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层检察机关如何应对两大诉讼法修改加强涉检信访工作改革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o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修改后“两法”对涉检信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适应这一变化,本文立足涉检信访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两法”修改带来的挑战等进行逐一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涉检信访工作的方法,对基层检察机关加强涉检信访工作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两法”修改;涉检信访;工作改革
  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我国司法制度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和完善。修改后“两法”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对涉检信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主动适应这一变化,积极探索与修改后“两法”相适应的涉检信访工作模式,是基层检察机关维护司法权威、促进社会和谐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
  一、“两法”修改后涉检信访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尽管各级检察机关对涉检信访工作越来越重视,各种投入也不断加大,但离“两法”修改后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由于基层检察机关在信访接待中的人员编制、干部配备、教育培训、资金经费等方面还不能适应“两法”修改后新形势的需要,监督、纠错功效一直得不到充分发挥。再加上一些基层检察机关缺乏科学的信访接待机制,没有一套完整、规范、刚性的管理流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息诉罢访的工作效果。尽管通过努力化解了一大批涉检信访矛盾,但仍有一些问题和矛盾不同程度地积存下来。当这些积存的问题与新产生的矛盾交织在一起时,就直接导致了涉检信访排查化解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沟通渠道有待进一步畅通。少数信访工作人员把控申部门当成“养老所”、“传达室”,在接待群众时抱着应付思想,存在厌烦情绪,对来访者简单打发了事,甚至耍态度、摆架子,既不能从情、理、法等多方面与上访者进行沟通,更不会针对性地开展释法说理、答疑解惑工作,这就使来访群众的情绪更加激动。少数基层检察机关没有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息诉罢访责任不明确,致使各内设机构之间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这也加剧了矛盾的激化。另外,一些涉检信访案件反映的问题涉及多个部门,但因为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有些问题处置不到位、有些答复不一致,给涉检信访案件的处理增加了难度。
  (三)工作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比如,有些信访案件虽然已经办结,但由于涉及的问题有一定的时间跨度,环境和政策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初级、简单的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处理难度也大了很多,甚至出现缠访、闹访现象,影响了涉检信访案件的处置效果。又如,一些控申部门没有管辖权的信访案件,如果相关部门不重视,不解决,甚至拖延、推诿,就会错过矛盾化解的最佳时机,导致来访者利益受损、进而造成重信重访、越级上访的现象。
  二、“两法”修改后对涉检信访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对控申部门的角色定位带来了挑战。修改后“两法”强化了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对检察机关的监督内容、监督手段、监督程序都做了许多新的规定。如新刑诉法第55条授权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非法取证进行调查核实,强化了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面对修改后“两法”对检察机关加强诉讼监督职能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控申部门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进而适应这一新的挑战非常值得深思。
  (二)对控申部门的执法办案能力带来了挑战。修改后“两法”进一步加强了检察机关对侦查权、审判权和执行权的监督,尤其强调在强制措施、辩护制度、证据制度、侦查措施、执行程序等容易侵犯诉讼权利的关键点进行监督。这些新增的课题,要求控申检察干警不仅要精通侦查监督、审判监督、执行监督等相关业务,还要熟悉诉讼法律、证据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都对控申检察干警的专业素质和法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对控申部门的息诉罢访效能带来了挑战。比如,新刑诉法更加注重刑事诉讼证据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建立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但由于当前侦查手段和技术的限制以及部分侦查人员的观念问题,过分依靠口供的侦查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在非法证据排除制度贯彻实施后,极少数犯罪嫌疑人可能借此逃脱法律的制裁。一旦检察机关做出不利于被害方的决定后,极有可能引发被害方及社会公众的愤慨情绪,甚至会引发群体性事件,这就增加了控申部门应对和处置难度。
  三、“两法”修改后加强涉检信访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把握一条工作主线,不断增强涉检信访处置成效
  依法公正对待群众诉求,使人民群众在检察机关办理的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既是贯穿涉检信访工作的一条主线,也是检察工作的着力点、落脚点。因此,为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维护社会稳定,基层检察机关要正确把握修改后“两法”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把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结合起来,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注重在释法说理过程中消除、减少群众对立情绪,重视帮助解决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切实做到依法受理、依法纠错、依法赔偿、依法救助,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建立两个联动格局,努力形成涉检信访处置合力
  1.建立部门之间的联动格局。基层检察机关各内设机构之间要强化协作意识,按照分级、归口管理的原则,紧紧围绕不发生错案、不发生干警违法违纪问题、不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不发生超期羁押、不发生涉检赴省进京访等硬性目标,采取统一指挥、明确职责、互动协作等措施,形成 “上下一盘棋”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避免控申部门跳“独脚舞”的尴尬局面。
  2.构建内外协作的联动格局。针对一些重大的信访案件或有越级上访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基层检察机关要及时报告,主动与上级机关进行信息共享,并积极配合上级机关采取应对措施。如涉检信访案件还涉及检察职责范围之外的问题,基层检察机关还要主动加强与党委、政府及其他政法部门的联动协作,在查清事实、明辨是非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联合接访、帮扶救济等措施,共同处理好重大、疑难涉检信访矛盾。
  (三)突出三个责任到位,着力推进涉检信访处置工作   1.强调领导责任到位。检察机关要发挥好信访接待领导机构和制度的实际功效,按照维护稳定的工作要求,对上级交办和自行摸排出来的积案,通过落实检察长接待日、院领导值周、领导包案等方式,对负责的信访案件做到亲自筹划部署,亲自阅卷核实证据、亲自约谈信访人。同时,逐案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狠抓息诉罢访任务的分解落实,确保责任到岗、到人。
  2.强调首办责任到位。要充分发挥首办责任功效,按照“谁接访、谁负责;谁办理、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办理属于本院管辖范围的控告举报、申诉、赔偿案件,实现涉检信访案件“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目标,将问题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将矛盾隐患消弭在萌芽状态。对因工作不力、执法不当而引发到省进京非正常访的干警,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3.强调质量监督责任到位。质量是检察机关办案的生命线。涉检信访案件的发生,多数是由于办案质量不高、执法不规范引起的。因此,基层检察机关要以“两法”修改为契机,进一步增强案件质量意识,严把事实关、证据关和法律适用关,完善案件质量的监督机制,确保办案质量。同时,加强对典型申诉、赔偿案件的深入剖析,认真分析执法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完善办案质量考评监督机制提供参考,从源头上堵塞可能造成错案、冤案的漏洞。
  (四)细化四项维稳措施,全面提升涉检信访处置水平
  1.抓好排查环节,确保底子清、情况明。对辖区内涉检环节的不稳定因素以及可能引发涉检信访的问题进行“拉网式清理”,对排查出来的矛盾进行分析研判,做到“一案一登记、一案一分析”。尤其是对可能引发重大涉检信访或越级上访的案件,要逐一确定并落实包案领导、责任部门、稳控方案和化解措施,从源头上预防涉检信访的发生。
  2.抓好风险评估环节,确保估得准、判得对。将拟不立案、拟撤案、拟不诉等10类社会关注度高的敏感案件,纳入风险评估预警范围,对每起案件、每个办案环节适时开展涉检信访风险评估,再根据评定的风险等级,分别予以处理,防止因情况不明、处置不当而引发涉检信访矛盾。
  3.抓好稳控环节,确保稳得住、控得牢。在坚持做好化解息诉工作的同时,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人员,如可能进京、越级访、信访老户等重点对象,形成“一对一”的工作模式,提升处置涉检信访案件的效率和效果。
  4.抓好督办指导环节,确保督得严、办得好。对挂牌督办的信访矛盾和排查的重点案件,基层检察机关党组班子要加强业务指导和协调工作,及时跟踪检查案件的办理进度,加大矛盾调解力度,必要时还可邀请上级检察机关到现场进行个案指导。同时,坚持定期通报制度,对交办案件的基本情况、矛盾化解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进行通报,督促控申部门及时、妥善处理涉检信访问题。
  (作者通讯地址:新宁县人民检察院,湖南 邵阳 422700)
其他文献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对刑事诉讼法典进行了第二次修正,进一步完善了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技术侦查等规定,增设了特别程序,修改和增设的条文多达100余条。辩护制度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四章“辩护与代理”一章,并从原来的10个条文增至16个条文。新刑诉法对辩护权进行了突破性的规定与调整,辩护权得以扩张,这必将对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产生一定影响。  一
期刊
摘 要:程序性制裁所针对的是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违反法律程序的行为,并以宣告诉讼行为无效为其基本制裁方式。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在这方面比1996年刑事诉讼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证据规则的缺失、制裁的片面适用性等问题。同时为检察机关开展这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程序性违法;程序性制裁  一、问题的提出  程序性制裁理论是一个学者们提出并为之付诸实践呼吁
期刊
摘要:  随着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城市四周边缘地带的社会治安影响日益凸显。加大对边缘城市社区治安管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整合社会资源、构筑防控网络;发挥“一警为主、多警联动”机制;建立严密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强化实有人口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非传统安全;边缘城市社区;社会治安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当前,随着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城
期刊
职务犯罪侦查的困境,是指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陷于停顿,无法向前推进,无法深入开展下去的状态。主要特点是:正在侦查的案件,已经取得一定的证据,犯罪嫌疑人有重大嫌疑,但下一步侦查遇到困难,难以顺利地侦查下去。在实践中,可尝试通过以下方法寻求走出职务犯罪侦查的困境:  一、重新认真分析判断案情  一是重新了解案件情况。可通过阅卷、听案情汇报、找承办人或者参与案件的人分别了解案件情况。实践证明,重新了解案件情
期刊
摘 要:代理制度是民商法的基本制度之一。其主旨在于维护社会交易安全、鼓励交易,尤其在市经济情况下,其作用更是举足轻重。由于表见代理制度在我国民法上确立的时间不长,加之学术界对其概念、要件等仍然存在分歧,这种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表见代理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因此,如何正确地把握表见代理的基本原理及规则构成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方法,从表见代理的理论层面及实践层面对表见代理制度
期刊
摘要:  渎职侵权犯罪是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有着超乎人们想象的眼中的社会危害性,它所照成的上网人数往往比杀人、伤害等犯罪要多得多;它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比经济犯罪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它与贪污贿赂罪一样,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渎职侵权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去深刻认识、了解渎职侵权犯罪的本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期刊
摘要:  “无法可依”即法律不完善或者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这是司法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决定了立法应当保持适当弹性。因而,“宜粗不宜细”的立法原则具有合理性。解决法律不完善的最佳途径应当是允许法官造法,使法官在审判中结合具体案件创造需要的法律规则。当然,对于这一权力也需要适当规制。  关键词:无法可依;法官造法  “无法可依”是时下审判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人们为此不断地呼吁
期刊
摘要:  刑事被害人由于受到犯罪侵害,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许多刑事被害人“求偿不能”、“求助无路”,有的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治致使病情恶化,有的被害人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陷入困境,损害了法律公正感。所以,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这对帮助被害人度过难关,重拾生活的信心,对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稳定等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必要性;注意问题  一、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
期刊
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诉讼的基本要求,是衡量一个国家刑事诉讼制度是否科学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证人出庭作证,对于核实证据、查明案情、正确判决具有重要意义。长期的审判实践中,由于制度上缺乏保障,证人不出庭、证言不能在庭审中得到有效质证,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突出问题之一。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制度的修改标志着我国刑事证人作证制度初步建立,证人制度构建取得重大进步。  一、明确证人出庭作证的范围和条件  
期刊
摘要:  被告人敲诈勒索婚姻关系第三人,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应区分第三人作为被害人是否在该刑事案件中具有过错,在对被害人过错情节作出具体认定后,才可判定是否对被告人酌情从轻处罚。  关键词:敲诈勒索;被害人过错;明显过错;一般过错  一、两起敲诈勒索案的发生  2012年5月9日14时许,被告人易某外出返回其暂住处时,看到其妻子王某与郑某两人在暂住处内衣冠不整地坐在床上,即认为该二人有不正当两性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