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临床晚间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晚间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停止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均及再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晚间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停止出血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晚间护理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也是肝硬化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高,且多为夜间发病,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因此,在积极临床治疗基础上,重视并加强对患者的晚间护理,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有积极作用[2]。本研究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临床晚间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7.41±4.13)岁;疾病类型: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2例,酒精性肝硬化17例,肝炎性肝硬化14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8.22±4.07)岁;疾病类型: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0例,酒精性肝硬化21例,肝炎性肝硬化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并对其实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等,针对出血严重患者,绝对卧床,待病情缓解后方可缓慢运动,快速开放患者静脉通道,补充其血容量,并给予止血和配血护理,必要时可进行输血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临床晚间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睡前饮食指导。指导患者睡前不宜过多饮食,进食后需待食物消化后再入睡,一般为进食2-3h后,避免胃肠道血流量增加而引起出血。②睡眠体位指导。出血时指导患者采取左卧位,睡眠时可适当交替进行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避免仰卧位保持时间过长,以及起床时用力过猛和用力弯腰。③呼吸道湿化。患者睡眠时需保持呼吸道湿润,睡眠间歇期多饮水,并将房间湿度保持在60%-70%,以免患者呼吸道干燥,若夜间出现剧烈咳嗽,应立即采取止咳措施,避免因咳嗽而使食管脉压、门静脉增高,进而导致消化道出血。④睡前指导。患者睡前避免应激因素影响,如观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等,出血停止及出院后,睡前需坚持服用抑制胃酸、降低门静脉压力及保护胃黏膜的药物。⑤随访。患者出院1周后,对其进行每月1次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17:00-18:00,随访内容包括了解患者病情及夜间护理实施情况,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停止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及再出血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停止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及再出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停止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及再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慢性肝脏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消化道出血作为肝硬化较为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巨大。有研究指出[3],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其出血时间具有一定规律,通常夜间出血率明显高于白天,分析其原因有以下2点:①患者夜间睡眠时,其交感神经处于异常兴奋状态,导致门静脉压升高,从而增加了患者的出血概率。②患者受到睡前饮食及夜间体位改变因素影响,导致夜间出血的危险性增高。因此,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晚间护理对降低晚间出血率有一定必要性[4]。
本研究43例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过程中,同步落实临床晚间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睡前饮食指导、睡眠体位指导、睡前指导及呼吸道湿化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护理,从饮食干预角度,纠正患者晚餐过饱的饮食习惯,避免因食物摄入过多而导致周边器管血管受压,从而增高门静脉压,诱发再次出血。在体位干预方面,引导患者在出血未得到控制时采取左侧卧位,有利于患者吐出口腔积血,且在停止出血后,通过调整睡眠体位,缓解患者出血现象,帮助其有效控制静脉压力,减少再次出血的发生。此外,通过对病房内湿度的控制,以及呼吸道湿润护理,可缓解患者晚间咳嗽发生率,从而避免因用力过猛出现并发性出血问题。最后,运用随访护理,通过电话随访方式,有利于为患者建立针对性家庭随访记录,同时可督促患者按照临床晚间护理干预措施规范自己的晚间行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达到延长干预效果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停止出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证实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效果确切,与相关临床研究结果一致[5]。
综上所述,临床晚间护理在缩短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停止出血时间、住院時间及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方面作用显著,安全性及可行性较高,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沙巍.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 10(34):226-227.
[2]黄紫庆,袁桂林,冷佳源,等.肝硬化消化道出血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8):982-986.
[3]李莉.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 26(21):186-187.
[4]郑妍.夜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3):4625-4626.
[5]林洁欣.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 25(8):120-121.
【关键词】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晚间护理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也是肝硬化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高,且多为夜间发病,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因此,在积极临床治疗基础上,重视并加强对患者的晚间护理,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有积极作用[2]。本研究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临床晚间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7.41±4.13)岁;疾病类型: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2例,酒精性肝硬化17例,肝炎性肝硬化14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8.22±4.07)岁;疾病类型: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0例,酒精性肝硬化21例,肝炎性肝硬化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并对其实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等,针对出血严重患者,绝对卧床,待病情缓解后方可缓慢运动,快速开放患者静脉通道,补充其血容量,并给予止血和配血护理,必要时可进行输血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临床晚间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睡前饮食指导。指导患者睡前不宜过多饮食,进食后需待食物消化后再入睡,一般为进食2-3h后,避免胃肠道血流量增加而引起出血。②睡眠体位指导。出血时指导患者采取左卧位,睡眠时可适当交替进行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避免仰卧位保持时间过长,以及起床时用力过猛和用力弯腰。③呼吸道湿化。患者睡眠时需保持呼吸道湿润,睡眠间歇期多饮水,并将房间湿度保持在60%-70%,以免患者呼吸道干燥,若夜间出现剧烈咳嗽,应立即采取止咳措施,避免因咳嗽而使食管脉压、门静脉增高,进而导致消化道出血。④睡前指导。患者睡前避免应激因素影响,如观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等,出血停止及出院后,睡前需坚持服用抑制胃酸、降低门静脉压力及保护胃黏膜的药物。⑤随访。患者出院1周后,对其进行每月1次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17:00-18:00,随访内容包括了解患者病情及夜间护理实施情况,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停止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及再出血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停止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及再出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停止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及再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慢性肝脏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消化道出血作为肝硬化较为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巨大。有研究指出[3],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其出血时间具有一定规律,通常夜间出血率明显高于白天,分析其原因有以下2点:①患者夜间睡眠时,其交感神经处于异常兴奋状态,导致门静脉压升高,从而增加了患者的出血概率。②患者受到睡前饮食及夜间体位改变因素影响,导致夜间出血的危险性增高。因此,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晚间护理对降低晚间出血率有一定必要性[4]。
本研究43例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过程中,同步落实临床晚间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睡前饮食指导、睡眠体位指导、睡前指导及呼吸道湿化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护理,从饮食干预角度,纠正患者晚餐过饱的饮食习惯,避免因食物摄入过多而导致周边器管血管受压,从而增高门静脉压,诱发再次出血。在体位干预方面,引导患者在出血未得到控制时采取左侧卧位,有利于患者吐出口腔积血,且在停止出血后,通过调整睡眠体位,缓解患者出血现象,帮助其有效控制静脉压力,减少再次出血的发生。此外,通过对病房内湿度的控制,以及呼吸道湿润护理,可缓解患者晚间咳嗽发生率,从而避免因用力过猛出现并发性出血问题。最后,运用随访护理,通过电话随访方式,有利于为患者建立针对性家庭随访记录,同时可督促患者按照临床晚间护理干预措施规范自己的晚间行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达到延长干预效果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停止出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证实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效果确切,与相关临床研究结果一致[5]。
综上所述,临床晚间护理在缩短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停止出血时间、住院時间及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方面作用显著,安全性及可行性较高,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沙巍.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 10(34):226-227.
[2]黄紫庆,袁桂林,冷佳源,等.肝硬化消化道出血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8):982-986.
[3]李莉.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 26(21):186-187.
[4]郑妍.夜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3):4625-4626.
[5]林洁欣.晚间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 25(8):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