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q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倾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第二学段:“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第三学段:“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完善自己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关键词】语文教学;倾听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基础
  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那些读书多的学生眼界更开阔,理解能力更强,对于老师讲授的内容接受得更快、更准。同时也能看到,越是眼界开阔,理解力强的学生,他更善于倾听。倾听之难,难就难在交流双方的背景差别和表达能力的不同。
  二、生生互动是训练学生倾听能力的有效途径
  怎样才能真正促进课堂中的“生生互动”呢?我们怎样才能得知,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是否在倾听?如果课堂只是表达者展示,作为倾听者却没有收获,这就意味着展示只是单向展示,不是交流。交流应该是双向或者多向的参与。
  前段时间,为了改变学生这种只表达,不倾听的习惯,我建议倾听的学生给表达的同学提建议,或者纠错。为了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表达者身上来,我特意宣布,凡是认真倾听者,加分。这一下可刺激了学生得分的欲望,他们纷纷踊跃地为表达者纠错。开始,学生还是为了“挣分”给表达者纠错,后来,纠错也成了一种积极的表达。想说,成了学生内在的需求,已经不需要外在的刺激了。在一段时间里,纠错成了学生乐此不疲的事情。局面有些失控。这虽然训练了学生倾听,但还是没有达到我的目的。我的目的不仅仅是训练学生倾听纠错,更重要的是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在此基础上,我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概念:取经。意思是向表达好的同学取经。可是,怎样才能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取着经,取了什么经呢?今天下午,灵感突发,我设计了一套办法来教给学生倾听与表达。
  听表达者的观点和自己是否一致。不一致时要使用“我有不同意见——”来表达;判断表达者的观点是否正确,如果出现错误,用“某某,我为你纠错——”来表达;听表达者的观点是否完整,如果有遗漏,用“某某,我来为你补充——”来表达;听表达者的内容与言语特点,听出优点,用“某某,我为你点评——”来表达;对于言语特点突出或者观点独特新颖者,老师随机指名复述。
  当时,我把这几点写到了黑板上,立刻要求学生照做。果然,每一组展示完毕,学生不再紧紧纠缠于为别人纠错了。他们或者为别人点评(优点),或者我指名某些学生复述。当然,我考查的是那些平时倾听习惯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结果发现,这样一来,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在认真倾听,达到了预期目的。
  倾听的习惯可以培养,倾听的能力可以训练。凡能够培养和训练的东西,就涉及方法的问题。方法正确,习惯的养成要快一些,能力要强一些;方法错误,会空耗许多时间和精力,却达不到目的。
  根据最近的课堂倾听训练,学生渐渐适应了一套方法,即“四听”“一记”“一复述”。所谓的“四听”指的是一听观点是否正确;二听观点与自己的想法是否一致;三听观点是否完整;四听语言表达是否可取。“一记”就是在倾听过程中,要及时记下同学的新观点、新颖的言语形式,或者独到的词汇等,要记关键词,自己能够看懂即可。
  “一复述”是指老师对学生的表达及时作出评价,并请几名同学复述。
  通过这些方法的训练,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几点明显好转:1.点评同学优点的人渐多;2.凡倾听者都拿着书认真阅读;3.许多学生一手执笔,听到可取之处立即记录。4.学生听到别人的优点时,毫不吝啬地予以欣赏并表示学习,这种态度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展示欲望,并在以后的自学过程中下更大的功夫写批注。对于观点正确的,要肯定;对于观点错误的,要纠错;对于不完整的,要补充;对于可取的,要点评并记录。
  三、让学生学会在倾听中取长补短,完善自己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学生在处理巩固练习和拓展延伸的时候经常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经过分析,我认为,问题还是出在了“倾听”上。
  当小组内分配讲题任务时,每位学生都想着讲,谁也不习惯听。这样就造成了别人讲正确的,自己没发现自己的错误,当然更意识不到修改。于是,就出现了前面所说的现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讲题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拿着导学案挨组巡视,并且要重点关注落后生的完成情况。一旦发现小组答案不统一,就意味着有学生没有认真听或者学生之间有分歧。针对这种现象,我向学生提出一个新要求:一人讲题,其他三人必须眼睛看着自己的答案,仔细倾听。听观点是否正确,如果认为不正确,先在小组内讨论,争议不下,圈起题号,存疑。听观点是否与自己的想法一致,如果不一致,要声明:“我有不同意见……”把自己的观点亮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或达成一致,或存疑。听观点是否完整,如不完整,要声明:“我来补充……”。听对方表达是否有可取之处,如有,则记录、完善自己的答案。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组内互讲时,听得更认真,讨论得更积极,效果也更佳。
  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朝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会对学生的全面素養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保险理赔难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一大问题,“理赔难”为何久治不愈,我们可以从保险公司、投保人和媒体环境角度出发,对出现理赔难的潜在原因进行分析,并在保险公司
【摘要】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是中考语文设置的一个能力测试点,同时为了兼顾语法、修辞、逻辑等各个方面,中考语文设置了对句子的衔接这一必考题型。学生掌握衔接技巧去答题,这样就可做到游刃有余。  【关键词】衔接;观察;分析;读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何谓衔接呢?衔接是利用一定的词语和相应的句式巧妙连接,常用在意思联系比较紧密的段与段之间,使篇章前后连贯,脉络分明。从题型
本文分析了双组份液体环氧涂料在钢管内涂层过程中环境温度对涂覆质量的影响;摸索出了在自然环境温度下控制液体环氧钢管内涂层质量的方法;为小管径防腐内涂层提高涂覆质量积累
加热炉是原油长输管道运输中常用的设备,炉内盘管的腐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对腐蚀发生的位置、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护改进措施。
新研制的OTSP-13C耐高温防腐环氧粉末涂料,性能测试结果,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加拿大标准CASZ245.20/Z245.21—06。
患儿女,9岁5个月,因“心脏彩超异常3个月”于2011年8月5日入院。患儿3个月前因咳嗽于我院就诊,胸片:心影增大。UCG:左房增大,左室后壁运动减弱,室间隔稍增厚,心包积液。外院头孢类抗
为减轻标准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生产成本,开展菌种、疫苗减半发酵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菌种、疫苗价格较贵,减半用量发酵,只要延长发酵时间,可显著地扩繁菌种,与标准的内置式
面授作为一个教学环节,直接影响到函授教育的质量。为此,文章提出强化规范管理,抓好高素质教师配备,保证充足的教学时间,加强管理与监控以及严格的考试制度来提高面授效能,是确保函
【摘要】目前,职高学校的语文教学效果还不够好。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正确、有效学习方法的引导。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存在问题,如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新颖度不高,教学内容单一,照本宣科,教学空间得不到提升。这些对教与学都产生了影响。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针对目前形势,应有全面正确的分析与权衡,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之处,应进行针对性的探讨,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优化教学
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社会支持的测量发现,接受系统的个体化和集体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社会支持状况有显著性提高,而仅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的社会支持没有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