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il_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专业文化建设在高校专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徐州工程学院为例,以工程管理专业文化建设实践为视角,探索通过专业文化建设、深化专业文化的育人内涵,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文化建设
  专业文化建设在高校专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徐州工程学院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专业文化建设,学校以“建设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具有广泛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奋斗目标,以“大应用观”定位人才培养方向,以“大工程观”定位学科建设方向,以“大生活观”引导学生启航大学生活,以“大文化观”塑造学校独特性格。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作为徐州工程学院建院最早的学院之一,土木工程学院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及学生成长实际,坚持以“适理论、强实践、多能力、高素质、能创新”为原则,以培养面向基层、面向工程一线、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良好职业素养和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定位,通过建设环境文化,完善制度文化,培育精神文化,扎实推进专业文化建设,努力凝练工程管理专业特色,打造专业文化品牌,着力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协作精神,收到良好效果。
  一、专业文化的概念
  专业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是指行业、事业以及不同科学门类的不同专业所形成的文化体系。专业文化的内容大致有: 专业的核心精神,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教学理念与环境,专业建设的软硬件,营造专业氛围,开展与专业密切关联的各类活动,建立优秀的专业教师队伍和学生班级等。专业文化主要有职业性、行业性、开放性等特点。专业是高校的内核,专业文化是专业的成长环境,专业文化建设属于高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水平体现了一个专业的内涵和底蕴。
  二、工程管理专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凝炼专业文化精神,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土建类专业文化建设关键是要提炼出既符合建筑行业特征,又体现土建类专业特点的价值内涵,根据建筑行业特点, 徐州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文化核心凝练为:“规范 严谨 创新 协同。”具体体现在:一是规范于过程。规范贯穿于理论学习过程、科学研究过程、实践操作过程。二是严谨立于心,注重学习品质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是立学之本,更是发展之基。三是创新于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四是协同于施工。坚持质量第一,突出优质的施工管理,树立“做一个工程树一个样板”的专业理念。学院将专业文化教育纳入整个人才培养计划体系中,让学生认同专业核心文化,自觉遵守专业行动总纲,并逐步养成良好的专业习惯。
  (二)贯穿教育教学过程,融入文化精神内涵
  教学是专业教育的中心活动,也是专业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专业课程的教学应该紧紧围绕专业目标,根据专业特点,适用社会需求,贴合行业发展趋势。教师不但要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通过技能的传授传达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通过专业知识的讲解和实践,领会“规范 严谨”的专业精神。
  (三)建设特色文化品牌,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在学院“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引导下,结合学生专业教育的特点,充分挖掘专业文化资源,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立足高水平,注重专业性,突出高品位,建设体现学生心理特点、时代特征和土建类专业特色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品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专业应用能力、协作精神,使工程管理专业文化的精神营养滋润每位学生的心田。
  1.举办学科竞赛,引导学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升就业质量
  近三年来,学院先后组织3000多名学生参加各级学科竞赛,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理论,打好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先后有500多人次获省级以上的奖项,其中,2008年获得全国算量大赛总决赛总冠军,2013年获得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BIM软件建模大赛组织一等奖,2011年获得全国高等院校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三等奖。学科竞赛开展,还促进了学生高质量就业,学院近3年就业率达到98%以上。
  2.组织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增强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省级以上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科技训练、创新训练等项目,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2005年、2009年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中分别获得铜奖和银奖。
  3.邀请行业的权威专家、学者,举行專题学术报告
  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丰富了学术思维,进一步激发了自身专业学习的兴趣。
  4.建立师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激励机制,深化校园文化活动的专业内涵
  采用导师制,安排了高级职称或者博士学位以上的专业教师分组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同时,学院在教师考核中,给予教师组织或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一定量化奖励,此举得到全院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在校内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通过导师制,大大增强了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专业内涵。
  5.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增长学生工程见识和实践能力
  在充分利用校园阵地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校友关系、社会实践等渠道和载体,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学生通过走访企业、走访校友以及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活动,丰富了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工程体验,培养了专业实践能力。同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以及其他素质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习的目的。
  6.拓宽专业文化内涵,加强防震减灾文化建设
  学校作为“江苏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江苏省防震减灾志愿者站”,以地震灾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为依托,积极主动将防震减灾文化融入实验室建设,结合专业特点,加强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创新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提升学生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推动防震减灾文化与专业文化深度融合,为推动防震减灾科普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四)打造育人文化载体,扩大有效传播覆盖
  第一,结合专业特点,制作具有专业特色的文化长廊。学院文化长廊通过介绍专业课程设置、专业领域的名人格言、有影响力的优秀校友、往届优秀毕业生事迹等专业文化,使每个学生时刻处于浓厚的专业文化氛围中。
  第二,重视实验室、实训室氛围的营造,把工程管理专业文化阵地建设纳入规划。
  第三,打造学生宿舍特色文化,营造和谐生活氛围。
  第四,依托文献图书资料库,增强师生专业文化自主学习能力。学院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联合共建文献图书资料库,丰富的图书资料为教师知识更新,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以及学生的课程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满足专业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同时,增强了师生的专业文化内涵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五,充分利用校园网网络,加强专业文化宣传。把学院网站作为宣传专业文化的主要窗口,传播土木工程专业文化。
  (五)搭建校友联络平台,传承大学文化理念
  1.搭建校友联络平台,强化联系交流
  立足长期建设,整合校友资源,通过不定期召开校友联谊会、利用假期走访看望各地校友、协助校友不定期返校聚会等多种方式,强化联系交流,积极为广大校友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凝聚力量,传承学院文化理念。
  2.积极筹建院史馆,深化校园文化内涵
  院史馆蕴含着学院的办学精神,办学理念和学院文化,是对广大师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的方式,演绎学院创设、变迁和发展的历史,记载学院初建的艰辛、开拓的汗水和奋进的收获,让学生接受学院历史和专业文化的熏陶,实现了有效覆盖,也成为了宣传学院、联系校友、活跃文化的基地,同时也是追溯历史、启迪未来、传承文化的平台。
  3.开拓网络渠道,广泛宣传校友文化
  在学院网站设立“土木年华”校友工作专栏,构建了全方位的校友联系平台,学院将借助校友力量,为学生提供学习、创业、成才的帮助,聘请部分成功校友担任学生成才导师,指导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思想、就业、成才;邀请优秀校友回校讲座,全面阐述建筑行业的发展、从事该行业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以及他们的创业经历和成功感悟,使学生开拓视野、树立信心,进而激励学生奋发成才。
  4.校友鼎力捐赠,“给予与感恩”校友精神初见成效
  校友鼎力捐赠,鲁班雕像进校园。雕像传承弘扬鲁班精神,崇尚科学技术,重视科技创新,体现了校友们对学校的眷念之情,也是学生学有所成回馈学校和社会的生动写照,体现着饮水思源的校友精神,對于“给予与感恩”校友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引导作用。
  近年来,专业文化建设得到了土木工程学院全体师生的广泛关注、积极拥护和自觉参与,并结合专业特色和本职工作,对专业文化建设以及相关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理论探索,从而掀起了讨论、研究专业文化建设的热潮,并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土建类专业特色的专业文化建设活动,为深化校园文化内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国芬等.高校专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4,(6)
  [2]符学龙,李 盼.江苏财院专业文化建设与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管理观察,2014,6
  [3]张青.论大学中的专业文化建设[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其他文献
《大梦敦煌》为四幕舞剧,由兰州歌舞剧院排演,2000年4月于北京首演,被誉为“可移动的敦煌”。总编导陈维亚,编剧赵大鸣、苏孝林,作曲张千一。  该剧以时空背景为主,演绎出青年画家莫高与大将军之女月牙感人肺腑的爱情悲剧,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感情经历曲折波澜,戏剧冲突集中激烈。序幕为王道士发现藏经洞; 第一幕为月牙出场时的独舞;第二幕为莫高与月牙共赏卷轴敦煌三危山前;第三幕为月牙认出莫高;第四幕为莫高强
期刊
《又见敦煌》情境融入式演出项目由甘肃四库文化旅游投资公司与北京观印象公司合作开发,是以文化旅游为主,集景区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健康养生、餐饮购物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文化产业项目。项目按功能区划分为演艺广场区、崖壁式商务广场区、公寓式酒店、会馆集群等。于2016年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式之前开始正式演出。  大型实景演出《又见敦煌》情境融入式演出项目是以文化旅游为主,集景区观光
期刊
《敦煌神女》由甘肃省杂技团创作,是一部大型杂技舞台剧,以敦煌莫高窟壁画故事为题材,将歌舞、音乐、杂技、武术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并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威亚特技结合,表现了正义和邪恶,善良和残忍之间的斗争,是一部关于一个勇敢和美丽的鹿女在生活,历尽磨难、牺牲,造福人类的故事,歌颂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和勇于自我牺牲的宝贵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不茁不挠的精神和民族之魂。  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导、
期刊
在敦煌举办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加强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开辟新的渠道,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增进相互了解提供新的平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沿线国家加强合作,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福
期刊
《敦煌画派》由甘肃省委宣传部出品,酒泉广播电视台、甘肃大敦煌影视有限公司摄制,2016年1月19日起在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热播。该片共六集,历时三年完成,时长四个多小时。这部本土纪录片以“敦煌画派”这一美术概念为切口,从美学角度深入解读敦煌壁画、彩塑历史及其传承发展。导演为生在敦煌,长在敦煌的酒泉电视台的资深纪录片导演,曾拍摄过甘肃省首部高清剧情纪录片——《玄奘瓜州历险记》以及《大河西流
期刊
值此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文博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出席文博会的各国嘉宾和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  2000多年前,贯通亚欧的古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东西方友好往来、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历史表明,世界各民族文化互鉴共进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
期刊
无功而返  天空微雨。这是入春以来第一场雨。  在甘肃省榆中县金崖文化站王希光站长处得知,榆中县文化局有位丁姓老人是马衔山人,可能知道我需要的资料。于是,一路驱车直奔文化局,在榆中一中对面的一栋绿色大楼里找到了丁老师。  丁老师说:“从来就没有听说过马衔山产玉,从来没有发现过关于玉石的加工。马衔山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石头,主要产白云石和石灰石。登上马衔山山梁,挖开来看都是白云石。山梁很高,一般情况
期刊
古代丝绸之路兴盛和繁荣发展的1000年,促进了东西文明的交流,长期持续的多元文化的交融荟萃,吸纳了不同地区的文明精华,丰富了中华文明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催生了公元4~14世纪的敦煌莫高窟735个洞窟和窟内4.5万平方米壁画、2000多尊彩塑,以及莫高窟藏经洞出土公元5~11世纪的6万多件文献和艺术品。  莫高窟的佛教石窟艺术和藏经洞出土的文献,除了保存了大量有关中国古代的政治、宗教、艺术、文学、
期刊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式暨高峰会议  主题: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主办:甘肃省人民政府 文化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国家旅游局 中国贸促会  时间:2016年9月20日9:00-10:50  地点:敦煌国际会展中心A馆一层国际会议厅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隆重开幕,敦煌迎来了世界瞩目的历史性时刻。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对文博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向
期刊
【编者按】  丝绸之路重新在世界上焕发了光彩,它不仅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文化遗产,而且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各个学科对其都有了极具创造性的新观点。2016年9月26~29日,敦煌文博会刚刚落幕之际,兰州大学(LZU)敦煌学研究所与国际丝路研究协会(IASS)在敦煌联合举办“敦煌·丝绸之路国际学术会议”暨“丝绸之路与文明调和”第二届国际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这次国际会议为各国研究者搭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