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来源 :实用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300例更年期女性(年龄45~58岁)分为45~49岁、50~54岁、55~58岁三个年龄组与300例同年龄段男性作对照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两性间动态心电图ST—T改变有显著差异性(P〈O.01),女性三个年龄组动态心电图ST—T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多为功能性。治疗重点以调节内分泌及自主神经功能为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中窦性心律与心房颤动(Af)中长R—R间距差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将DCG中R—R间距≥2.0s者分为窦性心律组(A组)、持续性Af组(B组)及阵发性Af(C组),分别统计比较
目的 探讨晚期孕妇短P-R间期心电图是否引起心动过速,诱发猝死潜在危险因素存在(如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拟通过研究发现致命性危险因素,早期预警、
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AMI)在临床上并非少见,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随着AMI常规18导联心电图的开展,其诊治率不断提高。本文探讨下壁合并正后壁AMI时V1导联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者心率震荡(HRT)现象的特点,以及比索洛尔治疗后HRT的变化。方法测定和比较58例CHF者和41例健康体检者(C组)室性早搏后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值
我们自2000年-2005年间对40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者,采用跳跃及跑步运动与阿托品试验进行心电图对比观察,结果运动与阿托品试验临床意义大致相同。现报告
目的提高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IE的临床表现形式与治疗的关系。结果发热为常见及起始症状,贫血、脾大、心脏杂音及杂音改变,消瘦厌食、出汗、周围
目的探讨慢-快综合征动态心电图(DCG)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的DCG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慢-快综合征者24h总体心率不慢,缓慢心律失常70%~80%多发生在夜
本文将我院体检人群中心电图T波改变并与其它相关因素结合进行探讨分析,旨在提示心电图变化必须结合临床资料全面分析,以免漏诊、误诊。
应用导管法射频消融根治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已有很高的成功率。而相对于左侧旁路。右侧旁路消融的成功率相对偏低,标测消融靶点是主要难点,应用心腔内单极电图可以补充双极电图
所谓"三合一"测定就是把心肌肌钙蛋白Ⅰ(TnI)、肌红蛋白(MYo)、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3个项目组合到1个试剂卡上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均为金标法定性,1次测出3项结果,快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