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高速综合检测车高压设备布置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列车高压设备安全的主要原因,优化了车顶高压电气设备的布置,提出了受电工、主断路器和车顶高压电缆等高压设备布置的设计准则。
[关键词]高速综合检测车 高压设备 电气安全
中图分类号:TM15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282-01
0 引言
伴随着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运营速度越来越快,动车组高压设备的安全性问题也随之而来。列车运行中,高压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车毁人亡,因此高压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车辆运行安全。本文结合高速综合检测车现车安装环境,对车顶高压电气设备布局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和优化。
1 影响车顶高压设备布局绝缘性能的因素
车顶高压设备位于2/7车,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受电弓、集成主断路器(包括接地开关、主断路器、浪涌保护器、电流互感器)、浪涌保护器(避雷器)、电压互感器、高压连接电缆。高压电气系统从高压接触线路采集25KV电流,为整车提供动力,并对高压系统进行控制、检测和保护。动车正常运行时,受周围环境影响(风尘、导电离子等),使车顶高压设备的绝缘性能造成影响,其中对绝缘性能影响较大的因素如下:
(1)受电弓与接触线间的空气间隙;
(2)受电弓与车体间的空气间隙;
(3)受电弓支撑绝缘套管的沿面闪络;
(4)浪涌保护器、电压互感器、高压连接电缆、绝缘支撑套管等的沿面闪络;
(5)相邻两车间的高压连接线与车体间的绝缘间隙。
2.车顶高电压设备布局分析
动车运行条件,决定了列车空间有限,不能像其他电气系统根据运行环境决定绝缘水平,只能利用增大放电间隙的方式来保护整个高压系统,来达到车顶绝缘配合的要求。
电气间隙的确定,一般基于预期的过电压(过电压类别)和电气工作环境(污染等级)。根据高速列车工作电压和过电压水平,其额定冲击电压为170KV,最小电气间隙为310mm,因此电气设备的高压端与地的电气间隙不应小于310mm。
车顶高电压设备包括:受电弓、电流互感器、集成主断路器、车顶高压电缆及附件(包括接线座、连接头)。下面针对高压设备及其绝缘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2.1 受电弓绝缘状况分析
受电弓与车体间的绝缘主要有支撑绝缘高压套管、空气间隙。
(1)空气隙绝缘性能分析
受电弓与车顶间的最小间隙为310mm,该间隙能够满足系统工频耐受强度要求。
受电弓与车顶间的绝缘靠空气隙,由于受电弓底部的矩形框采用40mm的钢条,宽度较宽,电场分布比较均匀,因此它与车顶间隙可近似等效为“棒-板”电极来处理。根据间隙大小和矩形框钢条宽度,50%冲击耐压为127KV。牵引供电网电压峰值一般为35-40KV,过电压峰值约为87-100KV,因此该间隙能承受冲击电压的要求。
(2)高压套管绝缘性能分析
高压套管上下端间距为355mm,满足气隙不小于310mm的要求,因此高压套管两端的气隙耐压满足要求。对高压套管造成绝缘击穿,主要原因为沿面闪络,该闪络电压比空气隙击穿电压低得多。
从受电弓支撑绝缘子表面爬距约为1005mm。受电弓工作电压的有效值为27.5KV,因此其爬电比距为36.5mm/KV,该值大于最小爬电比距25mm/KV,因此该绝缘子沿面距离能够达到要求。
2.2 电流互感器绝缘状况分析
电流互感器被封闭在一个高压绝缘套管内,工作电压与受电弓相同,高压绝缘套管的参数与受电弓支撑绝缘套管相同,因此,其气隙耐压和沿面闪络耐压值均能满足要求。
2.3 集成主断路器绝缘状况分析
集成主断路器两端口的间距为588mm,大于最小间隙310mm,能夠满足要求。
集成主断路器端口对地的爬电距离为1288mm,爬电比距为46.8mmmm/KV,该爬电比距大于最小爬电比25mm/KV,因此两端口间的沿面闪络距离能够满足系统耐压的要求。
2.4 车顶高压电缆及附件绝缘状况分析
高压电缆接线座爬距约1040mm,爬电比距为37.8mm/KV,满足最小爬电比距25mm/KV的要求;对地高度为305mm,虽小于最小电气间隙310mm,但采用为高耐压的陶瓷材料(陶瓷体绝缘度可达80KV/cm),能够满足系统要求。
车顶高压电缆与连接座连接,采用将电缆头制作成伞裙结构,以增加爬电距离,沿面爬电距离约800mm,其爬电比距为29.1mm/KV大于最小爬电比距的要求;
相邻车体间采用电缆连接,为了减小车体振动、车辆转弯,对高压电缆反复扭曲、折弯后导致的绝缘疲劳和损伤,将此部分高压电缆预留了一定的活动裕度。经反复计算和验证,最终确定车顶高压线的跨接长度为1.2m。此距离既满足列车过小曲线的要求,又保证线缆与车顶有一定的距离,避免接触摩擦造成绝缘性能下降。此外,与车体相连的电缆采用内椎插拔式接头,该接头可有效减小所需空间,满足电气绝缘的要求。内椎插拔式接头被固定座固定在车顶,接头两端被卡子固定,避免由于电缆的扭转、振动而导致内椎插拔式接头松动、接触不良等问题,满足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可靠性要求。
3.结束语
车顶高压电气设备布局的优化,是车辆安全运行的保证。本文从电气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速综合检测车车顶高压电气设备布局,提出高压电气设备布置准则,高压电气设备间的电气间隙应大于最小电气间隙,具体如下:电压分压器距受电弓≥460mm;供电隔离变压器距受电弓≥410mm;本车电流互感器与高压端≥400mm;受电弓与断路器H2端≥390mm。
参考文献
[1] 汪淑琴,CRH2型动车组车顶用绝缘子的分析,上海铁道科技,2009.4
[2] TB/T1333.1-2002.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一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
作者简介
张莉,女,工学学士学位,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高速动车组研发设计工作。参与CRH3C消化吸收、CRH380的车辆电气设计,并多次主持和参与高速动车组专项研究工作。
冀恩祥,男,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硕士学位,工程师,主要从事动车组车端的研发、设计工作。
颜平,男,斯比夫(西安)照明技术有限公司,工学学士学位,工程师,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动车组灯具、电气控制的研发、设计工作。
[关键词]高速综合检测车 高压设备 电气安全
中图分类号:TM15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282-01
0 引言
伴随着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运营速度越来越快,动车组高压设备的安全性问题也随之而来。列车运行中,高压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车毁人亡,因此高压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车辆运行安全。本文结合高速综合检测车现车安装环境,对车顶高压电气设备布局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和优化。
1 影响车顶高压设备布局绝缘性能的因素
车顶高压设备位于2/7车,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受电弓、集成主断路器(包括接地开关、主断路器、浪涌保护器、电流互感器)、浪涌保护器(避雷器)、电压互感器、高压连接电缆。高压电气系统从高压接触线路采集25KV电流,为整车提供动力,并对高压系统进行控制、检测和保护。动车正常运行时,受周围环境影响(风尘、导电离子等),使车顶高压设备的绝缘性能造成影响,其中对绝缘性能影响较大的因素如下:
(1)受电弓与接触线间的空气间隙;
(2)受电弓与车体间的空气间隙;
(3)受电弓支撑绝缘套管的沿面闪络;
(4)浪涌保护器、电压互感器、高压连接电缆、绝缘支撑套管等的沿面闪络;
(5)相邻两车间的高压连接线与车体间的绝缘间隙。
2.车顶高电压设备布局分析
动车运行条件,决定了列车空间有限,不能像其他电气系统根据运行环境决定绝缘水平,只能利用增大放电间隙的方式来保护整个高压系统,来达到车顶绝缘配合的要求。
电气间隙的确定,一般基于预期的过电压(过电压类别)和电气工作环境(污染等级)。根据高速列车工作电压和过电压水平,其额定冲击电压为170KV,最小电气间隙为310mm,因此电气设备的高压端与地的电气间隙不应小于310mm。
车顶高电压设备包括:受电弓、电流互感器、集成主断路器、车顶高压电缆及附件(包括接线座、连接头)。下面针对高压设备及其绝缘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2.1 受电弓绝缘状况分析
受电弓与车体间的绝缘主要有支撑绝缘高压套管、空气间隙。
(1)空气隙绝缘性能分析
受电弓与车顶间的最小间隙为310mm,该间隙能够满足系统工频耐受强度要求。
受电弓与车顶间的绝缘靠空气隙,由于受电弓底部的矩形框采用40mm的钢条,宽度较宽,电场分布比较均匀,因此它与车顶间隙可近似等效为“棒-板”电极来处理。根据间隙大小和矩形框钢条宽度,50%冲击耐压为127KV。牵引供电网电压峰值一般为35-40KV,过电压峰值约为87-100KV,因此该间隙能承受冲击电压的要求。
(2)高压套管绝缘性能分析
高压套管上下端间距为355mm,满足气隙不小于310mm的要求,因此高压套管两端的气隙耐压满足要求。对高压套管造成绝缘击穿,主要原因为沿面闪络,该闪络电压比空气隙击穿电压低得多。
从受电弓支撑绝缘子表面爬距约为1005mm。受电弓工作电压的有效值为27.5KV,因此其爬电比距为36.5mm/KV,该值大于最小爬电比距25mm/KV,因此该绝缘子沿面距离能够达到要求。
2.2 电流互感器绝缘状况分析
电流互感器被封闭在一个高压绝缘套管内,工作电压与受电弓相同,高压绝缘套管的参数与受电弓支撑绝缘套管相同,因此,其气隙耐压和沿面闪络耐压值均能满足要求。
2.3 集成主断路器绝缘状况分析
集成主断路器两端口的间距为588mm,大于最小间隙310mm,能夠满足要求。
集成主断路器端口对地的爬电距离为1288mm,爬电比距为46.8mmmm/KV,该爬电比距大于最小爬电比25mm/KV,因此两端口间的沿面闪络距离能够满足系统耐压的要求。
2.4 车顶高压电缆及附件绝缘状况分析
高压电缆接线座爬距约1040mm,爬电比距为37.8mm/KV,满足最小爬电比距25mm/KV的要求;对地高度为305mm,虽小于最小电气间隙310mm,但采用为高耐压的陶瓷材料(陶瓷体绝缘度可达80KV/cm),能够满足系统要求。
车顶高压电缆与连接座连接,采用将电缆头制作成伞裙结构,以增加爬电距离,沿面爬电距离约800mm,其爬电比距为29.1mm/KV大于最小爬电比距的要求;
相邻车体间采用电缆连接,为了减小车体振动、车辆转弯,对高压电缆反复扭曲、折弯后导致的绝缘疲劳和损伤,将此部分高压电缆预留了一定的活动裕度。经反复计算和验证,最终确定车顶高压线的跨接长度为1.2m。此距离既满足列车过小曲线的要求,又保证线缆与车顶有一定的距离,避免接触摩擦造成绝缘性能下降。此外,与车体相连的电缆采用内椎插拔式接头,该接头可有效减小所需空间,满足电气绝缘的要求。内椎插拔式接头被固定座固定在车顶,接头两端被卡子固定,避免由于电缆的扭转、振动而导致内椎插拔式接头松动、接触不良等问题,满足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可靠性要求。
3.结束语
车顶高压电气设备布局的优化,是车辆安全运行的保证。本文从电气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速综合检测车车顶高压电气设备布局,提出高压电气设备布置准则,高压电气设备间的电气间隙应大于最小电气间隙,具体如下:电压分压器距受电弓≥460mm;供电隔离变压器距受电弓≥410mm;本车电流互感器与高压端≥400mm;受电弓与断路器H2端≥390mm。
参考文献
[1] 汪淑琴,CRH2型动车组车顶用绝缘子的分析,上海铁道科技,2009.4
[2] TB/T1333.1-2002.铁路应用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一部分:一般使用条件和通用规则.
作者简介
张莉,女,工学学士学位,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高速动车组研发设计工作。参与CRH3C消化吸收、CRH380的车辆电气设计,并多次主持和参与高速动车组专项研究工作。
冀恩祥,男,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硕士学位,工程师,主要从事动车组车端的研发、设计工作。
颜平,男,斯比夫(西安)照明技术有限公司,工学学士学位,工程师,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动车组灯具、电气控制的研发、设计工作。