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太湖早日重现碧波美景

来源 :唯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x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五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太湖治理国家总体方案和省实施方案,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一手抓应急防控,一手抓长效治理,治太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国家确定的近期(2012年)目标。作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太湖治理是当代江苏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一、太湖治理取得四个成效
  太湖流域水质有了明显改善。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从2007年的62.3下降到2012年的56.5,由中度富营养状态进入轻度富营养状态。2012年,太湖水质总体为Ⅳ类(注:环保部规定,总氮改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湖体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三项考核指标分别较2007年下降17.8%、75.8%、37.6%,总氮较2007年下降22.4%。河网水(环境)功能区水质得到改善,国家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逐年上升;15条主要入湖河流年平均水质消除劣Ⅴ类,较2007年减少9条;全面完成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控制任务。
  “两个确保”任务得到全面落实。过去五年,是太湖连续实现“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目标的五年。对自来水厂实施原水至出厂水全流程、高频次水质监控,保障了供水安全、连续、优质,实现出厂水全面达到国家最新卫生标准。逐步实现“双源供水”和“自来水深度处理”两个全覆盖。基本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乡镇覆盖率达100%,进村入户率超过95%。建成饮用水水源监测预警体系,对水质实行24小时监控。饮用水保障能力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蓝藻发生强度逐年减弱,没有发生大面积湖泛。
  流域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太湖治理带来的环境变化感受愈发强烈。苏南五市及流域县级市全部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6个市、县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县),占全国40%,是全国最大的环保模范城市群和生态城市群。现在太湖两岸绿树成荫,一步一景,成了居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治太与流域经济社会实现协调发展。流域各地将太湖治理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倒逼经济转型,提升发展质量,着力破解环境资源束缚,逐步由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转变,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的双赢格局。流域经济实力的显著增长,为治太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五年来,全社会共投资约700多亿元,支持了3000多个重点项目建设。
  二、太湖治理的重要举措
  五年来,太湖治理初见成效,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规划、标本兼治、创新驱动,并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治太举措。
  严守饮用水安全底线。从“水源地”到“水龙头”构筑了四道安全屏障。第一道屏障:水源地保护。全面开展水源地周边围网养殖拆除、生态清淤、生态防护林建设等综合整治工程。第二道屏障:备用水源地和区域供水联网建设。流域17个县以上城市已有15个建成第二水源或备用水源,全面实现区域联网安全供水。第三道屏障:自来水预处理。督促自来水厂增加预处理工艺,有效应对原水可能出现的水质波动对制水后续工序带来的不利影响。第四道屏障:自来水深度处理。流域已有13座自来水厂实现深度处理,总规模达450万立方米/日,处理工艺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构建安全度夏防线。省政府每年4月上旬启动应急机制,实施并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应急防控措施。监测预警,严密防范。初步形成了“天地一体、水陆联动”的监测监控体系,实行卫星遥测、自动监测、人工巡测相结合,24小时严密监控太湖水质和蓝藻变化情况。清淤捞藻,减少内源。对重点湖区实施生态清淤近2800万方。累计打捞蓝藻420万吨,建成9座固定式藻水分离站,试点移动式藻水分离船,形成日处理藻浆能力1.2万吨。湖泛防控,确保安全。开展应急清淤,消除底泥污染。实施曝气充氧,增加湖体溶解氧,提高水体自身恢复能力。采取围挡措施,以便打捞和处置。适时开展人工降雨,有效降低湖泛发生几率。调水引流,增加容量。按照“以动制静、以清释浊、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思路,全力实施“引江济太”,最大限度保持太湖生态水位。五年累计调水120亿立方,其中,入湖近60亿立方,有效抑制了蓝藻生长。
  贯穿结构调整主线。流域各地充分利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区位优势,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流域三次产业比重日趋合理,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装备制造等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面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并组织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等为工作着力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成规模循环(有机)农业工程100多个,农业有机废弃物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新增绿色基地面积50多万亩,环湖沿河湿地农业综合利用示范区辐射面积20多万亩。
  亮出综合治理红线。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必须实施源头治理,全力开展控源截污。工业点源出重拳。截至2011年底,累计关闭化工企业4100余家,关停印染、电镀、造纸等重污染及不能达标排放企业1000余家,审核企业约3000家。农业面源治重点。累计取缔、关停和迁移畜禽养殖场1800多处,整治大中型规模畜禽养殖场近700处,改造圈舍面积30万平方米,拆除网围养殖面积36.1万亩。化学农药、氮肥施用量比2007年分别降低20.2%和15.2%。治污设施全覆盖。2007年以后,太湖流域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规模超过了2007年之前的总和。累计改造167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污水处理厂229座,日处理污水643万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累计新建污水收集主管网1.4万公里。流域实现了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区域供水和生活垃圾运转处理“三个全覆盖”。生态修复见成效。建成生态拦截系统300多万米,控制性种养水生植物面积8.7万亩,植树造林41.26万亩,保护和恢复湿地面积约7万亩。建成5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和7个省级湿地公园。   保持铁腕治污高压线。坚持铁腕治污,以铁的手腕、铁的措施、铁的纪律,强力推进太湖治理。落实治污责任。明确流域各地是太湖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每年初,省政府与太湖流域五市、省有关部门签定治太目标责任书,强化定性和定量考核。提高环境门槛。修订并实施《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实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实施最严厉的整治手段,建立最严密的监控体系。出台严于国家的《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江苏地方标准,倒逼企业减排和地区结构调整。严格监督检查。省人大专门听取太湖治理工作汇报。省政府分管领导每年安排多次暗访和飞行检查,现场指导或交办环境问题。省政协组织委员视察治太工作。省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开展执法检查、项目审计等工作,促进了责任落实。
  三、坚定不移推进太湖治理工作
  太湖治理是中央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检验江苏科学发展的试金石。当前,太湖治理仍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任务。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治太工作面临的形势。
  太湖水质持续改善的任务依然繁重。江苏人口多、土地少、自然资源匮乏,尤其是在太湖流域,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相当艰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污染负荷依然较大。总氮作为湖体水质特殊的单独评价参考指标,目前,仍然劣于Ⅴ类。湖体藻型生境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一旦遇到适宜条件,太湖仍有可能出现较大面积蓝藻聚集,甚至发生湖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依旧是“短板”,生活污染单靠工程措施难以奏效,部分已建成治污设施尚未发挥最大环境效益,日常运行和管护机制亟需进一步建立,部分已出台的环境经济政策仍需加大落实力度,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有益于生态节约的消费方式还需进一步引导。思想稍有松懈,治太工作还可能出现反复。
  未来五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始终将太湖治理作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全面主动融入流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中,深入实施国家总体方案和省实施方案,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太,突出应急防控与长效治理并举、控源截污与生态修复并重,不断促进太湖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生态持续恢复。为到2020年太湖流域水环境基本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努力把太湖生态保护与建设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工程。
  首先,将太湖治理融入流域经济建设,关键是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太湖水污染问题,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造成的。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进一步优化流域产业规划布局,大力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循环、低碳产业,实现经济结构向“高、优、轻、强”转变。其次,将太湖治理融入流域政治建设,关键是要改变政绩考核导向。走出“唯GDP论英雄”的发展误区,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评价考核,强化对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再次,将太湖治理融入流域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弘扬生态文明道德。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养,树立节约资源就是最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将治太理念渗透到各级干部的思想中去,将生态文明道德融入到人民群众的血液之中。最后,将太湖治理融入流域社会建设,关键是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主要责任,太湖治理则是流域最大的生态民生。要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发挥村民自治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保障群众公平享有环境权益,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太湖治理。
  为实现上述目标,应重点实施以下六项工程:
  优质饮用水工程。加强监测预警、调水引流、清淤捞藻(草)、湖泛防控工作,进一步提升应急防控能力。到2013年底,以太湖为水源的城市实现“双源供水”和“自来水深度处理”两个全覆盖,确保群众喝上安全、稳定、优质的放心水,实现安全供水向优质供水转变。之后,将此目标逐步扩大到全太湖流域。
  氮磷等污染控制工程。加强对影响湖体富营养化的总氮、总磷等污染来源分析和基础研究,对工业、农业、生活等各个领域明确总氮、总磷控制目标和削减方案,分解落实到各行业主管部门,全面开展监测及控制工作,切实减少氮磷等污染排放。
  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抓住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制订不同产业的禁止、限制和鼓励发展目录,促进流域产业进一步优化。重点推进纺织印染等传统产业提升改造,继续加强化工、电镀等重污染行业整治。
  环湖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实施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和太湖西部等湖泛易发区生态清淤,定期疏浚流域骨干河网。加快清水引流工程建设,争取到2015年完成新沟河项目。推进太湖西岸等生态湿地建设和恢复,增强水环境自身修复能力。到2018年,环太湖绿廊初步成型,绿色生态屏障更见成效。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不断深化“河长制”,全面推进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15条主要入湖河流综合整治为重要载体,实行“一河一策”、“逐条治理”政策,进一步改善河湖水质,切实降低入湖污染负荷。
  公众生态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推进流域水环境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结合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要求,不断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树立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理念,引导其积极参与太湖治理。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联系,广泛开展治太体验活动,扩大治太影响力。
  (作者系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戴群英
其他文献
建立在邓小平对时代和国情作了超越前人的深刻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政治稳定观,是邓小平治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不同的层次准确地把握住政治稳定与现代化、政治稳定与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influence of loading silane treated sugar cane bagasse (SB) on the morphology and properties of re
The degree of conversion of highly reactive metakaolin in Portland cement metakaolin paste at different ages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metakaolin on the degre
<正>伴随生态文明改善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提升,两者在江苏的协调性日趋显现。但如何降低两者在省内的空间差异、推动省内各区共同迈向高度耦合协调,成为江苏未来深
期刊
Indentation and reciprocating wear tests are carried out to study dent and wear resistance of superelastic Ti-Ni alloys. The effect of loading rate on the super
供给侧改革,是指通过对供给端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供给侧改革,是宏观政策导向上的重大转变。而管理会计是微观经济管理的基础,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
This work investigates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annins extracted from wood for composite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Sustainable knowledg
【正】琼斯(Daniel Jones)曾是英国英语语音学界的泰斗,造诣精深,著述二十余种,而以其创造性的劳动成果《英语语音学纲要》(An Outline of Engtish Phonetics)一书为最有名。
Curing of cement based products such as concrete and mortar, is very important to achieve good strength and durable products. However the curing environment pla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ethodology of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structured systems in which trans- 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is used as a central element of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