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探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zaizhao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正在迅速成长的新课程,具有综合实践性、知识性与技能相结合的特点。这决定了该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通过学生独立操作、亲身解决问题才能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如照搬传统学科的方式教学,虽然易于控制教学内容和节奏,知识点易被接受,但是学生学习是被动模仿缺乏思考的,上机实践是整齐化一缺乏个性的,掌握的操作知识是琐碎死板的,在实际应用中无法实现活学活用。这不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意识和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
  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兴趣、意识和技能的必修课。通过系统地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一、生活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教学生活化其实是一个过程,一种活动倾向。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作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既要关注个体的日常生活,又要去建构个体的可能生活。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意识,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信息技术的活动课,体现“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学习信息技术,最终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生活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只有融入生活中,才能具有生命活力。例:《生活和学习的好帮手—信息技术》一课中,“信息的获取”部分将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体育明星、英雄少年、最喜欢的歌曲、最喜欢的食物等等融入课堂,学生很容易明白是用耳朵听、眼睛看、用手摸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在“信息的传递”部分我将书上的文本内容稍微改动了一下,把“书上的一段文字信息”改为和学校相关的实实在在的信息,把“某校的一位同学”改为与班级手拉手学校的小伙伴。探究活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争先恐后地发言,参与度广,思维得到训练和发展。
  二、嵌入教学调动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天性爱玩,活泼好动是他们的本性,传统的信息技术以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传授知识,学生感到课堂枯燥乏味,上课积极性不高。而微课程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例如,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课《初识Power Point》时,由于这一课的学习是后面学习编辑文稿、制作幻灯片的基础,所以在进行教学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一组精心制作的PPT,里面有声音、动画等,以期学生能被丰富多彩的幻灯片所折服。在播放的过程中,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我知道此时的学生已经深深被PPT吸引了。接着,我利用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问大家:“你们想不想制作这么精彩的PPT?”学生一个劲地点头,纷纷表示很希望自己也能制作出让人赞叹的PPT。短短的几分钟,让学生对Power Point有一个基本认识,产生学习的欲望,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后面的制作幻灯片的操作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观看操作的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提示进行操作。在学生制作幻灯片的过程中,很少有人咨询我,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完成。通过微课程的在线教学、移动教学,让学生随时可以学习,重复学习,将课堂化整为零,让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学习新知识,并且能够牢固地掌握新知识。
  三、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性
  微课程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口授为主导的教学,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学生通过学习、操作二者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一循环模式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反复的操作模式能让学生将重点、难点知识成功击破,落实本节课的重点。学习,操作,再学习,再操作。在这样的一个循环中,学生既能及时地掌握知识又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微课堂的特点,将课堂知识、課后作业、探究发现融入到微课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地学习新知识。
  四、好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欢快、活跃、和谐的课堂环境,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努力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在情境中得到拓展,学生情感在情境中充分体验、教学效果在情境中不断提高。
  兴趣是教学情境设计的重要因素,一个好的情境设计可让学生身临其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积极地去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授“画图”中“倒色”工具的使用时,我设计的是“给小猴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先展示一幅小猴子的图画,然后让学生想想小猴子身上每个部位是什么颜色、它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接下来我根据学生的回答,从工具箱中选择“倒色”工具,从颜料盒中选择合适的颜色,最后给小猴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又如,讲“画图”工具中“曲线”工具的使用,我设计的是“变脸”游戏,先展示一张普通的“脸”,通过在“脸”上加上几条不同的曲线,在屏幕上显示出了喜、怒、哀、乐不同的表情。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让其乐学、好学、爱学。
  五、小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关键靠我们自己去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以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主阵地,我们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自主创新,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使课堂生动、活泼,或富有艺术性等。教师在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之余,还应加强教学研究,探索各种合理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基点,这样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会有更深入、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桂芝.基于微课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5).
  [2]张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程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01).
其他文献
12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福刚带领市人大社会委、团市委负责同志和部分市人大代表,以“动员广大青年参与新时代的社会建设”为主题,深入西青区部分社区与共青团志愿者
期刊
摘 要:如今,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各大中小学校都得到了较为深入的贯彻,虽然高中政治在师生眼中的地位不及语文,数学,英语,但是其重要性依旧不言而喻。因为通过这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将能够更加深层次地了解当前时代发展的现状,甚至还能促使个人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但是研究发现,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其实效性并不强,而这也是不利于课堂相关探究活动开展的。为了有效改变这一教学局面,本文将针对“用课堂探究提升新课
2020年12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议案建议工作培训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宝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贾凤山主持会议.rn梁宝明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
期刊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学好数学的目的便是为了服务于生活。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个激励、探索的学习环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创设好的数学问题的教学情境。它既是目前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也是各位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之一。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创设  1设置问题情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天津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政工作,12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虹带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
期刊
摘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说它重要,是因为写作能力是伴随学生终身的能力,它无论在学习、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说它艰巨,是因为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漫长的训练过程。词汇积累,立足生活,鼓励阅读提升写作技巧,多鼓励交流,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它们紧密关联,缺一不可。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定会在学生身上收到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初中数学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处于低迷状态,探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优势,同时阐述了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方式,最后总结了全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式;构建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也在不断的改革创新,更加注重的是
行政法学主要是以行政法以及与其相关联的社会关系作为研究重点的法律学科,作为这样一门具有独立性特点的学科体系,有效的对其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从中找寻发展过程
摘 要: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对生物产生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的发展思维。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启发式教学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生物具有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为此,本文在这里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优化这一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启发式教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模式发生改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漸应用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对翻转课堂的特征与优越性进行阐述,深入探讨高职院校传统舞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对高职舞蹈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翻转课堂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猛,高职院校舞蹈教育方式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步进行改革创新,为契合现代大学生对信息需求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