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索、实践是学习物理的根本,在中学时代做好物理实验,实现学生就地取材,灵活应用,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好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物理实验 就地取材 能力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当前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因此物理教学时应把课堂物理实验作为重要的一部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探究物理知识并获得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手段。
多年的教学经验及结合当前中学生的现状,提出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题的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改革当前实验教学现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尽可能进行实验教学。
1.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和新课标有比较大的差距
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探究物理知识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和提高创新能力的不可替代重要部分。可是我们周围的学校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首先,多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由于中考、高考中实验内容惯用笔试而没有实际操作;大部分学校的实验设备又不很完善,尤其在一些农村偏远学校再就是考试和评估体系存在着偏差,淡化了实验这一环节。许多为图省事用教师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动手实验;长期形成了学生实验“课堂讲讲了事,实验过程结果背会”的错误作法,随着多媒体进入课堂,许多教师借助多媒体模拟进行实验,这样做最终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
其次,实践和思维的分离。许多教师为了教学进度不愿再学生实验上花时间,学生实验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自己按照课本或教师讲的步骤按部就班,机械操作,有些教师提前印好学生实验报告,让学生按照实验报告自行进行操作,填写数据,自己给本都不过问,实验结果完全不符合物理教学原则。这样学生做完实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同样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2.新教改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结合
新教材贯彻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对许多知识点作了简化,增加了学生实验内容,许多小实验、小制作都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它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转化的最有效的方法,教材安排了许多课外小实验让学生亲自去做,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的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并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有极大的好处,只要进行正确引导,很多学生还能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了物理学习的兴趣。
教师因地取材制作实验教具。做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具备自制教具,就地取材实验能力。我们周围的一些废弃生活用品以及学生身边现有的一些物品,都可以用来当做实验器材。
课堂演示实验取材简单,常常使用日常用品甚至废弃物品取代实验室专用器材,因而花费很少,而且省时间,因此要善于发现、利用我们身边的实验器材。
就地取材给学生进行演示实验,不仅可以增强演示实验的趣味性、直观性,启发学生思维,还可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弄清凸透镜是怎样成像的,为了让学生了解相距、物距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找两张硬纸板,从实验室里找一篇凸透镜片,把硬纸片卷成洞,并把凸透镜夹在中间,形成一个简单的镜头。用另外一张纸板卷成洞套在镜头后面,并在纸洞的后面蒙上一层薄膜(日常的一些半透明薄塑料袋),这样,一个简单的照相机就做成了。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薄膜相当于底板。在课堂上,点上蜡烛,给蜡烛照相,移动纸洞,调节像距,直到在薄膜上成清晰的实像。问学生:为什么要来回移动纸洞呢?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上找答案。大部分学生对本操作实验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争相上台操作。这样,就可让学生得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就地取材利用两张废纸板和一片凸透镜片进行实验,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这一节课里。学生都知道浮力方向是向上的,但对“竖直向上”就很难理解。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可以设计如下一个实验:将软线的一端用透明胶固定在乒乓球上,线的另一端固定在一个去了底的可乐瓶口(口用瓶塞塞好),往可乐瓶中灌水,此时乒乓球浮在水中,此时系着乒乓球的线是竖直的,说明乒乓球受到水的浮力是竖直向上的。将可乐瓶倾斜,系乒乓球的线仍然是竖直的,说明乒乓球受到的浮力仍是竖直向上的。再试着向不同方向倾斜可乐瓶,会看到线总是竖直,所以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在许多实验中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周围的废弃物进行小制作,同时要多动脑动手,提高创新能力。
在阿基米德实验中,实验中缺少溢水杯,可以让学生自带一次性杯子,在杯底插入一根吸管,吸管口低于杯口便可制成一个简易的溢水杯。再如,用收集到废钢锯条可以做许多实验。例如:振动发声;音调跟频率的关系;响度跟振幅的关系;力使物体产生形变;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等等。
3.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进行实验的特点
由于它随手取材,教师和学生自己制作,几乎没有什么成本,有利于普及,自制教具是解决资金短缺的得力措施。
贴近生活,由于取材于学生身边熟悉的东西而且制作又比较简单,因此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到处都是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参与实践并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正是许多学生喜欢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的原因。
简单易懂,有助于帮助学生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由于这些教具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自主完成的,教师必须深刻掌握教学环节,吃透教材及教学大纲,力图使教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教师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教具自己制作,往往在构思、取材或局部结构方面都要进行一些改进,在制作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要帮助学生解决,并让学生从中得以启发,有效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
“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合理设计物理实验教学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同时可以节省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并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学科的成绩,真正让物理知识和社会实践真正的结合起来,也是我们当代物理教师所肩负的巨大责任。
关键词 :物理实验 就地取材 能力培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当前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因此物理教学时应把课堂物理实验作为重要的一部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探究物理知识并获得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手段。
多年的教学经验及结合当前中学生的现状,提出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题的思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改革当前实验教学现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尽可能进行实验教学。
1.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和新课标有比较大的差距
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探究物理知识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和提高创新能力的不可替代重要部分。可是我们周围的学校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首先,多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由于中考、高考中实验内容惯用笔试而没有实际操作;大部分学校的实验设备又不很完善,尤其在一些农村偏远学校再就是考试和评估体系存在着偏差,淡化了实验这一环节。许多为图省事用教师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动手实验;长期形成了学生实验“课堂讲讲了事,实验过程结果背会”的错误作法,随着多媒体进入课堂,许多教师借助多媒体模拟进行实验,这样做最终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
其次,实践和思维的分离。许多教师为了教学进度不愿再学生实验上花时间,学生实验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自己按照课本或教师讲的步骤按部就班,机械操作,有些教师提前印好学生实验报告,让学生按照实验报告自行进行操作,填写数据,自己给本都不过问,实验结果完全不符合物理教学原则。这样学生做完实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同样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2.新教改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结合
新教材贯彻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对许多知识点作了简化,增加了学生实验内容,许多小实验、小制作都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它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转化的最有效的方法,教材安排了许多课外小实验让学生亲自去做,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的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并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有极大的好处,只要进行正确引导,很多学生还能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了物理学习的兴趣。
教师因地取材制作实验教具。做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具备自制教具,就地取材实验能力。我们周围的一些废弃生活用品以及学生身边现有的一些物品,都可以用来当做实验器材。
课堂演示实验取材简单,常常使用日常用品甚至废弃物品取代实验室专用器材,因而花费很少,而且省时间,因此要善于发现、利用我们身边的实验器材。
就地取材给学生进行演示实验,不仅可以增强演示实验的趣味性、直观性,启发学生思维,还可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弄清凸透镜是怎样成像的,为了让学生了解相距、物距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找两张硬纸板,从实验室里找一篇凸透镜片,把硬纸片卷成洞,并把凸透镜夹在中间,形成一个简单的镜头。用另外一张纸板卷成洞套在镜头后面,并在纸洞的后面蒙上一层薄膜(日常的一些半透明薄塑料袋),这样,一个简单的照相机就做成了。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薄膜相当于底板。在课堂上,点上蜡烛,给蜡烛照相,移动纸洞,调节像距,直到在薄膜上成清晰的实像。问学生:为什么要来回移动纸洞呢?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上找答案。大部分学生对本操作实验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争相上台操作。这样,就可让学生得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就地取材利用两张废纸板和一片凸透镜片进行实验,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在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这一节课里。学生都知道浮力方向是向上的,但对“竖直向上”就很难理解。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可以设计如下一个实验:将软线的一端用透明胶固定在乒乓球上,线的另一端固定在一个去了底的可乐瓶口(口用瓶塞塞好),往可乐瓶中灌水,此时乒乓球浮在水中,此时系着乒乓球的线是竖直的,说明乒乓球受到水的浮力是竖直向上的。将可乐瓶倾斜,系乒乓球的线仍然是竖直的,说明乒乓球受到的浮力仍是竖直向上的。再试着向不同方向倾斜可乐瓶,会看到线总是竖直,所以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在许多实验中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周围的废弃物进行小制作,同时要多动脑动手,提高创新能力。
在阿基米德实验中,实验中缺少溢水杯,可以让学生自带一次性杯子,在杯底插入一根吸管,吸管口低于杯口便可制成一个简易的溢水杯。再如,用收集到废钢锯条可以做许多实验。例如:振动发声;音调跟频率的关系;响度跟振幅的关系;力使物体产生形变;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等等。
3.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进行实验的特点
由于它随手取材,教师和学生自己制作,几乎没有什么成本,有利于普及,自制教具是解决资金短缺的得力措施。
贴近生活,由于取材于学生身边熟悉的东西而且制作又比较简单,因此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到处都是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参与实践并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正是许多学生喜欢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的原因。
简单易懂,有助于帮助学生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由于这些教具是学生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自主完成的,教师必须深刻掌握教学环节,吃透教材及教学大纲,力图使教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教师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教具自己制作,往往在构思、取材或局部结构方面都要进行一些改进,在制作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要帮助学生解决,并让学生从中得以启发,有效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
“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合理设计物理实验教学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的本质特征,同时可以节省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并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学科的成绩,真正让物理知识和社会实践真正的结合起来,也是我们当代物理教师所肩负的巨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