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我被确定为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人选。七年的学习进修,渐渐地改变了我的观念,也使我的教学理念在对理论的解读和实践的反思中渐渐清晰起来。
在七年多的从省骨干教师到市学科带头人再到省工作室主持人的成长过程中,我对阶段性教学素养的界定形成大致的认识:骨干教师能熟练掌握教学技巧,是教学的熟手和能手,在教学方法上有独到之处;学科带头人则应该有能力从方法中提炼出教学策略,在课程实施的层面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作为省工作室主持人,则理应从教育目标和课程理念的层面,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广东省教师培训体系的“三位一体”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大学教师培训机构、地方教师培训机构和名师工作室三个培训主体的互动;二是大学导师、名师、骨干教师三者的互动。工作室主持人整合教师工作室资源,以实践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采取“专家引领、师徒结对、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等形式,提升骨干教师的职业道德,加深拓宽专业知识,提升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增强示范引领能力和组织管理与领导能力。具体来说,培训的目标定位为提升学员五个方面的能力:教育教学思想的理论提升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示范引领能力、教育教学生涯自我管理能力、教学组织能力。
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提升方案如下:一是通过以下形式,引导跟岗学员提升教育教学业务能力:(1)基本的教学能力——集体备课;(2)基本的教学评价能力——双向听课;(3)基本的教学反思能力——说课评课;(4)基本的教学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专题研讨;(5)基本的教学实践应用能力——课例开发。二是通过以下环节,帮助跟岗学员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1)教学资源整合开发能力和资源共享——方案设计;(2)教学反思与践行能力——问题解决;(3)形成教学特色的能力和资源共享——案例分析;(4)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课题研究。
研修内容设计让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在理论指导下提升,在持续学习中发展、在实践工作中成长”,教师工作室紧跟“三位一体”理念,同探究,共成长,以提升示范带学能力为基本目标,采用理论研修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工作室成员的导师引领与骨干教师个人研修相结合、研修提升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方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我形成了“培养人文素养”的中学美术教学主张:我们没有能力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美术家,但可以让我们的美术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学会评价美术、鉴赏美术,并形成“读、究、悟、鉴”的行动策略;通过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美术审美需求,一起描绘美好明天。
在广东省“三位一体”教师培训体系的培养下,我于2008年被评为美术中学高级教师,担任海丰县彭湃中学美术学科组长;参加2010年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被评为优秀学员;参加2013年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担任美术学科班长,被评为优秀学员;陆续成为广东省展演优秀指导老师、广东教育学会校本(地方)教研专业委员会理事、汕尾市高中美术学科带头人、汕尾市高中美术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等;多篇论文在省、市评选中获奖;主持广东省课题《高中美术校本教学行动研究》并结题,参与广东省课题《教学行动研究》《城乡美术教师专业化共同体研究》,参与教育部美术普通高中新课标修订测试阅卷工作,参与2014年粤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配套光盘第六课的全程单独讲课实录,参与编写2015年粤教版《书法练习指导》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上册,参与教育部2015至2016“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多篇美术作品入选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省美术作品展;2015年12月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如今,我作为广东省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本着将自己多年所学传授给来自全省各地的学员们的宗旨,有三点追求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理念追求
我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跨越三个台阶:教学技能、教学模式、教学境界。首先,要练好教学基本功,熟习教学常规,掌握教学技能,站稳三尺讲台;其次,要深入探索教学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彰显教学个性,凝练教学风格,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从而跨上第二个台阶;作为一名有抱负的教师,理应拥有长远的眼光、博大的气度,使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更加贴近教学本质,从而跨越教师成长历程中的第三个台阶。
二、学术追求
教师在学术素养方面应该达到“三有”要求:有底气、有眼界、有根基。
首先要有底气,即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的知识构成是多元的,除了学科知识外,还包括课程知识、教学知识以及学生知识等。这些知识并非截然割裂,而是相互关联的,它们的交集构成了教师所特有的学科教学知识,将教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智能。在这两次转化过程中,教师所具备的学科教学知识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要有眼界,即具有宽广的学科视域。实践表明,一位教师的教学功底是否深厚,取决于他的学科视域是否宽广。作为教师,能够对所教学科做一番深入的审视与剖析,拓展自己的学科视域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还要有根基,即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应关注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丰富的学科知识当然是教师所应具备的,但广博的文化知识更应为教师所拥有。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科知识应处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一个角落,而不是中心,更不应是全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并出色地完成教育任务。
三、情怀追求
课改实践中,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学过的新课程理念,为什么一到教学中就会走样?这是因为在公认的教育理念与个体的教学行为之间,并没有一条自发的、直达的通道,而是隔着一个“中介站”,这就是教师的教育信念。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经过充分内化,真正融合于教师的教育信念之中,才能最终外显为正确的教学行为。
教育的終极追求并不是知识,而是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东西,即人的素质;而素质的核心又集中反映在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上。同样,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尤其是科学素养。
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下,同探究,共成长。我期待与大家一起发展教育事业,在专业发展之路上走得更快、更远、更好。
在七年多的从省骨干教师到市学科带头人再到省工作室主持人的成长过程中,我对阶段性教学素养的界定形成大致的认识:骨干教师能熟练掌握教学技巧,是教学的熟手和能手,在教学方法上有独到之处;学科带头人则应该有能力从方法中提炼出教学策略,在课程实施的层面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作为省工作室主持人,则理应从教育目标和课程理念的层面,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广东省教师培训体系的“三位一体”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大学教师培训机构、地方教师培训机构和名师工作室三个培训主体的互动;二是大学导师、名师、骨干教师三者的互动。工作室主持人整合教师工作室资源,以实践为导向,以问题为中心,采取“专家引领、师徒结对、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等形式,提升骨干教师的职业道德,加深拓宽专业知识,提升教育教学与研究能力,增强示范引领能力和组织管理与领导能力。具体来说,培训的目标定位为提升学员五个方面的能力:教育教学思想的理论提升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示范引领能力、教育教学生涯自我管理能力、教学组织能力。
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提升方案如下:一是通过以下形式,引导跟岗学员提升教育教学业务能力:(1)基本的教学能力——集体备课;(2)基本的教学评价能力——双向听课;(3)基本的教学反思能力——说课评课;(4)基本的教学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专题研讨;(5)基本的教学实践应用能力——课例开发。二是通过以下环节,帮助跟岗学员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1)教学资源整合开发能力和资源共享——方案设计;(2)教学反思与践行能力——问题解决;(3)形成教学特色的能力和资源共享——案例分析;(4)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课题研究。
研修内容设计让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在理论指导下提升,在持续学习中发展、在实践工作中成长”,教师工作室紧跟“三位一体”理念,同探究,共成长,以提升示范带学能力为基本目标,采用理论研修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工作室成员的导师引领与骨干教师个人研修相结合、研修提升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方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我形成了“培养人文素养”的中学美术教学主张:我们没有能力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美术家,但可以让我们的美术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学会评价美术、鉴赏美术,并形成“读、究、悟、鉴”的行动策略;通过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美术审美需求,一起描绘美好明天。
在广东省“三位一体”教师培训体系的培养下,我于2008年被评为美术中学高级教师,担任海丰县彭湃中学美术学科组长;参加2010年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被评为优秀学员;参加2013年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担任美术学科班长,被评为优秀学员;陆续成为广东省展演优秀指导老师、广东教育学会校本(地方)教研专业委员会理事、汕尾市高中美术学科带头人、汕尾市高中美术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等;多篇论文在省、市评选中获奖;主持广东省课题《高中美术校本教学行动研究》并结题,参与广东省课题《教学行动研究》《城乡美术教师专业化共同体研究》,参与教育部美术普通高中新课标修订测试阅卷工作,参与2014年粤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配套光盘第六课的全程单独讲课实录,参与编写2015年粤教版《书法练习指导》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上册,参与教育部2015至2016“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多篇美术作品入选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联展、省美术作品展;2015年12月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如今,我作为广东省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本着将自己多年所学传授给来自全省各地的学员们的宗旨,有三点追求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理念追求
我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跨越三个台阶:教学技能、教学模式、教学境界。首先,要练好教学基本功,熟习教学常规,掌握教学技能,站稳三尺讲台;其次,要深入探索教学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彰显教学个性,凝练教学风格,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从而跨上第二个台阶;作为一名有抱负的教师,理应拥有长远的眼光、博大的气度,使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更加贴近教学本质,从而跨越教师成长历程中的第三个台阶。
二、学术追求
教师在学术素养方面应该达到“三有”要求:有底气、有眼界、有根基。
首先要有底气,即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的知识构成是多元的,除了学科知识外,还包括课程知识、教学知识以及学生知识等。这些知识并非截然割裂,而是相互关联的,它们的交集构成了教师所特有的学科教学知识,将教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智能。在这两次转化过程中,教师所具备的学科教学知识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要有眼界,即具有宽广的学科视域。实践表明,一位教师的教学功底是否深厚,取决于他的学科视域是否宽广。作为教师,能够对所教学科做一番深入的审视与剖析,拓展自己的学科视域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还要有根基,即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应关注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丰富的学科知识当然是教师所应具备的,但广博的文化知识更应为教师所拥有。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科知识应处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一个角落,而不是中心,更不应是全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并出色地完成教育任务。
三、情怀追求
课改实践中,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学过的新课程理念,为什么一到教学中就会走样?这是因为在公认的教育理念与个体的教学行为之间,并没有一条自发的、直达的通道,而是隔着一个“中介站”,这就是教师的教育信念。任何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经过充分内化,真正融合于教师的教育信念之中,才能最终外显为正确的教学行为。
教育的終极追求并不是知识,而是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东西,即人的素质;而素质的核心又集中反映在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上。同样,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尤其是科学素养。
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下,同探究,共成长。我期待与大家一起发展教育事业,在专业发展之路上走得更快、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