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以三次翻译高潮为时间主线,分别总结了每个阶段的译名问题,列举了译家、译论及目前对这些译论的理解。笔者认为学习借鉴国外翻译理论的同时,也不应忽略我国的传统文化,应该珍惜、学习前辈们的成就和贡献,并将其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国翻译史;翻译高潮;译名
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全球化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之间的交流也日趋广泛,从而使英语得到了迅猛发展,并逐渐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此外,新文艺、新科技以及新理论的发展也为英语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语言素材。但是,因源语创新、语言表达差异以及文化差异等问题,大量词语在汉语当中是难以用现有词语进行翻译的,从而给目前的翻译工作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重谈译名问题有助于解决新词汇不断涌现给翻译带来的各种难题,对指导日益增多的翻译实务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于译名的论述出现于春秋时期,在《春秋谷梁传》中记录了孔子的这样一句话:“名从主人,物从中国。”这正是对译名问题的原则指示。之后的2000多年来,有关译名问题的论述几乎贯通整个中国翻译史,在中国翻译研究中占的比例很大。直至今天,新词的翻译仍然是众多翻译者讨论的话题。我国的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笔者现结合三次翻译高潮讨论译名问题。
一、第一次翻译高潮——佛经翻译
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佛经翻译构成了我国古代翻译活动的主要内容。我国唐代的玄奘(俗称三藏法师)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即在五种情况下要采用音译的方法,探讨了译名问题。第一为“神秘故”,也就是有着很多十分神秘的内涵。如果我们没有足够把握将其自身的意义借助汉语表达出来,那就不必翻译。比如“国际歌”当中的“英特纳雄耐尔”,我们就没有必要进行翻译。究其原因就在于在翻译这首歌的歌词时,没有找到非常准确的词语来表达其应有的含义。第二为“含多义故”。当一个词出现了多个意思的时候不翻译。比如说人很“酷”(cool),很难用一个汉字去表达其对应含义,所以不翻译。第三为“无此故”。第四为“顺古故”。比如沙发、幽默、芭蕾等词语由来已久,几乎无人不晓,就不必再创造一个译词了。第五为“生善故”。像“般若”这样的词就不翻,因为它能引发善心。如果把“般若”按意思翻成“智慧”,就跟原义差得太远了。
二、始于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
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翻译高潮开始于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翻译名家对翻译理论的最大贡献是科学技术术语的统一工作,从译名统一的原则到科学术语词典的编纂都在中国翻译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傅兰雅、徐寿等人提出了著名的“译名七原则”:是尽可能直译,而不意译;二是万一不能意译,则要用尽量适当的汉字音译,要建立音译体系,基本词素要固定,要用官话音译;三是新术语尽可能同汉语的固有形式建构相一致;四是译名要简练;五是译名要予以准确的定义;六是译名在各种场合都要符合愿意,不致矛盾;七是译名要有灵活性。徐寿等人以此为原则编纂了有关化学、物理、医学等西汉双语词典 30 余种。
傅兰雅还在《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中,倡导科技译名统一,提出了翻译科技名词的标准,译名必须词义正确、不易误解,使用方便,表达贴切。此外,译名一经制定,切勿任意改动。但经试用后发现不合适时,可以修订。他还与中国翻译家一道编纂了几种专业名词汇编,有《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西药大成药品中西名目表》等,其中许多名词的译名比较精确贴切,沿用至今。
三、“五四”运动时期的西学翻译高潮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翻译工作主要是从外国文学当中有效吸取营养。所以,“欧化”翻译理念往往就会被放置到非常高的地位上。鲁迅先生作为译学运动先锋,积极提倡“异化”,并主张“洋气”以及“异国情调”。在鲁迅先生的影响之下,那个时期的大部分翻译人员都会采用这种异化的翻译方法,大量吸收西方词汇,例如,当时比较常用到的音译法词汇“布而乔雅”(资产阶级)以及“狄克推多”(独裁)等。基于此,当时的中国文化或者是稍后时期的中国文化也受到了相当深刻的影响,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些相对“洋气”的词语,例如,巴金小说当中的“小姐”已经转变为了“蜜斯”,而“丈夫”也被戏称“黑漆板凳”等。
朱自清在他发表的《译名》中,将译名的方法做了五种概括:一是音义分译。也就是一半译音一半译义。如“忏悔”等。二是音义兼译。如“图腾”等。三是造译。也就是造新字,或造下新义。如许多化学元素名称等。四是音译。如“逻辑”等。五是意译。如“端词”等。他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前人在译名问题上的种种方法、见解,梳理和分析了有关论争,是对译名问题的一次总结。
四、当今对翻译史上译名观点的借鉴
1.音译。如:Einstein(爱因斯坦),gene(基因),hacker(黑客),blog(博客)等。
2.意译。如:penicillin音译“盘尼西林”,意译“青霉素”。ambassador音译“奄巴萨托”,意译“大使”。在清朝,president音译“伯里玺天地”,而今却意译为“总统”。telephone旧译(音译)“德律风”,意译“电话”。massage旧译“马杀鸡”,意译“按摩”。parliament旧译“巴力门”,意译“国会”“议会”。violin在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仍音译为“梵婀玲”,而今意译为“小提琴”。
3.译名统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新的发明创造不断涌现,随之也就出现了描述这些事物的新词汇。许多新词所表达的概念在汉语中无对应物,更无对应词可寻。而如果译名太多无疑会造成语言的混乱,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译名统一的问题。首先,词典编纂者应起到积极的作用,或创造出优良的译名,或把好的译名收入词典;其次,译者在翻译新词时也要注意译名统一的问题。
回顾历史,每一次翻译高潮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得以出现的。没有之前传统理论思想的有效积累,也就很难实现现阶段或者后期在理论思想上的创新以及飞跃。因此,在目前百花齐放、流派林立的翻译行业当中,我们在学习、借鉴国外翻译理论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我国的传统翻译理论精华,应该珍惜、学习前辈们的成就和贡献。对于译名问题,很多当今的译者认为这只是翻译技巧的问题,不愿意深入研究。但是可以看到历史上许多翻译名家都对此有成就显著的研究,他们的成绩给现今的翻译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5]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蒋童.中国传统译论的分期与分类[J].中国翻译,1999(6):10-13.
[7]傅小平,郑欢.佛经翻译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J].外语与翻译,1997(3): 31-35.
关键词:中国翻译史;翻译高潮;译名
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全球化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际之间的交流也日趋广泛,从而使英语得到了迅猛发展,并逐渐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此外,新文艺、新科技以及新理论的发展也为英语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语言素材。但是,因源语创新、语言表达差异以及文化差异等问题,大量词语在汉语当中是难以用现有词语进行翻译的,从而给目前的翻译工作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重谈译名问题有助于解决新词汇不断涌现给翻译带来的各种难题,对指导日益增多的翻译实务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于译名的论述出现于春秋时期,在《春秋谷梁传》中记录了孔子的这样一句话:“名从主人,物从中国。”这正是对译名问题的原则指示。之后的2000多年来,有关译名问题的论述几乎贯通整个中国翻译史,在中国翻译研究中占的比例很大。直至今天,新词的翻译仍然是众多翻译者讨论的话题。我国的翻译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笔者现结合三次翻译高潮讨论译名问题。
一、第一次翻译高潮——佛经翻译
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佛经翻译构成了我国古代翻译活动的主要内容。我国唐代的玄奘(俗称三藏法师)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即在五种情况下要采用音译的方法,探讨了译名问题。第一为“神秘故”,也就是有着很多十分神秘的内涵。如果我们没有足够把握将其自身的意义借助汉语表达出来,那就不必翻译。比如“国际歌”当中的“英特纳雄耐尔”,我们就没有必要进行翻译。究其原因就在于在翻译这首歌的歌词时,没有找到非常准确的词语来表达其应有的含义。第二为“含多义故”。当一个词出现了多个意思的时候不翻译。比如说人很“酷”(cool),很难用一个汉字去表达其对应含义,所以不翻译。第三为“无此故”。第四为“顺古故”。比如沙发、幽默、芭蕾等词语由来已久,几乎无人不晓,就不必再创造一个译词了。第五为“生善故”。像“般若”这样的词就不翻,因为它能引发善心。如果把“般若”按意思翻成“智慧”,就跟原义差得太远了。
二、始于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
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翻译高潮开始于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翻译名家对翻译理论的最大贡献是科学技术术语的统一工作,从译名统一的原则到科学术语词典的编纂都在中国翻译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傅兰雅、徐寿等人提出了著名的“译名七原则”:是尽可能直译,而不意译;二是万一不能意译,则要用尽量适当的汉字音译,要建立音译体系,基本词素要固定,要用官话音译;三是新术语尽可能同汉语的固有形式建构相一致;四是译名要简练;五是译名要予以准确的定义;六是译名在各种场合都要符合愿意,不致矛盾;七是译名要有灵活性。徐寿等人以此为原则编纂了有关化学、物理、医学等西汉双语词典 30 余种。
傅兰雅还在《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中,倡导科技译名统一,提出了翻译科技名词的标准,译名必须词义正确、不易误解,使用方便,表达贴切。此外,译名一经制定,切勿任意改动。但经试用后发现不合适时,可以修订。他还与中国翻译家一道编纂了几种专业名词汇编,有《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西药大成药品中西名目表》等,其中许多名词的译名比较精确贴切,沿用至今。
三、“五四”运动时期的西学翻译高潮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翻译工作主要是从外国文学当中有效吸取营养。所以,“欧化”翻译理念往往就会被放置到非常高的地位上。鲁迅先生作为译学运动先锋,积极提倡“异化”,并主张“洋气”以及“异国情调”。在鲁迅先生的影响之下,那个时期的大部分翻译人员都会采用这种异化的翻译方法,大量吸收西方词汇,例如,当时比较常用到的音译法词汇“布而乔雅”(资产阶级)以及“狄克推多”(独裁)等。基于此,当时的中国文化或者是稍后时期的中国文化也受到了相当深刻的影响,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些相对“洋气”的词语,例如,巴金小说当中的“小姐”已经转变为了“蜜斯”,而“丈夫”也被戏称“黑漆板凳”等。
朱自清在他发表的《译名》中,将译名的方法做了五种概括:一是音义分译。也就是一半译音一半译义。如“忏悔”等。二是音义兼译。如“图腾”等。三是造译。也就是造新字,或造下新义。如许多化学元素名称等。四是音译。如“逻辑”等。五是意译。如“端词”等。他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前人在译名问题上的种种方法、见解,梳理和分析了有关论争,是对译名问题的一次总结。
四、当今对翻译史上译名观点的借鉴
1.音译。如:Einstein(爱因斯坦),gene(基因),hacker(黑客),blog(博客)等。
2.意译。如:penicillin音译“盘尼西林”,意译“青霉素”。ambassador音译“奄巴萨托”,意译“大使”。在清朝,president音译“伯里玺天地”,而今却意译为“总统”。telephone旧译(音译)“德律风”,意译“电话”。massage旧译“马杀鸡”,意译“按摩”。parliament旧译“巴力门”,意译“国会”“议会”。violin在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仍音译为“梵婀玲”,而今意译为“小提琴”。
3.译名统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新的发明创造不断涌现,随之也就出现了描述这些事物的新词汇。许多新词所表达的概念在汉语中无对应物,更无对应词可寻。而如果译名太多无疑会造成语言的混乱,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译名统一的问题。首先,词典编纂者应起到积极的作用,或创造出优良的译名,或把好的译名收入词典;其次,译者在翻译新词时也要注意译名统一的问题。
回顾历史,每一次翻译高潮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得以出现的。没有之前传统理论思想的有效积累,也就很难实现现阶段或者后期在理论思想上的创新以及飞跃。因此,在目前百花齐放、流派林立的翻译行业当中,我们在学习、借鉴国外翻译理论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我国的传统翻译理论精华,应该珍惜、学习前辈们的成就和贡献。对于译名问题,很多当今的译者认为这只是翻译技巧的问题,不愿意深入研究。但是可以看到历史上许多翻译名家都对此有成就显著的研究,他们的成绩给现今的翻译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5]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蒋童.中国传统译论的分期与分类[J].中国翻译,1999(6):10-13.
[7]傅小平,郑欢.佛经翻译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J].外语与翻译,1997(3): 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