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研究

来源 :金融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ense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准确把握人才培养规格;协调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改革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6)05-0055-03
  
  一、21世纪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要求
  
  什么是复合型外语人才?芽周远清同志在关于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讲话中指出,要培养具有“三方面的知识、三个能力、四方面的素质”的合格外语人才。三方面的知识即本专业的基础和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的知识、科学文化知识;三个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创造知识的能力;四方面的素质即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从毕业生就业来说,如果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因自身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要求而不能就业,那么我们的教育在市场经济这块试金石的检验下就是失败的。因此,培养复合型的外语人才已是大势所趋,是21世纪外语教学的主旋律。
  1.要具有较高的外语综合素质。外语的综合素质包括显性学力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交际能力,也包括隐性学力的兴趣、动机、态度、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文化素质以及人格成长的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身心素质。加入WTO以后,对外语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既需要口语,也需要书面语。与西方国家进行经贸往来,谈判、交流必然需要听、说、译的能力。通过录音和广播获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信息也离不开听力和口语。有关贸易协定和技术资料,主要是用外文签写,既需要阅读能力,也需要写作能力。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向国外介绍中国的科技成果,还必须会阅读、会翻译。除了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语言能力和得体的语言交际技巧外,良好的心理素质、敬业精神及在不同场合的应变能力,也是外语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
  2.要具有宽厚的知识结构。随着我国对外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呈现出更加广泛和多元化趋势,对高素质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也必然是多元化的。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外语知识和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还要掌握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只懂外语不懂专业是胜任不了的。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通,既要了解外事、外经、外贸、法律、金融、旅游等方面的知识,又要熟悉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文化,以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二、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目前,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有以下3种:
  第一,外语专业加非外语专业。如英语专业加教育学,英语专业加世界历史等等。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再是纯语言的,这样使得他们有更宽广的择业和出国留学的机会,为社会输送厚基础、宽口径、多技能、高素质的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第二,外语专业加外语专业(双语)。这种双语教学的模式在中国越来越普遍,如日语加英语,俄语加英语,法语加英语等等。目前进入大学外语专业学习的学生,中学大部分是学英语的,因此,对这些学生实行双语教学已有先决条件?鸦其次,学生早就面对市场进行了自我调整,许多学生都已加大了英语学习的力度,为自己今后的选择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道路。此外,语言的学习都有其相似之处,学习的语种越多,学习语言就感觉越容易。为了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的需要,外语教学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3门(汉语、英语、第二外语)甚至是多门语言、电脑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教育。
  第三,外语专业加其他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专业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如英语专业加外交、贸易等专业知识,为社会输送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甚至复合型专业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三、高校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对策
  
  随着21世纪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必将持续上升。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及早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制定出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培养新世纪外语人才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准确把握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规格
  1.培养新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必须处理好四个适应。四个适应是:同迅猛发展且呈现综合化、整体化趋势的现代科学技术对外语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相适应;同科学技术和人文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发展对外语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相适应;同东西方经济、文化、科技日趋频繁的交流、碰撞、融合对外语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相适应;同我国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地方和区域未来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外语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相适应。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要做到“四个适应”就必须克服过去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知识结构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等问题。
  2.把握好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基本技能。宽厚的基础知识是指外语专业知识、人文学科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扎实的基本技能主要是指外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和外语实际运用技能。此二者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基础。第二,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一定的专业知识是指除外国语言、文学、文化之外的某一专业的基本知识,如外贸、金融、法律、新闻、科技等专业;较强的专业技能是指用外语从事某一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此二者是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关键。第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应用能力是指实际运用外语知识、复合专业知识,重复获取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是指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在内的全面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关键,身体和心理素质是保障。
  (二)协调知识、能力、素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在构建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应注意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相互协调。
  1.把传授知识作为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必要前提。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里,知识是人才培养的惟一基础和必要前提。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只有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宽广的相关学科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够谈及能力的增强和素质的提高。
  2.把培养能力作为衡量学生知识、素质的重要体现。培养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国际化所导致的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衡量人才知识多寡、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就不再单纯视其拥有知识的数量多少,而是视其实际运用知识、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能力的强弱。
  3.把提高素质作为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反映。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是为了全面提升一个人的素质。因此,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素质从内容而言,应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几方面。
  (三)改革课程结构,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在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需要大量的经贸、外交、旅游、教育、法律等专业与外语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我们应从新世纪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出发,重新规划和设计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在基础阶段,要抓好听、说、读、译、写基础能力的培养,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并抓紧研究高年级外语专业课程的设置,加强第二外语的教学。此外,在继续注重语言基础训练的基础上,应加强应用方向类的课程建设,应选择 “外语+专业”或“专业+外语”的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开设与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所从事的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应用知识课程,如外事、经贸、旅游、计算机、教育、法律等;并将此类专业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注重实践的环节,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增设中国文化及中国国情知识课程,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四)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新世纪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注意培养学生提出、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2.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转变“照本宣科”、“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鼓励广大教师积极钻研教学法,制定计划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教学方法的指导,并要落到实处。
  3.外语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和中国的外语教师,应当把更多的外国人请进教室,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讲母语者,接受外语环境的,陶。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走出课堂,在语言运用中学习外语。而外语教师则要起到纽带、指导、监督、检查的作用,真正把教师为主体变为学生为主体。
  4.外语课应尽量采用情景教学法。由于语言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是纯知识性课程,而是工具课,所以要学用结合。我们不妨把教室变成餐厅、邮局、车间、银行等地方,给学生提供语言环境,让他们在这些虚拟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想象力。
   5.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贵在启发引导,应尽可能地采用录音、多媒体、计算机、录像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课外活动要精心指导,使其成为学生学习、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五)加强教材建设
  教学方法的改革必然会影响到教材建设。21世纪的外语教材应是外语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获取新信息、实现跨文化交际目的所必需的材料。它应具备以下特征:
  1.教材要符合新形势下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有利于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其学习兴趣。
  2.教材的内容应能很好地体现语言规律和其他必要知识,并能反映迅速变化的时代,增加外事、商贸、科技、旅游、经济、国际政治等方面的内容,尽量体现现代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最新信息和成果,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教材要减少重复,有较强的实用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同时各级教育部门还应加强对教材教学内容的监督检查,以保证教学质量。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现21世纪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无论是专业的设置、教材的修改,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广大外语教师的积极参与。搞改革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国外语界普遍存在着大批老教师退出教学第一线,中年骨干教师严重短缺,青年教师队伍不稳的问题,再加上市场经济给外语教师队伍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有些教师没把全部精力放在学校的教学上,有的在外兼职或从事某些经济效益好但与教学科研无关的工作,造成了师资队伍“隐性流失”。这种学术梯队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稳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帮助教师迅速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2.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培养复合型人才给我们的师资队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前我们的师资队伍无论从知识结构还是技能结构上都难以胜任这样的任务。对于较多接触国际社会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外语教师来说,应加快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勇敢地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为此,要拟定新的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国内外的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更新现在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培养复合型的外语师资队伍。青年教师要尽早定向,力争专业与语言复合。要引进一些既掌握外语又掌握专业的人才来充实外语复合型师资队伍。通过联合办学、师资交流等方式交流师资,开出专业课和专业倾向课。
  
  参考文献:
  [1]王茹勤.谈加入WTO对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J].河南金融管 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
  [2]李悦娥.创建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2000,(8).
  [3]黄锐.复合型外语人才素质培养模式[J].集美大学学报,2000, (2).
  [4」韩苏.21世纪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当代教育科学,2003, (3).
  [5]周宏.21世纪教育新概念全书[M].北京: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 社,1998.
  
  (责任编辑:卢艳茹?鸦校对:龙会芳)
其他文献
从加油站的“油荒”到司机们的“油慌”,在供求关系出现相对紧张的特殊时期,潍坊公司采取积极的销售措施,很好地协调了政府、客户、员工之间的关系,成功地应对了这场“油荒”
2005年10月20~21日,世界评估组织联合会(WAVO)2005年秋季常务理事会议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召开,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派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听取了林南阮主席关于WAVO20
事例:某市石油公司新建两座加油站,由于员工不足,遂在当地晚报和电台上分别打出招工广告,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加油员,经过笔试、面试、实习等一系列程序,最终有20人正式上岗,不
近5年,我们收治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65例,经服排石汤加针刺治疗,效果良好.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了新时期发展的一大趋势。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档案完成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以更好地为工程建设工作服务。本文详细讨论了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及发展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可以更有效地指导档案管理。  [关键词]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  一、新时期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工程档案管理信息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各工业地勘部门(总公司):按
为推进纺织品喷墨印花技术与时尚融合,搭建产业与市场交流合作平台,近日,“2019全球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峰会”在绍兴柯桥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绍兴市柯桥区
期刊
站长不是医生,只是站长,但却常常扮演医生的角色,时不时地为大家打打“预防针”,把开小差现象消灭在萌芽当中.rn2007开始,青岛公司加大了现场管理的力度,各项考核相应增多,既
The transient effects of NaCl on chlorophyll (Chl) fluorescence in 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 cells were examined. In dark-adapted cells, salt shock induced a transition from state 2 to state 1, and t
The tumor-associated antigen Ep-CAM (17-1A antigen), defined by the murine monoclonal antibody (mAb) 17-1A,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42-kD glycoprotein. The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