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暖人心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hizhedetian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终于意识到,原本正常的人一坐到方向盘后面,再碰上堵车,结果大多很不令人愉快。彬彬有礼的人会突然丧失同情他人的能力。奇怪的是,如果没有私家车,事实证明,人们会本能地彼此关爱,相互同情。
  只需要看看公交车上的情景,就可以了解这种爱与同情是什么样的。
  一位费力地抬着婴儿车上来的妇女往往很快就得到另一位乘客的帮助。
  公交车离站时,如果车上乘客看到后面有人跑着追车,就会大声告诉司机等一等,或者站在车门口不动,直到跑着的人追上车。
  公交乘客往往会替别人考虑,同情拼命追车的人,车上的其他人也不会介意等一会儿。汽车停着等人的时候,我们不反对也不抱怨。当那个人气喘吁吁地赶上车时,我们点点头,松口气,暗暗喝彩。
  我们在车站排队等候,我们不挤,不叫,不骂,不怨———即使外面天气很冷,很湿,或很糟。我们聊天,讲笑话,或对着彼此的小孩微笑,就算有时觉得别人很烦,我们也能克制住自己。
  但是,开车就不同了。打着手机在学校附近闯红灯却觉得理所当然,驾着宝马从不该走的车道飞驰而过,不管会造成什么后果———那是自命不凡的感觉占了上风。
  前面的车在信号灯变绿时如果没有马上冲出去,后面的人就鸣笛骂街,这没有必要;前车放慢速度让行人穿过,后车就怒不可遏,这也是多余。
  是坐车的人比开车的人善良,还是一旦成为司机,他们也同样会焦躁,自私?是什么在起作用?是因为开车时独处一室所以产生君临天下的幻觉,还是某种恐惧驱使司机忽略法律,不顾他人安危?如果是这样,这种恐惧又是什么?
  害怕失去自己在道路上的位置,或者更深层地害怕失去自己在社会等级中的位置?
  我们的私家车文化从一开始就在破坏:破坏我们的环境,破坏我们休戚与共的感觉,割裂我们的城市,亵渎我们的乡村。坐公交车似乎能让我们内心的某种东西恢复正常。
  无论我们把车开得多快,无论我们去过多少地方,或者自以为有多了不起,我们真正需要的都是爱和温情。没有这些,我们就会暴躁、孤独,没有这些,我们就成了高傲自大的孤家寡人———听不见世界,世界也听不见我们。
  余娟摘自《智慧书》(吉林摄影出版社)
其他文献
作为你的父亲,我特别担心的是酒、性和毒品,那些被酒和毒品毁掉前程的人我见得太多了,他们为此痛苦了一辈子。  【一代网球明星阿瑟·阿什因输血而受到病毒感染,离开了他的亲人、朋友、球迷,然而人们不会忘记他是如何呼吁抑制艾滋病的。下面是阿瑟·阿什临终前给7岁的女儿卡米拉留下的一封信。】  亲爱的卡米拉:  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或许早已不能与你交谈了,我对你来说已成了回忆,我希望我写这封信能使你的回忆
期刊
有些东西的美丽并不需要摘下、带走、装起来,如同你不能摘下云、带走风、装起太阳。  1  我曾经喜欢过一个人。  他是我高中时候的班长兼同桌,和他同班是在不那么幼稚也不那么紧张的高二。  他是那种开家长会时帮着老师布置会场,学生妈妈们都很喜欢的男孩:不高不矮的个头,常年运动让他的身子骨看起来比一般学生结实一些,白白净净,浓眉大眼;家庭幸福温暖,学习成绩中等偏上,从小学开始似乎就一直是班长,身上带着一
期刊
妈妈的这一巴掌和这番话,对一个混沌初开的孩子来说,真是最好的人生第一课,使我懂得,对于一个人来说,善良、慈爱、扶助弱小,是多么要紧的品德。  都说老年得子,如获意外之财。父母对“老疙瘩”的那份娇宠是可想而知的。我虽不是男丁,可来到这个世界上时,父母已经四十开外,据说那时我妈老是指点着这个捧在手上的小人儿说是个“累赘头”,可是却一条声地喊着小猫呀、小狗呀,语声里尽夹着千疼万爱。  我刚懂事,就记得妈
期刊
在零售界,没人比斯坦利·马库斯更出名了,是他将尼曼公司经营成世界最著名的百货公司之一。他曾经对我说,他父亲即公司创始人,在正确评价客户方面给过他一次难忘的教训。  一天,一女顾客拿着一条破了的裙子进店,大声喊着要退款。很明显,那条裙子她已经穿过。斯坦利正打算拒绝,但他父亲拉住他,叫他把钱退给女顾客,什么也别问。  女顾客走后,斯坦利与父亲争辩,说那位女顾客明显是穿过裙子并弄破了,供货厂家是不会为此
期刊
《庄子》杂篇第28章《让王》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楚昭王弃国逃亡,屠羊说也跟着昭王出走。昭王返国,要奖赏跟从他的人。但是等找到屠羊说的时候,屠羊说却说:“大王失国的时候,我放弃了屠宰的工作。现在大王回国,我的工作已经恢复,又何必说什么奖赏呢?”昭王坚持要他接受。  屠羊说又说:“大王失國,不是我的罪过,所以我不该接受诛罚;大王返国,也不是我的功劳,所以我也不敢接受奖赏。”昭王便宣召他进宫相见。 
期刊
使用手机模糊了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的界限,增加了家庭和朋友之间的压力和紧张气氛。正如埃里克·斯雷特在他的文章中写的:“好像我们越有‘联系’,越变得疏远。”  上午九点多钟,我和两个来自意大利的同伴徒步进入了法国南部山区。经过昨夜雨水的洗涤,大地显得格外清新。牛羊在山坡上悠闲地吃草,蓝天向远方无限延伸。突然,我听见一阵微弱的响声,听起来不像是鸟鸣虫叫。走在我前面的那个叫布森·福尔格姆的同伴听到响声,
期刊
小时候,他是个调皮的孩子,爬树掏鸟蛋,下河摸虾,不是把裤子撕开一条长口子,就是把衣服挂个大洞,父亲见了,却从不打他。而是呵呵地跟他的母亲解释:“孩子嘛,都这样,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可有一次,他偷了邻居的五元钱。五元钱在当时已經是个不小的数目了。父亲知道后,把他用皮带捆在树上,狠狠地抽了好几鞭子。边抽边说:“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我看你还敢不敢偷。下次再偷,我剁了你的手!”那一次,他被打得皮
期刊
@ 华西都市报:年幼时,他失去双亲,是邻居周氏姐妹照料着他长大;为了报恩,他把终生未嫁的周氏姐妹当做自己的母亲来孝敬,四次搬家都把她们带在身边。2015年2月12日,周氏姐妹中的姐姐100岁,妹妹90岁,成为镇上最年长的姐妹。而他,也因32年对老人的无私照顾,被评为长沙市“十大孝星”,谱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邻里佳话。  儿时失去双亲,邻居姐妹抚养他长大  2015年2月12日,农历小年。  一早,湖
期刊
容子走了过来,停在了门口。夕阳照进房间,轻柔的风掀起窗帘。我转身看着她,容子也望着我,眼里闪动着泪光。我张开嘴,欲言又止。刚刚还在高声唱歌的她,终于也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你啊……”我苦笑了一下,打破了沉重的空气,但是接下来却什么都说不出来,因为我也哽咽了。我张开双臂,迎接着一头扑进我怀里的容子,紧紧地抱着她,“没事的没事的,有我在你身边,没事的。”  也许怀抱是我唯一能给她的一点安慰。但是我
期刊
看电视公益广告:女儿打电话问父亲:“爸,家里都好的吧?”父亲语气轻松地回答:“挺好的。”“我妈呢?”“你妈跳舞去了!你忙就挂了吧,我也要出去下棋了。”其实,他是要去医院照顾生病的老伴,怕女儿担心,才演了这样一出戏。  那位父亲的“演技”真不错,其实现实中,哪位父亲不擅长“演戏”呢?  记得小时候父亲陪我们做游戏,他扮大马,伏在地上让我们骑;他扮“敌人”,“中枪”倒地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他扮仙人,送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