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减灾文化浸润巴山蜀水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li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日蓉城,云低雾浓。
  一个周日的上午,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一支科普小分队驱车数十公里,来到位于龙泉山深处的新民村,向村民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传授灾害自救互救技能。
  发放科普书籍,讲解救护知识,赠送急救包,传授救急逃生技能……队员们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宣教工作。很快,村民们好奇地围上来,接受宣教培训,听得津津有味,学得兴致勃勃。
  一月份以来,该馆已三次派出小分队,深入学校、社区和乡村,面对面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教。
  该馆馆长吴勇征告诉我们,传播减灾文化,推进“减灾兴川”,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科普下乡,只是这项系统工程的小小举措。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让我们透过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这个窗口,探视“减灾兴川”行动初露峥嵘的壮美画卷,领略减灾文化浸润巴山蜀水带来的清新画风。
  传承减灾文化 滋润巴蜀大地
  减灾文化,源远流长。
  一部中华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与自然灾害不断抗争的历史。
  后弈射日、大禹治水……这些神话传说,其实是华夏祖先同旱灾和洪灾等自然灾害斗争的经历。
  至今屹立在岷江中游的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乃是先秦时期,李冰父子率领蜀地先民治理河患的巨制杰作。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无情的自然灾害,夺去的生命不计其数。但是,人类与灾害作斗争的英雄壮举,表现出的勇敢坚韧气概,探索创造的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却以不同形式传承下来,形成了独具價值的减灾文化。减灾文化的形成,是以人类的生命和伤痛换来的。因此,保护生命安全,是减灾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08年 ,“5 · 12”汶川特大地震夺走了近十万鲜活的生命。痛定思痛,灾后重建中,四川省把减灾文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建设一座防灾减灾教育馆,推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构筑一道文化屏障,就是其中一项举措。
  历经7年规划建设,2015年5月12日,一座占地17多亩、展区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教育馆建成开馆。
  这座综合性科普教育场馆,运用多媒体结合声光电的现代展示手段,综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感受,以互动体验为主,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普及自然灾害知识,帮助人们提升防灾减灾技能。
  正式运行后,教育馆瞄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四川特色”的建设目标,切实加强场馆运行管理各项工作,不断完善和拓展功能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发挥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和技能培训作用,努力成为防灾减灾“信息传播的窗口、技能实践的基地、科技交流的平台”。
  2016年,习总书记视察唐山时,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将“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努力方向之一。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引发教育馆领导深深的思考:怎样充分发挥教育馆的作用,全面挖掘它的功能?怎样立足场馆,实现减灾文化的辐射传播,在更大范围内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帮助群众树立防灾减灾观念、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一个宏大的目标在他们心中渐渐清晰:把成都建成减灾之都,把四川盆地打造成减灾文化高地,让“减灾兴川”成为巴蜀儿女的共同愿景和自觉行动。
  植入减灾基因 形成社会自觉
  一个小小的教育馆,做得了这么大的事吗?目标提出之初,有人表示怀疑。
  教育馆的领导认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高远的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地行动。
  两年来,为将减灾基因植入四川文化血脉,让防灾减灾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教育馆精心筹划,大胆创新,全员行动,打出一套科普宣传“组合拳”。
  ——立足场馆搞科普。他们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形式,以“防灾减灾”为展示主题,不断创新宣教手段,走出被动式教学、说教式灌输的模式,增加互动环节,运用多媒体,结合声光电,让参观见学者身临其境,在“震撼”的观影与趣味的“演练”中感受灾害、认识灾害。喜闻乐见的宣教方式,吸引更多群众慕名而来。截至去年年底,该馆共接待参观团队871个,共72713人次。自发前来参观的群众达到5000人次。
  ——走向社会做宣传。开门迎客终觉少,走出场馆天地宽。为扩大宣传覆盖面,他们主动出击,与学校、机关、乡镇等联系,精心准备科普资料,组建若干科普小分队,走进社区学校,深入企业乡村,把减灾知识送上门,把减灾技能传到家。一年来,他们先后组织12场“防灾减灾进社区、进学校”等“七进五联”宣传教育活动,受教群众超过万余人,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突出主题搞活动。大型活动有声势,社会反响强,在机关工作多年的吴馆长深谙其诣。为此,他们先后围绕“4 · 22世界地球日”“5 · 12 全国防灾减灾日”“6 · 3世界环境日”等10余个重要纪念日策划主题活动。“5 · 12”主题宣传周,他们先后邀请10余家协办单位、23家参展单位,共同策划组织了大型校园安全主题展、“你来我馆特训营”“ 你来我讲分享会”等活动。火灾体验、地震逃生、紧急救援等内容均与群众息息相关,深受群众欢迎。10月,他们举办首届“减灾兴川文化月”,采取“展览 论坛 讲座 培训 专题活动 战略合作”形式,围绕11个主题,开展20余场次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70余个团队万余人到馆参观,20000多人次通过网络平台、校园活动和社区项目主动参加学习,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打造品牌出效应。名人有影响,品牌效应大。他们顺应时代潮流,强化精品意识,着力打造减灾文化品牌项目,扩大防灾减灾影响力。自5月起,全省首个防灾减灾亲子活动品牌——“普洛特(Protect)计划防灾减灾宣教志愿者服务项目”正式启动。活动中,他们集思广益,创新组织机制、管理模式和工作思路,各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队伍也积极响应,2000名志愿者主动注册参与。“萌宝火灾大逃生”“地震来了怎么办”“我心中的九寨蓝”等创新活动陆续展开,受到家长、小朋友追捧。2017年年底,该项目作为民政系统唯一的救灾类公益项目荣获“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项目”。    统筹各方资源 推进减灾行动
  信息时代,注重开放合作,讲究共享共赢。教育馆的同志深深知道:普及减灾文化,推进减灾兴川行动,是一项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仅靠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整合社会资源,科学协调各方力量,聚集释放最大的场效应。
  防灾减灾教育,技能才能救命,实训才是根本。基于这一理念,他们以”牵头整合、带头聚力、领头前行”为己任,以推进用型自救互救技能培训为方向,积极探索领域内多方合作。他们携手国际环保组织开展“唤醒梦中人,实现环保梦”公益教育活动。与省委党校共同建立“MPA研究生现场教学实践基地”,与省人民医院、成都天廷救援队合作成立专业救援志愿者队。省煤田地质局、成都市机关工委、川大灾院、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等10余家单位成为他们的战略合作伙伴。他们充分整合这些资源,定期举办研讨会、座谈会,和合作单位一起,走进社区、学校、企业,联合开展实用型自救互救技能培训。
  减灾文化,不仅仅是观念意识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形成, 更是实实在在的备灾行动。2017年4月,教育馆受领“加快构建全省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任务。他们采取超常举措,推进工作进度。经过5个月蹄疾步稳的调研考察、走访座谈,终于完成相关专题调研报告和实施意见的修订。9月,“四川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统筹中心”正式成立,并很快完成机构设置工作。
  荣誉是责任,责任促动力。为实现高效协调、有序指导防灾救灾,他们出台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相关工作机制,已與绵阳市民政局签订试点工作合作备忘录,并联合市、县两级开展机制创建,逐步建立米字形、网格化、联动式区域协调体系。他们还与熟悉当地自然环境、长期投入公益事业、救灾资源经验丰富的社会组织合作,建立属地协调站,推进工作创新,探索政社协同互补互益的灾害管理新路子。截至去年年底,他们已与成都、绵阳、南充、宜宾、巴中、攀枝花、西昌等7个市州的社会组织和应急救援队签约成立协调站,全省21个市州在地协调站建设工作正在进一步快速推进中。
  两年的辛勤汗水,在巴蜀大地浇开了“减灾文化”的花蕾。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的付出和成绩,也获得了众多机构的肯定。前不久,该馆扛回了“四川省科博协会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项目” “成都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多块奖牌。
  一块块奖牌,一项项荣誉,是对他们传播减灾文化的肯定和褒奖,也为他们继续推进 “减灾兴川”行动注入了新的动力。◎
其他文献
深秋的津城秋风瑟瑟,满天飞舞的落叶演绎着季节的更迭。白天黑夜快速交错的步伐让沉沉的夜色过早的到来,晚高峰的车流人潮在这萧瑟的暮色中绚丽而又吵闹。  路灯下还是那条熟悉的街,还是那群准点等候在校门外翘首期盼的家长大军,不管夜色多么深沉他們总是在孩子走出校门后第一时间准确地锁定目标。我和往常一样下班后路过学校门前,本来不宽的边道被等候在校门外的家长和走出校门的孩子们拥得满满的。孩子们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
毫无疑问,2006年是世界体育重大赛事的盛况之年:四年一轮的都灵冬奥会、德国世界杯逐一亮相:世界杯田径赛、世界斯诺克锦标赛,让刘翔、丁俊晖等名字在全球范围耳熟能详:四年一度的篮球、排球世界锦标赛也是今年的重头戏,而其他各项传统赛事更是纷纷穿插其间,令人目不暇接……不过,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各国运动员们跑得更快、跳得更高、举得更重,早已不能只单单靠天赋异秉,因为在他们身后,还有国与国之间科技发展与
最近,有几件关于善良的事,就发生在我身边。  我上班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很繁华的街道。街道两旁常有菜贩,和城管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一天,几个身穿制服的城管,围在一个老大爷的西瓜摊前。听说那里不能摆摊卖西瓜,老大爷急得眼泪直往下掉。  “我开荒种了点西瓜,想卖了给孙子当路费”,老大爷边说边抹眼泪,“助学贷款有了,路费还没着落,孙子从小就没父母。”城管破天荒地没有赶走老大爷,还主动帮老大爷卖起了西瓜。市民
丁菊清,1967年生,浙江黃岩人,黄岩区义工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2012年年初,丁菊清加入黄岩义工协会,成为一名普通义工。2015年,她当选为副会长。2018年,她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2021年7月,在刚刚召开的“黄岩义工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她高票当选为会长。十年来,丁菊清将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义工工作中,她个人累计参加志愿活动960余次,服务时长3500小时。  义工眼中的“一笑姐”,学生
义工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必需。大连市慈善总会于2002年3月筹备期间,就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支慈善义工队伍。截至目前,全市城乡发展注册义工约56万人,占全市669万人口的8.4%;建立了1687个义工站,形成了遍布全市城乡的义工志愿服务网络。  慈善义工的出现突破了慈善帮扶“有钱出钱,有物出物”的局限,为全民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开辟了“用时间、精力和技能做慈善”的新路,使大连慈善事
有一个人,一直都在默默地为家庭支撑,这个人就是母亲,有一种爱,让人感动得泪流满面,这种爱就是母爱;母亲,这个伟大而又温馨的称谓,母爱,那是哺育我们成长的宁静港湾。每一位平凡的母亲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被自己的母亲感动过、激励过,可是有这样一些特殊的母亲,她们的生活极度贫困可又无可奈何,她们有的因无钱治病而忍受病魔的折磨,有的因遭受不幸而饱受生活的艰辛。然而有这样一个慈善项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突出其来的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失去节日的喜庆,以往街道两侧的商家、店铺门前摆满各种精美包装的礼品准备在春节期间大干一场,如今却被冷冰冰的封条所隔断。凄凉路面上偶尔有一两个戴着厚厚防护口罩的行人匆匆走过很快消失在某个拐弯处,放眼望去以往街边静静等待春天到来的一棵棵不起眼的枯树现在成了都市的主角。  自湖北省武汉市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后,党
《慈善法》的颁布实施推动我国慈善事业进入了法制化轨道。党的十九大将发展慈善事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治理和救助体系,开辟了慈善事业的新时代。目前,中国的慈善事业正在发生着三大变化:一是行善内容的变化,从过去单纯的物质救助向物质救助与人文关爱相结合转变;二是慈善募集的变化,从过去单纯的线下募集向线下募集与线上捐赠相结合转变;三是行善人数的变化,从过去少数人做慈善向大众慈善转变。  围绕这三大
“唉!这一户是怎么回事?这位叫水剩余的农户怎么没有任何信息,没有标明是否已经完成?”  “水剩余?”闫红又轻声重复了一下这个名字,心想:这里居然也有水姓的人,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奇怪?  她记起她的大学时代就有一位姓“水”的同学,这位同学有着显赫的家庭背景,知书达理、学习成绩优秀。闫红那时就注意到这个姓氏了,知道水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远古大禹治水时,他的氏族部落中有许多人当了参与治水的水工,这些
巴西著名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正在筹备自己的新电影,一天,正为此一筹莫展的沃尔特到城市西郊办事,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遇到了一个十多岁的擦鞋小男孩。小男孩问道:“先生,您需要擦鞋吗?”沃尔特低头看了看自己脚上刚刚擦过不久的皮鞋,摇摇头拒绝了。  就在沃尔特转身走出十几步之际,忽然见到那个小男孩红着脸追上来,眼中满是祈求:“先生,我整整一天都没吃东西了,您能借给我几个钱吗?我从明天开始就多多努力擦鞋,保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