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明清农村居民点信息挖掘与启示

来源 :现代城市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87675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聚集的场所,探索历史时期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特征及长时期农村居民点变化规律可为复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历史进程提供参考.文章以江苏省苏州市为研究区,以地方志为主要资料来源,通过历史文献解读并设计古今地名匹配算法,实现了对明清时期4个历史断面下苏州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定位;通过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和泰森多边形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索了研究期内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志记载的历史居民点虽难以与当前通过测绘形成的农村居民点图斑进行直接对应,但可反映当时农村居民点分布总体格局;(2)明清时期,苏州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较为稳定,基本保持东北—西南方向的分布格局,并呈现出常熟市—苏州古城与常熟市—昆山市两条发展轴线.与现代多核结构特征相比,核心—边缘结构较不明显;(3)明清时期,苏州农村居民点密度分布就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出以苏州古城为中心,随时间推移逐渐聚集的趋势,这与当前以苏州市区为中心向四周递增的阶梯格局有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本刊讯]通讯员杨政庚妇女健康是关系家庭稳定、社会和谐的头等大事,为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和健康陕西建设,2021年,陕西省财政厅整合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7401万元,继续支持妇女健康促进项目实施.有力推进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工作开展,有效降低农村妇女“两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防止已脱贫妇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提高全省妇女健康水平和群众健康获得感.
期刊
城市建成环境的基本属性是影响老年居民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可测得和可感知是从客观和主观维度对建成环境要素的描述,两者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综合作用方式仍未探寻及验证.因此,论文结合积极生活生态模型、社会—生态健康模型和环境—心理健康模型等理论,以大连市为例,融合多源异构时空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建成环境的客观和感知视角检验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对比作用及内在影响机制,并在排除可能的居住、自选择样本后进一步进行验证.通过研究发现:超市、餐饮和美发店等基本服务设施的邻近性和聚集程度通过直接和感知的中介途径差异性影响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家庭结构的变革,不断增长的社区养老需求与社区养老设施配置不够健全的矛盾日益凸显.文章借鉴“城市人”理论,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展开实证,运用社会调查、回归分析等方法,识别出老年人、设施提供者双方匹配的配置半径为:综合服务类和生活照料类设施为300~500m,文化休闲类设施为500~700m,提取出影响养老设施满意度的人居要素为道路密度、周边环境和设施质量,最终从“点、量、质”3方面提出设施配置优化策略.
利用CiteSpace文献分析工具,将自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到的与环境影响老年健康相关的766篇文献进行量化分析,首先,结合关键词聚类网络与文献时间线视图,将老年健康研究划分为影响身体机能的社区环境研究、影响体力活动的社区环境研究和影响生活质量的社区环境研究共3个研究阶段;其次,从理论探索、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3方面综述各阶段的相关研究进展和成果;最后,总结既有研究的不足,提出完善理论体系、丰富研究方法,识别主要影响因素、创新研究思路的研究展望.
党的十九大以来,为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公共服务供给思路和方式应快速优化调整.文章在吸收借鉴西方公共产品、公共设施区位、生活圈等相关理论基础上,以南京为实证,对标新发展目标,并采取典型村庄调研与村民访谈、部门座谈、线上和线下问卷调查、GIS分析等方法对现行乡村公共设施规划标准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认为现行标准现势性和实施性已然不足:更为均等化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有待补齐完善,更为全面化的公共设施供给范围有待优化拓展,更为精细化的乡村公共设施运营管理有待强化落实.然后,坚持问题导
传统聚落的营建蕴含着古人建立良好人居环境的智慧,杭嘉湖地区传统聚落作为中国水乡聚落的典型代表,类型丰富、体系完善,其景观特征是经人工梳理自然水系、堆挖土地而形成的,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文章从风景园林学角度出发,借鉴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梳理杭嘉湖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要素,并分析二者对当地聚落形成发展的影响.将区域内的聚落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自然环境与土地利用方式,划分出嘉湖区聚落景观空间的4种典型模式:湖溇圩田型聚落、湖荡圩田型聚落、水网平田型聚落和三角洲平田型聚落,从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解析聚落景
已有的道路服务水平研究多集中于机动车道,针对弱势的非机动交通方式使用者的研究非常有限.鉴于此,文章以深圳慢行道为例,通过仿真模型再现慢行道使用情景并进行动态监测,构建适宜的监测指标并与使用者主观感受相对比,得到适宜本土的慢行道服务水平评估方法与评估体系.研究发现:通过仿真模拟再现不同使用人群及其相互冲突,动态监测指标与使用人群的主观感受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结果可为慢行道的宽度及形式设计、容量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活态遗产地空间的消费决定了生产,而生产又创造了消费.活态遗产地空间消费是活态性要素的消费化表征,具体表现为传统建构、地点塑造和生活重构3种活动.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丽江古城为例,研究历史城镇型活态遗产地空间消费中的利益网络变迁,结果发现:当地政府机构始终占据利益网络的主导地位,并与旅游企业结为联盟;在开发阶段,国有企业和原住民处于利益网络的重要位置,旅游者则处于最边缘;在运营阶段,外来民企和外来务工者取代了国有企业和原住民的位置,旅游者的地位明显提高;3种空间消费活动促成两个阶段的不同网络关系,两种利益
文章采用三阶段DEA方法研究了2014—2018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并通过Malmquist指数来揭示其动态变化.在剔除环境因素与随机误差之后,DEA有效的城市数量略有减少,绝大多数城市处于规模报酬递减或不变阶段,土地利用的技术效率普遍偏低.非DEA有效的城市存在建成区扩张较快、从业人口冗余等问题.Malmquist指数值表明浙江省的土地利用应致力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考虑到产出相对于投入的滞后性,因此在筛选评价指标时将滞后期纳入评价过程,使得评价结果更准确.研究结果可以
北京在中国历史上多次成为都城,其依托的“地理空间”对于其起源和变迁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论文研究地理空间的脉络结构及其对于历史时期城市的重要影响作用,认知历史城市景观系统,明晰地理景观文物价值.以多尺度空间方法辨析地理与城市格局之间相互内在关联,探寻现存山脉河流之中的城市历史景观格局、时空演替和变化轨迹,揭示其城市空间结构有序化演进规律,并且延伸思路研究历史城市风貌保护规划.以地理学视角在大尺度空间范围内研究北京古都空间分布规律和内在演变机理,以及人地关系传统的耦合过程,进而探索古都风貌规划新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