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13和鸽15(天津,1964)鹦鹉热衣原体的鉴定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434jkhg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4年从天津的鸽子中分离到3株衣原体,按照当时的鉴定方法无法判定。1981年按照70年代新的鉴定方法,根据SD敏感试验、碘染色试验和交叉CF,可以判定其中两株是我国最早分离的鹦鹉热衣原体。

其他文献
垂盆草甙是从治疗肝炎草药垂盆草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有效单体,本实验证明它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它能降低胸腺细胞数,可能将其转移至骨髓,而使骨髓中T细胞比例非常显著地增高。它能抑制T细胞介导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和T细胞依赖抗原——SRBC的抗体形成细胞数。同时,我们还观察到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和中性细胞比例增高。由于垂盆草甙毒性极低,是一种颇有希望的免疫抑制剂。
期刊
本文提出一种快速检定细菌的吖啶橙简易免疫荧光法,其原则是将少量的特异抗体血清与高倍稀释的吖啶橙溶液混合来着染被检的细菌,可使与抗体结合的菌体染呈特异的荧光菌团,其特点与经典的免疫荧光所见相似。此法特异、快速、敏感、经济、简便,适于基层普遍采用。本文对影响吖啶橙荧光染色的因素,吖啶橙免疫荧光检定细菌荧光菌团的敏感度及特异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期刊
本文报导1979年6月至1980年12月从人和猪的2000份粪便中分离25株菌,检定结果表明均符合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特性,凝集反应与吸收试验结果证明有9株与现有的O分群血清凝集,其中从人体分离的2株与O∶4群参考标准株抗原相同,从猪体分离的属于O∶10,O∶16各有2株,O∶7,8,O∶13,7及O∶17各有1株。根据Wauters的生物分型法O∶4群2株符合生物学Ⅱ型,猪体分离的7株均属于生物
期刊
期刊
用12群绿脓杆菌代表株的3~6小时肉汤培养物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含量丰富的No. 1800株制备的相应协同凝集试剂进行试验时,发现与用18~20小时斜面培养物作普通玻片凝集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但前法反应较快较强,在一分钟内即可出现明显的凝集。用这两种方法对53株绿脓杆菌临床分离物检查的结果说明,协同凝集试验正确定出群别的绿脓菌为83%,而普通玻片凝集则为71.7%。协同凝集试验除了有较高的分群率
期刊
1979年9~11月,广东省中山县石歧镇发生登革热流行。取患者急性期血,经脑内接种1~3日龄小白鼠,分离出两株病原体。从白纹伊蚊标本,经接种白纹伊蚊细胞Aa-778株,盲传三代后脑内转种1~3日龄小白鼠,分得一株病原体。另将冻存16个月后的患者急性期血清,接种C6/36白纹伊蚊细胞纯系(简称C6/36细胞),获得两株病原体。上述所检出的病原体,经鉴定均属登革1型病毒。此系我国首次自患者及白纹伊蚊分
期刊
测定流感病毒活疫苗接种后血凝素抗体的增长率时,常规法敏感性最差,半加敏法居中,加敏法最敏感。志愿者免疫前神经氨酸酶抗体低者,免疫后神经氨酸酶及血凝抑制抗体阳转率与病毒分离率均有显著提高。讨论了活疫苗免疫效果观察时挑选志愿者和有效保护水平等标准问题。我们认为免疫前HI抗体(半加敏法)<1∶5,NI抗体<1∶10的人作为疫苗易感对象选择标准是适宜的。
期刊
期刊
本文比较了森林脑炎强毒株与减毒株猴神经毒力的差异。森林脑炎强毒株感染猴其临床表现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程度呈平行关系;森林脑炎减毒株感染猴之临床表现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不完全呈现平行关系。故在判定森林脑炎减毒株的神经毒力方面猴中枢神经系统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临床观察更准确可靠。森林脑炎强、弱毒株在猴脑神经毒力的差异,主要表现于对神经细胞损害的能力不同。因此,评价减毒株的神经毒力应以相当数量的猴中枢神
期刊
利用室温下戊二醛固定及常规薄切片技术对痘苗病毒感染HeLa细胞1小时之内的现象进行了观察。发现在吸附有病毒颗粒的部分,HeLa细胞膜往往增厚,电子密度增大;胞浆内局部微管、微丝增多,这提示了可能有某种病毒物质在感染早期转移到受感染的细胞之浆膜上,也提示了微管、微丝在吞噬泡形成中的作用。除了公认的吞噬作用外,发现痘苗病毒能以其包膜与细胞膜融合的方式进入HeLa细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