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r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就业指导教育较为急功近利,普遍重就业技能训练,忽略了对学生的心智训练和做人教育,这在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教育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明确高校在就业教育中的职责,建立大就业教育体系,避免是就业指导教育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关键词】就业教育;主要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关注,社会对大学人才的需求和就业率成为影响学校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调整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现在高校普遍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但是,这种重视后面,尚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一、当前就业指导教育较为急功近利,重就业技能训练,忽略了对学生的心智训练和做人教育
  现在的就业教育之所以急功近利,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开始的太晚了。所有的职业教育内容要在短短几年的大学生活期间完成,这段时间内大学还承担着让学生们逐渐适应社会和各项专业基础教育的基本职能,而这些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十几年的时间,都是较为纯粹的学生,与社会基本绝缘,这些大学生一般都处在一个需要父母监督教育的年龄,高校便充当了替代学生父母的角色,对这些离开家的、面临未知诱惑情境的学生,进行一些可以信赖的、充满情感的监护和引领,这也将占去大学教育的相当一部分精力。因此,高校能够用于就业指导工作的精力和时间都受到了很大的排挤,在不得不顺从地开展就业教育的情况下,大学就业教育难免会急功近利,追求速成。这一点,在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因为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要在两年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繁重且必要的基础课程,可用于专业基础知识技能之外的教育时间更加有限,这使得此类高校在就业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在精力和时间分配上处处捉襟见肘,无计可施。就业教育流于表面,舍本求末也是情非得已。
  然而,单纯就业技能的训练和掌握是较为容易的,技巧层面的东西通过短期的训练即可掌握要领,综合素质的提高,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每一天的点滴积累和强化。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大多做的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忽略了扎扎实实的织锦工作。实际上,对目前中国的大学生和充当大学生父母替代角色的大学而言,织锦工作显得更为重要。目前中国的大学生普遍缺乏独立价值观念和独立选择的能力,具有父母角色替代意义的大学的教育,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好的大学教育根本的在于提供能让学生自主发展的可能,培养独立思考、负责任的下一代,而非单纯的应和社会市场需求的产品。因此,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应该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科学的契合点,使学生既能在有限的三年时间内具备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又能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则后者应该成为工作的重点。
  过于重视技巧层面的东西,这只是浪费时间在短期效应上。职业教育是为了解决毕业生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创造美好生活,这个宗旨不是一个技巧性的回答、技巧性的行为所能达到的,今后的生活中,更多体现出来的还是个人内化了的做人做事的方式和个人言谈举止的魅力,这将决定毕业生个人的前程。所以职业教育最核心的是做人教育。
  二、高校在就业指导教育中的职责不明晰
  高校作为一个知识的共同体,需要专业技能,也需要文化思想。学生自觉接受心智训练和行为内化训练习惯的养成,与学校的文化环境氛围是密切相关的。这不仅是一个相关课程开设的简单问题,而是一个学校整体与人文化积累的长期蕴含的结果。这种教育应该是淡定、自由、有主见的。但是,现在政府和社会都要求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出来的学生具备高技能,毕业之后就能为社会所用。所以出于多方面的考虑,高职高专院校不得不全力配合社会各界和学生,大力迎合政府和社会以及在此影响之下的家长和学生对毕业生这一“产品”的需求。这样做直接导致的问题是,学校教育失去了教育的主动性和连贯性,过度地被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所左右,而不是有所坚持。大学应该产生思想,进而影响社会,引领一方,而不是被社会牵着鼻子走,方向反了。高校的根本任务首先是教会学生做人,然后才是各项技能。首先就是要营造一种宁静自由的氛围,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凸现学校的基础教育作用,这是学校区别于社会职业训练的根本所在。大学生素质的高低,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在于校园文化环境,在于校园的每一位领导、教师的引领,应着眼于长远,非一日之功,需要的是沉静和积累。
  三、明确高校在就业教育中的职责,建立大就业教育体系
  就业教育应该融合到各学科教育之中,努力建设高校大就业教育体系,而不是将就业教育单纯地理解为就业指导课教师的工作。高校就业教育的最主要目的不在于解决就业难的社会问题,而是培养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应该从娃娃开始,无形地融入到培养学生的全过程之中。
  现在高校的就业教育是在给大学生补课,就业教育原本应该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让学生们尽可能多的接触了解行业职业,让他们有尽可能多的选择,然后引导他们形成认识并做出自己的选择,这种就业教育是融入日常教育之中,而不是被单立出来,大力强调的。正因为我国的就业教育起步太晚,所以这一领域目前很热闹。实际上,目前高校开展火热的就业求职应聘技巧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大学期间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和日常咨询就足以满足需要,绝大多数知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自己获得,这个获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职业教育。不要迷恋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的身份,教师只需要引导他们该怎么做就行了。大学的就业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放在引导学生职业能力的成型上,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做人教育,这是根本,也是现在大学应该坚持的方面。然而,这一点,被许多高校忽略了。
  就业教育应该是一个需要多种课程支撑的系统教育工程,不是单一的就业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校的每一个教育环节都紧密相关,每一个环节的变动,都会引起连锁反应。现在许多高校的就业课程建设并没有被提到全局的高度,思路大多是强调自成体系,而就业课程是必须融入到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之中的,自成体系只是相对的,不能过于夸大,否则会偏离就业教育的初衷。高校就业课程体系建设必然要引起全校课程建设的改革。而且,就业课程体系建设应该突破狭隘就业教育的认识,将培育学生会做人的素质的相关课程和各类实践活动统筹考虑,破除只重课堂教育的观念,更加重视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支持,更加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分类指导,配备专职指导教师,利用长假开展卓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加重视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形成学校大就业教育格局。教师的职责在引导,而不是包办。
  提高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整体效率是一个社会化、系统性的工程,不是哪一所高校、哪一位教师所能解决的。社会和政府不应该将就业的压力转嫁给高校、转嫁给教师、辅导员,相反,应该营造一种宽松、宁静的大环境,支持高校自主开展工作。高校也应该有所坚持,明确自身的职责,相信致力于学生会做人的素质教育可能会影响一时的就业成绩,但一定可以赢得学生和学校的未来。高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教育的目的是为引导学生为自己的一生做准备。只要这一根本问题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就业与职业生涯,不会成为太大的问题,即便暂时有问题,最终也会得到较好的解决,而且,问题的主要原因,也不在于高校的教育质量。应该澄清一个认识,在医学教育方面,高校教育不是为了完成教育,尤其是医学类高职高专,短短两年的在校教育和一年的实习,并不能包括医学涉及的所有细节,而这些知识除了在实践的环境下,是不能被有效习得的。年轻的医生必须在医院里训练。大学生不应该是带着完成教育的期望碑送进高校的,而应该怀着打好充实的医学原理基础,为实践技术做好准备的,学生在有限的几年里,无论是理论实践还是行业综合素质,至少有一部分,需要拖延到将来去学习。但是,如果已经打下良好的科学理论基础,形成健全的人格,毫无疑问,他的实践技能和行业综合素质将会的到最快的提升。大学教育的结束,只是一名学生接受教育的开始。确实有些工作只需要熟练的技能就能够得到有效实施,但像这样的劳动者将会被其他人限制在狭窄的道路上,他们需要哪些拥有更广博知识的人的持续监管。经过长期的实践,他可能已经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但是向业务计划的安排,理论、技能、方法的创新,却通常来自于经过更高级和系统培养的人的思维。中国目前需要大量熟练的技工,但更需要能够创新的人才,所以,高校只要有一丝可能与希望,都要致力于寻找职业教育、做人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最有结合,尽可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职高专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也不应该放弃。
  这就要求学校、政府和用人单位等社会元素在学生教育方面应该各有侧重,各负其责,互相合作,合理运用资源,提高教育效率。用人单位应该义无反顾地接好高校传过来的教育学生的接力棒。作为学生新的教育的重要场所,用人单位也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能光有评价没有作为,对高校教育吹毛求疵,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却置之不理。用人单位不能只要求学生完成指派工作,忽视指导学生进行思想、心理等方面的调适。因为学生由学校进入工作岗位,环境、角色、接受教育的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适应和相关能力的欠缺是无法避免的。这是用人单位应该加以重视和调整的。用人单位接收的是一名需要继续完善的学生,不仅仅是一名工作者。政府应该致力于建立一套更为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一社会性的问题,给高校更宽松的工作空间,从长远效果来评价高校就业工作的得失,为高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正如农民种植了一批棉花,但他所做的没有实际意义,因为他们没有使他们的劳动成果变成可穿的衣物,那么我们就应该指责他们吗?高校就是那种棉花的农民。正如泥瓦匠已经奠定房屋的地基,但他所做的,对最终目的毫无意义,他没有建成房屋,他的劳动成果不适合居住,因此他所做的一切没有实际意义,那么我们就应该指责他吗?高校就是那泥瓦匠。
其他文献
这些年来,我国在教育教学方面得到了不断的突破,各项要求也开始不断提高,有效教学已经成为了主要目标.实现有效教学要从小学开始,小学数学课程当中教学方式开始得到创新,情景
化学在高考理科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知识水平着手,合理的展开复习,打牢基础,提升能力,为高考化学考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笔者分析了当前高考化
本文从加强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入手,对高职院校推行二级管理模式的概念、原因、内容、途径进行分析论述,探索如何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构建适应现代化高职教育的二级管理模
目的:观察宫颈抗菌膜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26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CYP-I型综合微波治疗仪治疗,术毕辅以宫颈抗菌膜治疗,分别于一个月后复查.结果:宫颈糜烂
目的 探讨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7例髓核游离的MRI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及病理对照.结果 病变椎间盘t2-tse序列信号减低或呈低信号,椎间隙不同程度狭窄,与
电子校务的开展,势必会引起众多电子文件资料产生,而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也必然会成为高等院校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在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下,电子校务虽能给高校档案管
目的 探讨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05年8月~2010年7月间使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20例,分析不同型病例手术满意率、手术时
目的: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手术中,比较运用纤维蛋白胶和缝线固定两种方法的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随机选取58例因鼻侧初发性翼状胬肉而进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脑梗死在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由轻变重,在48h之内仍然不断地进展,最后会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的现象,致死或致残几率较高,多发于中老年人。尤瑞克林是人尿激肽原酶,从人尿中提取精制的糖蛋白,能够选择性地进行扩张脑部细小的动脉,改善由于缺血而导致的供血供氧不足的情况,同时也能够促进缺血区新生血管的生成。
随着我国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学生电脑设计的需求日益增加,通过分析目前数字信号处理(DSP)平台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未来实验教学的课程的建设和研究方法,给出了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