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识字资源 激发识字兴趣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hui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这一阶段,学生养成怎样的识字习惯和能力,对今后的识字及整个语文学习影响很大。作为教师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一、挖掘校内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学校是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地方。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主要途径。
   1、寻找课本资源。在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初,我们可以从学生接触最多的课表、课本入手,把课表放大、写全,贴在教室醒目的位置。教学生认识各科的书名,并对照课程表作好课前准备。学习自己整理书包,并开展相应的游戏和竞赛,如比一比谁取书快而且正确,谁整理书包最有条理等。
   2、寻找校园环境资源。校园是学生学校生活中的主要活动场所,我们在教室进行这样的设计:黑板、桌子、窗户、电视机、饮水机等贴上标签,墙上贴上热情洋溢的话语,如“欢迎您”等。教室、办公室门牌和各种功能用房,校园里的告示牌、标语、宣传画、名人简介等无不蕴含着丰富的识字资源。如校风“崇真崇实、至善至美”、学风“好学、博才、笃行”、警示语“上下楼梯靠右行,轻声细语保安静”等。这些资源在校园中随处可见,经教师提示,就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开发校外资源,拓宽学生的识字领域
   课本无非是个例子,校园也只是小天地,开发和利用资源绝不能束缚于教材和校园之中。生活多元多彩,识字资源就多元多彩。走出校园,家庭和社会也是良好的识字场所。
   (一)家庭生活识字
   家庭中汉字储量十分可观。有零零散散见于各种包装袋的;有成段成篇的各种说明书;有以声音形式存在的磁带、电视等;有图文并茂或以文字形式存在的报刊、杂志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种种优势,挖掘家庭识字教学资源,一定能收到家长、子女、教师三者皆大欢喜的奇效。如:
   1、认识家人。学生为家长做一张名片,有姓名、称呼、单位、家庭住址、爱好等等。熟识之后再推广到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姑姑姨姨等亲属,甚至邻居、社区熟识的人。
   2、利用“用具”识字。“用具”识字,包括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玩具识字、文具识字、生活用具识字和身体保健器等识字。如给喜欢的玩具起名字,编小故事,把汉字放在一个情境中识字,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用具。
   3、利用电视语识字。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如动画城、大风车、七色花等,学生能从中获取大量的有用信息。我们引导学生在看电视时不仅“看热闹”,而且要会“看门道”,在看画面、听声音的同时,让学生注意字幕,读一读、认一认,加深对所学字的记忆;让学生收集各种电视广告、台名、地名等。利用电视识字,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4、亲子阅读。父母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通过读书认汉字,让孩子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孩子给家长读故事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在字下点一个小圈,读完故事再提取障碍字,共同想办法认记。字认识了,就可以在小圈周围画上花瓣,变成一朵花来奖励自己。最后再让孩子流畅地把故事讲下来。在浓浓的亲情氛围中,孩子不仅领悟到汉字神奇美妙,而且在阅读实践中积累、运用、发展了语言。
   (二)社会生活识字
   生活处处皆学问。坐车、探亲、游公园、逛超市、看电影等经历,以及见到的广告、标语、门牌、商标等社会环境就是识字的大课堂。只要教师稍作引导,家长密切配合,学生就会养成在生活中随时随处识字的好习惯。
   1、把广告、标牌等当作识字教材。引导学生时时留心观察街道旁的商店、标语、广告牌、路牌、公交车站牌上的汉字。让学生互做小老师,认出自己学过的字,从而巩固所学;对不认识的字,可以问一起上街的同伴或亲人,也可以记下字形,问家长、问老师、请教字典。
   2、逛商店,不知不觉识汉字。现代社会商店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商店的店名,商品的名称、广告宣传都是识字教学极为宝贵的资源。学生将平时收集到的商标、广告汇集起来,分门别类地贴在一本专门的本子上,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剪贴读本”。
   3、在社会交往中识字。社会是个广阔的天地,学生每天要接触人、接触社会、接触各种各样新鲜的事物。他们在各种交往中既学会交流沟通,又能发现识字的乐趣。旅游途中,路名、车站名、风景名胜,甚至各民族的风土人情等,在孩子惊讶与欣喜之余,了解新名词,认识更多字。
   在识字教学中,如果进行开放式教学,结合生活情境,用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创设多彩的识字气氛,那么识字教学不仅变得很容易,而且充满了趣味和快乐。
其他文献
1、课堂教学要灵活多变,离不开创新思维   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喜欢设计好话题,让课堂教学在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下去,其实这样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预先设定固定模式,可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临场体验,鼓励师生即兴发挥,超越预先制定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师可以灵活多变地授课,
期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岁月的沙漏,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但仍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涤荡人们的思想,铸造着人们的灵魂,启迪着人们的智慧,熏陶着人们的审美,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就像春雨滋润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学子,影响着他们的人生。   现就初中阶段的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浸润,撷取如下:   一、中华文化的演绎和传承   初中的古诗文均选自各个朝代,体裁多样,思想内容多样,创作技法多
期刊
语文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它承载的是文化,是文化产生的基础和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人们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自觉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大力弘扬主旋律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新课程标准》要求造就时代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因此语文教师更应该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加强思想品
期刊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载体很多,句段篇都在范畴之内。眼下,“按要求写句子”训练频频出现在课堂教学和书面作业中,它依旧是小学阶段一项最基本、最常见的语言训练方法,是培养学生由学习字词自然过渡到写段写篇的一条必经之路,因此,依托“按要求写句子”,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打下扎实基础的意义不可小觑。   聚焦众多民工子女学校,流
期刊
近年来考试作文,大多在要求上是非常宽松的,它淡化了以往作文的文体要求,在主题思想,选材组材,表达方式等方面为考生提供了非常宽阔的思维空间和写作自由,为考生写出思想性深,艺术性强的作品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作文是精神产品的独创,是作者独有个性的反映。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承载高负荷的情况下,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呢?   1. 反弹琵琶,观点推陈出新   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想别人不敢想的,想别人想不到
期刊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及富情感、及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我们都知道一堂好的语文课不只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多新颖与多巧妙,更重要的是看这些教学设计、方法、组织形式等在学生身上所起到的作用,即学生的思维是否“活”了起来。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活”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活”是打开语文语文
期刊
汉字既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历史的见证,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汉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深具美感。学生写好字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质培养的有效手段。写好了汉字,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祖国文化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增进学识修养。正因为如此,写字教学日益受到中小学教育的重视。但是,由于操作及教学的偏颇,使写字教学变成了儿童的一种负担。如,练习内
期刊
在当前的习作中,头痛的不止是语文教师,所有的学生也一样,即使是学习不错的一部分学生也不例外。这样,学生觉得没东西写,就越怕写,越怕写, 就越不会写,越不会写,当然也就越怕写了,这无疑是一个“恶性循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就要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注重积累习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想说想写。注重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这样就能改变以前的习作现象,有望形成一个习作的“良性循环”。 
期刊
在每一段赤诚的回忆面前,都是困顿;在每一程顺畅的旅途中间,都是艰辛;在每一次令人艳羡的成功背后,都是尝试。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非心无畏惧,只不过他敢于尝试,敢于挑战。人啊,总不能为了避免结束,就避免一切开始。当彭年在众人异样的目光中开启他的“彭年光明计划”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尝试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每周扫地五天去获得爱心捐款,以一己之力去呼吁成千上万的人加入光明传递,要在三五年内筹集近五亿人
期刊
一、朗读和背诵   古人早就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对经典的言语材料咀嚼式的“读”,不仅是阅读教学乃至语文教学的根基,也是对话教学的前提和最基本的形式。熟读成诵,烂熟于心,也是让学生感受语文的语言之美、意象之美、意境之美和文化之美,为学生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夯实基础。   二、感知和领悟   感知是指对文本言语层的审美把握,而文本言语层的内蕴是相当复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