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取得课改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从课改诸多的理念和本地课改的经验来看,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把课改的理念化作具体的教学行为。
潘海深老师的教学主张、教学案例和实践课例,很好地体现了把课改的理念化作其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从她的教学主张《以多元手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和教学案例分析《创意带来新天地》中就可窥见一斑。她把课改的理念化作具体的教学行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角色的改变
我认为,教师角色的改变是第一位的。课改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引导者和协作者,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这种所谓的共识,对于一些教师而言,只不过是停留在文本上的理念,稍进步者则是停滞在思想上一般的认识。对于为什么要具体化,如何具体化,在实践中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尚缺乏一定深度的认识。
其实,教师角色的改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比如,一节课,在指令下,机器人可以完成一个或者整个教学程序。作为活生生的、有灵魂的教师,虽然也与机器人一样地完成相同的教学程序,但是两者所得出的效果必定是截然不同的。不同在哪儿呢?答案很简单,一个没有生命一个有生命,一个没有交流一个有交流,一个没有情感一个有情感。虽然这是一个浅显的比喻,但对于那些把“教师角色改变”的理念还是停留在文本上认识,或者是停滞在思想上一般认识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而言,是一个值得去很好思考的问题。
正是注重了情感的交流,教师角色的改变启动了课改理念第一个具有最根本性的于质的变化。
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
我认为,教师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还得先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及其内心世界,并依此出示新颖、多样的方式、方法。这几个方面都是同等的重要,形成了课堂教育教学的一个集成块,体现了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在《创新带来新天地》案例中回顾一年级新生第一节美术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效果,潘老师就是针对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的学生还饱含着幼儿的特点,了解其学习行为的改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考虑学生的心理及其内心世界等来理解教材和把握教材。课堂上,她出示多样、新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以学生为本的具体化。
三、以评价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美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与其实践的多少紧紧相扣。美术学科的实践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动手与动口。动手,是为了掌握技能、技巧的实践,把自己的愿望用美术作品表现出来。动口,则是基本常识、理论的认知与审美能力提高的实践。在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教学里,这两者的实践性形成了本学科的特点与性质。
评价,是学生学习艺术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美术学科实践性的重要方式之一。评价方式的多元有效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美术课课改的成功与否,而成功与否就在于学生学习兴趣、信心、能力、方法等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性。潘老师以评价手法来促进学生的艺术兴趣、艺术思维、艺术观察、艺术创新,取得了令人叫好的教学效果。
回顾七年来柳州市基础教育艺术类学科课程改革实验所走过的历程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正是因为有了许多潘老师这样的教师,注重把课改的各种理念化作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而产生出一批优秀教学成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潘海深老师的教学主张、教学案例和实践课例,很好地体现了把课改的理念化作其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从她的教学主张《以多元手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和教学案例分析《创意带来新天地》中就可窥见一斑。她把课改的理念化作具体的教学行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角色的改变
我认为,教师角色的改变是第一位的。课改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引导者和协作者,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这种所谓的共识,对于一些教师而言,只不过是停留在文本上的理念,稍进步者则是停滞在思想上一般的认识。对于为什么要具体化,如何具体化,在实践中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尚缺乏一定深度的认识。
其实,教师角色的改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比如,一节课,在指令下,机器人可以完成一个或者整个教学程序。作为活生生的、有灵魂的教师,虽然也与机器人一样地完成相同的教学程序,但是两者所得出的效果必定是截然不同的。不同在哪儿呢?答案很简单,一个没有生命一个有生命,一个没有交流一个有交流,一个没有情感一个有情感。虽然这是一个浅显的比喻,但对于那些把“教师角色改变”的理念还是停留在文本上认识,或者是停滞在思想上一般认识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而言,是一个值得去很好思考的问题。
正是注重了情感的交流,教师角色的改变启动了课改理念第一个具有最根本性的于质的变化。
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
我认为,教师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还得先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及其内心世界,并依此出示新颖、多样的方式、方法。这几个方面都是同等的重要,形成了课堂教育教学的一个集成块,体现了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在《创新带来新天地》案例中回顾一年级新生第一节美术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效果,潘老师就是针对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的学生还饱含着幼儿的特点,了解其学习行为的改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考虑学生的心理及其内心世界等来理解教材和把握教材。课堂上,她出示多样、新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以学生为本的具体化。
三、以评价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美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与其实践的多少紧紧相扣。美术学科的实践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动手与动口。动手,是为了掌握技能、技巧的实践,把自己的愿望用美术作品表现出来。动口,则是基本常识、理论的认知与审美能力提高的实践。在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教学里,这两者的实践性形成了本学科的特点与性质。
评价,是学生学习艺术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美术学科实践性的重要方式之一。评价方式的多元有效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美术课课改的成功与否,而成功与否就在于学生学习兴趣、信心、能力、方法等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性。潘老师以评价手法来促进学生的艺术兴趣、艺术思维、艺术观察、艺术创新,取得了令人叫好的教学效果。
回顾七年来柳州市基础教育艺术类学科课程改革实验所走过的历程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正是因为有了许多潘老师这样的教师,注重把课改的各种理念化作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而产生出一批优秀教学成果,提高了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