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嘴,决定孩子的路

来源 :幸福·婚姻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fasof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周末到闺蜜家小聚。聊兴正浓时,闺蜜儿子打球回来了。从孩子进门的那一刻,闺蜜的眼睛和嘴巴,都没从儿子身上挪开过。她跟在孩子身后,不停地指责:
  “脱下来的臭袜子又乱扔?天天给你洗给你收拾,我就活该吗?”
  “英语录了没有,同学群里早就都上传完了,你什么时候对作业也上点心?”
  “今天教练传来的小视频里,你又是候补。那么多钱满足你的爱好,你这表现对得起我吗?”
  “这么大孩子了,一点都不让我省心,太失望了。”
  ……
  那个9岁多的男孩站在那里,低着头一脸闷闷不乐。
  闺蜜又坐下向我抱怨:“为他付出那么多,却一点回报都没有?!不但成绩没变好,人也越来越疏离,一个个的白眼狼!”
  闺蜜在儿子一年级时,专心做起了全职太太,相夫教子。
  本以为,孩子在妈妈的全情陪伴下会更快乐地成长,不想孩子却越来越沉默,还不时来点小叛逆。
  起初我以为是闺蜜的儿子太小不懂事,可几次做客她家,我慢慢看出了端倪: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闺蜜太多的抱怨,像一块大石头,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
  一份网络研究调查表明,在爱抱怨和诉苦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有着这些表现:
  会察言观色、敏感、容易自卑、很多事不敢跟父母说,选择默默承受,怕麻烦别人,再好的天赋再多的想法也不愿表达……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就是孩子看世界的角度。
  拥有一对阳光快乐、积极向上的父母,孩子就像每天置身于鸟语花香中。
  反之,父母爱抱怨、负能量满满,孩子的心里,就被种下了灰色的种子。
  2
  民国才女林徽因,在建筑、文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建树。可她却从内心,却深深地不接纳自己。
  林徽因曾多次说自己“有病”,而这个病,是童年种下的。
  她的母亲何雪媛,不被丈夫重视,受时代和自身条件局限,无法脱离家庭。林徽因父亲再娶后,林徽因和母亲就搬到了后院。
  母亲成天抱怨,抱怨自己命不好,抱怨丈夫欺负她。她不允许林徽因到前院跟弟弟妹妹玩,对林徽因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也总是心怀恨意,是个十足怨妇。
  在母亲阴影下长大的林徽因很受影响,对童年总是三缄其口。
  只有一次提起母亲,林徽因说:“我自己的妈妈把我赶进了地狱,这搞得我筋疲力尽并深受伤害。那早年的争斗对我的伤害是如此持久,它的任何部分只要重现,我就只能沉溺在过去的不幸之中。”
  童年时母亲的抱怨,竟像噩梦一样,久久困扰着林徽因,即使她已经功成名就,也总会沉溺于过去的不幸福中。
  父母的情绪,不仅决定着孩子此刻快乐与否,还深深影响着孩子成年后的人格基调。
  父母这种有意无意地抱怨和指责,会让孩子的负疚越来越沉重,不敢做自己,甚至丧失幸福。
  心灵导师赖佩霞曾在演讲《幸福为什么那么难》中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当你的母亲一辈子都生活在哀伤中,你敢快乐嗎?”
  每个孩子都无条件地爱着父母,父母不快乐、不开心,孩子的快乐,就如同鱼刺在喉,如同背叛,短暂的放松里,烙着深深的罪恶感。
  赖老师说:“我们根本无法忍受这样的罪恶感。所以,我们宁愿赔尽了自己的幸福,也不敢快乐。”
  父母的脸色,就是孩子情绪的晴雨表。
  而父母消极看问题的态度,无论是对孩子的指责,还是对家务、生活的抱怨,都让孩子精神无法真正放松,始终背负压力前行,找不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3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研究认为,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遇到困难和挑战,会很自信,拥有克服困难、越战越勇的底气,最终走向成功。
  而“固定型思维”的孩子,常常会束手无策,认为自己能力、实力不足,最终放弃努力,走上平庸之路。
  去年儿子生病住院,我认识了隔壁病床一家。
  他女儿从小体弱多病,这次住院是因为咽峡疱疹,几天治疗后,孩子终于好转,可就在出院前一天,孩子又发烧并拉肚子,检查出轮状病毒。
  孩子频繁闹病,换作别的家长,早就唉声叹气了。可女孩的父母,却始终笑呵呵的。
  无论对人,还是对事,女孩父母从没有一句抱怨。那么有感染力的乐观,让我们感到他们夫妻深深热爱着生活。
  而父母这样的态度,让女孩也显得与众不同。
  一次扎针,护士三次都没扎好。女孩不但忍着不哭,还安慰护士:“阿姨别急,我相信你,再试一次。”
  同病房的孩子哭闹,吵得女孩没法休息,她不急也不恼,主动给小弟弟讲故事。
  有人问她,手上扎了那么多“筛子眼”,去幼儿园被小朋友笑话怎么办?女孩认真地说:“这记录的是我和朋友们分开的日子啊!”
  这个可爱的女孩,让医生和护士都格外照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父母自身的行为对孩子有重大影响。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孩子谈话和教导孩子、吩咐孩子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孩子。你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不在家的时候,都是在教育孩子。”
  父母乐观,孩子就阳光;父母肯定孩子,孩子就对生活充满希望;父母对生活友善,孩子思维方式就积极。
  自信从容、气定神闲、正能量满满的孩子,不是天生的,而是父母积极、正能量的言行,潜移默化塑造了他们正向的“思维模式”。而这样的精神养料,才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4
  生活中的很多事或冲突,总会让我们不由自主觉得原因不在自己,而在于别人。
  爱抱怨的父母,往往认为,自己人生的不够完整,不够好,原因都在于生活的负重或孩子的不懂事。
  可父母的幸福感,不应该全部来自子女或对生活的付出。
  Papi酱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们这代孩子,从小听得最多的就是‘我一切都是为了你而活’、‘爸爸妈妈砸锅卖铁也要如何如何’、‘如果当初不是为了你,我们会怎样怎样’……”
  Papi酱坦言,虽然知道父母初衷是为了激励我,但我只有负罪感。我会认为,父母人生中最糟糕的部分,都是我造成的。
  父母好好爱自己,有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追求,孩子才会没有负担,心无旁骛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而养儿育女,不是负担,更不是一种爱的单向倾斜,而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灌溉和滋养。
  那个越来越沉默,越来越畏缩,越来越不快乐的孩子,是从他成为父母口中的“抱怨”开始的。
  爱孩子,就要让他知道:他,不是父母的包袱,而是父母的更好生活的动力。
  不抱怨,心怀美好,去努力,去追求,孩子才会更优秀,生活才会真的变好。
  摘自《婚育与健康》
其他文献
住在法国尼斯市的格蕾丝和布尔吉是一对夫妻,如今他们的婚姻充满了危机。而这一切都是从两年前的那个深夜开始的。那天晚上,布尔吉打完工回家,在一条小路上,他被一辆突然冲过来的小汽车撞到了,失去了左腿。不幸的是,由于当时监控摄像也是坏的,所以无法找到那辆肇事汽车,因此布尔吉必须自己承担全部医疗费。  为了给布尔吉治病,格蕾丝一个人打了3份工,但还是入不敷出。由于长时间工作的劳累,一次,格蕾丝晕倒在了饭店的
期刊
在婚姻中,往往两个人都没错。  小时候,我们看电视会把所有的角色都分成两类,“好人”和“坏人”,最后坏人得到了报应,世界就可以皆大欢喜。后来,我们长大了,却还是在重复这个模式。在任何的事物中,最容易的方式就是,找到对方的错误,自己有理,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委屈。  但结婚之后,问题来了。在婚姻中,鉴于两个人的立场、体验、感知和看法,各不相同,往往造成了两个人激烈的争执,可没有人是错的,每个人都在激烈地
期刊
女儿遗传了我和她妈妈争强好胜的秉性,从上幼儿园开始,她做什么事都追求完美:别的孩子能做到的,她要做到;别的孩子做不到的,她也要做到。如果有什么事情没做好,比如绘画比赛没拿到名次、在幼儿园没拿到小红花、别的小朋友唱歌比她唱得好等,她都会沮丧一阵子、失落一阵子,好长时间都难以走出失败的阴影。  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女儿参加市里的少儿舞蹈大赛,顺利通过了海选,却没有进入决赛。一向一帆风顺的女儿受不了如此
期刊
午夜時分,骨科病房住进来一个男人,又黑又瘦,小平头,大约30岁的年纪。他的小腿明显有些变形,洁白的绷带上有渗出的血渍。  他是16床,紧挨着我的床位。我是骑电动车不小心摔倒崴了脚,妻子不放心,非要我住院观察几天。  他住进来没多久,警察就来了。做笔录时,我才知道他是从郊区农村进城的农民工。夜里,被一辆高速行驶的轿车撞倒,由于天黑,他没能看清肇事逃逸轿车的车牌号。  第二天一大早,护士领进来一个女人
期刊
随便问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武汉人,年轻时,有谁没有吃过烧克马(青蛙,武汉方言管青蛙叫克马)呢?回答的人应该是点头的多,摇头的少吧。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这座被世人称为“大武汉”的城市,比现今城市的块头少说要小两三个,更没有现在这么多让人喘气不匀的高楼大厦,城市周边被农田、荷塘、菜地紧紧包裹着,一年之中,田畈山峦,菜地野丘、湖塘水田,该绿时绿,该黄时黄,该红时红,四季风光从不同样。离中心城区走不出
期刊
1  那天我刚下班,就接到我弟的视频,看他那气鼓鼓的样子,就知道又跟我爸生气了。  “姐,你快管管你爸,都这个时候了,他还老想着出去。”  我弟刚读大一,这个寒假赶上了疫情,他就在小区里做了志愿者,帮着进出的人员量体温、检查证件。他能劝说那些叔叔阿姨少出门,却根本劝不住我爸,简直操碎了心。  下一刻,我爸的脸在屏幕上出现了,他一看到我,声音都温柔了不少,“别听你弟告我黑状,我就是去老李家下了盘棋,
期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的需要进行了系统的,独到的研究,并将人的需要描述成具有五个层次的“金字塔”。  从下往上说,依次为温饱阶段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小康阶段的社会和尊重需要;富裕阶段的自我实现。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根本且必需的,但有时候他们像一對敌人搅得你不得安宁。  你有没有过时间很晚了,你也很困了。但是你舍不得入睡,又或者你不愿意入睡。你有点抗拒或许不愿此时睡。  生理需要告诉你,你应该
期刊
1  他两岁时,我要出差10天,与他第一次短暂且长久地分离。  爷爷奶奶说,不要告诉他,免得他大哭大闹。我想了想,还是提前如实说给他听。他听后,果然大哭。  我向他解释,出差,是离开家到远方办事,办完后就回来,不是扔下他不管。他哭着说:“不让走,不让走。”但第二天、第三天,在我连续向他重申这个决定和行程后,他最终接受:“好,去完远方快回来。”  此后,我每次出远门时他没有再哭过,且总要安慰我:“你
期刊
2018年初,20年前的热门电视剧《还珠格格》重播,依然受到许多观众的热捧,一度成为收视冠军。2018年春节,一款20世纪90年代深受欢迎的饮料,在市场上销声匿迹20年后“起死回生”,在某电商平台上创出3天卖出3万箱的销售佳绩。这些现象的背后有一支共同推动的力量,那就是人们的怀旧心理。有人认为,人之所以怀旧是因为老了。果真如此吗?  不仅仅是思乡  英语中的“怀旧”一词源于希腊语“回家”和“痛苦”
期刊
初春的一天,晚上八点,我们的屋子像遭受了台风一样,乱七八糟——家具上贴满了纸条,剪刀、塑料胶条、橡皮泥、派对用品被扔得到处都是。  我简直累瘫了。胯骨手术之后的七个星期以来,我一直拄着拐杖,清理房间对我来说真的太难了。  电话突然响了起来——这已经是一小时内的第六次了,我们都知道是谁打来的。  我妈妈在68岁那年中风,大脑受到了严重的损坏,后来的老年痴呆症更是雪上加霜。过去的十年中,她饱受精神疾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