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陶渊明真纯自然的审美心胸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376184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真纯自然的审美心胸即为以一颗纯真之心来感知、观照世界。陶渊明真纯自然的审美心胸,主要源于他崇尚自然的思想,其崇尚自然的思想具体体现在返回自然,抱朴含真,顺应自然这几点上,这一思想是真纯自然审美心胸的灵魂。在这样的审美心胸涵养下,其作品流露出了一种平淡朴素自然之美。
  【关键词】:陶渊明;真纯自然;审美心胸
  无论是把文学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还是把文学当做净化灵魂,陶冶情操的高尚事业,都容不得庸鄙卑污而虚情假意的创作心态。“审美心胸”是指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活动时所应该具有的主观精神状态,是一种超功利的直观、虚以受物,抛弃一切是非得失的思考打算, 与物同一,从中体现出主体生命的创造自由,其实质是人以其独立人格寻求与天地相参, 以人的自然与万物的自然相融合。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对于审美心胸的观点,有老子的“涤除玄鉴”,南朝宋宗炳的“澄怀味象”,北宋郭熙的“林泉之心”以及明朝思想家李贽提出的“童心”说,这些观点是相通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表述了文学创作审美心胸的特性——非功利性、无利害性,用空明澄澈的眼界和心境观照宇宙、人生。中国文学史上历代文人在创作中,有不少是抱持这种心态,其中陶渊明便是杰出代表。本文将以其文学作品为例来探讨他真纯自然的审美心胸。
  “真”在字典中含义丰富,在这里是指本性、本原之意。“纯”于此处是指纯粹、质朴,此处的“自然”是指一种状态,意谓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天然而然的。陶渊明真纯自然的审美心胸,主要源于他崇尚自然的思想,在这样的审美心胸涵养下,其作品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一种平淡朴素之美。
  一、崇尚自然的思想是真纯自然审美心胸的灵魂
  陶渊明思想的核心就是崇尚自然。《归去来兮辞》序中说:“质性自然。《形影神序》说“神辨自然以释之。”“自然”,是指导陶渊明生活和创作的最高准则。
  1.1返回自然的思想
  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同时也指某种自由的状态。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他写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诗人看来,隐居山林、田园最符合人的本性,世俗的功名利禄好像罗网和樊笼,束缚人的天性,只有回到自发的状态自然而然,才能得到自由。陶渊明常常吟咏归鸟:“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及旧栖。”(《归鸟》)“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诗人借着眷恋山林的归鸟,表达了他的向往。
  1.2 抱朴含真的原则
  “抱朴含真”是陶渊明在精神修养方面的原则,对于其真纯自然审美心胸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朴”本是道家的观念,有时候指的是道,“复归于朴。”(《老子》第二十八章)有时又指未曾受到各种人为干扰的素朴的人性。“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 陶渊明所谓“抱朴含真”(《劝农》)、“抱朴守静”(《感士不遇赋》),更多地是指素朴的人性。关于“真”,《连雨独饮》说:“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百情远,是忘了世情,但还没有忘天。再进一步,连天也忘却了。但天并未离去,它体现为“真”,即天真,任真才是首要的原则。“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作》)“真風告逝,大伪斯兴。” (《感士不遇赋》)真,是一种人格追求,也是一种美学追求,陶渊明正是把这两种追求结合起来的人。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充满诗意的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结合。
  1.3 顺应自然的思想
  陶渊明顺应自然的思想,又表现为对自然变化的顺应。他在《形影神》三首中第三首《神释》中明确提出“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其中,委运是随顺自然之意,纵浪,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大化,指大自然的变化。几句诗表达的主要意思即为顺应自然的变化。“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行迹凭化迁,灵府长独闲”(《戊申岁六月遇火》)等诗句都表达了他顺应自然的思想。
  无论是返回自然,还是抱朴含真,抑或是顺应自然,都是陶渊明顺应自然的思想,正是凭借这一思想,陶渊明在文学创作中能以一颗真纯自然的心去感知美、赏鉴美、创造美。
  二、陶渊明诗的平淡自然之美
  陶渊明以一颗真纯自然、非功利的心去创作,其作品必然发乎情性,出乎自然。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
  2.1日常生活的诗化
  陶渊明善于以一颗真纯的赤子之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真纯自然的审美心胸涵养下,善于捕捉日常生活的美,使日常事物审美对象化,让日常生活充满诗意。
  首先,他写日常生活的常见之景。例如《时运》:“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在一个春天的清晨,青山从夜雾中显现出来,仿佛洗过一般,山峦间余剩的烟云已被涤荡,天宇中还剩一抹淡淡的云。有南风吹来,禾苗在风中起伏。
  其次,陶诗中的意象日常化,不是奇伟 、瑰怪、非常之不常见意象。陶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青松、秋菊、飞鸟。如“秋菊有佳色”《饮酒其七》“青松在东园”(饮酒其八)“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一)“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桑麻日已长。”(《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写日常生活之景,写日常事物,真正是“以自然之眼观物”(《人间词话》)。
  2.2陶诗的语言自然
  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显得平淡自然。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例如:“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其二)“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和郭主簿》其一)“待”字、“掷”字、“贮”字,这三个动词都是常见的,看似平淡却很精彩,不可更易。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归园田居》其二)“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答庞参军》)这些诗句,没有华丽的词藻,不矫饰,没有夸张的手法,纯用白描,平淡朴素。 元好问在《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里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天然对雕饰,真赝殊相悬。”“直写胸中天”说得好!他的诗是他的由其审美心胸决定的,他的诗歌之所以有平淡自然之美,正是因为他真纯自然之审美心胸。
  在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只有具有了像陶渊明般真纯自然的审美心胸,以审美的眼光去观照世界,去感受日常,我们才能发现周围事物的美和诗意。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11-3
  [2]黄洁《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讲义》
  [3](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12
  [4]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5]《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不同理论立场上的冲突,以及政治视角与审美视角的影响,台湾文学纳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书写工作面临着很多矛盾,而多元化的社会势必需要将大陆与台湾文学历史整合成一个大范围的研究范畴,以此呈现出众声喧哗的全新的文学史面貌。为此理解台湾历史,理解台湾与大陆的文学关系,便成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跳不开的话题。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台湾  回看历史,由于国民党退居台湾
期刊
【摘要】: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大力发展,社会传统媒介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数字技术的运用和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广告的内容和传播形式,具有时代特色的互动广告应运而生。相较于传统的广告,互动广告具有众多传播优势和传播价值,受到越来越多广告投放主们的青睐。本文在数字媒体和互动广告概念阐述的基础上,对互动广告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数字媒体时代下互动广告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
期刊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乃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继承《史记》纪传体的体例而又有所发展,沿用《史记》史料而又另有侧重,特别是在叙述西汉建国到汉武帝这一段重合的历史时,二者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本文将就两书中集中描写后宫女性的《外戚世家》(《外戚传》)中查看马班记述后宫女性的不同,并浅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一、记述的不同之处  司马迁在写薄皇后时,仅在王皇后的故事里用“
期刊
Abstract  This thesis compares patterns of crime and investig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plot models in Poe’s and Doyle’s detective works and finds that Conan Doyle inherits Allan Poe’s detective fict
期刊
第一次听说《枕草子》是五月的开头,弘文书店的曾嬢嬢发了一条微博,内容大概是开头的那段“四时的情趣”。周作人译“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夏天是夜里最好,秋天是傍晚最好,冬天是早晨最好……”,林文月的翻译则更有书卷气“春,曙为最,夏则夜,秋则黄昏,冬则晨……”。我有早起刷微博的“坏习惯”,往往眯着眼用手指划弄着那些“早安励志语”,但看到这段文字时的反应是惊喜的,是怎样的一个人才能写出这样雅致清新的文字?
期刊
【摘要】:战争是宏大而嚴肃的,张爱玲置身于二战之中,她的作品与战争也息息相关,但张爱玲的战争书写并没有选择政治民族的宏大视角,而是以“张看”的视角处理战争与文学的关系,抓住战乱中普通人的生态,解读战争中人性的复杂性,这是张爱玲战争书写的别样之处。本文将从张爱玲的战争渊源和《倾城之恋》的文本分析两方面探讨张爱玲别样的战争书写。  【关键词】:张爱玲;战争书写;《倾城之恋》  二战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一场
期刊
【摘要】:在魏晋南北朝以前,风、雨、霜、雪等在内的自然气象意象仅仅作为辅助意象出现在诗歌中,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咏物诗发展以后才开始作为独立的审美意象出现,南朝气象咏物诗的大量涌现对诗歌的题材选择、创作方式以及艺术技巧等各方面都有着极大的推动。气象咏物诗的创作所积累的丰富的艺术技巧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南朝;气象;咏物诗  1、南朝气象诗歌的发源  在《诗经》中有许多关于气象现象的描
期刊
【摘要】:宋代工笔花鸟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具有独特表现形式和艺术表现力。从宋代历史文化的发展方面来看,审美和写实性的发展以代表着这个时代的文化蕴涵,已发展成独特的符号元素。然而,本文以《葡萄草虫图》的“写实性”所产生的原因、艺术特征以及艺术影响进行阐述。  【关键词】:宋代;工笔花鸟画;写实性  引言  “今大原尚作此酒,或寄至都下,犹作葡萄香。”  ——北宋唐慎微在《证类本草》  南宋画家林椿的《葡
期刊
【摘要】:《文心雕龙》是我国传统文论的伟大代表,被称作是“体大虑周”,后来的文论著作即使在论文的基础上可以超过他,但在这一点上是比不上他。整本著作结构完整,体系完备,思想精深,很好的体现了我国传统审美精深与独特的批评视角,是我国历朝历代古代文论研究的重点。  刘勰的文论体系可以概括为“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在这个体系里,“道沿圣以垂文”圣主要指儒家圣人,文指儒家经书,所以这个体
期刊
【摘要】:燕青是《水浒传》中第六十一回出现的人物,虽然燕青的出场时间相对较晚,排名也靠后,但是其一出场就在各类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活跃于小说后四十回中,带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受。燕青有着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人格魅力,为此受到了小说作者以及广大读者的喜爱。本文即对《水浒传》中燕青所具备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展开分析,通过对此研究来进一步感知燕青这一人物创设的美学特征及重要价值,进而学习他身上所展现出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