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民间艺术的保存和另存

来源 :收藏·趋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iwei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历史可谓短暂,相比欧洲和中国,其民间工艺传统也算不上深厚,但也许恰恰是少了传统的背负,让美国在民间艺术的保护上不遗余力。保存是一切的前提,经由政府和其他组织、个人保护下来的,各具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犹如一间间生动的“博物馆”,记录着这个国家五光十色的历史。
  如果需要举例说明美国人在“遗产保护”方面的执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想到瓦茨铁塔(Watts Towers)。形容瓦茨铁塔最形象的词汇,恐怕就是“一堆废物”了——这并不是我们的偏见,事实就是如此:建造铁塔所用的材料,几乎都是各种各样的废品。结构用的钢筋,是瓦茨铁塔的主人萨巴托·西蒙·罗迪亚从各个建筑工地捡来的废料,钢架外包裹的水泥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玻璃或陶瓷碎片——这些碎片来自附近的陶器厂丢弃的残品,和罗迪亚收集的各种饮料玻璃瓶。罗迪亚称他建造的高高矮矮17座铁塔为“Nuestro Pueblo”(西班牙语,意思是“我们的城镇”),但在世人眼中,这里无异于一个垃圾堆。
  甚至罗迪亚自己也没将瓦茨铁塔当作一回事。1957年,他把铁塔连同土地过户给一位邻居,直到逝世也没回来过。可就是这堆废品,如今竟成了西蒙·罗迪亚瓦茨铁塔州立历史公园(由洛杉矶市文化局和洛杉矶县艺术博物馆的“瓦茨铁塔艺术中心”管理),更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它居然是美国国家史迹名录里9个民俗艺术遗址之一,并且在1990年被列为国家历史名胜。对此,我们除了感慨美国人对历史遗迹保存拥有难以想象的偏执外,还能说些什么呢?对待废物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的工艺资料?
  众所周知,美国能在20世纪成为最发达的国家,原因之一就是对科学发明倍加重视。17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首部专利法——《促进实用技艺进步法案》。法案规定国务卿、国防部长和司法部长中的任何两位,有权授予发明不超过14年保护期的专利权。法案还规定,被授予者要在授权时向国务卿递交描述该发明的说明书,需要的话要提交模型。
  1868年,美国政府修建了三层展馆用来放置专利模型,并修改宪法,使公众有权欣赏专利模型展览。这些模型不仅仅是智慧与想象力的结晶,同时也是复杂精湛的工艺技术的集合,很多模型由专业工坊制造完成。2011年,罗斯柴尔德家族的Alan和Ann Rothschild曾向博物馆捐赠25件专利模型,用于永久收藏。如今,美国的专利模型已经成为一种标记着美国历史文化的特殊收藏品,其在美国科技发展史研究方面的史料价值,更是难以估量。
  而美国的博物馆对本土工艺大师的挖掘、介绍和研究,也让我们艳羡不已。作为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体系史密森尼博物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下属机构,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推出了以19世纪家具制作大师Thomas Day为主题的展览:Thomas Day工艺与色彩大师(Thomas Day: Master Craftsman and Free Man of Color)。
  Thomas Day生于1801年,于1861年逝世,曾是美国内战前最著名的家具制作工匠。他在北卡罗莱纳经营自己的商店并亲手制作橱柜,无论是家具还是木制品都代表了19世纪工艺和审美的最高水平。北卡罗莱纳博物馆的馆长Patricia Phillips Marshall更称Thomas Day是北卡罗莱纳家具业的创始人。
  Thomas Day不仅精于家具制作,更是成功的企业家。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前(1820–1861),北卡罗莱纳的殖民者们,总是以古典的建筑式样和精致的家具设计突显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而Thomas Day传承了父亲的工艺,于1827年在北卡罗莱纳的米尔顿开设店铺,为财力雄厚的顾客定制高级家居产品。他的设计以流畅的曲线和富有动感的造型著称,并将当时的设计潮流和自己的审美观念相结合,打造了极具个人风格的家具设计系列。
  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为这次展览,搜罗了众多有关Thomas Day的资料,其中有制作于1830年至1860年之间的39件家具作品,甚至Thomas Day使用过的《圣经》,以及他参与设计的房屋内部拍摄图(据记载,共有8个现存住宅由Thomas Day亲自设计,分布在北卡罗莱纳和弗吉尼亚)。对比国内整天将遗产保护挂在嘴边,但出现利益分歧时一拆了事的行为,大洋彼岸的做法反倒更有“文明古国”的气度。
其他文献
当代艺术的当代性含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被重新界定。虽然当代性在世界不同的地域会有着相对不同的内涵,但在一个逐渐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不同地域的人们面对着越来越相同并相关的问题。冷战结束后的20多年加速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使世界不同的经济、文化、民族和社会得到了史无前例的互利性交流,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高科技设备的瞬息万变,地球上每个角落发生的一切几乎都可以即刻传遍世界。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之间似乎的确是越
期刊
下一次高科技的突破靠的是“社會运动”,而不是“产品”。从“快闪暴走族”的热潮中可以看出,由电脑、网络、手机及越来越多可以随机检测的芯片装置构成的多重联网,已经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沟通模式。下一个移动通讯的杀手级应用不會是硬件,也不會是软件,而是社會行为的改变。  1月13日,上海的地铁上突然多了一群没有穿外裤的老外。他们是在“无裤日”的号召下自发脱掉外面的裤子进入一些公众场所,希望以此“让人们放开思
期刊
艺術使酒店不再只是客人旅行时不得不住的地方,而成为客人梦想去住的地方。  与其说艺術酒店是一个新兴概念,不如说,它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延续和拆散,其实艺術酒店由来已久,只是始终被锁定于贵胄巨贾的圈子里,首先因为传统意义上的艺術品价格极其昂贵,同时空间艺術化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远非仅仅摆放一两件艺術品这么简单,而是空间设计和诸多恰当艺術品的效果叠加,因此,完美效果的背后是中产阶级都很难承受的成本价格,因为
期刊
正如日本物派的“派”并不指代“派系”,那麼,这里我们可以通俗的理解为“PIE”——追求夹杂于本体和空间之间的静谥、本真、空灵的“物”料。  几乎和意大利“贫穷艺术”同时,日本的“物派”开始以“东方之眼”注视起“身边之物”。  “物派”的作品风格以大量使用未经加工的木、石、土等自然材料为主要特征,尽可能避免人为加工的痕迹,注重物体之间关系的同时,重点是,将空间也作为作品因素之一,以东方式的、乃至日本
期刊
人最难的就是做到对自我的超越。吴建安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当艺术家看到他们的前辈走到那样的高度后觉得自己还能再做什么?这即是一种对自己的超越。  我们年轻的时候会做很多很傻的事,现在回过头来再也不会那样做了,那是因为看到旁边的人做了更高级的事,然后会感叹:能活到这种境界!只能仰视。这种实在的冲击力才是刺激我们不断去创造的动力。创造,是没有人逼的。  ARTY:平均每周的创作时间?  竹子:平均每周画
期刊
用摄影艺术家来标定他是不恰当的,摄影只是他收集素材的手段之一。  数码技术和图像处理软件的诞生给传统摄影带来强大冲击的同时,也给摄影(作为一种更依赖于现实景象的视觉手段)带来了更多元的空间和可能性。杨泳梁的摄影作品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摄影,他用图像处理软件做画笔,用影像碎片做素材来创作一幅饱含个人观点的影画,画面并非客观存在,但画面中表现的对现实的思考和担忧却是客观存在的。用摄影艺术家来标定他是
期刊
周轶伦的作品里,有强烈的交错感,时间的,空间的,能量的,化为具体的形式碰撞在一起。他的艺术,既有强烈的挑战和叛逆,也有细腻的浪漫和温情,同样都是对厚重、超时间性的追寻,对束缚和界定的反抗,笔力雄厚率真,狂野莽动,却丝丝入扣,直抵人心。  他的绘画有拼贴和涂鸦的特质,运用差异很大的材料,挑衅似的从画面戳出来,直击虚弱的现实。性是周轶伦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禁忌的背后,是层层的积淀和处心积虑;文明是支离
期刊
动物,曾经是地球  的主角,后来渐渐地变成了寓言和故事中的主角。无论是文学家,设计师,还是不同身份的人,此生都无法和动物划清界限。人在孤独之时,甚至会觉得与动物为伴更妙。而动物事实上却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弱小,几乎将成为传说。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瑞典学院的讲话中,也多次提到了动物:“……到了荒滩上,我把牛羊放开,让它们自己吃草。蓝天如海,草地一望无际,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没有人的声音,只
期刊
去年一场上海博物馆的“宝光璀璨——法贝热珠宝艺术展”带来的“喀山圣母像” 出自上世纪初的莫斯科,以镀银黄金材料作外框,其上装饰着珐琅、钻石、珍珠和祖母绿。它以令人惊叹的技艺展现了古书的经典之美。在这个纸质书似乎必趋消亡的时代,再次以触摸甚至亲造一本书的方式去感受还在残喘不息的经典文化,既为要事,也为乐事。  装帧的缘起  回顾文学史的诞生以及初期,那些古老的手稿们是一片片满载文字的羊皮纸或埃及莎草
期刊
民间工艺和技术如果不希望成为博物馆中的文献资料,就只能想办法发掘出现代化语境中的新价值。  最近,一则“成龙准备将4幢徽派古建筑构件捐给新加坡高校”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民间艺术保护,再次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其实,不过仅仅几十年前,“民间艺术”还常被国人当作“落后文化”的象征,时时欲除之而后快。当我们经历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经济高速增长后,终于有机会停下来喘口气,并准备开始回味自己的历史时,却尴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