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前夕,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甘巴拉阵地。一排年轻官兵手捧洁白的哈达、缤纷的鲜花,虔诚敬献在那座背靠阵地的玛尼堆上。玛尼堆,原本是藏族同胞用凝结了内心祈愿的一块块石子集垒起来的、具有灵气的石堆。而在这个特殊的玛尼堆下,埋葬着1962年随部队第一批进藏的共和国雷达兵、在驻藏空军雷达某团战斗了20年的副团长张在安的忠骨。
“向老兵敬礼!”阵地总值班、排长杨雪帆的口令随寒风在雪山之巅回荡,新一代甘巴拉人以军人最厚重的礼仪,向魂归极地的老雷达兵致敬……
甘巴拉,离开你31年的老兵回来了
时间,定格在2013年8月2日。那天,甘巴拉阵地蓝天碧透,白云净亮。
一大早,苍鹰都极少光顾的阵地上迎来了7位来自安徽蚌埠的特殊客人:1982年从部队转业、2011年去世的老副团长张在安的老伴和两个儿子全家。
一上山,他们便和官兵一道在阵地前的山坡上忙开了。挖掘坑穴,将骨灰盒轻轻裹上鲜红的党旗安放掩埋,一块块捡来凝聚思念与敬重的山石堆起玛尼堆,将一块刻有“军魂”的石头放在中央,覆盖上一条条预示吉祥如意的哈达……
1939年出生、1959年入伍的张在安,是1962年第一批进藏的共和国雷达兵。他和战友们翻雪山、过冰河、抗缺氧,以“钢钎打不进,人也要扎根”的顽强毅力,和战友们踏遍了百余座险峻高山,在“伸手就能触到天”的乱石冻土之上,勘察建设了10余座钢铁阵地,让“千里眼”在雪山之巅警惕巡视。20年里,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副团长,亲自参与见证了西藏雷达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岁月,把生命中最美好的20年,贡献给了部队,奉献给了西藏。
弥留之际,他还给老伴口述了一段难忘经历:“第一次去甘巴拉勘测阵地,我们在那儿待了20多天。一些战友背着干粮和水上山,另一些战友守在山下轮换。第一次在山顶过夜,我扁桃体发炎,把喉咙堵得呼吸都困难,硬是张着嘴大口呼吸着,测量了仰角,画了阵地地形图……”
今天,当年那个20岁出头的小雷达兵终于又与这块土地融为一体了。寒风中,哈达飞舞,仿佛是老兵述说着对雪域高原31年的牵挂和眷恋;官兵们敬礼,感悟老兵20年峥嵘岁月、青春激情和不老忠魂。
“老头子,你天天想着回到西藏。我和孩子们带你回来了。你看你的墓地多好啊!背靠着你亲自选的阵地,左边有雅鲁藏布江,右边有羊卓雍错,还有那么多战士照料你,你再也不会寂寞了。天天看着雷达转,你再也不会睡不着觉了……”张在安的老伴李祝兰蹲在玛尼堆前,跟终于魂归雪域的老伴诉说着,眼中含泪,一脸欣慰。
父亲的遗愿,儿子的承诺
有一个镜头,张在安的长子、海军蚌埠士官学校模拟训练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军至今铭心刻骨。
那是2006年春节的家宴上,当父亲在电视上看到全国人民向甘巴拉雷达站问好的电报后,又一次抒发对西藏的情怀。当时,张军脱口而出:“爸,您放心吧!您生前我不能陪您回西藏,以后我一定会带您的骨灰回去一趟。”
张在安听后,不仅没有责怪儿子在春节时说出什么生前生后事,反而兴奋地当即答应:“带去就不要带回来,找个山头,撒了、埋了都行,雷达兵就是占山为王的。”还倒了一满杯白酒和儿子一饮而进。
儿子太懂得父亲的西藏情结。退休前,张在安一直想回老部队看看,但先后任蚌埠市中区法院副院长、东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市民政局副局长等职,工作繁忙。1999年一退休,便开始锻炼身体,为回西藏做准备。然而,2000年夏,他原本就被高原反应侵蚀严重的心脏出现了严重的心肌梗塞,四条冠状动脉堵了两条半,实施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差点没走进鬼门关。2005年1月,又因不慎摔倒造成脑出血,对身体损害巨大,返藏的希望彻底破灭。
可是,老兵的西藏情结从未淡薄。张在安平时最兴奋的时候就是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西藏的消息,尤其是每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只要出现甘巴拉雷达站的画面,他就兴奋得神彩飞扬:“这个阵地就是当年我们去勘察的,现在条件好了,这房子、这路应该都是这几年刚修的……”
“你爸昨天夜里醒来很长时间睡不着,说是又梦到西藏了,半夜起来抽烟,和我说了半天在西藏当兵的事。”在张在安弥留前夕,母亲多次跟儿子说起。
2011年9月2日,老兵在医院实施肠梗阻手术的第2天,被长期高原生活损伤的心脏不堪重负,没有留下一句话就溘然长逝,带着对雪域厚土的绵绵思念和无限遗憾。
而父子俩在2006年春节的约定,竟成了父亲的最后遗愿。
沿着父亲当年的路,带父亲重返极地
“父亲,我一定带您回西藏。”张军握着父亲渐渐冰凉的手流泪发誓。同时,早早叮嘱年近7旬的母亲做好身体准备。
2013年7月儿子张儒鲲高考一结束,他便通过多种渠道联系到驻藏空军雷达某团,表达了父亲想魂归雪域的愿望。得到团里的支持后,立即带着全家老少7口,带着父亲的骨灰,从安徽蚌埠自驾出发,沿着父亲弥留之际口述的当年行军路线奔赴世界屋脊。
从西宁一路向西。途经格尔木,翻越唐古拉山,穿越藏北重镇那曲、当雄、羊八井……穿越荒凉寂寥的戈壁,翻越高寒缺氧的雪山,张军的思绪穿越到51年前:“我的父亲,一个20出头的雷达兵,从江南水乡来到青藏高原,他当时想了些什么?他会想到他将在西藏服役20年吗?会想到他将与爱人长期两地分居吗?会想到他既见证不到两个儿子出生的喜悦,也无法在父母弥留之际于身边尽孝吗?20年,每次回到高原,由繁华回到荒凉,他是什么心情?”
他不知道答案。父亲在世时,喜欢说他的艰苦经历,时常有些豪言壮语,但很少说起内心的感受。
跋涉数千里,一家7口于7月底抵达拉萨。驻藏空军雷达某团政委杨寿保带着老兵全家参观了团荣誉室和老兵生前多次跟家人提到的老团部。当家人提到老兵希望把骨灰撒到曾经战斗过的边防部队的遗愿时,团领导深受感动。考虑到张在安当年参与了甘巴拉阵地的勘测和建设,在团里当参谋长和副团长时又多次上甘巴拉雷达站指导工作,在有生之年又对甘巴拉表现出极度关注,当即决定把他的骨灰葬在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完成老兵的夙愿,也成为官兵戍边卫国的永恒激励。
8月2日,团政治处薛仁宾副主任、保卫股长赵兵兵陪同全家向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阵地进发。
山路险峻,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张军脑海里回响着父亲弥留之际的口述:“我们背着干粮和水一步步登上山顶勘察阵地,由于长期脚趾要使劲扒着地面,大拇脚趾头的指甲都脱离了肉,直到现在也没恢复成正常的样子……”
张军热泪长流,内心充满了神圣。一路上,回味着父亲曾经的一言一行,咀嚼着一名老军人的无私情怀,更体会着一位严父留给全家的精神财富。
“父亲如果知道他能长眠在这里,一定认为这是部队给予他这个老雷达兵的至高荣誉。”说起来,二儿子张民,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生、某知名房地产公司总建筑师,语调仍如甘巴拉激越的风,“我想,我们选了一块世界上最好的墓地。”
如今,张在安——这名1962年第一批进藏的共和国雷达兵,背靠阵地,常有官兵陪他说说话,看看祖国大好河山,他终于可以慢慢回忆了……
“向老兵敬礼!”阵地总值班、排长杨雪帆的口令随寒风在雪山之巅回荡,新一代甘巴拉人以军人最厚重的礼仪,向魂归极地的老雷达兵致敬……
甘巴拉,离开你31年的老兵回来了
时间,定格在2013年8月2日。那天,甘巴拉阵地蓝天碧透,白云净亮。
一大早,苍鹰都极少光顾的阵地上迎来了7位来自安徽蚌埠的特殊客人:1982年从部队转业、2011年去世的老副团长张在安的老伴和两个儿子全家。
一上山,他们便和官兵一道在阵地前的山坡上忙开了。挖掘坑穴,将骨灰盒轻轻裹上鲜红的党旗安放掩埋,一块块捡来凝聚思念与敬重的山石堆起玛尼堆,将一块刻有“军魂”的石头放在中央,覆盖上一条条预示吉祥如意的哈达……
1939年出生、1959年入伍的张在安,是1962年第一批进藏的共和国雷达兵。他和战友们翻雪山、过冰河、抗缺氧,以“钢钎打不进,人也要扎根”的顽强毅力,和战友们踏遍了百余座险峻高山,在“伸手就能触到天”的乱石冻土之上,勘察建设了10余座钢铁阵地,让“千里眼”在雪山之巅警惕巡视。20年里,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副团长,亲自参与见证了西藏雷达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岁月,把生命中最美好的20年,贡献给了部队,奉献给了西藏。
弥留之际,他还给老伴口述了一段难忘经历:“第一次去甘巴拉勘测阵地,我们在那儿待了20多天。一些战友背着干粮和水上山,另一些战友守在山下轮换。第一次在山顶过夜,我扁桃体发炎,把喉咙堵得呼吸都困难,硬是张着嘴大口呼吸着,测量了仰角,画了阵地地形图……”
今天,当年那个20岁出头的小雷达兵终于又与这块土地融为一体了。寒风中,哈达飞舞,仿佛是老兵述说着对雪域高原31年的牵挂和眷恋;官兵们敬礼,感悟老兵20年峥嵘岁月、青春激情和不老忠魂。
“老头子,你天天想着回到西藏。我和孩子们带你回来了。你看你的墓地多好啊!背靠着你亲自选的阵地,左边有雅鲁藏布江,右边有羊卓雍错,还有那么多战士照料你,你再也不会寂寞了。天天看着雷达转,你再也不会睡不着觉了……”张在安的老伴李祝兰蹲在玛尼堆前,跟终于魂归雪域的老伴诉说着,眼中含泪,一脸欣慰。
父亲的遗愿,儿子的承诺
有一个镜头,张在安的长子、海军蚌埠士官学校模拟训练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军至今铭心刻骨。
那是2006年春节的家宴上,当父亲在电视上看到全国人民向甘巴拉雷达站问好的电报后,又一次抒发对西藏的情怀。当时,张军脱口而出:“爸,您放心吧!您生前我不能陪您回西藏,以后我一定会带您的骨灰回去一趟。”
张在安听后,不仅没有责怪儿子在春节时说出什么生前生后事,反而兴奋地当即答应:“带去就不要带回来,找个山头,撒了、埋了都行,雷达兵就是占山为王的。”还倒了一满杯白酒和儿子一饮而进。
儿子太懂得父亲的西藏情结。退休前,张在安一直想回老部队看看,但先后任蚌埠市中区法院副院长、东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市民政局副局长等职,工作繁忙。1999年一退休,便开始锻炼身体,为回西藏做准备。然而,2000年夏,他原本就被高原反应侵蚀严重的心脏出现了严重的心肌梗塞,四条冠状动脉堵了两条半,实施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差点没走进鬼门关。2005年1月,又因不慎摔倒造成脑出血,对身体损害巨大,返藏的希望彻底破灭。
可是,老兵的西藏情结从未淡薄。张在安平时最兴奋的时候就是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西藏的消息,尤其是每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只要出现甘巴拉雷达站的画面,他就兴奋得神彩飞扬:“这个阵地就是当年我们去勘察的,现在条件好了,这房子、这路应该都是这几年刚修的……”
“你爸昨天夜里醒来很长时间睡不着,说是又梦到西藏了,半夜起来抽烟,和我说了半天在西藏当兵的事。”在张在安弥留前夕,母亲多次跟儿子说起。
2011年9月2日,老兵在医院实施肠梗阻手术的第2天,被长期高原生活损伤的心脏不堪重负,没有留下一句话就溘然长逝,带着对雪域厚土的绵绵思念和无限遗憾。
而父子俩在2006年春节的约定,竟成了父亲的最后遗愿。
沿着父亲当年的路,带父亲重返极地
“父亲,我一定带您回西藏。”张军握着父亲渐渐冰凉的手流泪发誓。同时,早早叮嘱年近7旬的母亲做好身体准备。
2013年7月儿子张儒鲲高考一结束,他便通过多种渠道联系到驻藏空军雷达某团,表达了父亲想魂归雪域的愿望。得到团里的支持后,立即带着全家老少7口,带着父亲的骨灰,从安徽蚌埠自驾出发,沿着父亲弥留之际口述的当年行军路线奔赴世界屋脊。
从西宁一路向西。途经格尔木,翻越唐古拉山,穿越藏北重镇那曲、当雄、羊八井……穿越荒凉寂寥的戈壁,翻越高寒缺氧的雪山,张军的思绪穿越到51年前:“我的父亲,一个20出头的雷达兵,从江南水乡来到青藏高原,他当时想了些什么?他会想到他将在西藏服役20年吗?会想到他将与爱人长期两地分居吗?会想到他既见证不到两个儿子出生的喜悦,也无法在父母弥留之际于身边尽孝吗?20年,每次回到高原,由繁华回到荒凉,他是什么心情?”
他不知道答案。父亲在世时,喜欢说他的艰苦经历,时常有些豪言壮语,但很少说起内心的感受。
跋涉数千里,一家7口于7月底抵达拉萨。驻藏空军雷达某团政委杨寿保带着老兵全家参观了团荣誉室和老兵生前多次跟家人提到的老团部。当家人提到老兵希望把骨灰撒到曾经战斗过的边防部队的遗愿时,团领导深受感动。考虑到张在安当年参与了甘巴拉阵地的勘测和建设,在团里当参谋长和副团长时又多次上甘巴拉雷达站指导工作,在有生之年又对甘巴拉表现出极度关注,当即决定把他的骨灰葬在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完成老兵的夙愿,也成为官兵戍边卫国的永恒激励。
8月2日,团政治处薛仁宾副主任、保卫股长赵兵兵陪同全家向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阵地进发。
山路险峻,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张军脑海里回响着父亲弥留之际的口述:“我们背着干粮和水一步步登上山顶勘察阵地,由于长期脚趾要使劲扒着地面,大拇脚趾头的指甲都脱离了肉,直到现在也没恢复成正常的样子……”
张军热泪长流,内心充满了神圣。一路上,回味着父亲曾经的一言一行,咀嚼着一名老军人的无私情怀,更体会着一位严父留给全家的精神财富。
“父亲如果知道他能长眠在这里,一定认为这是部队给予他这个老雷达兵的至高荣誉。”说起来,二儿子张民,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生、某知名房地产公司总建筑师,语调仍如甘巴拉激越的风,“我想,我们选了一块世界上最好的墓地。”
如今,张在安——这名1962年第一批进藏的共和国雷达兵,背靠阵地,常有官兵陪他说说话,看看祖国大好河山,他终于可以慢慢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