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地区农舍褐家鼠种群繁殖参数的季节及年龄变化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xia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褐家鼠是黔中地区农舍区害鼠优势种,为摸清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参数的变化情况,丰富种群生态研究资料,为其种群数量动态预测和防治提供依据,对贵州省息烽县农舍区1986—2019年鼠情调查中捕获的1 746只褐家鼠标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褐家鼠雌雄性比为1.18,总体平均怀孕率为27.94%,平均胎仔数为6.41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64.79%,平均繁殖指数为0.969 6。不同月份种群繁殖参数存在明显差异,3—4月和8—10月是褐家鼠种群繁殖高峰期。不同季节种群繁殖参数存在一定差异,春季、夏季和秋季是褐家鼠繁殖高峰期,冬季是繁殖低谷期。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种群繁殖能力不断增强,其主要繁殖群体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及老年组。
  关键词 农舍区;褐家鼠;繁殖参数;季节变化;年龄变化;黔中地区
  中图分类号 Q958.1;S4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19-0106-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9.027
  Abstract Rattus norvegicus is a dominant pest rodent in farmhouses in Central Guizhou.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hanges of population reproduction parameters in different months, seasons and age groups, to enrich population ecological research data,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dynamic prediction and control of population quantity,we analyze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and seasonal cohorts using 1 746 rats captured from 1986 to 2019 in Xifeng County of Central Guizhou.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x ratio of R. norvegicus was 1.18, the overall average pregnancy rate was 27.94%, the average litter size was 6.41, the average testicular decline rate was 64.79%, and the average reproductive index was 0.969 6.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population reproduction parameters in different months. March to April and August to October were the peak periods of population reproduction of R. norvegicus. There were certain differences in population reproduction parameters in different seasons. Spring, summer and autumn were the peak periods of reproduction of R. norvegicus, and winter was the low period of reproduc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age, the reproductive capacity of the population increased continuously, and its main reproductive groups were adult group I, adult groupⅡand elderly group.
  Key words Farmhouses;Rattus norvegicus;Reproductive parameters;Seasonal changes;Age change;Central Guizhou
  基金項目
  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黔科合人才〔2015〕4019号);遵义市首批市级人才基地建设项目(遵委〔2019〕69号)。
  作者简介 李梅(1979—),女,贵州息烽人,农艺师,从事植保技术推广工作。*通信作者,推广研究员,从事鼠害研究和植保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20-03-30
  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是我国三大家栖鼠之一,在贵州省各地广泛分布,也是贵州省农舍区主要家栖害鼠,占夹捕总鼠数的51.26%~52.28%[1-2]。对于褐家鼠种群特征,我国广大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如种群形态特征[3]、种群动态和繁殖特性[4-7]、种群生态特征[8-9]、种群数量预测[10-11]、肥满度[12]、年龄鉴定[13-18]等,贵州省各地也针对褐家鼠肥满度、种群动态及繁殖特征、种群数量预测及年龄鉴定方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报道[19-30],取得了明显成果。褐家鼠在黔中地区对农户贮粮危害较重,同时也危害农作物等,危害呈加重趋势,是息烽县农舍区害鼠优势鼠种,占夹捕总鼠数的47.86%~56.60%[31-32]。   息烽县位于贵州省中部,是全国农区鼠情监测网点县和贵州省农区鼠情系统监测重点县[32],在长期开展鼠情监测工作中,积累了大量鼠类调查资料数据。为摸清黔中地区农舍区褐家鼠种群繁殖参数不同月份、季节及年龄变化规律,不断丰富完善其种群生态研究资料,为褐家鼠种群数量动态预测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贵州省息烽县农舍区1986—2019年鼠情监测的褐家鼠原始调查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该研究以贵州省息烽县农舍区1986—2019年鼠情调查中具有形态特征测量数据和种群繁殖参数数据的褐家鼠为研究对象,共有褐家鼠研究标本1 746只。
  1.2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为夹捕法,采用全省统一的木板鼠夹进行调查,花生仁为夹捕诱饵,每月中旬在农舍区开展鼠情监测1次,每年调查12个月,每月对捕获的褐家鼠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耳高等外部形态指标进行测量,并解剖观察记载雌鼠怀孕情况、胎仔数和雄鼠睾丸下降情况。
  1.3 年龄鉴定方法
  年龄鉴定方法采用体重法,以体重为鉴定指标,褐家鼠各年龄组的体重划分标准参考文献[24],幼年组(Ⅰ):体重≤60.0 g;亚成年组(Ⅱ):体重60.1~110.0 g;成年Ⅰ组(Ⅲ):体重110.1~160.0 g;成年Ⅱ组(Ⅳ):体重160.1~210.0 g;老年组(Ⅴ):体重>210.0 g。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种群繁殖参数
  对息烽县农舍区1986—2019年捕获的具有形态特征测量数据和种群繁殖参数数据的褐家鼠种群繁殖参数统计分析,在此期间,共有褐家鼠1 746只,其中雌鼠945只,雄鼠801只,雌雄总体性比为1.18,性比接近1∶1,总体平均怀孕率为27.94%,最高胎仔数13只,最低胎仔数2只,胎仔数分布呈正态分布,以怀孕5、6只最多,分别占总孕鼠数的19.70%、21.97%,其次是怀孕7、8只,分别占总孕鼠数的14.77%、12.88%,5~8只合计占总孕鼠数的69.32%(图1),平均胎仔数为6.41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64.79%,平均繁殖指数为0.969 6。
  2.2 种群繁殖参数月份变化
  对息烽县农舍区1986—2019年捕获的褐家鼠不同月份种群繁殖参数统计分析(表1),褐家鼠在当地全年均可繁殖,不同月份种群繁殖参数存在明显差异,3—4月和8—10月出现2个怀孕高峰期,雌鼠怀孕率分别为34.57%~37.04%和33.64%~41.38%,平均胎仔数月份间有一定差异,1—12月雄鼠睾丸下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以5月和6月较低,分别为55.34%、46.67%,这是3—4月种群繁殖高峰后出现大量幼鼠所致,繁殖指数仍以3—4月和8—10月最高,分别为1.209 5~1.134 6和1.084 0~1.403 7。由此可见,3—4月和8—10月是褐家鼠种群繁殖高峰期,也是繁殖力最强的时期。
  2.3 种群繁殖参数季节变化
  按照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次年2月)4個季节,对息烽县农舍区1986—2019年捕获的褐家鼠不同季节种群繁殖参数统计分析(表2),以春季和秋季怀孕率较高,分别为28.95%、33.50%,冬季怀孕率最低,为16.99%,睾丸下降率以秋季、冬季较高,分别为74.12%、72.92%,高于春季(60.45%)和夏季(58.05%),繁殖指数以秋季最高,为1.133 0,冬季最低,为0.619 5。由此可见,褐家鼠不同季节种群繁殖参数存在一定差异,春季、夏季和秋季是褐家鼠种群繁殖高峰期,冬季是繁殖低谷期。
  2.4 种群繁殖参数年龄变化
  对息烽县农舍区1986—2019年捕获的褐家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参数统计分析,雌鼠怀孕鼠最低体重为65.00 g,该怀孕鼠胎仔数为6只,雄鼠睾丸下降鼠最低体重为61.20 g,其中,幼年组无怀孕鼠和睾丸下降鼠个体,说明此年龄阶段的个体性未成熟;亚成年组开始出现一定的怀孕鼠和睾丸下降鼠,怀孕率为17.38%,睾丸下降率为60.36%,说明此年龄阶段的个体部分性成熟,可以参与繁殖;成年Ⅰ组和成年Ⅱ组怀孕鼠最多,怀孕率为43.56%~51.51%,老年组怀孕鼠减少,怀孕率下降为19.23%,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随着年龄的增长,睾丸下降率不断增加,睾丸下降率达91.74%~100.00%(表3),说明此年龄阶段的个体繁殖力最强;平均胎仔数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繁殖指数以成年Ⅰ组、成年Ⅱ组最高,分别为1.829 9、1.848 3。由此可见,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褐家鼠种群繁殖能力不断增强,其主要繁殖群体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及老年组。
  3 小结与讨论
  黔中地区息烽县农舍区褐家鼠全年均可繁殖,不同月份种群繁殖参数存在明显差异,3—4月和8—10月是褐家鼠种群繁殖高峰期。不同季节种群繁殖参数存在一定差异,春季、夏季和秋季是褐家鼠种群繁殖高峰期,冬季是繁殖低谷期,这与当地褐家鼠在3—4月和8—10月出现2次种群繁殖高峰期密切相关。褐家鼠防治的最佳时期应该选择在每年春季3月和秋季8月,在种群繁殖高峰期之前开展统一灭鼠活动,可起到“杀一灭百”、减少种群基数、提高防治效果的作用。
  鼠类繁殖力的变化是决定种群数量消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成年Ⅱ组在种群繁殖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33],当种群中以成年I组、成年Ⅱ组、老年组为主,外界条件适宜时,种群即可大量繁殖形成数量高峰,它们在种群中所占比例的多少与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密切[34]。黔中地区息烽县农舍区褐家鼠雌鼠怀孕鼠最低体重为65.00 g,雄鼠睾丸下降鼠最低体重为61.20 g,褐家鼠体重年龄划分标准60.00 g以上为亚成年组,这与褐家鼠亚成年组部分个体可以参与繁殖的研究结果相一致[25]。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能力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种群主要繁殖群体是成年Ⅰ组和成年Ⅱ组及老年组,这与姚丹丹等[18]、杨再学等[24,34-37]报道的褐家鼠、黑线姬鼠、高山姬鼠、黄胸鼠、大足鼠研究结果相同。   综上所述,研究褐家鼠种群繁殖参数月份、季节和年龄变化,其目的是全面系统了解其种群的主要繁殖月份、季节和主要繁殖群体,可根据其月份和季节的繁殖力变化情况以主要繁殖群体的个体所占比例的多少,对未来种群数量发生趋势进行预测预报,确定其最佳防治时期,提出具体的防治技术措施,为制定科学的防治褐家鼠的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再学,金星,刘晋,等.贵州省1984—2010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分析[J].农学学报,2011,1(9):11-17.
  [2] 杨再学,谈孝凤.贵州省2011—2016年农区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7,37(8):31-34.
  [3] WANG D W,CONG L,YUE L F,et al. Seasonal variation in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for brown rats (Rattus norvegicus) within their native range in Harbin, China[J]. Journal of pest science,2011,84(4):409-418.
  [4] 洪朝長,陈小彬,陈金贤,等.莆田地区褐家鼠种群动态和繁殖生态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1,2(3):177-182.
  [5] 李世斌,王勇,李波,等.洞庭平原褐家鼠种群动态和繁殖特性[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4,3(3):277-285.
  [6] 樊继忠,徐军,张建光.褐家鼠种群繁殖规律的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4,5(4):260-262.
  [7] 丛武春,刘长进.大连港褐家鼠和小家鼠种群变动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8,9(3):221-222.
  [8] 姚伟兰,戚根贤,王 骏,等.褐家鼠种群生态特征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8(4):89-93.
  [9] 颜赛勋,张艺,马合木提·哈力克,等.新疆褐家鼠种群生命表及其在干旱区的生存能力分析[J].生物学杂志,2006,23(1):31-33.
  [10] 艾尼瓦尔·吐米尔,张达铭.新疆北部干旱区褐家鼠种群数量调查与预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3):45-49,72.
  [11] 王勇,张美文,李波.洞庭湖稻作区褐家鼠种群数量预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2(3):265-269.
  [12] 艾尼瓦尔·吐米尔,张大铭.新疆褐家鼠肥满度的初步研究[J].生命科学研究,2002,6(S1):98-100.
  [13] 陈荣海,董志刚,杨春文.应用阴茎骨鉴定雄性褐家鼠年龄组的探讨[J].兽类学报,1988,8(4):288-293.
  [14] 孙适怡.褐家鼠年龄划分方法的探讨[J].中国鼠类防制杂志,1989,5(特3):40-41.
  [15] 龙克林,余南生,李森林,等.褐家鼠年龄划分标准初探[J].江西植保,1989(2):25-27.
  [16] 李世斌,陈安国,李波,等.洞庭平原褐家鼠年龄分组及种群年龄动态分析[J].兽类学报,1993,13(2):123-130.
  [17] 熊孟韬,杨光荣,陶开会,等.洱源县黄胸鼠和褐家鼠的年龄鉴定[J].医学动物防制,1999,15(9):468-471.
  [18] 姚丹丹,隋晶晶,冯志勇.湛江市褐家鼠种群年龄划分及繁殖特征[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6,27(5):358-362.
  [19] 杨再学,郭世平.褐家鼠肥满度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5,14(6):25-28.
  [20] 杨再学,郭世平.褐家鼠种群动态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96,23(1):61-65.
  [21] 郑元利,杨再学,胡支先.余庆县1986~2008年褐家鼠种群动态及繁殖特征分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9,28(4):294-297.
  [22] 周朝霞,艾祯仙,陆小欢,等.三都县褐家鼠种群数量动态与繁殖规律[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7):83-85.
  [23] 潘世昌,李梅,杨再学.息烽县褐家鼠种群繁殖特征变动规律[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7):86-89.
  [24] 杨再学,郑元利,潘世昌,等.褐家鼠的年龄鉴定及种群年龄组成[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4):218-223.
  [25] 杨再学,潘世昌,周朝霞,等.应用胴体重指标鉴定贵州省褐家鼠的年龄[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0,29(1):14-20.
  [26] 李梅,潘世昌.息烽县褐家鼠形态特征、种群数量动态及预测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0,29(2):119-123.
  [27] 艾祯仙,周朝霞,白明琼,等.贵州三都县农田褐家鼠发生规律与预报模型[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9):140-142.
  [28] 李恩涛,周全忠,李跃辉,等.瓮安县褐家鼠的种群生态特征[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1):102-104.
  [29] 赵芳,龙贵兴,李蔚传,等.大方县褐家鼠的种群数量动态及繁殖特征[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8):114-117.
  [30] 杨德辉,杨再学,留青,等.贵州省安龙县褐家鼠种群数量及繁殖特征变化分析[J].耕作与栽培,2018(5):5-7.
  [31] 潘世昌,李梅,宋致书.息烽县农区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J].江西农业学报,2013,25(8):59-61,69.
  [32] 李梅,陈海燕,尹文书,等.息烽县2013~2018年农区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分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9,38(5):42-46,52.
  [33] 张堰铭.捕杀对高原鼢鼠种群年龄结构及繁殖的影响[J].兽类学报,1999,19(3):204-211.
  [34] 杨再学,郑元利,金星.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特征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339-342.
  [35] 杨再学,金星,郭永旺,等.高山姬鼠种群繁殖参数的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89-194.
  [36] 杨再学,周朝霞,潘世昌,等.应用胴体重指标鉴定黄胸鼠的年龄[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3):110-113.
  [37] 杨再学,雷邦海,潘世昌,等.贵州省大足鼠种群年龄鉴定和繁殖参数变化[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5,34(4):39-42.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为精准评价青土湖绿洲植被恢复情况,开展植被指数适用性及优选研究。[方法]基于2013—2019年植被生长旺季的Landsat8-OLI遥感数据,分析归一化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大气阻抗植被指数等8种常用植被指数;采用趋势分析法研究各植被指数的变化特征,通过评价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与绿洲实际恢复特征的一致性研究各植被指数的适用性;基于各植被指数的变化率及趋势显著性,评价不同植被指数检
期刊
摘要 通过引进6个花椰菜品种进行适应性分析,筛选出适合滇中高海拔冷凉山区反季节栽培的花椰菜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经过2年的引种观察,在露地栽培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和成熟,且试验的重演性很高,具有很好的适应性。经生育期、商品熟性、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产量和产值的综合比较,综合表现好的品种有新高富3号、荷兰富强菜花王、卡拉、利卡1号,在预防好黑腐病的前提下,可扩大推广应用。利卡2号产量和产值
期刊
摘要 为进一步确诊临床发病鸡的病原,无菌条件下取肝脏,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鉴别培养基培养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出现带有金属光泽的菌落特征,在麦康凯培养基显示出粉红色菌落的特征。结果表明,7只患病鸡均为大肠杆菌感染。然后,针对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西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硫酸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硫酸新霉素、安普霉素均为高敏,阿莫西林耐药,而盐酸多西环素和恩诺沙星为中敏。中药
期刊
摘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迫在眉睫。现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虽然覆盖了优先区域内部分关键的生态系统和物种栖息地,但仍有许多重要物种和生态系统存在保护空缺。在2017年发布的《浙江省环境功能区划》成果基础上,结合浙江现状,对武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浙江片区进行功能分区,并进行重要性评估,共识别出优先区域的保护空缺区域为2 414 km2,为下一步优先区域网
期刊
摘要 [目的]探明清水河流域河岸带植物群落组成、类型、分布、多样性等特征。[方法]在清水河流域设置30个断面,采用样方、GPS定位等野外植物群落调查方法调查记录,应用重要值、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分析群落组成、类别、分布、多样性等特征。[结果]清水河河岸带分布有50科125属180种维管植物,包含蕨类植物1科1属2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48科123属17
期刊
摘要 海带中提取的岩藻聚糖硫酸酯是一种含有岩藻糖和硫酸根离子的结构复杂的硫酸多糖,影响岩藻聚糖硫酸酯活性的因素有分子量、硫酸根含量、硫酸根的取代位置、单糖的组成等指标,不同物质不同提取方法和降解方法产生不同结构的多糖,其不同结构产生抗凝血、降血脂、抗病毒、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疲劳、促益生菌生长等特异药理学活性,硫酸多糖研究最早且最广泛的活性是其抗凝血活性。对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抗凝血活性
期刊
摘要 以陇藜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温度梯度(5、10、15、20、25、30 ℃),研究不同温度对该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陇藜1号藜麦种子在5~30 ℃条件下均能发芽,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起始萌发时间和发芽结束时间提前,种子的发芽率(GR)、发芽势(GE)、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变化规律基本相同,25 ℃处理时种子发芽的各项指标最好,各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种苗根
期刊
摘要 为了掌握凯里市及周边地区香炉山鸡源沙门氏菌的流行情况和耐药情况,通过细菌分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等方法对凯里市及周边地区饲养的香炉山鸡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从调查的香炉山鸡中共分离鉴定出12株鸡源沙门氏菌,而12株沙门氏菌都具有多重耐药性。其中,对阿莫西林(AMO)、青霉素(PEN)的耐药率达100%;其次,对庆大霉素(GEN)、甲硝唑(MTR)、链霉素(STR)、四环素(T
期刊
摘要 随着农村改厕的不断推进,截至2017年底三格化粪池厕所的数量超过8 000万个,在无害化卫生厕所中占比最大。三格化粪池不消耗动力,无害化程度高,因此深入了解化粪池对于农村改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通过Derwent Data Analyzer软件对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化粪池专利进行聚类分析,介绍了“厕所+化粪池+粪污利用”和“水冲厕所+化粪池+污水处理”2种改厕模式下化粪池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
期刊
摘要 为探究磺胺甲恶唑(SMX)和双酚A(BPA)在南充农田土壤中的迁移特性,采用静态批量吸附试验,研究SMX和BPA在黄土(LS)和红土(RC)2种典型农田土壤中的吸附过程,以及土壤有机质(SOM)和水溶性有机质(DOM)对2种有机污染物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MX和BPA在2种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热力学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属于多层化学吸附。SOM含量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