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海洋强国”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ihao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极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那么,海洋强国的内涵是什么?中国建设海洋强国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怎样建设海洋强国?我们特约请专家学者就这些问题撰写文章,陆续刊登,希望他们的研究及见解,对大家深入学习理解“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能有所帮助。
  海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古往今来,多少国家依靠或利用海洋实现了崛起,成为时代的强者。英国的沃特·拉雷爵士这样提到过海洋的重要意义:“谁统治了海洋,谁就控制了贸易;谁控制了贸易,谁就控制了财富,进而最终统治世界。”“海权论”之父阿尔弗莱德·马汉(AlfredT.Mahan)认为:“海洋的历史,涉及了有益于使一个民族依靠海洋或利用海洋强大起来的所有事情。”进入2l世纪,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海洋地位更显重要,世界主要海洋国家针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抓紧调整本国的战略,力争在21世纪获取或保持海洋强国的地位。
  21世纪海洋强国的时代内涵
  政治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陆地资源的日益匮乏,注定了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面对浩瀚无垠、蕴含丰富资源的海洋,世界各国都充分认识到了海洋的战略价值,海洋成为21世纪竞争的焦点。尽管人们都在谈论海洋强国,世界上的多个国家都提出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其国家战略,但是怎样的国家可以称得上是海洋强国,什么样的标准可以算得上是海洋强国的标准,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尺度与系统描述。国内学术界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比如张海文认为,海洋强国是指拥有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和控制海洋的综合性海上力量,能够通过运用其海上优势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并为本国发展提供强大的战略空间和战略资源的国家。殷克东认为,海洋强国是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发达、海洋科技综合水平先进、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突出、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大、海洋军事综合调控管理规范、海洋生态环境健康、沿海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达、海洋军事实力和海洋外交事务处理能力强大的濒海国家。还有的学者认为,海洋强国是指拥有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资源环境、先进的海洋科技、发达的海洋经济、强大的海洋事务综合管理调控能力、强大的海洋军事实力的濒海国家。综合学术界的定义,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海洋强国是指有能力利用海洋获得比较多的国家利益,从而成为比其他国家更为发达的国家。
  分析海洋强国定义的内涵,我们可以发现,获得海洋利益是世界各海洋强国战略的核心,但不同的历史时期,海洋强国的特点不尽相同。古代海洋强国,以先进的航海能力和技术作为基本特征。某个国家可以依靠先进的航海能力走遍世界,是以探险和发现新地区作为主要目的的。近代海洋强国则是以海上军事能力作为主要特征,以大炮和军舰作为强国的标志。它是以征服、掠夺和侵略作为目的的。当代海洋强国则是以国家综合实力为基础,以海洋科技为支撑,以海上军事力量为保障,以追求国际法框架下国家战略利益为目标的。
  21世纪海洋强国的构成要素
  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中写到:“无论其他因素在历史的过程中如何改变它的重要性,两千年前重要的东西今天仍然重要。”世界海洋史印证了这样一条规律: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但构成海洋强国的基本要素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变化的只是这些基本要素的时代外延。
  正确的海洋意识是构成海洋强国的起点。海洋意识是“一种观念资源,其产生和发展反映了一个民族对海洋利益的依赖和对海上威胁的防范,是其对海洋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战略价值的认识,以及对海洋与国家发展、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关系的考察”。海洋意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海洋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是海洋强国最广泛、最深厚的思想基础。海洋意识如何,决定着一个国家对海洋战略价值和海洋权益的认识和投入,进而影响着国家的兴衰成败。
  古往今来,无论是超级帝国罗马的雄起,海上殖民掠夺第一代霸主葡萄牙、西班牙的盛极一时,“日不落”帝国的崛起,还是现在纵横全球充当“世界警察”的美国;无论是历史上中国秦汉的强大、唐宋的繁荣,还是鸦片战争及此后的百年耻辱,无不与重视海洋与否及重视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重海则兴、背海则衰,这几乎成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海洋意识既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向海洋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构成国家和民族海洋政策、海洋战略的内在支撑。建设海洋强国,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
  发达的海洋经济是构成海洋强国的动力。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是能源、矿物、食物和淡水的战略资源基地。在陆地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海洋经济是全球社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球88%的生物来自海洋,海洋可提供的食物量远远大于陆地。渔业的产出效益明显高于农业,海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达20%以上,是谷物的两倍多,比肉禽蛋高五成。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占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总产量的30%和25%。而海水温差能、盐差能、波浪能、潮汐能和海流量能等都是取之不尽的绿色能量。以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储量更是巨大。海水淡化也是人类饮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1/5的人口供水问题。在一些国家,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现代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这样一些产业活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海洋经济范畴。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和滨海旅游业。国际上有一种通行的说法,海洋经济占到GDP的5%即是海洋经济大国,超过10%-15%就是海洋经济强国。
  完善的海洋法制是构成海洋强国的前提。海洋法律、制度及政策表明了一个国家在海洋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规定和发展方向,其调整的对象包括海洋空间和海洋资源。这些海洋法律、制度及政策体现了一个国家治理海洋和与海洋共处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要以完善的海洋法律、制度及政策,实现依法“管海”和依法“用海”,把海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活动纳入法制化轨道,保证海洋资源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完善国内海洋立法、公正有效地开展海洋执法、解决国内海洋问题是构成海洋强国的前提。   高效的海洋管理是构成海洋强国的基础。依据海洋法律法规进行的海洋执法管理在新世纪海洋强国建设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西方发达国家把“科学、技术和管理”看作支撑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围绕提高海洋综合管理能力,针对国际海洋事务发展的热点问题和推进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的关键领域,开展海域划界、海洋与海岸带综合管理、海岸带空间规划、海岛开发与保护等行动,是海洋强国的重要关注点。
  综观世界各海洋强国,其海洋管理模式主要存在集中管理模式、协调管理模式和分散管理模式三种海洋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其主要特点是:有专职、高效的国家海洋管理机构,海洋管理职能覆盖海洋管理各个方面;有健全、完善的海洋管理体系;有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国家海洋法律法规及海洋政策;有统一的海上执法力量。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有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协调管理模式,又称半集中型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全国建立了统一的海上执法队伍,但没有统一的海洋管理职能部门;管理职能分散在各个部门,设有海洋工作的协调机构,负责协调解决涉海部门间的各种矛盾。高效的协调机制和统一的海上执法力量是这种模式发挥作用的关键。采用这种模式的国家主要有澳大利亚等。分散管理模式,是指其海洋主管部门与其他海洋有关部门并行,有一定协调,但没有统一的海洋职能管理机构或协调机构,没有综合性的海洋管理法律,没有统一的海洋管理规划和政策,没有统一的海上执法队伍。由于海洋管理工作分散在国家各个部门之中,管理力度不大,又没有统一的海上执法队伍,使管理效率和效果受到影响。这类国家有英国、俄罗斯等。其中,集中管理模式是海洋事业迅猛发展和新的国际海洋法制度的产物,是海洋管理体制的主导形式,代表着海洋管理体制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先进的海洋科技是构成海洋强国的支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已成为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各国将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领域予以优先发展和部署。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凭借其科技优势,为迅速抢占21世纪科技制高点开展了激烈的研究与开发竞争,开拓新市场,进而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海洋领域内的竞争,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军事的,归根到底要靠科技支撑。海洋科技竞争的焦点在于海洋高新技术。没有高新技术的发展,就没有对海洋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对海洋认识手段的发展。发展海洋科技,尤其是海洋高新技术已成为海洋强国的重要内涵。目前,公认的海洋高科技领域有信息技术、生物科学、环境保护、深潜技术等。海洋高新技术的突破与进步对海洋强国发展起着支撑性的作用。
  深厚的海洋软实力是构成海洋强国的内核。海洋软实力概念,首先是从对海权的探讨中引申来的。马汉在19世纪90年代提出的“海权论”中认为,海权就是“国家对海洋的利用和控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学者在探讨海权时,对当代海权有了深入的认识,海洋软实力的概念逐渐显现。中国学者叶自成认为,中国在明朝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但没有成为海洋强国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制度的支持,二是缺乏经济的支持,三是缺乏海洋文明的支持。可见制度、文明对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不容忽视。孙璐在《中国海权内涵探讨》中粗略地谈到海洋软实力的内涵,诸如“国家是否有系统灵活的海洋战略,国家政策制定者是否重视海洋开发和利用,学界是否重视对海洋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是否有高技术高素质的新型海军指挥人才,甚至包括全民的海洋意识(海洋领土意识、海洋危机意识等)的广度和深度等”。海军指挥学院教授冯梁指出:“国家海洋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在海洋方面的体现,它主要表现在海洋文化和价值观的吸引力、海洋政策和管理机制的吸引力、国民的整体形象等方面。”因此,海洋软实力,指的是一国在国际国内海洋事务中通过非强制的方式运用各种资源,争取他国理解、支持,吸引他国认同、效仿、合作,最终实现国家海洋战略的能力。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由海洋文化及海洋价值观等所产生的吸引力;由海洋发展的相关制度以及海洋发展模式所形成的同化力;在国际海洋事务中对国际规则和政治议题的影响力等。海洋软实力不只是一种竞争力,它的提出最重要的不是维护各国的海洋权益,而是为全人类可持续地开发与利用海洋提供共享的价值观念与治理工具。
  就海洋软实力的来源及表征而言,世界海洋强国一般都实行开放和民主的政治制度,发展先进的海洋文化。开明和民主的政治制度是孕育优秀海洋文化,培育先进海洋意识的前提与环境,是提升海洋软实力的丰厚土壤。“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如海洋民俗、海洋考古、海洋信仰、与海洋有关的人文景观等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海洋文化存在于与海洋有关的哲学、政治、经济、宗教、艺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为语言、思维习惯、文本符号、实体存在等诸要素。在海洋文化中批判性反思、构建和合文化的海洋哲学,有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海洋软实力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同化力主要是通过海洋文化来展现的。
  强大的海上力量是构成海洋强国的保证。运用海上军事实力是海洋强国获取海洋利益的基本手段。正如马汉所说的:“法律的合理与否不取决于力量,但法律的有效性要由后者赋予。”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当今世界海洋上的角逐,亦主要是海上综合实力的比拼。海洋国家若想持续实现海洋经济贸易的繁荣,按照自己的海洋法律法规进行执法管理,及增强自身的海洋软实力,都要以提升自身的海上军事实力作为保证和后盾。
  海军是海上力量的主体,海洋强国大都拥有强大的海军。这些海洋强国的海军不但拥有强大的核心军事能力,还拥有强大的非战争军事能力。不但能够在必要时大规模直接运用军事力量,以战争的方式实现国家意志,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还能以和平的方式运用军事力量,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或承担大国责任。   21世纪海洋强国的战略视野
  控制海上战略通道是海洋强国的核心视野。马克思曾说:“谁想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谁就必须控制海洋通道。”自世界新航路开辟之后,海上强国都把控制海上通道作为其一贯的追求目标。美国经过两百多年的陆地和海洋扩张,目前已经控制了地球上的主要海上通道。“海权论”的鼻祖马汉早在1890年,就从理论上阐述了掌握重要的出海口和海上交通航线对美国角逐世界霸权的重要性。他主张美国要成为世界强权国家,就必须取得“海上航行自由”,要取得海上航行自由,就必须建立强大的海军力量并掌握制海权。在马汉的摇旗呐喊下,美国在完成大陆扩张以后,便开始向海洋进发,先后发动美西战争侵占了古巴和菲律宾,策动巴拿马独立,获得巴拿马运河的修筑权和控制权,使美国得以将大西洋和太平洋连接起来,并吞并了夏威夷及其他太平洋岛屿。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美国控制了众多的战略岛屿、海峡和交通要道,并建立了星罗棋布的军事基地。
  在21世纪的头几十年里,这些具有重大地缘战略价值的关键地点的作用不会改变,海上战略通道依然是海洋强国战略利益聚集与碰撞的地点。海上战略通道能否保持安全畅通,直接关系到海洋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安全稳定。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事关海洋强国的持续发展。因此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是世界海上强国的共同选择。
  随着世界战略格局由“冷战时代”向“后冷战时代”的转变,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军事斗争形势也由剑拔弩张、短兵相接式的直接对抗向暗藏杀机、注重威慑式的综合较量变化发展。海上战略通道的利用与反利用、控制与反控制,不再是一次海上战争或战斗就能解决得了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力量才能更有效地维护国家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这已成为军事斗争中需要重点关注、长期准备的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世界各海洋大国围绕海上战略通道安全问题,既相互合作,又相互争斗。因此,无论是从军事理论研究,还是从军事力量运用实践来看,海上战略通道安全问题,都受到海洋强国高度的重视和关注。
  引导海洋国际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海洋强国的权力视野。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国际制度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国际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约束国际关系某一领域的行为体而设立的原则、规范;另一方面是程序,以及为执行、监督和修改国际制度而设置的国际组织。简言之,国际制度包括为相关国家所接受和遵守的多边公约、国际机制及作为准则和规则正式安排的国际组织。当前,越来越多的国际问题被纳入国际制度的约束范围,世界各国和地区间的交往以及纠纷的解决越来越倚重于国际制度,并且各国对国际制度的认同度也越来越高。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海洋强国参与并影响海上国际事务的力度越来越大,海洋“制度性权力”成为国际社会特别是海洋强国争夺的焦点,是确定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推行国家海洋价值观和政治理念的重要保障。
  加强海上力量建设是海洋强国的哲学视野。海上军事力量是海洋强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后盾和支撑作用。《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后,国家成为国际体系中的基本政治单位,一般情况下,在国际社会中,海洋强国的军事实力对比是影响世界海洋格局确立、国际海洋制度建立、国际海洋问题解决的关键因素。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维护国家利益、确保国家安全、实现国家对国际秩序的诉求,需要充分运用国家的综合实力,借助各种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利用各种手段。在当今复杂多变且充满竞争的国际社会中,特别是在存在大量海洋权益争议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来有效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和权益,维护国家海洋利益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曾指出:“拥有力量就是在国际扑克比赛中握有大牌,战争是国际政治扑克游戏中决定胜负的最后手段。忽视武力的作用和安全的重要,就如同忽视氧气。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氧气大量存在,我们丝毫不加注意,但是一旦情况改变,我们得不到氧气时,我们找不到任何其他替代物。”
  (责任编辑 王浩钟)
其他文献
青田石雕这一根植浙南大地的民间工艺美术奇葩,经过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世代众多艺人们的不断传承、创新、发展,逐渐形成了“随形布局,依势造型,相色取景,因景施巧”的艺术
1983年6月,菲律宾马克达湾出现了一幅看似美丽的景观:一望无际的海面上,镶嵌着一条褐红色的彩带。彩带随着潮水的涌动,变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吸引了大批居民围观。然而就在大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指利用生活场景在课堂重现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角色饰演游戏等形式的情境教学,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本文就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出分析,旨在提高小学生英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法;创设方法   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是融入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感悟。但
在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保障学生们对于很多基本的知识点有较好的理解与吸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语言教学的德育功效,要在过程中给予学生们相应的引导与启发。小学
随着我国沿海各省水产养殖事业及海洋生物综合利用的发展,随着海洋生物科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对研制一种轻便实用、稳定可靠的浅水照度计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我们于1976年
核扩散——原载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在联合国举行。美国让其他国家减少核扩散,自己做的却是另外一套。难以完成的任务(歌华摘自《环球时报》
作为海洋大省的浙江,位于浙江温州的中国(洞头)国际放生台在2011年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正式奠基。该放生台建成后有望成为浙江省保护海洋资源、修复生态环境的地标
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思辨与实证是研究的两翼,缺一不可(除非不是科学),这也包括语言学。对此,笔者的其他文章要涉及这个问题,另作深入探讨。注重语言变异(方言)调查,强调定量分析,是目前的社会语言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语言调查是实证,定量以实证为基础也是实证的一种表现,于是,表面看来,崇拜实证是社会语言学在当前的一个特征。  社会语言学更注重应用,如果把语言学二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话,社会语
曹玉林(以下简称曹):相对而言,在当代新一轮中国画体格转型的过程中,人物画的成绩是最大的,其转型也较为成功。它不仅已远远超越了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意识形态的主导
《海底两万里》是不少人耳熟能详的一部科幻小说,它是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利用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鹦鹉螺号)在海底旅行的所见所闻。小说赞美了那深蓝的国度,史诗般壮丽的海洋,一个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地方,那里有数不清的珊瑚,藻类,游鱼,矿产,瑰丽无比。  或许,鹦鹉螺号不管在哪个时代都会是一个不朽的神话,因为正是它让人们认识到海洋无限神秘的一面。  在我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