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微电影对城市文化的建构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ce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城市竞争的日益激烈,城市形象宣传在城市文化传播中日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微电影作为一种全新的创作形式,对于塑造城市形象,建构城市文化,传播城市品牌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苏州情书》、《时间里》等系列城市形象微电影为例,解读其对城市文化的再现与开掘。城市文化的建构应将城市个性与品牌要素融入微电影故事情节中,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延伸传播渠道。城市个性与品牌展现的是城市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尤其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来说,城市的竞争更是城市文化品牌的竞争。
  关键词 城市形象微电影;城市文化;苏州情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11-0033-03
  在文化研究中,文化被看作是制造意义的社会情景,城市文化直接表现在城市内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城市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的象征,其对城市个性的彰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媒介时代,对于每个城市文化的构建与表达的行为都是一个搜集、整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的个性得到彰显,城市的品牌得到树立,为城市的建设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对于城市形象的宣传已经不拘泥于旧有形式,拍摄城市形象微电影成为了塑造城市形象,建构城市文化的新趋势。苏州城市宣传微电影《苏州情书》和《时间里》由苏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苏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推出。这两部微电影与苏州原有的城市形象宣传片相比,有着更凸显的故事性和主题,对于苏州这座历史古城的文化建构有着更重要的作用。短短的微电影将城市的各个方面融入其中,既有苏州的地理地貌、基础设施、生活方式等构成的人文文化,也有涵盖了苏州新的城市精神、城市品牌、价值观念等的深层文化。
  1 城市形象微电影对城市文化的表达
  城市微电影以微电影为展现手法,以城市形象作为再现内容,通过剧情的故事性表达对城市的想象,是再现城市文化的有效媒介。需要强调的是它具有互联网传播背景,即主要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是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1]。从传播得角度来看,城市形象微电影提炼了城市特有的人文风俗,再现了城市的变迁,从而逐步形成了城市独特的个性和品牌。当前我国的城市形象微电影在城市文化的建构方面主要通过对城市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的再现与开掘,使城市形象更加饱满,传递的文化信息更加多样。
  1.1 对城市物质文化的再现
  《苏州情书》系列微电影以古城苏州为背景,讲述了两对青年男女的事业爱情故事。影片中展现了苏州特有的建筑、饮食、人文风俗等,呈现给观众婉约的江南水乡文化。《苏州情书》集中展示了这个时尚与古典并存的千年古城风貌,金鸡湖音乐喷泉,独墅湖隧道,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女主角的新加坡人身份和东方之门等现代的城市景观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带领观众体验了苏州特有的生活方式。在另一部影片《时间里》中出现的苏州西部生态城、太湖湿地保护区、凤凰书城等同样极具魅力的城市标签,更细节的呈现了苏州这座千年古城的新风貌。一座城市的饮食文化与城市发展历史过程中的城市、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在城市宣传微电影中对于城市饮食文化符号的使用,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城市风貌。苏州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苏邦菜肴。《时间里》父亲为很久没有回家的女儿做了一桌苏式菜肴,红烧肉、腌笃鲜和两盏黄酒,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老苏州家庭的温馨生活;《苏州情书》中的得月楼,松鼠鳜鱼,茶文化的再现,不仅向受众展示了苏州特有的人文内涵,也可以为苏州城市旅游带来某种程度上的经济效益。
  1.2 对城市精神文化的开掘
  苏州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文物保护建筑、古典园林、传统戏剧等,都是独具个性的吴文化瑰宝。苏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不仅在传统旅游中有着重要地位,同样也是城市形象建构环节中重要的因素。
  在两部苏州城市宣传微电影中,都有对苏州园林、平江路、山塘街、苏州博物馆、古运河游船、昆曲和评弹的叙述,这些属于苏州的精神文化,它们显著的民间性、浓厚的地域性与无法取代的精神价值,已经成为彰显吴文化、汉文化、推动苏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贵文化资源。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一座城市也可以作为一种产品来建设、规划和推广,城市于是拥有了自身的品牌,成为品牌主体。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风景优美,气候怡人,有“东方水城”的美称,两部微电影均把江南水乡优雅的非物质文化作为强调的元素。
  苏式慢生活也是一直流露在两部影片中的重要精神支撑,影片中台词如“思念一个人久了,眼睛会潮湿;思念一个城市久了,心就会漂泊”以及片尾曲“白墙灰瓦/雨巷转角擦肩/古寺梵音清吟低唱”和“就在苏州老/太湖畔/长桥边/他和她”都是对苏州温婉细腻的城市文化的展现。片中女主角在平江路巷子中漫步,在咖啡馆里寄出明信片,男主角和好友在黛瓦白墙的古宅里品上一壶碧螺春,偶尔飘过的一两句吴侬软语和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脉络,这样的镜头与叙事更加凸显了苏州这座城市的情调与精致,暗含着苏州人从容淡定,平缓恬静的品性。
  鲜明的地区特色风光使苏州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相区别,又与其他城市文化形成比对。苏州城市宣传微电影从这种城市精神孕育出来,又复制这种精神,思考、修正城市精神,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塑造作用。媒体对城市生活方式的再现,对于城市个性的开掘,最终构建了城市的总体形象,强化了城市的影响力。
  2 城市形象微电影的文化建构策略
  城市个性与品牌展现是城市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尤其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来说,城市的竞争更是城市品牌的竞争。因此,城市形象微电影的文化建构策略,应该充分发掘城市的各个资源,找到城市的个性、活力和灵魂,并在城市宣传微电影中加以最全面的展示,为城市带来更长足和协调的   发展。
  以互联网为主要营销模式的城市宣传微电影,能在很大层面上激发城市文化传播者的传播动力。同时,城市形象微电影具有文化价值、品牌价值和商业价值等,在互联网环境中凸显城市形象,构建城市文化,需要更加谨慎的传播特略。因为,在城市微电影将城市的全部信息都纳入传播内容时,它是以直观的、体验式的、饱含情感的诉求和叙事方式讲城市个性与品牌融入到城市的镜像中的[2]。
  此外,城市形象微电影还可以培养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将城市的想象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现实。城市形象微电影在制作过程中要把微电影故事性与城市形象传播结合起来,把城市形象的诉求信息一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受众前,使目标受众形成对城市的立体印象。
  1)延续历史文化,展现城市活力。在城市宣传过程中想要把握住城市的文化脉络,进一步揭示城市文化的深刻内涵,只有把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现代的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在历史文化中注入新的活力,使城市文化流传得更加久远。
  2)记叙市井生活,发现人文风采。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其丰富的市民故事和独特的市井文化,城市文化由市民创造,也由市民传承。一个城市的形象微电影要将城市中人物的故事融入其中,也要讲述受众喜闻乐见的内容。
  3)触摸城市个性,树立城市品牌。正如视觉传播学者文德特所说,“图像的意义不在于图像本身,而是在于解读图像的人”[3]。在面对多种可以代表城市的符号时,在城市形象微电影要遴选出最能表达城市文化的符号,以完成在短时间内使受众铭记一座城市的目的,同时这鞋符号要区别于其他城市,最能够反映城市个性,彰显城市的品牌。《苏州情书》和《时间里》中的小桥流水、黛瓦白墙、运河游船都是最能代表苏州特色的城市符号,采用这样的符号,让人很容易能够记住苏州,保有深刻印象。
  4)挖掘声音符号,确立主题音乐。城市形象微电影的主题音乐将一个独特的声音符号融入到影片中,使受众可以联想到城市独特文化和氛围,它必须严格遵循城市形象的个性和定位而确立,区别于其他城市形象。《苏州情书》的主题音乐由苏州籍艺人韩雪演唱,并结合苏州童话《摇啊摇》,曲调优雅唯美,既与苏州江南水乡的城市特色吻合,又为其注入了现代城市的流行与活力。
  5)集中打造平台,延伸传播渠道。生产出展现城市文化意义的城市形象微电影,还要集中打造平台建设,实现城市形象传播的全面化和立体化。城市形象微电影特有的微时长、微周期本质,使受众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内获取对于城市整体艺术印象。在传播层面,影片通过手机、平板电脑、PC等设备进行播放,受众可以随时观看、重播,也能够主动下载和分享。《苏州情书》和《时间里》在传播过程中以互联网及移动媒体为主要传播手段,同时利用了社交媒体、户外大屏等方式,将城市形象微电影的推广集中于新媒体平台,不断延伸其传播渠道。
  城市形象宣传片是在一定时间内,展现出城市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建筑、交通、街道、旅游景点、历史沿革、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人文风采,而且包括民族服饰、名胜特产、人情往来、男女情怀、俚语方言等的电视专题片[4]。现代社会,城市的发展与准确的城市形象定位和良好的城市文化密不可分,品位高雅、内容丰富的城市宣传自然会吸引大批忠实受众。城市形象的传播者也越来越意识到,从信息需求量变化入手,找准自身定位,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寻求创新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许多城市注重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将历史与现代结合,拓宽了城市宣传的诸多形式,苏州城市宣传微电影就是很好的例子。
  城市功能的拓展、城市人口的增长为城市对外宣传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受众对于城市宣传的需求已不再是简单获取信息的需要。将城市形象的宣传建构在市民对城市生活认同的基础上,同时关注当地传统经典文化,通过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各种途径,使之与时代文化结合,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独特城市文化,既能提高城市精神深度,也能强化其辐射力和竞争力。
  同时,苏州作为区域内的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有责任发挥领军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县、市发展。产业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使苏州必须努力经营城市品牌,突出城市特色。城市形象微电影对于城市文化的构建与表达是一个搜集、整合的过程,城市居民会因为城市文化实力、城市品牌而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会因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得以促进。
  参考文献
  [1]康初莹.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微电影广告发展探讨[J].新闻界,2012(15).
  [2]路春艳.城市电影:关于城市的想象与记忆[J].北京社会科学,2008(2).
  [3]城市形象宣传片:用典型案例探讨影像叙事策略[EB/OL].http://www.wlc1618.com/news_detail.asp?id=1978.
  [4]李元海,李爱平.浅析城市形象宣传片创作中的“符号”与文化[J].芒种,2012(414):146-147.
其他文献
摘 要 一个赛事的成功与否,世界标准和国际话语权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国际话语权提升的重要标准,就是“国际通行原则”,即了解和尊重国际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国际传播的方法和技巧,树立“受众本位”意识,采用“中国立场,国际表达”的方式。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华龙舟大赛,就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这样一个范本。基于此赛事,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对如何提高传统赛事传播效果策略和创新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文化赛事;
期刊
摘 要 众所周知,新闻媒体被誉为“第四种权力”,它的价值与作用在如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建设生态政治文明的话语体系中,新闻媒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就成为衡量新闻是否有价值的最重要砝码。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和新技术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新闻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新闻失实让人们对信息的判断造成了一定的干扰。文章探讨了新闻失实、失真的成
期刊
摘 要 本文结合笔者创作的广播消息《竞选现场的“风波”》来谈谈如何创作出优秀的广播新闻。  关键词 现场;编排;细节;状态;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14-0067-02  网络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如何在新环境下更加被需要,更加贴近受众的需求,笔者认为其核心竞争力依然在于内容。就广播新闻来说,目前主要存在着会议多现场少、表面多深度少、官
期刊
摘 要 陈凯歌导演的奇幻冒险戏剧影片《道士下山》在2015年暑期档上映,由于影片定位不清晰,新媒体营销存在一定问题而引起了广泛争议。接受美学是最早研究受众对艺术作品接受的理论,而当下影视作品的受众都处于新媒体的浪潮中,本文试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和新媒体环境下的电影营销角度分析影片受争议的原因。  关键词 接受美学;新媒体;《道士下山》;争议;受众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在微时代的冲击之下,中小型商业网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通过数据挖掘和文本分析,以中国新闻培训网为例,探究在时间碎片化和用户移动化的今天,中小型商业网站能否作壁上观以及如何借力微平台,突破发展瓶颈,寻找中小型商业网站的新突破口。对于中小型商业网站的微平台而言,运营成功的核心点主要有两个:价值与共享。中小型商业网站主动搭建微平台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微平台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网络平台,在
期刊
摘 要 明星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在国内仍为新鲜娱乐形式,在跨文化传播所存在的各类争议话题的制约下,明星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进程中还存在着人文关怀缺乏、主题和游戏设置关联性较差、明星个人特点不突出、团队合作不明显等诸多问题。这也是电视真人秀本土化应用时待改造的重要切入点。  关键词 电视真人秀;明星户外竞技;本土化;奔跑吧,兄弟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
期刊
摘 要 一直以来,辱华事件在美国层出不穷。2013年10月16日,一档由美国广播公司制作的深夜栏目引起在美华人华侨的强烈反响,游行示威活动席卷全美近20座城市。本文重点通过研究在美华文媒体对此次事件的报道,探讨其为维护中国国家形象做出的突出贡献,为今后积极面对此类事件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儿童圆桌会议;辱华事件;华文媒体;国家形象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
期刊
摘 要 如今是社会化互联网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涌现出很多新的媒介,比如自媒体,比如HTML5技术。HTML5已经不再简单是一种应用超文本标记语言,而成为一种媒介,传递着它所承载的各种讯息。文章介绍了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内涵,通过阐述HTML5的概念,分享案例,其对于“媒介即讯息”的深刻诠释。  关键词 媒介;讯息;H5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
期刊
摘 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网络成为传播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双向交互传播优势分割受众,视频网站就是产物之一。在经历了一段坎坷之后,目前视频网络行业正在蓬勃发展。通过市场细分,对用户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不仅满足现代人的心理,也为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新媒体;市场细分;视频网站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07-0032-02  市场
期刊
摘 要 网络新媒体时代下的舆论经济方兴未艾,网络口碑营销随之大行其道。本文首先介绍舆论经济与口碑营销的概念及特点,然后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基于网络媒体的舆论经济特别是网络口碑营销的传播模式、构建方式及渠道,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网络媒体;舆论经济;口碑营销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12-0036-01  1 舆论经济与口碑营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