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临界现象对地震预测的影响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uc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理解我们能指望地震预测可达到的水平,理解地震现象的动力学本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周期性的吗?它是混沌的吗?它在时、空上是随机的吗?简单的数学模拟和与经验性观测的对比表明,我们面对的是一种自组织临界现象[1~4]。用PascalBernard的说法,这...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处理中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配置和台网的数据处理及生成的地震数据。
以20 世纪我国灾难性大地震和1995 年日本阪神·淡路大震灾分析为例, 阐述了卫星远程医疗在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前景。
从“数字地球”出发, 以我国21 世纪地球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为纲, 以地震信息系统为例, 简要阐述了 “数字地球”在地震信息系统与地球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关短期地震预测(即以几天到几星期的时间尺度预测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可行性的长期争论最近又开始了一场新的论战[1,2]。要研究这种地震预测有其固有的困难,也有其盛衰
1997年1月21日~4月16日,新疆伽师相继发生了7次M≥6的地震,造成了破坏与伤亡。该文就伽师强震群进行了综述,包括:地震类型和地震参数;震源机制;伽师地震的临震预报;地震现场工作等。
通过海城地震以来我国地震预报成功的三种类型实例的研究和基于前兆现象复杂性的分析, 提出了现阶段中期—短临预报可采用 “一主二辅”的预报思路, 即以地震活动为主, 前兆异常现象为辅的预报途径。
我们的地震预测能达到怎样的程度呢?正如IanMain在辩论导论中所提出的那样,我们能容易地预测地震活动总体的特性,而且显然我们不能完全地预测单个地震的特性。但是,哪里是容易与不可能的
为了使一次预测成功,必须首先明确地陈述所预报地震的时间间隔和地点范围的发生概率,还有震级下限。这里要附加两个重要的要求:第一个实用性的要求是要求震级的下限适合于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