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ul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然而在当今的教育中,有不少时候爱国主义教育不是特别的恰当。爱祖国是孩子人生画布上应该染上的底色,这种颜色应该在孩提时代去着,爱国的种子应该洒在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上。
  
  一、爱国主义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1、英雄主义也要强调对生命的尊重。提到爱国主义,往往就与战争联系起来,语文教材关于战争题材的课文不少,爱国主义好象总是与“牺牲”、“断头”等紧密联系,对当下的学生而言,是正面引导吗?不怕死不等于民族气节,民族气节也不等于不怕死,不要偷换概念。包含不是等同,培养不怕死的年轻一代就能强国吗?照此逻辑推论,美国人最珍惜生命,那他们岂不是应该早就亡国?我们的课堂一方面不着边际地在培养漠视生命的勇士,另一方面却忽视着力所能及、天经地义的教育细节。也许,我们应该关注一下最基本的问题了:很多中国学生,在升旗仪式的时候,根本唱不好,或者是不愿大声去唱国歌。还有一所大型中学,国旗倒挂了四天,无一师生察觉,其间还有各级领导来检查两次工作。这是为什么?追问下去,也许答案会让我们觉得沉重。也许不必追问,我们也能猜出答案。美国人看似懒散、玩世不恭,但是每次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听到他们的国歌响起,都会特别严肃地面对升起的国旗,唱起国歌,表情庄严而神圣。
  2、不要煽动学生的仇恨心理。当外敌侵犯祖国的土和尊严,那是“豺狼”!全民理应团结起来共诛之!在和平年代,对于历史、对于历史事件,我们应该有鲜明的态度!比如日本在我国犯下惨无人道的滔天大罪,他们必须对自己的兽行负责!不忘国耻辱,理所当然。但是,爱国主义教育不是煽动仇恨心理,而是固守民族的道德底线。素质教育是爱的教育,不是恨的教育,为什么要在孩子的心田播撒恨的种子?历史毕竟已经过去,我们还要把“株连九族”进行到底吗?事实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3、自信而不是夜郎自大。我们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我们“地大物博、人口众 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日新月异,硕果累累,虽然我们至今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但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许多华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是必要的,但万万不可滋长“唯我独尊”的自恋情结。如果我们认为上述是学生提出疑问的原因,我们不妨再深究一下原因的原因。那就是,柳红在《语文,你教人还是毁人》中如是感慨:令人揪心的是语文自身的教学目的、内容和要求,丧失了作为人文教育的基础,沦为考试的工具。
  
  二、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国际主义是爱国主义的大前提。“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国家。”我们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就是“解放全人类”,所以,我们的爱国主义必须从“爱人类、爱世界、爱和平”出发,否则,爱国主义就会有可能膨胀为极端的“种族主义”。二战前日本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是膨胀为“侵略主义”吗?天安门城楼上有两条标语,一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一条是“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两条标语分布在城楼中央的两侧,显得十分对称、平衡。当然,这种对称和平衡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是思想上、精神境界上的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精神;“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体现的则是国际主义精神。作为中国人,我们既要有正确对待自己国家的态度,也要有一个正确对待世界、对待外国、对待国际社会的态度。前者就是爱国主义,后者就是国际主义。
  2、爱国主义教育要有时代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应该站在认真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高度,展望学生成才的美好前景,而不是随意的、零打碎敲的,更不是摆花架子式的教育。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体现整体性与层次性,有其整体目标与阶段目标,以整个高中或初中阶段为视野,去统观教材,明确各册教材在系统中的地位与侧重。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有计划、有层次地挖掘爱国主义资源,加强教育。同时,我们不能弃“斜就“大”,只顾挖掘重大,而忽视了文字、语言及教师本身的示范力量这些有爱国情感的“小事”。
  3、爱国主义教育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少空谈意义,多关注小说、歌曲、电影本身;少依赖教条,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是我们语文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法则。如何扣住语文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与人的民族文化之根有关联的人文情怀,“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词、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首先应该被唤起的是对于祖国山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的热爱,像《黄河颂》《土地的誓言》所蕴含的正是这样一种思想感情。其次,要注意把握文学教育的特点,它是一种审美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迪和感染。
  总之,从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到对他们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强化和深化;从教会孩子们懂得为什么爱,到他们懂得怎样去爱,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就应该牢牢抓住语文教学的特点,利用尽可能多的渠道,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爱祖国、爱人民,这样才能为祖国培养出一代代品学兼优的可用之材。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唱歌、爱唱歌。再加之高校艺术特招和音乐院校火热招生,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也加入到歌唱的队伍中,但在身边常见到人们不懂歌唱方法而乱喊乱唱,更有教育者由于自身知识的欠缺,给中学生误传一些不正确的歌唱方法。下面就中学音乐教学及结合他人的教学经验谈一些在高中唱歌教学中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从呼吸入手,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呼吸理念    1、
期刊
高中化学是初中化学的延伸与深化。由于初三时忙于应付中考,学生只是机械地跟着老师转,面对高中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课本知识惘然不知所措,因此容易行成学习障碍。    一、学习障碍的形成原因    1、因心理因素引起的学习障碍。学生进入高中大门,对化学一开始兴趣浓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逐渐随之淡化。有的学生与他人相比,常表现为“后悟”或“不悟”,自以为不是学习的材料,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有的学生怕动脑筋
期刊
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其核心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主体性和能动性,让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历史探究学习也是一个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历史资料,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课程改革的目标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期刊
班主任是基层的德育工作者,是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作为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更要更新教育观念,采取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方法和手段,要深入学生,深入班级,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期刊
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以“知识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及其实践,逐渐暴露它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它导致我们的基础教育逐步演变成一种“适应升学”“教育至上”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教育模式。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阔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
期刊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要更新教学观念,解放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同时要认真总结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同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要认真反思,看是否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进行有效教学。  一、转换教学观念  课程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形势下中学生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
期刊
课堂的导入,是语文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成功的导人,具有艺术性、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能创设情景,营造气氛,调动情感,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入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下面谈谈几种常用导入方法的艺术处理。    一、设置疑点引发思考的导入    孔子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运
期刊
新编初中各年级社会教材,都安排了一定量的活动内容,增加用于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课时,是《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显著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营造恰当的氛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课作为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也应体现自主探究、实践创新。所谓自主性,[2]是指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指独立、自觉、自由、自尊、自强的能力。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
期刊
长期以来,由于阅读的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生动直观的形象,学生只能眼观文字,耳听讲解,依靠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不仅阅读速度缓慢,而且认识也非常模糊,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这既不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标准,也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阅读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
期刊
“差生”也有人称之为后进生、困难户。相对于优秀生、尖子生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而且他们也并非不可改变的。转化中差生,消灭特差、特困生,自然而然成为高中数学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也是会考高考的问题。改变他们不仅要多讲、多练,更重要的是要从身心上关心他们。  1、轻视数学系统性,导致差生的形成。数学的系统性很强,有的学生会由于一点困难没有解决而造成以后学习上更大的困难。随着学习内容的不同,随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