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观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经常会看到种种“低效”现象,这不仅是关系到教师个人教学素质和教学理念急需提高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降低、自信心丧失,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教学目标要有指向性
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具有全面性、科学性、适切性。如何进行目标的定位呢?首先,目标的定位要准,要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确定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第二,目标定位要全,既要有知识技能的目标,又应有发展性的目标,同时也要注意学习情感、思维能力、学习方式等目标。对于这些目标,教师可用提纲式罗列,整体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着重要搞清哪些方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只有在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全面把握后,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活动中的动态资源,游刃有余地处理、调控和生成。
二、教师引导要有指导性
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课堂上,只见教师“滔滔不绝”地将知识、结论传递给学生,“听”和“练”成为了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课堂也就成了教师施展“口才”的舞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教师们意识到这种被动地、遏制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是无法促进学生发展的。自主探索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有些老师对此误认为,在课堂上教师说越少越好,甚至都不敢开口了,生怕会犯“传授知识”的“错误”,以至经常让学生进行着一些无意义的探究,浪费了课堂上许多宝贵的时间。
例如,一位老师在上“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当同学们讨论出角是由一个尖尖的点和两条直直的线组成的时候,教师让学生给这尖尖的点和直直的线分别取一个名字。学生有的说“尖点”、“直线”。有的说“圆点”、“斜线”,有的说“交点”……千呼万唤学生总也不说“顶点”和“边”。教师就不知所措,无可奈何地把名称告诉给学生。试问,这样的讨论有价值吗?其实数学上有很多知识都是约定俗成的,比如一些运算符号的读法、写法等,教师完全有责任直接告诉学生。刚才的教学中。教师如果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请一两个学生说一说,但当学生说不上来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进行引导:“在数学上,我们把在尖尖的点叫做‘顶点’,直直的线叫做‘边’。”
三、学生思维要有开放性
孩子的所思所想是课堂中最真实的资源,而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空间大小直接决定了学生真实思维暴露的程度。实际上,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同时,还要让学生在足够的空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思维或小组合作的探究成果。组织教学展示活动时要注意:
1 先面后点。让全体学生先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后,再组织交流。如果是学生个体的思考,则让学生展示。如果是小组合作的成果,则应让小组成员全体上台展示。合作交流,能改变过去那种师生单向交流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多向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参与面,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2 层层推进。让学生在展示各种方法后,再组织学生讨论、争议,挖掘学生想法中的亮点,比较学习各种思路的异同,归纳要点,达成共识。这样,在全面展示的基础上,既了解了学生真实想法、学习状况,为后继的教学提供教学的依据,又让更多的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感到活动的价值和学习的成功。
3 动态把握。当极少数学生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想法时,教师应注意有效地把握。如果该想法能引起大家的争论或高质量的有建设性的看法时,教师应抓住机会,组织学生深入探讨,把课堂的探究引向高潮。如果不是这样,在尊重学生的想法的前提下,应注意不要一味跟随学生,教师还是要把握好整节课的目标和要求,做到目标达成和尊重学生相结合。
四、课堂评价要有真实性
新课标强调:教师的评价应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确实,老师们已经感受到了正面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力量,但也看到了一些较为极端的看法:课堂上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能否定他。如果谁否定了学生的回答,就会遭到“批判”。
在听讲座时,经常可以听到专家举这样的例子:“如果有学生说5 4=8,美国的教师是这样评价的:你很棒,因为你的答案离标准答案很接近。”5 4=8分明是错误的,难道也不能否定吗?难道要我们的学生是非不分吗?碰到错误时,我们应该正确地给予指导,真实地评价。
一、教学目标要有指向性
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具有全面性、科学性、适切性。如何进行目标的定位呢?首先,目标的定位要准,要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生活经验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确定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第二,目标定位要全,既要有知识技能的目标,又应有发展性的目标,同时也要注意学习情感、思维能力、学习方式等目标。对于这些目标,教师可用提纲式罗列,整体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着重要搞清哪些方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只有在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全面把握后,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活动中的动态资源,游刃有余地处理、调控和生成。
二、教师引导要有指导性
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课堂上,只见教师“滔滔不绝”地将知识、结论传递给学生,“听”和“练”成为了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课堂也就成了教师施展“口才”的舞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教师们意识到这种被动地、遏制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是无法促进学生发展的。自主探索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有些老师对此误认为,在课堂上教师说越少越好,甚至都不敢开口了,生怕会犯“传授知识”的“错误”,以至经常让学生进行着一些无意义的探究,浪费了课堂上许多宝贵的时间。
例如,一位老师在上“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当同学们讨论出角是由一个尖尖的点和两条直直的线组成的时候,教师让学生给这尖尖的点和直直的线分别取一个名字。学生有的说“尖点”、“直线”。有的说“圆点”、“斜线”,有的说“交点”……千呼万唤学生总也不说“顶点”和“边”。教师就不知所措,无可奈何地把名称告诉给学生。试问,这样的讨论有价值吗?其实数学上有很多知识都是约定俗成的,比如一些运算符号的读法、写法等,教师完全有责任直接告诉学生。刚才的教学中。教师如果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请一两个学生说一说,但当学生说不上来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进行引导:“在数学上,我们把在尖尖的点叫做‘顶点’,直直的线叫做‘边’。”
三、学生思维要有开放性
孩子的所思所想是课堂中最真实的资源,而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的空间大小直接决定了学生真实思维暴露的程度。实际上,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同时,还要让学生在足够的空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思维或小组合作的探究成果。组织教学展示活动时要注意:
1 先面后点。让全体学生先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后,再组织交流。如果是学生个体的思考,则让学生展示。如果是小组合作的成果,则应让小组成员全体上台展示。合作交流,能改变过去那种师生单向交流的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多向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参与面,增强学习的有效性。
2 层层推进。让学生在展示各种方法后,再组织学生讨论、争议,挖掘学生想法中的亮点,比较学习各种思路的异同,归纳要点,达成共识。这样,在全面展示的基础上,既了解了学生真实想法、学习状况,为后继的教学提供教学的依据,又让更多的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感到活动的价值和学习的成功。
3 动态把握。当极少数学生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想法时,教师应注意有效地把握。如果该想法能引起大家的争论或高质量的有建设性的看法时,教师应抓住机会,组织学生深入探讨,把课堂的探究引向高潮。如果不是这样,在尊重学生的想法的前提下,应注意不要一味跟随学生,教师还是要把握好整节课的目标和要求,做到目标达成和尊重学生相结合。
四、课堂评价要有真实性
新课标强调:教师的评价应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确实,老师们已经感受到了正面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力量,但也看到了一些较为极端的看法:课堂上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能否定他。如果谁否定了学生的回答,就会遭到“批判”。
在听讲座时,经常可以听到专家举这样的例子:“如果有学生说5 4=8,美国的教师是这样评价的:你很棒,因为你的答案离标准答案很接近。”5 4=8分明是错误的,难道也不能否定吗?难道要我们的学生是非不分吗?碰到错误时,我们应该正确地给予指导,真实地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