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信息化、气象信息化、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化等概念的阐释,和对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及农业气象服务现状的分析得出,农业气象服务的信息化发展是对于黑龙江农业产业发展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气象为农服务发展之路,对推进黑龙江的农业气象服务效果优化和助推黑龙江农业产业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分析梳理了目前阶段黑龙江省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气象;信息化;农业气象服务;黑龙江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2.053
  当今时代科学飞速发展,技术日新月异,以互联网为核心标志的信息技术和产品正在深刻影响着当代人类社会。与此同时,“信息化”作为一个完整概念,一经问世,便迅速传播并被广泛接受。信息化及其主要的技术形态,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新媒体等概念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视野,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1]。党的十八大将“信息化”纳入“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1 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化发展的意义
  1.1 气象信息化发展的意义
  气象事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保障、防灾减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基础性、科技型的社会公益事业,气象更应当成为走在信息化转型发展道路上的排头兵。加快推进气象信息化是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顺应现代气象科技发展和信息技术变革新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应对气象改革发展和外部挑战、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迫切需要[2]。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气象信息化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为实现“十三五”规划中,到2020年全面实现中国气象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中国气象局重点实施气象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面向民生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和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并以两年为周期持续提出《气象信息化行动方案》。大力推进气象信息化,加快发展智慧气象,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智能化技术等,打造更加智能高效精准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已成为当前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中重要而迫切的核心任务之一。
  1.2 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化发展的意义
  在我国的气象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农业气象服务的信息化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气象服务一直是我国气象工作的基础性的首要任务,农业稳则天下安,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是国计民生生存发展的根本,是一切经济稳定社会进步的前提[3]。农业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其对天气等自然条件具有天然的高依赖性和受环境影响的高敏感性,这也造就了气象服务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密切关系。气象服务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在农业生产中是不可以缺少的生产要素,是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
  为了适应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气象部门的管理体制虽然几经变革,但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始终是气象部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气象服务工作不仅在防台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等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服务中效益显著,在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依靠气象科技振兴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2 黑龙江省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化发展现状
  2.1 黑龙江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农业产区众多,其中黑龙江省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丰富的农业形态、高质高产的农业总体量,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的农业大省。黑龙江省地处东北平原腹地,全省耕地面积近1 000万hm2,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口約706万,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高,产量大,连续多年粮食商品量、专储量均居全国第一,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大豆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出口量占全国的2/3。亚麻、甜菜、烤烟等经济作物的产量也均居全国前列。
  2.2 黑龙江省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业的强势发展离不开气象服务的保驾护航,同时也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随着黑龙江省农村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和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原有的气象服务方式和服务能力已逐渐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其服务针对面窄、服务手段陈旧、服务方式单调、服务效率不高的问题日益凸显。切实高效的提高黑龙江省的农业气象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气象服务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是新形势下黑龙江气象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我国气象信息化战略的推进,将有效地解决以上的问题。
  近年来,黑龙江省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为农业气象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黑龙江省气象局及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充分意识到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尝试气象服务方式的信息化转型,从黑龙江省的“三农”实际情况出发,以国家气象信息化战略发展方针为方向和目标指引,努力将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需求有机融合,升级旧有服务方式,衍生新的服务类别,在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化前进的道路上探索前进[4]。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必须要看到,黑龙江省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之路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亟待彌补的缺陷,以及技术红利和需求背景下尚未挖掘的服务拓展空间。
  3 当前黑龙江省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信息化服务手段发展滞后
  目前黑龙江省的农业气象服务手段信息化程度不高,旧有的服务方式信息化转型流于表面,不彻底;信息化服务手段的创新未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技术红利,没有真正符合信息化特点的高效的服务方式出现。
  3.2 信息化技术实力较弱
  对于信息化的主要的技术形态,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情况有待加强;科技基础比较薄弱,捕捉信息时代的前沿技术的能力和意识不强;高素质高能力的技术开发人才较少。
  3.3 信息资源利用率低
  气象系统包含海量的观测、气候、预报等数据信息资源,目前对于这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较低,未能在农业气象服务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且资源的整合和集约化程度都比较低。
  3.4 信息化传播渠道不畅通
  受限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目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的传播渠道难以高效覆盖全省。网络覆盖范围不全,网络带宽速度不均导致了信息渠道不畅,制约着气象服务信息的有效传递。
  参考文献
  [1]王思义.大数据背景下公共气象服务革新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5(22):74-75.
  [2]李文峰,于伟娟,尹彬,等.现代农业气象信息化发展与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4(8):10-13.
  [3]沈文海.当前气象信息化所处阶段的特征及主要内涵[J].中国信息化,2015(9):81-86.
  [4]矫梅燕.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求是,2010(6):56-57.
  (责任编辑:刘昀)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地理空间数据更新的自动化水平,将ECA规则和主动数据库的理念和技术引入数据更新。对各种地理事件的定义与描述做了重点研究,建立了地理事件逻辑表达模型。对更新条件与更新操作进行分类与描述,提出了GECA(Geo-Event-Condition-Action)规则驱动下的地理空间数据主动更新的执行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空间数据更新的自动化水平。
如今,受科技发展和网络普及等因素的影响,新闻叙事模式从原来的单线条、单维度转变为现在的多方向、多维度,其在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习惯。新媒体语
摘要: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DD)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企业的市场营销设计与支持过程中。文章阐述了数据库营销的特点和作用,通过分析数据库营销中的市场细分与市场营销中市场细分的异同,提出了适用于数据库营销市场细分的方法。该方法需要使用统计与数据挖掘的方法和工具,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为公司运营提供支撑。  关键词:市场细分;数据库营销;数据库的知识发现;数据挖掘    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了大量
近年来,学校一直提倡以“一课一得为目标”的“简约式教学”。经过对这种教学模式的不断尝试、研究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收获了不少感悟。看似简单的授课模式,实际上对老师的综
所谓分课制协助式教学模式是指教研组或备课组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按照文学体裁、文本内容、作者风格等因素将其分割成若干部分,每个教师根据自身的兴趣、专业特长和教学风格等因素,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课文,在教学助手的安排辅助下轮回在同一年级的各个自然教学班中进行授课并相互协助共同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高中语文分课制协助式教学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营造良
如果将认知教育看作是对学生智商的培养与提升,是学生表现于外的一种能力,那么情感教育则是对学生情商的培养与塑造,是对学生隐藏于内的一种涵养。实际上,情感是人们与生俱来
教学反思新课改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然而实践教学中许多教师忙于教材内容本身的完成,往往把这个根本问题变成了一种附属的教学目标,只是在完成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才去考虑,这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它以学生的实践和经验为基础,鼓励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如何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这里谈几点粗浅认识。一、兴趣先行,启发探究兴趣是最好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同样,语文课堂教学的“收口”阶段也至关重要。因为它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得当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一个完美的课堂“收口”,能使知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