恐怕也是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不下来的重要原因。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我们现在的教育却不是这样,基础教育阶段拼命地“张”,而之后则又彻底地、无限地“弛”,这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我们的学生如果有了“终身教育”的观念,摈除其他因素,他们自身首先就会对学习有一种新的认识和需求。因为在信息时代,知识以难以置信的速度更新着,学生没有必要为马上就没用的东西而“孜孜以求”,而且以后还必须学习对工作更有用的知识。由此可见,学习的阶段性一旦打破,终身教育就会变成一种内在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生涯将不再只是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往复,他们将有更加丰富的生活。
二、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重新定位基础教育的目标
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长远利益,以连续性、整体性的眼光对待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使这个时期的教育真正成为终身教育的基础。我们要让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掌握一些知识,获得基本技能,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灵活的思维能力、创造性的智能,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审美情趣,使他们拥有足以承受得住未来学习和生活变化所需要的强健体魄、健康心理以及良好的个性品德。这样,也会避免现在由于负担过重所造成的情感淡漠、体质弱化、个性泯灭等不良后果。现在我们经常用到“情商”这个概念,有人分析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大多是靠“三分智商 七分情商”取得成功的。让孩子快乐成长,拥有最佳的情商,这该是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其获得终身受益的、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有言道: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话并不过分。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和无数的新信息,如果不会学习,就难以胜任未来的学习。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除了致力于知识的传递和帮助学生学会储存知识外,更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中国青年报》上有这么一篇报道:一位美国的数学博士计算能力很差,很多常识都没有记住,中国学者对此很奇怪,而那个美国人这样解释,他只做计算机不会做的事。他这句话虽然有点极端,但却反映了美国人对学习方法的重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们正是要寻求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老师要培养学生对知识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学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寻找、调整、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一旦形成,将使学生受益无穷。这该是基础教育的第二个目标。
培养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形成继续学习的动力,这也是终身教育所需要的。目前在过重的课业负担压力下,我们的学生把学习当成了一件苦差事。如果在痛苦中继续接受教育,那也违背教育的初衷。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被否定的次数、失败的次数太多。现在,当“终身教育”的理念深入其内心时,这类学生一定渴望新的评价方式,从而使他们的兴趣专注于学业上。这就呼唤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建构一套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切实为学生提供获取成功与幸福体验的机会。这该是基础教育的第三个目标。
(责 编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