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sml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鉴国际优质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探索有中国特色大学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下对教育短缺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因此,对它的要求也从数量转向质量,转向特色。要办出高职特色就必须深入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目标
  
  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职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课程内容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要求是对应的,改革课程就必须了解我国经济和社会现状。在我国,经济结构具有其特定的复杂性,在体制类型上,有国有的,也有民营的;有集团化的,也有专门化的;有单一资本结构的,也有股份制的。在行业类型上,有基础产业的农林、石油、地矿等,也有制造加工的机械、电子等产业,还有发展前景广阔的咨询、服务业。此外,从企业的规模上看,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差距十分明显,如浙江省既有全国500强中前100位的大型企业集团,也有35万家小流通企业。从社会人口情况看,人口数量多,但人均GDP不高,区域差异大。这样复杂的经济社会结构导致了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课程建设就复杂得多。
  高职院校要改革传统模式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全面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与实践。目前许多学校在实际操作中还没有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真实的工作”和“顶岗实习”真正全方位地联系起来,更没有把它与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结合起来。高职院校必须在认真总结课程建设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坚持与行业引领性企业深度合作,深化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和行业引领性企业的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能力本位人才培养平台的强化工程,创建系统化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条件。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加大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改革与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课程改革与实践的途径
  
  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清醒地看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尚不明显,表现在:(1)教学方面,学科体系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尚未从根本上打破;专业培养计划与方案中的目标标准不具体;课程改革仍然是一个十分复杂、棘手的问题,科目课程要求中只有泛泛的内容,没有切实可行标准与要求,教学大纲适用普通高等教育,没有高职教育需要的具体应知应会内容和鉴定标准;课程与职业考证之间没有逻辑联系,缺乏课程的整体设计。(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师的“双师”素质尚待提高,教师在推进教学改革、完成改革下的教学实施工作能力不足,影响了科目课程具体教学改革的实质性推进,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师资团队难以形成。(3)实验实训教学方面,存在着校内实训基地缺乏职场化的实战环境,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岗位能力;校外实训基地难以为学校教学需要所掌控,缺乏标准化的进程。上述问题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体现,也成为深化改革的“瓶颈”。所以,我们以此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提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改革的系统理论。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实践的途径:
  (一)面向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规划建设
  在专业改革上,要突破以往高职专业培养目标过于泛泛和脱离岗位要求的问题,坚持能力本位原则,实施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岗位标准贯通的培养模式。职业标准也称职业资格认定(或鉴定)标准。职业资格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以及行业引领性企业标准等类别。一般引领性企业职业标准都已经结合自己的企业做了具体化的职业标准,称为职业的岗位标准,也称岗位资格认定(或鉴定)标准。是由具体企业职业标准与具体企业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胜任度要求相结合的职业岗位等级标准或鉴定标准,岗位标准也是某等级岗位真正胜任度的具体体现,一般要有培训加顶岗工作经历才能实现。专业标准是专业课程体系最终应达成的目标标准体系,也称高职专科专业学历标准,是与专业对应职业及其学生目标就业岗位相应等级对应的,具有高职就业导向型特征的专业应知应会及其鉴定标准体系。专业标准通过培养目标中一系列必须掌握的综合性知识、素质及职业核心能力的达到目标及其鉴定标准来体现,并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践环节逐步发展到涵盖企业岗位标准的鉴定标准要求,以达到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岗位标准贯通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岗位标准贯通的思想落实到每个教学时段。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学期利用平均2~3周的时间把分散在各门课程中的职业能力培养内容综合回归到职业标准的要求。在第五学期的后半学期和第六学期进行毕业综合实践及顶岗实习,将已获得的职业能力转化为企业岗位能力。其他学期内时段则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进行一般技术应用能力与相关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每个假期中,还要安排1~2周时间用于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由此,将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岗位能力以及素质拓展有机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阶段之中。
  在明确专业标准的基础上,要按照职业核心能力课、职业能力支撑课、职业基础课、素质拓展课、选修课等类别优化课程体系结构。职业核心能力课培养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普遍需要掌握的必备技术应用能力系统,使学生获得即时上岗所需要的素质与能力。职业能力支撑课是考虑学生毕业以后专业职业生涯发展提升(职级晋升)的需要,以及考虑专业职业岗位的业务拓宽等等所需的知识与技术的相对系统性来选择与确定教学内容的一类课程。职业基础课则是考虑学生毕业后作为一个社会一般从业人员及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等道德规范要求确定的一类课程。这三类课程的确立,打破了传统培养计划中“三段式”的学科体系特征,围绕能力培养的总目标构建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课程体系,形成目标突出、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基于校企合作能力本位课程改革与实践的全面实施
  课程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关键是要建立起与就业需求相一致的、可操作的、全员参与的系统性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要建设技术(知识)系统与职业能力系统相结合的课程开发模式,我们称之为CCTS/DACUM(Combination of Competency and Technique System/Developing a Curriculum)。这种课程开发方式既体现能力本位要求,即教学以技术应用能力为终点,同时又要考虑专业技术(知识)的系统性与职业岗位所需技术应用能力的系统性。这项改革的基础就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高职院校的实际,建立与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标准相贯通的课程能力标准,使之为即时上岗服务、为其他相关课程服务、为职业资格考证服务。课程能力标准也称科目课程能力标准,是根据专业标准目标要求分配给相应科目课程的能力标准目标要求,又根据学生的具体条件与教学时间要求而设定的教学过程标准与目标标准的组合。它包括了相关的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职业标准与岗位标准,同时也包括形成过程与目标要求的标准,以体现课程及其教学特征。
  以此为基础,还要制定出课程的教学实施纲要。所谓课程教学实施纲要就是为了实现《课程能力标准》这一教学目标,学校所应创造的具有良好的可实施性的教学条件(师资、设施、资料)与教学基本方式、方法等。以课程实施纲要为准绳,开发示范性课程教案。同时,还要开发相应的能力本位教材,作为支撑能力本位教学资料的主要参考。所谓能力本位教材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它既包括传统教科书中应知目标的教学要求的实现,也包括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具体方法与手段,即传统的实践指导书的融入,以达到学生实现应会目标的实践指导。进一步还包括理论、知识、技术等应用于职业岗位,具体方法与手段指导,以使学生形成应职应岗能力(职业标准与岗位标准的组成部分)。最终通过课程设计达到综合应用能力(专业标准的组成部分)的实现目的。此外,要建设好相应的教学资源辅助资源库,它是指为了实现学生应岗能力的多方面需求,在教学内涵上应开发更多的技术信息、经济信息、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相关材料,以供学生形成职业能力与岗位能力时获取“必需、够用”的约束条件信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应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发更多的技术(知识)应用方法手段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指导学生形成更丰富的获取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秉承上述精神,高职院校应着力做好课程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深化工作,继续推进拓展型订单培养的行业示范生培养模式,同时深化人文素质教育平台建设,进一步规范化、课程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并使之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异曲同工,达到培养和谐职业人的目标。结合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教学需要,建设信息量丰富的共享教学资源库,延展学院教育教学的时空区间和辐射功能,形成具有高职自身特点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三)以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改革,创建顶岗实践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应以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瞄准课程改革中的难点,以基于校企合作的能力本位课程的系统开发为平台,以校企紧密合作的“品牌化、可控化、实战化、标准化、规模化” 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载体,全面开展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与实践。在改革实践中,首先应贯彻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点是:(1)三年中至少有半年在校外顶岗工作,时间可以在最后一学期,也可以在两个暑假加某一个学期。合作的企业越多越好,学生的工作安排越分散越可能顶岗。不过这样一来学校的管理难度会加大,但这正好是对学校管理改革,尤其是对“全员管理”的促进,也是“以他方为中心”办学理念的真实体现。学生出去工作,教师应该参与管理,学校更可顺势制定新的制度规定,改革学校管理。(2)要有严格的质量管理,工学结合的管理应该是产学双方共同参与的、有制度文件又有规范设计的作业文件的新型管理模式。合格的学生能得到一本由学校和企业联合签发的“工作经历证书”(也可以由教育与劳动或行业部门统一制作),毕业生就业率应该明显高于非工学结合毕业生。(3)合作单位空出岗位专为学生准备,学校应打破传统教学规律,安排学生轮流到岗,保证该岗位一年十二个月始终有学生。产学双方就学生的安全和企业技术保密等方面形成制度约束。这是工学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的高级模式,也是学分制、弹性学制、轮换下厂等教学制度改革的契机。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深入领会和贯彻专业课程建设与工学交替相结合的要点:(1)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工学结合中企业人才规格需求的信息反馈,以及学生通过真实工作体验后对课程教学新要求的信息反馈。(2)双师队伍建设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将工学结合中发现的理想的企业人员聘做兼职专业教师或引进学校;要求教师下企业与企业人员合作指导学生,同时提高双师素质。(3)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工学结合的合作单位。又有学生实习岗位,又有科技开发项目的合作单位是最理想的实训基地;每年都能接受学生顶岗工作的合作单位是更有实际价值的实训基地。(4)要使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性实训,其实质是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得到锻炼,提高非专业的人格特质水平。生产性的本质是市场性,因此,这就是使学生在市场的环境中得到锻炼也是工学结合校内化。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树立校内实训基地经营主体多元化的观念,筑巢引凤,引进社会资源,校企共建。
  创建有效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示范模式和顶岗实践实训基地,是实现能力本位的课程建设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的基本保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应实施一般性实训基地、生产(经营)性仿真实训基地和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工程。所谓一般性实训基地,就是仅从技术条件的角度,未设置生产(经营)性环境条件约束的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其特征是有利于抓住技术关键环节,掌握技术应用操作的一般性要领;是技术应用的基础性训练。所谓生产(经营)性仿真性实训基地,是设置了生产(经营)性环境条件约束的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其特征是生产(经营)环境相关信息的介入,增强了应用实训的难度及实用性,但仍与生产(经营)实际有距离。这样的基地对实训基地配置要求及指导教师的生产(经营)经验要求很高。所谓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就是根据市场对产品(包括服务产品)实际需求而开展的生产或经营实体,并可接受学生参与生产或经营活动。其特征就是具备了“零距离”训练的条件,因而,对实训基地建设与"双师型"指导教师的要求更高。这三类基地的设置,对应了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不同需要,是实现能力本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
  真实运行的实训基地应采取校内外一体化的建设思路。校内外一体化实训基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产业学院,它是学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建设,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与效益为第一目标,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训练能力和效果为第二目标。产业学院的特征是:作为生产(经营)性实体学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合作生产经营、构建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创造生产(经营)品牌与效益,既提高了生产经营效益,又为生产性实训提供基地;它为学校教师提高技术研发与生产(经营)能力,为企业技术人员提高教育与指导水平,为学校设施提高实际利用率与发挥效益,最终为学生提供工学交替的品牌化、实战化、可控化、规模化、规范化实训基地提供基础。另外一种是开发性的实训基地,我们称为技术应用型公司。它是学院为了实现培养创新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实战环境条件,而注册建成的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为主旨的技术应用型服务公司,是实现应用型人才“零距离”培养的载体之一。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全面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与实践,要始终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目标,即在专业上要培养学生具有在岗位第一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具备相当于职业资格潜能和职业资格任职条件与相关企业职业资格的岗位能力;在非专业素质上要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市场意识和创新理念、团队合作与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同时具备良好的企业文化素养、生理心理素质。培养出大批具有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又具备较强的应职应岗能力,团队与市场意识好,创新与奉献精神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玉华,构建“基于技能培养,面向岗位群集”的课程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5,(12).
  [2]许春树,侯洁.走工学结合通路,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6).
  [3]高林,鲍洁等.应用性高等教育课程模式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6,(1).
  [4]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
  [5]刘紫婷.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作者简介:
  沈建国(1963—),男,浙江绍兴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提出对电源端子传导骚扰试验准峰值和平均值测量结果分别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并以电能表为受试设备进行评定,评定的结果优于相应标准的要求,表明该试验系统的测量结果是可信
针对软辫线长度所带来的电磁兼容问题,给出被动屏蔽效能和主动屏蔽效能的定义,并利用被动屏蔽效能和主动屏蔽效能对软辫线效应进行了评价。仿真实验及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软
目的 讨论老年疝气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86例患有疝气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
以正交试验的理论为基础,对被干扰导线的每一组试验重复进行三次,获得三组对比数据,通过对三组数据的对比分析,探讨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电磁兼容性问题时,其结果的一致性。研究表明,在
本文通过美国银行合并的经验和法规说明了反托拉斯法在美国银行合并中的角色,并阐述了美国实务界对法规冲突和管辖冲突的解决办法,即通过审查标准的公开性、行政程序的透明性和
邓小平科技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关于科技对外开放,赶超世界先进,引进外国智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成为促进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强大动力。
利用虚拟仪器技术,采用LABVIEW编程语言,同时结合相应的测量仪器,应用模块化的编程方法,设计了一套通信基站电磁辐射自动测量系统,并用该系统进行了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测试和分析
6月18~19日,广西百色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隆林县部分乡镇遭受洪涝灾害,失踪1人,重伤2人。6月19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1户3人失踪。灾情发生后,有关部门
目的 研究醋酸泼尼松片在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医院诊治的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60例,根据患者治疗措施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甘肃合水县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缺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也日趋严重;针对水价不合理、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水资源统一规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