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散文的“审智”突破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cod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梁衡的散文既具有传统散文的审美性质,又在此基础上“突破”,具有审智的特征。这体现在《我看舞蹈的美》一文中,就是从感性转向智性,从不自觉转向自觉的过程。
  关键词:散文;审美;审智;我看舞蹈的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01
  引言:
  《我看舞蹈的美》就是梁衡的一次实验。作品在坚持散文审美特性的基础上,成功“突破”,上升到“审智”的层面。这种突破,从手段上说,是隐形、从容的,从自身来谈,是从表层的感性转向深层的智性,从美学的角度讲,反映了作者从不自觉创作转向自觉创作的过程,这对于读者和散文本身,都是难得可贵的。
  一、突破之一:从感性到智性
  在谈梁衡散文的“审智”突破之前,可以先看“审智”的定义。“审智诉诸智性,又十分注重感觉,因而不同于纯粹的智性抽象。它从智性、原生的命名,衍生出多层次内涵,逻辑上从无理像有理转化,激活读者为习惯所钝化的感受和思绪;在几近遗忘的感觉的深层,揭示人类文化历史和精神流程的档案。”[1]
  从定义入手,不难发现:审智与审美有一定的重合,体现为两方面:一是都强调感觉的重要性,二是都要凸显出散文的“智性”。《我看舞蹈的美》这篇散文做到了审美与审智的结合,然而它的“审智”,又有一定的突破,它达到“从无理像有理转化,激活读者为习惯所钝化的感受和思绪;在几近遗忘的感觉的深层,揭示人类文化历史和精神流程的档案。”的功效。
  这里的“有理”,应该理解为读者能接受的“智性”。“为了表示飞动,西方艺术中有一种小天使,胖墩墩的孩子,两胁下却生出一对肉翅,显得十分生硬。这何如我们敦煌石窟里的飞天,窈窕女子,肩垂飘带,升起在天空。人着衣披带本是很自然的事,但这自然的衣着,顿使沉重的人体化为轻捷的一叶,潇洒、舒展、轻盈、自如,满台生风。人外形的美,内蕴的美,都因那轻淡饰物的勾勒与揭示而成一种美的理想、美的憧憬而挥发开来。”[2]
  这一段从审美的层面阅读,是美的享受,可浅层的审美之下又有深层的“审智”。“形本无物,意由境生”,作者创造出一个美的境界,也逐层深入探讨了“形”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西方小天使和中国飞天的外形对比,显示出外在装饰的重要性。第二个层次写小天使的“重”和“飞天”的轻,凸显自然之“形”。第三层次是借此外“形”写内“形”,也就是借外在之美写内在之美了。
  从手段上讲,梁衡“审智”的手法,也是隐蔽、从容的。他是在浅层的感觉中,融入自己的观点,这不简单是从浅层的感性话语过渡到深层的理性思考,而是有了一个跨度,它跨越了常人“以内在为美”的审美观点,建立新型的智性思考。从这一角度讲,他“审智”的过程,就是浅层感觉和旧有智性解构,深层智性建构的过程。这个“突破”,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二、突破之二:从不自觉到自觉
  将《我看舞蹈的美》这篇散文梳理一遍,会发现,对美的认识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作者从“自然之美”到“情感之美”到“生命之美”再到“平凡之美”(发现之美),最后到达“自我塑造之美”。当然按照西方文艺理论的说法,“审美自觉”从浪漫主义中兴起,它的两维是感性与情感。[3]那么除开最后一个,其余都是自觉地体现。但这是不准确的。“自然”、“生命”、“平凡”,用这些词来形容美并不能揭示美真正的内涵。美真正价值的凸显,在于有人去发现它,认识它。浪漫主义思潮中,人之所以会对“美”重新认识,产生“精神的愉悦”和“最高意义的快感”,正是因为人开始关注自身,从人本身出发对美进行解读,而不求诸自然。梁衡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在发掘人情感的基础上,选择用智性的语言表达。发现潜在的自我,这就是一种审美意识的觉醒,也是人的意识的觉醒。在此之前的散文,也有智性的表达,但都是不自觉的,因为它们都停留在“恰巧发现”的基础上,但发现“自身的美”才是美的终极价值。从中也可以看出,从“不自觉”到“自觉”这一过程,也是人认识一切事物的过程,也是人类精神史的发展过程,作者的“智”在这里由关注个人的小“智”转为关注人类的“大智”,这对于人类今后的价值取向,具有普世的意义。
  三、结语
  总的来说,《我看舞蹈的美》的“审智”突破,体现在手段上,是隐性、从容的,体现在结果上,完成了从感性向智性的转化,体现在美学意义上,从不自觉转向自觉。对读者而言,它为读者和作者架起一座桥梁,让读者和作者能够有效地“对话”;对作者而言,从文章的表层审美转向深层审智,是對自我的超越;对于研究者而言,这是研究梁衡其他散文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对今后如何处理审美与审智的“断桥”[4]问题,也是有启示的。
  注释:
  [1]孙绍振:《文学性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0页。
  [2]梁衡:《我看舞蹈的美》,载《新湘评论》2012年第22期。
  [3]参考舒也:《现代性与审美自觉》,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参考孙绍振:《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载《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6期。
其他文献
80几岁的老汉已经登顶珠峰创造了世界纪录,“零基础”也可以在20 几小时内完成一次“One Touch”式的5000 米登顶,很多爱好者都登上勃朗峰——这几个故事并不是在鼓吹登山很简单。在一个个真实的攀登故事里,相信你会找到自己的答案……“为什么去登山?因为山在哪里……”这是再熟悉不过的一句台词,但说出此话的英国大咖马洛里在几十年前是怎样的心境却不是几句话可以解读,或者任何门外汉都可以听懂的。如果
摘 要:阐释学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与翻译有许多共通之处,伽达默尔提出的“偏见”和“视阈融合”是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两大概念,也是译者主体性的有利佐证,即译者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扩大自身的视阈与原作者视阈达到融合。本文尝试以阐释学视角分析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并以许渊冲唐诗英译为例,探讨不同历史维度下的译者与原作者的视阈融合过程。  关键词:阐释学;视阈融合;译者主体性;唐诗英译 
这里有阳光,有衣着朴素的种田老人  有在老人眼眸里一寸寸长高的蔬菜,和  蔬菜上闪烁的  露珠  这里有被汗水打湿的黎明  晨曦的白和两鬓的白,交汇相映  这里有收获,块儿八角里的零碎里  喜悦比一溪流水欢快  有黄昏里的守候,路灯下  一聲声问候,质朴里透着  亲切  慈祥,和蔼,坚韧,执着  是的,这里什么都有  唯独没有对生活的抱怨,和忧郁的  眼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我生活十五载的老屋  今天迎来它新的主人  過了知天命的年龄  心里总是难舍难分  依然是那样宽敞明亮  依然是那样宜居舒适  我曾经的安乐窝我的天堂  喜怒哀乐再也没有你分享  别了,我的老屋  这些年你为我遮风挡雨  我却未能和你相伴终生  生活中有些分离  总是出乎你的预计
那年  泪 像秋天的叶  飘落在脚下  一片一片  记录忧郁的时光  那年  静好的风景  盼望你回头的一眸  或许 你我未曾相识  悄悄地隐藏  那一份  我難言的忧伤  暮色苍茫  凄楚的背影  练习一个人的狂欢
摘 要:《伊豆的舞女》于1926年发表,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描述一名高中生独自在伊豆旅行时邂逅舞女的故事。本稿参考敬语的功能理论和日本文化的内外意识,以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为中心,分析了其中蕴含的“内”与“外”的关系,并探究了“内”与“外”的关系转化。结果表明,日本人与人交往时存在内外关系,其形式体现在敬语使用方面。同时随着条件的变化内外关系也会发生转化的。  关键词:“内”与“外”;《伊豆的舞女
摘 要:意识哲学一直是西方文学与西方哲学的思想主流。与这种灵肉二元思维范式不同,身体哲学欲打破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建立从身体出发、强调灵肉一体的新的理论观念。本文通过对惠特曼诗歌及王阳明“心学”思想包蕴的身体之维进行阐释分析,试图在中西文学之比较视域中探究身体哲学思想的渊源,以期在理论上对其思想本质和价值意义进行梳理和定位,希冀为现代人建立一个重新理解世界和生活、实现生命和谐与完整的新坐标。  关
摘 要:易卜生戏剧作品《建筑大师》在导演林兆华的再创作下,在中国上演了十年之久。作品中的三位女性希尔达、艾琳和开雅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处境在舞台上熠熠闪光。开雅作为第一个出场的女性,表现出大师索尔尼斯无所追求的现状。大师的妻子艾琳近乎偏执的性格暗示着过去的巨大伤痛。热烈如火的年轻人希尔达不仅是剧情的有力推动者,也象征着索尔尼斯的建筑理想。  关键词:建筑大师;话剧;女性  作者简介:蒋茵芃(1993-
我想,你将会是一个有心人。看到世界的蓝天上,一只洁白的鸽,正飞来。  ——题记  (一)看见  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幸福的人。抬头望见澄澈的蓝天,脚下踏着轻快的步伐,嘴边哼着愉快的歌,心里想着的是《雪窗帘》里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掏出绣着大朵杜鹃的桃红色小包,买一小瓶冰红茶畅快的享受着。简简单单,不芜杂。  这种幸福感是一直存在的,但是总觉得自己这幸福来得有些吝啬。这吝啬感随着时间的匆匆而逐渐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