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传奇英国特工姐妹花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姐姐成法国抵抗组织重要外援
  妹妹被俘后不屈服于纳粹酷刑
  尼爾内姐妹重逢时,时间已过去了两年半。妹妹憔悴的神情令杰奎琳震惊。长期的监禁以及友人的死,都给她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为了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艾琳不得不一次次接受痛苦的电击治疗。此时,那个活泼、精力旺盛的女孩,已经变得异乎寻常地沉默而警觉。尽管她们的谦逊与功绩不成比例,一对英国特工姐妹在纳粹占领区的非凡经历,足以令两人成为二战谍报史上的一段佳话。
  尽管她们的谦逊与功绩不成比例,一对英国特工姐妹在纳粹占领区的非凡经历,足以令两人成为二战谍报史上的一段佳话。
  1944年夏,数以百万计的同盟国军队云集英伦三岛,旨在反攻欧洲大陆的诺曼底登陆启幕在即。而在英吉利海峡另一边,专门抽掌敌后行动的英国“特别行动处”(s0E),已提前派遣数干名情报员潜入危机四伏的德军占领区,搜集情报,联络抵抗组织……在盟军统帅部眼中,他们是无可替代的尖兵;而在纳粹德国看来,他们不啻眼中钉、肉中刺。在这支“平均生存时间只有几个星期”的队伍中,有一对行事低调的姐妹,凭借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坚毅,再加上一点点好运气,立下了令多数同行相形见绌的功绩。
  敌人察觉了无线电信号
  1944年7月的一天早晨,巴黎郊外一座普通的民居中,“迪迪”独自坐在无线电发报机前,敲打着莫尔斯电码。这份加急电报是法国抵抗组织领导人发给伦敦的英国情报部门的。此前—个月,盟军的战靴已经踏上了阔别四年的欧洲大陆。
  就扰乱德军后方以及搜集情报而言,以“贝克街赝品”自嘲的“特别行动处”特工,承担了关键角色。为此恼怒不已的纳粹占领当局,加强了抓捕“破坏分子”的力度。无线电检测车整日在街头兜圈子,侦测可疑信号。粗略的统计显示,在沦陷区,SOE的潜伏情报员平均工作6周就会暴露,时年21岁的迪迪却坚持了5个月,发报105份。一旦被捕,等待她的将是监禁、酷刑和处决。迪迪完全了解这些风险。“盖世太保(纳粹秘密警察)的便衣到处都是。我一直留意橱窗中的倒影,看是否有人跟踪。”
  这份急电是如此重要,她敲完最后一个字符,才惊觉外面有人喊叫。透过缭绕的雨雾,她看到了梦魇般的场景:房子被“穿制服的家伙”团团围住。敌人察觉了无线电信号。迪迪明白自己的时间所剩无几。她迅速把发报机拆散,藏入衣柜,又抓过密码本和电报稿扔进厨灶,紧盯着它们化作灰烬。门外传来猛烈的撞击声——既然已经没机会逃生,迪迪索性调整了一下呼吸,打开房门,发觉对方的枪口就在几厘米开外。
  德国人一拥而入,翻箱倒柜,找到了发报机。迪迪被戴上手铐、塞进汽车,送往盖世太保驻巴黎总部——被捕的特工将在那里接受拷问,被送往集中营,最后走向刑场。审讯开始了。“为什么躲在屋子里发报?”迪迪换上一副愤怒和委屈的神色,抛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回答:她只是个打零工的,按照“神秘老板”的要求干活,不清楚电文内容。几轮交锋下来,盖世太保有点糊涂了:这个稚气未脱的女孩,为何对法国本地的风土人情对答如流,是演技太出色,还是她原本并非特工,当然,他们此刻还不清楚,艾琳·尼尔内——迪迪的真实姓名——有着特殊的身世,她的确是英国公民,却比自己的敌人更熟悉法国。
  敌后潜伏永远是险象环生
  如果不是英国作家苏珊·奥特维在新书《姐妹、秘密与牺牲》中重新发掘了艾琳的家族背景,她非同寻常的经历或许会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艾琳1923年生于伦敦,父亲杰克是医生出身的化学家,母亲马里基塔来自法裔西班牙贵族世家。作为家庭中最小的孩子,两个哥哥弗朗西斯、弗雷德里克和姐姐杰奎琳对她关照有加。艾琳两岁时,全家人迁居法国南部滨海城市尼斯,她和杰奎琳进入修道院学校读书。
  1940年德军攻陷法国,尼尔内一家的平静生活一去不复返。占领军扶植的维希政府不许与英国有关联的人住在海边,他们只好搬到乡下。不久,弗雷德里克设法返回英国,报名参加皇家空军。又过了两年,已经成年的姐妹俩也告别亲人,取道中立国西班牙抵达伦敦。希望帮助第二故乡重获自由的两人赶到征兵站,却接连n次遭到冷遇。一番周折后,这对姐妹的简历被转到了“特别行动处”人事部门负责人塞尔文·杰普森上尉手中。后者认为,相比在怆林弹雨中拼杀,女性更适合从事秘密工作,因为“她们远比男人冷静,更具备单打独斗的勇气”;艾琳和杰奎琳精通法语,成为她们入选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她俩敢于潜回法国,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所言,去执行“点燃欧陆战火”的命令吗?
  外界起初对此不太看好。艾琳当时不过20岁出头,被认为欠缺社会经验,只能先留在英国本土做报务员。杰奎琳获准去接受敌后工作培训,获得的是“头脑慢,也不够机智,不值得推荐”的评语。倒是SOE法国科主任莫里斯·巴克马斯特独具慧眼,认为杰奎琳值得信赖。
  1943年1月的某个夜晚,代号“设计师”的杰奎琳和上司莫里斯·索斯盖特登上飞机,悄然空降法国。临行前,她只对巴克马斯特提出一个要求:千万别把妹妹艾琳派往敌占区。此后,杰奎琳成了法国抵抗组织的重要外援,在各地传递情报和武器,并组织了—连串破坏行动,从炸毁生产飞机引擎的工厂,到烧毁军车、破坏铁路并窃取军用汽油,战绩可圈可点。索斯盖特不在时,杰奎琳还代理过情报小组的一把手,部下最多时有600余人。敌后潜伏永远是险象环生的。一次,便衣密探登门搜查,杰奎琳假装打瞌睡,骗走了对方。过了几个钟头,等到盖世太保的大队人马抵达,所有英国特工早已不知所踪。
  在旁人眼里,杰奎琳乌黑的秀发、明亮的双眸和优雅的气质堪称迷人;另一方面,与秘密行动如影随形的巨大精神压力,令笑容对她来说成为—种奢侈品。1944年4月,索斯盖特把杰奎琳送回英国,经历了一年多的历练,彼时的她变得老练沉稳,却也身心俱疲。在前来迎接的人群中,杰奎琳没发现艾琳的身影。她惊讶地得知,那个“缺乏城府、不守时、丢三落四”的妹妹,已经于两个月前主动、青缨,奔赴自己刚刚脱离的险境。   “水刑”持续了几十分钟
  彼时,艾琳已进驻巴黎郊外的秘密据点多日。以“迪迪”自称的她顾不上休息,夜以继日地敲击发报机——相比上级授予的代号“玫瑰”,她更喜欢这个化名。
  她记得,自己第一次带着18公斤重的发报机乘火车外出,一名德国士兵问行李箱里是什么。“留声机。”尽管对方未起疑心,为安全起见,她还是提前下车步行前往目的地。随着诺曼底登陆日益临近,艾琳的工作愈发繁忙,电文内容涉及双重间谍、敌军部署、抵抗组织和瞄准英国的导弹发射场等重要情况。盟军登陆后,艾琳发现外面的风声一日紧似一日,她起了搬家的打算,本想发完最后一份急电再走。可是终归慢了一步。
  离开英国前,巴克马斯特称赞艾琳是“杰出的女星”,要她相信自己的智慧和毅力。面对盖世太保,她尽管害怕,还是决心守口如瓶。起初,审讯官软硬兼施。“你是间谍,你在说谎!”然而,只要对方的咆哮和殴打稍有停歇,她便强调自己对一切指控的事实毫不知情。审讯者把艾琳押进另一间屋子,那里面有个装满水的浴池。狱卒夹紧她的双臂。把她的头浸入冰冷的水中。嘴和鼻子都灌满了水,她开始窒息,挣扎着想要换气……突然,她被拽出水面,—邊咳嗽—边喷水。盖世太保再次发问:你为谁效力?给哪里发报?艾琳一言不发。她再次被浸入水中,肺部即将爆裂之际,又被拽出水面,喘着粗气。
  “水刑”持续了几十分钟,也可能是几小时。艾琳觉得自己随时可能死去,依然暗自得意:“至少。你们什么也没得到。”事实证明。巴克马斯特没看走眼—一许多特工被俘后屈服于酷刑,泄露了密码及同伴的名字,但艾琳没有,她经受住考验,向成为最后的赢家迈出了一大步。
  8月15日,距盟军解放巴黎还有10天,艾琳被送上挤满囚犯的火车,驶往德国。
  美国人却对其身份将信将疑
  火车的目的地是地处柏林北部的拉文斯布鲁克集中营。没力气干活的囚犯被直接送往毒气室,另一些身体健康的人成了医学实验的牺牲品;嗜虐成性的狱警以折磨犯人取乐,无情的肉体摧残和食物短缺,每天部在夺走生命。据艾琳回忆,她之所以能够幸存,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对亲人的思念。其间,她还和三名同样来自“特别行动处”的被俘女特工成为朋友。艾琳坚称自己是“被冤枉的法国女孩”,其他人则承认了真实身份。1945年2月,这几名同伴相继被处决。
  随着盟军推进,警卫决定把囚犯转移到莱比锡附近的另一座集中营。途中,艾琳和另外两名女囚趁夜逃进附近的森林。她自由了,但仍深陷敌占区,只能拖着被肺炎和痢疾折磨的身躯,在荒无人烟的野外风餐露宿。直到一座教堂出现在面前,她才确信自己已逃出生天。
  美军抵达莱比锡后,艾琳自报家门。美国人却对其身份将信将疑,一度把她与德军战俘关在—起。过了三个星期,英国情报人员闻讯赶到,艾琳终于被从失踪人员名单上除名。尼尔内姐妹重逢时,时间已过去了两年半。妹妹憔悴的神情令杰奎琳震惊。长期的监禁以及友人的死,都给她留下了巨大心理阴影。为了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艾琳不得不一次次接受痛苦的电击治疗。此时,那个活泼、精力旺盛的女孩,已经变得异乎寻常地沉默而警觉。在英国军情系统内部,杰奎琳和艾琳被公认为最杰出的敌后潜伏者。不过,随着战争结束,和多数从事秘密工作的同行一样,退出现役成为她俩的归宿。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两人在公众视野里隐去行迹,外界唯一知晓的是,姐妹俩均未结婚,更谈不上儿孙满堂。
  1982年,杰奎琳因癌症病故,艾琳变得更加孤僻。1993年,在拉文斯布鲁克集中营旧址举行的纪念仪式上,她一度短暂现身,但对自己的战时经历不愿多提。
  这位谦逊的女英雄以89岁高龄过世时,身旁没有至亲陪伴。警方整理遗物时发现的一枚由法国政府授予的“英勇十字勋章”,仿佛是证明艾琳·尼尔内身份的唯一线索。参加葬礼的宾客多数是她生前的左邻右舍——这些人刚刚获悉,隔壁那名“有点古怪”的老妪拥有何等不凡的往昔。
其他文献
今年7月7日是英达53岁生日。也是《我愛我家》开拍20年纪念日;《我愛我家》的姊妹篇《我们一家人》也正式开机。在7月7日的发布会上,英达带领全新的“家庭成员”梁天、王茜、李绪良、裘英俊、李汉南、英豪等出席。面对剧组同仁送上的生日蛋糕,英达感慨说:“我有五年多时间没有拍过情景喜剧了,在情景喜剧比较萧条的今天。我又回到这个行业,一是因为真的是喜愛,割舍不下;二是因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有很多新的东
期刊
提起叶企孙,名字后面总是跟着一连串这样的字眼:中国卓越的物理学家,中国物理学界一代宗师,中国科学史事业开拓者,中国物理学会创建人,清华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潘光旦、陈寅恪、梅贻琦)。他也是一位教育家,教育方面的成就更是引人瞩目:出入叶企孙门下有50多位院士;10余位“两弹一星”元勋。  他的学生、中国物理学史家戴念祖与叶老的师生缘分,随着各自命运的起起落落,虽然短暂,却难以磨灭。叶企孙口吃,一着
期刊
一个青年人,响应援藏的号召,带着对亲人的思念,来到苦寒干燥的高原,不做领导,不享清福,在平凡的一线岗位殚精竭虑、默默无闻地奉献了自己许多年时间……这个人,就是北京援藏指挥部财务管理部的出纳胡加良同志。  平凡的工作,不可缺少的贡献  作为一名出纳,表面上看起来似乎非常简单,跑跑银行,数数钞票,打打计算器,做做凭证,仅此而已。但如果没有一个严谨细致的心,没有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与经验,工作起来就一定会
期刊
6月26日,陆克文归来,他战胜上任总理吉拉德,重新当上了澳大利亚的总理。  新内阁女性部长数创新高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新内阁于当地时间7月1日宣誓就职,女性阁员人数创下历史最高。陆克文表示,经济问题将是新政府的重要议题。当地时间7月1日,陆克文的30人新内阁宣誓就职。陆克文一口气新任命了6名女性部长,使得内阁中女性部长的人数上升至11人,创下历史新高。他任命的6名女性部长分别为心理健康部长、澳大
期刊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主办,克拉玛依市体育局、克拉玛依区人民政府、新疆油田公司行政事务中心联合承办,克拉玛依市羽毛球协会协办的“传承杯”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届青少年羽毛球公开赛,于8月17日至19日在克拉玛依市体育馆举行。全疆青少年羽毛球爱好者参观了美丽的现代化石油城,同时也与他们的超级偶像——刚刚夺得广州羽毛球世锦赛冠军的林丹零距离接触,领略了缔造世界羽坛神话的“超级丹”的精彩球技和迷
期刊
丈夫爱上了表妹,关系破裂后,他却并没有尝试挽回,而是变本加厉地与妻子约法四章:要求妻子为他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并拒绝进行房事,变相地把妻子降格为佣人。这位可怜的妻子便是爱因斯坦的夫人米列娃·马里克。  物理天才爱上残疾女孩  米列娃·马里克出生在匈牙利的一个富裕家庭,并被送到瑞士苏黎世读大学。19世纪末,很多女学生都不能读大学,米列娃算是幸运的,但是,这也成了她另一个不幸的开始。  米列娃刚到苏黎
期刊
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当下正在与美国歌手乔丁·斯帕克斯、阿散蒂和Run DMc合作打造一张名为“健康美国歌”的说唱专辑。此外她还成为《Parflde》杂志8月刊封面人物,紫红色洋装、珍珠项链、精致妆容,尽显优雅干练气质。她坦承美国已准备好女性总统入主白宫。米歇尔不愿评论前国务卿希拉里是否竞选总统,不过她说,自己绝不参选。  关注儿童肥胖  这是以宣传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音乐录像带,制作方邀请了知
期刊
不久前,笔者去看望已跨入101岁的女作家罗洪先生。我拿出她早年出版的小说集《儿童节》,老人看着,似乎故意在问我,又好像自言自语地说:今年是2011年了吧?我答:是啊。她接着说:这样说来,我认识巴金正好有八十年了。我恍然大悟。老人在这个关键时日,依然怀念着老友巴金呢。  巴金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  罗洪记得十分清楚,那是1931年5月9日。在苏州市内一家茶苑,她第一次见到了巴金。那天一早,罗洪与恋人朱
期刊
1979年的一个秋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叶剑英的办公桌上,放着20多张由全国各地演员扮演毛泽东形象的彩色照片。叶剑英拿着放大镜,凝神注目地一张又一张地审看着。坐在叶剑英身旁的耿飙微笑着,等待叶剑英的定夺。当年1月刚担任軍委秘书长的耿飙,红軍时代曾演过戏剧,近年又是中央政治局分管宣传口的领导,他对遴选影视特型演员的工作自然也很关心。  3年前,伟人毛泽东溘然长逝。从此,天安门上再也不见了他那魁梧的身姿、
期刊
回忆坎坷演艺路。她从当年做唱片制作助理谈起,说自己要帮录音室的乐手买便当、买槟榔,后来去拍戏得到亚太影后的殊荣,还是回录音室继续当助理,照常帮忙去买槟榔……  据报道,电视台举办《中天青年论坛》邀请五月天主唱阿信、刘若英与陈文茜对谈,吸引超过3千人,会场爆满。亚太影后刘若英透露,拿奖后其实过了一年很穷的日子,还交不出管理费。她也曾拍过烂戏,甚至想把导演杀了。不过她感谢这段经历,并以茶叶蛋为喻,“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