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猪增生性肠炎是猪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很容易出现的一种肠道疾病,该种疾病是由细胞内劳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猪和育肥猪,感染该种致病菌后造成的死亡率通常不高,死亡率通常为5%~10%,但是该种疾病会严重影响到猪群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饲料利用率显著下降,比正常猪的饲料利用率下降17%~40%。生长猪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止生长,淘汰率显著升高,猪舍占用时间延长,养殖周期变长,给生猪养殖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文分析了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断和综合防治。
关键词:猪增生性肠炎;诊断;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4.082
0引言
猪增生性肠:炎又被称为回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炎、坏死性肠炎等,它是由专性细胞内寄生菌劳森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患病猪主要排出黑色沥青样的稀便,肠黏膜显著增厚为主要特征。自20世纪30年代该种疾病在生猪养殖领域爆发流行,不断向着周围传播蔓延。近年规模化生猪增生性肠炎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表现为饲料利用率显著下降,出栏时间极大延长,生猪生长发育迟缓,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作为基层地区的畜牧兽医人员和广大养殖户,应充分认识增生性肠炎所造成的危害性,掌握疾病在养殖场和地区的具体流行特点和发病情况,在疾病进人流行高发期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抑制增生性肠炎的传播流行,降低养殖场的发病率,降低经济损失。
1发病经过
2018年2月13日,某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养殖的156头体重为80~100kg的后备母猪群中突然出现发病情况,有个别患病猪在圈舍中排出大量煤焦油状的粪便,并在短时间内死亡。随后病情快速传播蔓延,造成大量猪发病。患病猪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排出带有血液的粪便。出现该种情况后养殖户选择使用青霉素、糖盐水、维生素B,等药物进行静脉注射,但没有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养殖场对后备母猪接种猪瘟、猪尾狂犬病、猪肺疫、猪气喘病、猪链球菌病等疫苗。养殖场的卫生环境较差,养殖户未对猪群进行妥善的分群处理,不同日龄的猪普遍存在混合养殖的现象,由于整体养殖密度较大,猪群之间接触频繁,很容易加重致病原的传播蔓延。
2流行病学
养殖场的患病猪和带菌猪通过污染饲料,饮用水等途径实现致病原的传播慢性。养殖密度较大,气候突然发生变化,长时间运输养殖环境不良,饲料营养价值较差等应激因素刺激均会导致猪群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加重致病菌的传播蔓延。该种疾病的潜伏期为3~6周,常发生于6~20周龄的育肥猪。成年公猪、母猪和仔猪具有較低的发病率。如果没有出现继发感染,患病猪体温比较正常,不会出现体温忽高忽低的状态。被感染的猪死亡率不是很高,但是对饲料的利用率会显著下降,生长猪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发育迟缓,甚至停止生长,使得养殖场的淘汰率显著升高。
3临床症状
猪急性型增生性肠炎多发生于4~12月龄的青年猪和后备母猪。患病初表现为突然发病,大多数患病猪体温正常,有的患病猪体温稍微升高,采食量逐渐下降,甚至停止采食,然后突然出现腹泻症状,粪便中夹杂很多血液。发病过程稍长的患病猪会排出黑色煤焦油状的粪便或者水泥样的粪便。有的患病猪排出黄色的粥样稀便,粪便中夹杂很多未消化的凝乳块,肛门周围被粪便严重污染,有的患病猪发病过程较短,突然死亡,死亡后皮肤呈现苍白色失去弹性。急性期的病死率死亡率不一,妊娠母猪感染该种疾病后,表现为突然流产丧失繁殖能力[1]。慢性型主要发生于6~16周龄的猪,发病后,患病猪采食欲望减退,采食量逐渐下降,有的在圈舍中不断的奔走,有的抗拒采食,精神状态逐渐变差,背毛不杂乱,生长发育不良,皮肤苍白无光泽,身体逐渐消瘦。随后出现腹泻症状,排出灰绿色或者灰黑色的软便、稀便或者水样便,有的患病猪还会出现轻微的腹泻和间歇性的腹泻症状,造成的死亡率通常较低,不会超过5%。
4病理学变化
将养殖场的病死猪解剖后,发现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回肠末端结肠前部。回肠肠管显著增加,肠壁增生性肥厚,黏膜呈现脑样褶皱,有时还能看到回肠存在广泛性的出血现象,肠系膜水肿明显,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将肿大的淋巴结横切后从中流出大量汁液。结肠肠壁显著增厚形成角膜,黏膜广泛性出血。病情严重的在肠腔中还能看到大量凝血块。急性出血病例的结肠肠管呈现黑色,肠道内容物呈现黑红色或者夹杂大量血液,有的直肠中含有大量血液和没有消化的混合物,外观呈现黑色的煤焦油状[2]。
5实验室诊断
无菌条件下采集病死猪的小肠、结肠等病变组织带回实验室后,先进行涂片染色,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大量杆状细菌,两端逐渐变细或者两端钝圆。将采集到的病料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特异性I细胞内劳森菌单克隆抗体进行荧光免疫试验[3],结果都能检测到病料中存在胞内劳森菌。
6防治
在临床上猪增生性肠炎药物治疗效果普遍较差,因此在治疗中应采用间歇性给药方式。常用的西药主要包括土霉素、金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康、奎诺酮类抗生素。患病猪肌肉注射5%的恩诺沙星注射液,7日龄内的哺乳仔猪每头肌肉注射0.5mL,8日龄以上的仔猪,每头肌肉注射1mL,母猪每头注射10mL,1次/d,连续使用2d为1个疗程,用药2d后更换5%环丙沙星,使用剂量为1mL/kg体重,1次/d,连续使用3d为1个疗程。同时在整个猪群的饲料中添加98%的泰勒菌素可溶性粉剂,每吨饲料添加130g,连续使用5d。在猪的饮用水中添加长效土霉素和复合维生素粉剂,每吨饮用水添加500g和400g,连续使用1周。采用上述药物治疗1周后,患病猪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继续出现发病情况。在日常养殖中,应重点做好圈舍的彻底清理和卫生消毒,及时清理猪舍中的粪便堆积发酵。定期选择使用消毒剂,对猪舍、猪体表猪圈和饲养用具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禁止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保持整个圈舍清洁干燥,做好灭鼠灭蚊工作。养殖场内部应该坚持自繁自育、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向猪群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减少各种应激刺激。需要引种时,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产地检疫,禁止到疫区引种,到达养殖场后必须隔离观察1月进行严格的疫苗免疫接种,合格后才能混群养殖。
7结束语
猪增生性肠炎是规模化养殖场广泛流行的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腹泻症状为主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需要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由于该种致病菌是细胞内的寄生细菌,很多药物很难作用到细胞内直接杀病致病菌,因此治疗难度较大,治疗周期较长,治疗成本较高。在实际治疗中,一定要注重药物治疗疗程,采用间歇性给药方式,这样才能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治疗的针对性。该种疾病很容易和密螺旋体痢疾混淆,在发病急性期可以采集患病猪的粪便,进行抹片染色后,观察病例料是否存在密螺旋体,这样能对病情做出区别,然后采取对症措施进行防控,极大增加病情治疗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郭铁刚,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2(11):135.
[2]郭丽兰.猪增生性肠炎综合防治措施[J].养殖与饲料,2014(6):29.
[3]蒋庆余,徐洪江、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断及综合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0(7):175.
关键词:猪增生性肠炎;诊断;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4.082
0引言
猪增生性肠:炎又被称为回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炎、坏死性肠炎等,它是由专性细胞内寄生菌劳森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患病猪主要排出黑色沥青样的稀便,肠黏膜显著增厚为主要特征。自20世纪30年代该种疾病在生猪养殖领域爆发流行,不断向着周围传播蔓延。近年规模化生猪增生性肠炎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表现为饲料利用率显著下降,出栏时间极大延长,生猪生长发育迟缓,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作为基层地区的畜牧兽医人员和广大养殖户,应充分认识增生性肠炎所造成的危害性,掌握疾病在养殖场和地区的具体流行特点和发病情况,在疾病进人流行高发期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抑制增生性肠炎的传播流行,降低养殖场的发病率,降低经济损失。
1发病经过
2018年2月13日,某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养殖的156头体重为80~100kg的后备母猪群中突然出现发病情况,有个别患病猪在圈舍中排出大量煤焦油状的粪便,并在短时间内死亡。随后病情快速传播蔓延,造成大量猪发病。患病猪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排出带有血液的粪便。出现该种情况后养殖户选择使用青霉素、糖盐水、维生素B,等药物进行静脉注射,但没有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养殖场对后备母猪接种猪瘟、猪尾狂犬病、猪肺疫、猪气喘病、猪链球菌病等疫苗。养殖场的卫生环境较差,养殖户未对猪群进行妥善的分群处理,不同日龄的猪普遍存在混合养殖的现象,由于整体养殖密度较大,猪群之间接触频繁,很容易加重致病原的传播蔓延。
2流行病学
养殖场的患病猪和带菌猪通过污染饲料,饮用水等途径实现致病原的传播慢性。养殖密度较大,气候突然发生变化,长时间运输养殖环境不良,饲料营养价值较差等应激因素刺激均会导致猪群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加重致病菌的传播蔓延。该种疾病的潜伏期为3~6周,常发生于6~20周龄的育肥猪。成年公猪、母猪和仔猪具有較低的发病率。如果没有出现继发感染,患病猪体温比较正常,不会出现体温忽高忽低的状态。被感染的猪死亡率不是很高,但是对饲料的利用率会显著下降,生长猪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发育迟缓,甚至停止生长,使得养殖场的淘汰率显著升高。
3临床症状
猪急性型增生性肠炎多发生于4~12月龄的青年猪和后备母猪。患病初表现为突然发病,大多数患病猪体温正常,有的患病猪体温稍微升高,采食量逐渐下降,甚至停止采食,然后突然出现腹泻症状,粪便中夹杂很多血液。发病过程稍长的患病猪会排出黑色煤焦油状的粪便或者水泥样的粪便。有的患病猪排出黄色的粥样稀便,粪便中夹杂很多未消化的凝乳块,肛门周围被粪便严重污染,有的患病猪发病过程较短,突然死亡,死亡后皮肤呈现苍白色失去弹性。急性期的病死率死亡率不一,妊娠母猪感染该种疾病后,表现为突然流产丧失繁殖能力[1]。慢性型主要发生于6~16周龄的猪,发病后,患病猪采食欲望减退,采食量逐渐下降,有的在圈舍中不断的奔走,有的抗拒采食,精神状态逐渐变差,背毛不杂乱,生长发育不良,皮肤苍白无光泽,身体逐渐消瘦。随后出现腹泻症状,排出灰绿色或者灰黑色的软便、稀便或者水样便,有的患病猪还会出现轻微的腹泻和间歇性的腹泻症状,造成的死亡率通常较低,不会超过5%。
4病理学变化
将养殖场的病死猪解剖后,发现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回肠末端结肠前部。回肠肠管显著增加,肠壁增生性肥厚,黏膜呈现脑样褶皱,有时还能看到回肠存在广泛性的出血现象,肠系膜水肿明显,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将肿大的淋巴结横切后从中流出大量汁液。结肠肠壁显著增厚形成角膜,黏膜广泛性出血。病情严重的在肠腔中还能看到大量凝血块。急性出血病例的结肠肠管呈现黑色,肠道内容物呈现黑红色或者夹杂大量血液,有的直肠中含有大量血液和没有消化的混合物,外观呈现黑色的煤焦油状[2]。
5实验室诊断
无菌条件下采集病死猪的小肠、结肠等病变组织带回实验室后,先进行涂片染色,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大量杆状细菌,两端逐渐变细或者两端钝圆。将采集到的病料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特异性I细胞内劳森菌单克隆抗体进行荧光免疫试验[3],结果都能检测到病料中存在胞内劳森菌。
6防治
在临床上猪增生性肠炎药物治疗效果普遍较差,因此在治疗中应采用间歇性给药方式。常用的西药主要包括土霉素、金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康、奎诺酮类抗生素。患病猪肌肉注射5%的恩诺沙星注射液,7日龄内的哺乳仔猪每头肌肉注射0.5mL,8日龄以上的仔猪,每头肌肉注射1mL,母猪每头注射10mL,1次/d,连续使用2d为1个疗程,用药2d后更换5%环丙沙星,使用剂量为1mL/kg体重,1次/d,连续使用3d为1个疗程。同时在整个猪群的饲料中添加98%的泰勒菌素可溶性粉剂,每吨饲料添加130g,连续使用5d。在猪的饮用水中添加长效土霉素和复合维生素粉剂,每吨饮用水添加500g和400g,连续使用1周。采用上述药物治疗1周后,患病猪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继续出现发病情况。在日常养殖中,应重点做好圈舍的彻底清理和卫生消毒,及时清理猪舍中的粪便堆积发酵。定期选择使用消毒剂,对猪舍、猪体表猪圈和饲养用具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禁止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保持整个圈舍清洁干燥,做好灭鼠灭蚊工作。养殖场内部应该坚持自繁自育、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向猪群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减少各种应激刺激。需要引种时,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产地检疫,禁止到疫区引种,到达养殖场后必须隔离观察1月进行严格的疫苗免疫接种,合格后才能混群养殖。
7结束语
猪增生性肠炎是规模化养殖场广泛流行的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腹泻症状为主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需要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由于该种致病菌是细胞内的寄生细菌,很多药物很难作用到细胞内直接杀病致病菌,因此治疗难度较大,治疗周期较长,治疗成本较高。在实际治疗中,一定要注重药物治疗疗程,采用间歇性给药方式,这样才能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治疗的针对性。该种疾病很容易和密螺旋体痢疾混淆,在发病急性期可以采集患病猪的粪便,进行抹片染色后,观察病例料是否存在密螺旋体,这样能对病情做出区别,然后采取对症措施进行防控,极大增加病情治疗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郭铁刚,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断与综合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2(11):135.
[2]郭丽兰.猪增生性肠炎综合防治措施[J].养殖与饲料,2014(6):29.
[3]蒋庆余,徐洪江、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断及综合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0(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